《楞嚴經》中的八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點亮心燈!

2021-01-07 素佛堂

《楞嚴經》,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一、知見立知,即無名本。

什麼是知見立知呢?清淨心本來就在我們眼耳鼻舌身意中顯現。可是,我們再立一個「知」,這個「知」就是觀念,或者叫意識。當我們看一切相的時候,就落入這個「知」的執著,這個執著就是無明。

二、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如果我們證入了自性,親見自己的本來,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來面目無二無別。而要證入自性,肯定有很多方法和途徑,這些都是方便法門,沒有高下之分。

三、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縱然你能暫時息滅了見、聞、覺、知,你又能內裡守住這種「幽閒」;實際上呢,這還是第六意識的作用,這還在法塵裡頭。

四、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楞嚴經》這句話強調修行、實踐的重要。意思是說:你懂的知識再多,再見多識廣,倘若不去實踐,付諸行動,就跟沒有什麼學問見識一樣;如同一個人嘴裡說吃,卻終不能靠說來飽肚。

五、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常住在自性寂靜,楞嚴大定中。對於這個能見的自性,和見性所緣的各種現象,以及心理思想所發生的色相,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有如虛空中的花,都是虛幻不實的。

六、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你的身體面貌雖然衰皺,但這個能見的見精自性,並未曾衰皺。所以知道,能變皺者才是變,見性不變,就不會皺。會變壞當然有生滅,那個不變壞的,自然無生滅。

七、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世間一切諸修行人,現前雖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再加滅受想定,為九次第定。縱使證得這九次第定,仍未證得漏盡通而成阿羅漢聖果,皆因為執這生死妄想,誤為自己的真實法心。

八、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你應當知道,這個精覺妙明的見,不從因產生,也不從緣產生,也不從自然產生。沒有非,沒有不非,沒有是,也沒有不是。離開一切分別相,即是一切諸法的本性。

相關焦點

  • 《楞嚴經》中最容易領悟的句子,開悟一句就會受益匪淺
    《楞嚴經》中最容易領悟的句子,開悟一句就會受益匪淺 | 文 三隻眼讀史宣化上人開示:在佛教中,有很多經文典籍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經典就是《楞嚴經》,有《楞嚴經》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楞嚴經的「楞嚴」二字,代表「究竟堅固」之意。1、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2、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 楞嚴咒心的利益!楞嚴咒一字一句都是驚天動地!
    若天地間沒有人會念楞嚴咒,一切的妖魔鬼怪便都出世了。這咒心後邊兩句「阿那隸毗舍提」,一句是豎高義,一句是橫遍義。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兩句咒語一念,天魔外道便都沒有地方可逃跑,他們就會老老實實聽招呼。只這二句力量就不可思議。若你在早晨念楞嚴咒一遍,然後再單持咒心一百零八遍,便能得福報無量無邊。所以說若你會持誦楞嚴咒,來生七世得大福大貴的果報。這是說你想求人天福報的話,若不想求,當然不需要。
  • 《楞嚴經》:怎麼修楞嚴經
    學習楞嚴經不僅能讓我們感覺到佛法文字的優美,還可以幫助人們消除業障,使得人們生活中遇到的障礙更少。可是,無論什麼人想要領會到楞嚴經的智慧,還是要知道怎麼修行楞嚴經的。如果大家在修行楞嚴經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盲目的話,修楞嚴經的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 楞嚴漫談|《楞嚴經》究竟有多難懂,難在何處?
    《楞嚴經》有多難讀呢?首先,《楞嚴經》是古代文言譯寫,對於習慣白話文的今人來說,是讀《楞嚴經》的第一難。古文最大的特色便是精煉。將語、言、情、景、意、思,六者全都濃縮進一字、一詞、一句、一文裡面,所以精煉。古文一般都很難完美地翻譯成白話文。很多翻譯過來的白話文,雖然理清了文字意思,但讀起來就像一壺白開水,已經沒有任何味道。
  • 因《楞嚴經》而開悟的六位禪師
    《楞嚴經》是一部較晚譯出的大乘經典(於公元705年譯成),因其思想博大,義理精深,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本經十卷經文,內容豐富,八宗兼容,五時並括,被譽為「小三藏」,各個宗派都可以在本經其中找到呼應處,如天台引之說止觀,禪門援以證頓超,淨宗取以歸彌陀,中觀由此見性空。但八宗之中,獨與禪宗最為密切。
  • 楞嚴經常識:淨空楞嚴經譯文
    國內有個同學寫了一封信,我昨天看到了,邀請我講《楞嚴經》。三十六年前,1977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就是講《楞嚴》,《楞嚴》是我年輕時候主修的一部經典,我好像講過七遍。以後講《華嚴》,講過《法華經》大意,我記得好像留有六十個光碟,《法華經》大意,《華嚴經》留下的光碟四千多個小時。八十五歲開始,把《華嚴經》停了,專講《無量壽》,為什麼?那些大經佛說得好,我們沒有辦法依照那個經修行。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歷代高僧對《楞嚴經》之評價
    大師徵引《楞嚴經》之文詳見於《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中》。  北宋·文遂大師之深究:  文遂禪師,杭州人,嘗深究《楞嚴經》,謁己師述己之所業心得,深符經旨。師云:《楞嚴》豈不是有八還義?遂云:是。師云:明還甚麼?遂云:明還日輪。師云:日還甚麼?遂懵然無對,師誡令其焚其所注之文。自此服膺請益,始忘知解。
  • 佛教經典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 (80)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文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編譯  在佛教裡,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是《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
  • 《楞嚴經》:楞嚴經作用有哪些
    還有九橫:(一)有病不服藥,因殺眾生而橫死;(二)犯了王法,被殺而死;(三)被非人奪去精氣而死;(四)被火燒而死;(五)被水溺而死;(六)被惡獸所咬而死;(七)墮落山崖而死;(八)被人下毒、下蠱、詛咒、鬼迷而死;(九)被饑渴所迫而死。所有大小諸橫,苦持此咒,都能得到解脫。又或者遇著賊難、兵難、王難、牢獄難,風、火、水難,以及饑渴貧窮,漂泊無依等等苦難,如能誠心念這楞嚴神咒,一切苦難,都能應念消散。
  • 佛法楞嚴|《楞嚴經》介紹
    編者按:此楞嚴經內容,為釋果來師父之開示,在此發出和有緣同修共同學習。釋果來師父持戒精嚴、解行並進,是一位值得親近的善知識。《楞嚴經》被尊為經中之王,亦被稱為諸佛心印。世尊四十五年曲折開遮、橫說豎說,無非提此最上乘法印,普印一切眾生心地。《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法不攝。
  • 楞嚴經釋疑:佛教楞嚴經讀誦
    楞嚴經是佛門中一個非常經典的經書,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的師兄在修行念誦,但師兄在修行楞嚴經的時候,是要知道念楞嚴經的方法是什麼,這樣師兄才能夠知道佛教楞嚴經讀誦的功德是什麼,下面我們就去簡單的了解吧! 讀誦楞嚴經的功德:1、念經念佛能夠早日功能圓滿念經念佛是出家人必做的功課。就算不是出家人偶爾念誦佛法,也是有功德的,出家人依靠無數次的誦念後,來參悟佛法的精妙。如果你信佛,你就不能懶,要多多念誦。
  • 楞嚴經解釋:楞嚴經一共多少字
    楞嚴經一共有62156個字,也是分為了十卷,每一卷平均下來的話也是在6000字以上,所以楞嚴經所代表的含義是非常多的,需要讓我們去慢慢的了解楞嚴經,這樣才能夠加深對楞嚴經的認知。1、楞嚴經是作為佛學中的經典,所以在去閱讀的時候,也是非常的難理解,需要讓我們能夠有很強大的毅力,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會有好的感悟,從而也是能夠提升我們的感知,使我們能夠有好的修行,從而能夠幫助我們,讓我們有著更加完善的內心。
  • 動漫經典語錄,總有一句戳中你的內心
    大家好,我是十月今天我們來聊聊動漫裡那些廣為流傳的經典語錄。 1.人的夢想,是不會終結的。——《海賊王》馬歇爾·D·蒂奇
  • 《楞嚴經》常識:楞嚴經的抄寫禁忌有哪些
    抄寫楞嚴經有著非常多的好處,只要用心去抄寫,那麼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只是在抄寫時也需了解抄寫的禁忌,這樣能幫助我們把經文抄寫正確,而且抄寫的效果也會更好。那楞嚴經的抄寫禁忌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楞嚴經·結語|如何才能讀懂《楞嚴經》?(25)
    《邊讀邊聊楞嚴經》系列至此就全部解讀完了。從2018年2月26日的第一篇開始,到今天為止,回望一年多來的點點滴滴,此時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寫作中的種種辛勞,皆已化作了雲煙。還記得剛著文時的小心翼翼,還記得第三卷時,不想繼續解讀的糾結。
  • 楞嚴經賞析:楞嚴經對修行的啟示
    楞嚴經是佛經中,最重要的經典,它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宇宙的起源與實相,修行路上的要點與方向。是每個人都要學習並掌握的一部經。現在修法者多,但是證本者少。原因是以生滅心為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認妄為真,不可能成就菩提真性。
  • 楞嚴經釋疑:女人抄楞嚴經的功德有什麼
    現在很多的人都是在抄寫楞嚴經的,抄寫楞嚴經的功德是非常多的,大家堅持的去抄寫時,就能才能夠楞嚴經中得到很多的知識,而且自己的堅持抄寫,能讓自己感悟到很多的知識,抄寫的時間長了之後,從中得到的功德也就是更多的。
  • 《楞嚴經》講了什麼?為什麼要學這部經典?看完你就明白了
    《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最重要的大乘經典之一,被佛弟子稱為「開悟的楞嚴」。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印度,後因年久失傳,唯獨龍宮藏有此經。佛陀涅槃七百年後,印度的大乘論師龍樹菩薩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證悟的殊勝,受到龍王的禮請,他在龍宮中見到《龍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披閱之後,感到非常稀有難得。
  • 楞嚴經常識:念誦楞嚴經有什麼好處
    其實對於楞嚴經來說,這部經書放在那裡只能起到闢邪的作用;但是若是我們誦持楞嚴經的話,那可就不一樣了。其實我們念誦楞嚴經的時候我們是可以獲得大量的功德利益的,我們在念誦的時候是可以慢慢的讓我們的內心歸於平靜的,當我們在念誦的時候一般都是儘量讓我們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然後慢慢的達到靜心的作用。
  • 佛說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諸多經典中,最最精彩的一部,裡面的言詞精美,語言精練,而且是從哲學的立場上,全面的分析,解密,修行的奧義,以及人空,有,動,靜,等物理現象的解說。以科學的推理邏輯,從心理到物理之間,全面的解釋人性中的迷霧,痴迷,無明,顧名思義這部經典就是佛的最高智慧,是佛的頂,是能讓修行者,直接明心見性之作,餘誰不才,但也不和後世大師所苟同,有人說楞嚴經是後人偽造,但餘細細品來總覺是一部無上真經,至於細節,和情節也是見仁見智。不可多加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