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平頂山:「村寶」喚醒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2020-12-16 瀟湘晨報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村黨支部書記周營賢、創辦「農家戲迷活動中心」的魏書振、發揚光大非遺文化的傳承人董海彬、身懷文化技藝的王尚志……昔日這些農家院裡的「農民藝術家」,如今在忙碌的田埂上頻頻唱出「大戲」。這些「村寶」攪動了農村文化一池春水,成為河南平頂山鄉村的新名片——有溫度、接地氣、顯特色。

所謂「村寶」,就是通過村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等多種形式產生的各村具有文化技藝、文化符號的「能人」,助孤濟困、向上向善的愛心人士或德高望重的鄉賢。

去年8月以來,按照河南省統一安排,平頂山市開展了「尋找村寶——大型文化志願公益活動」,通過732名尋找村寶文化志願者舉辦各種活動130餘場次,在33個試點村尋找出了114名村民們認可、喜愛的「村寶」。

帶領村民致富的「寶」

「地處偏僻,世代貧窮,村民保守,文化落後,如何擺脫貧困?我們村多年來想了許多辦法,都未能如願。」魯山縣瓦屋鎮樓子河村黨支部書記周營賢說。

2016年12月16日,河南省首批「鄉村音樂廳」在該村啟動,從此,窮山村找到了通往致富道路的坐標。周營賢依託文化志願者大力開展「鄉村音樂廳」建設,舉辦快板、葫蘆絲、足球、舞蹈、廣場舞等培訓輔導,受益群眾526人次,不少村民學會了跳舞、彈電子琴等;組織村民創作了28個充滿鄉情、鄉音、鄉味的文藝作品,舉辦鄉村「春晚」、節慶演出、文化課堂計57場次,受益群眾達45000多人次;2019年、2020年鄉村「春晚」面向全國直播。

「每次從方圓幾裡外來排練演出的村民都吃住在周營賢家,沒有資金,周營賢把自己的車都賣了。」村民雷琴說。

3年多來,文化的春風沐浴了樓子河村,潤物無聲,村裡悄悄地發生了新變化。如今,打牌賭博的沒有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好吃懶做的不見了。村裡把每月農曆初九至十一定為農副產品趕會期。會上,處處是跳舞、敲鼓、唱戲表演和賣山野菜、土特產的熱鬧場面。

「俺賣漿麵條一天就能掙800多元。」村民喬安高興得合不攏嘴。村民李振宇說:「這都是文化帶來的脫貧致富啊。」文化致富的商機,讓該村在外創業的周文昌、周同國、吳老輝先後返鄉,計劃投資5000萬元興辦養雞場、養羊場;目前,該村紅色教育基地、村農貿市場、香菇基地正在規劃中;貫通村中的柏油馬路開始擴建。「村寶」周營賢帶領村民走上了文化扶貧的鄉村振興之路。

「文化不僅能改變村民們的思想,也能讓鄉親們富起來,讓樓子河變得更加美麗,實現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目標!」周營賢感慨地說。

豐富村民精神生活的「寶」

「我們佰善傳媒公司——中國大黃網紅孵化基地,現有員工20人,其中18個人是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我也是『大黃村人』。」佰善傳媒公司的楊曉波自豪地說。

10年前,寶豐縣趙莊鎮大黃村地地道道的「泥腿子」馬豹子不甘貧窮,帶領自己的魔術團走南闖北,生意做得風生水起。2009年,在村民窮則思變的期盼中和上級部門的支持下,他放棄了紅紅火火的魔術團回到家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那時候的大黃村是出了名的落後村,人心渙散。」村民黃勇說。馬豹子統一兩委班子認識後,抓黨建、保民生、促發展,個人出資670多萬元修整道路,建設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留守兒童愛心家園、愛心救助超市,建成370套別墅新居,村民陸續入住,以土地流轉、解放農村勞動力為切入口,把傳統魔術演藝與中國製造和商品銷售相融合,促進魔術文化產業鏈轉型發展。創造了「3個中國之最」——最大農村圖書批發市場、最大農村小商品批發市場、最大魔術文化產業園。村民李麗萍說:「我做圖書批發8年了,最好的時候一天銷售額有六七萬元。」

「村寶」馬豹子和大黃村人把文化產業作為致富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結合點,走出了一條「農民創造文化,文化造福農民」的創新之路。「11年來,寶豐縣趙莊鎮大黃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資源貧乏的落後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馬豹子書記是讓村民致富的『寶』,讓村民開心的『寶』!」鎮幹部王建宏說。

一聲「村寶」,喚出更多期待

「我83歲了,咋也沒想到當上了『村寶』,真是感謝黨啊!」來到平頂山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滍陽鎮閆口村「村寶」魏書振家中,正帶著村民唱戲的魏書振說出了肺腑之言。

魏書振12歲開始學唱河南墜子,至今保留的拿手大書有《呼延慶打擂》《小八義》《羅通掃北》等30多部。按老伴的話說,那就是「一唱戲他就沒病了,晚上戲唱得再晚,也不耽誤他一大早去賣豆腐。豆腐賣完了回來接著唱」。

「魏書振老人真是鮮,咱們把他談一談,夏天給咱開電扇,冬天給咱把火盆端……」村民們唱出了對「村寶」的喜愛。

戲迷們就像「影子」一樣,整天圍在魏書振老人家裡。於是,魏書振自購桌凳130多件、暖水瓶22個、電扇電暖器10多個。在他的影響下,每天來家中唱戲、學戲的少則50人,多則180人,前來聽戲的觀眾最多時有八九百人,把屋裡屋外圍了個水洩不通。

「每月逢二都會舉辦表演,村裡成立了戲迷隊、舞蹈隊、盤鼓隊、村民戲迷活動中心,還成立了農民劇團等隊伍,村裡建起漂亮的文藝大舞臺和文化活動中心。村旁正在建設的舒山公園已經初具規模。閆口村成了『會唱戲的村莊』『生態美麗鄉村』。」文化志願者胡夢菲說。

一聲「村寶」,喚出了村民對鄉村文化發展的更多期待。河南村寶的「影子」效應讓百姓唱「活」了沉睡鄉村,也喚醒了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來源:大河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央媒看襄陽丨文明鄉風化育和諧生活——襄州區以文化振興推進基層...
    9月10日,《農民日報》5版發布通訊《文明鄉風化育和諧生活——湖北襄陽市襄州區以文化振興推進基層治理》,介紹襄州區文化引領鄉村治理的經驗成果。通過組織力量深入挖掘各村風土人情、歷史人物、傳說故事等文化資源,精心提煉一個主題,採取保留、修復、重建等措施呈現歷史場景,展示人文價值,襄州區許多村莊提升了綜合治理能力,實現了舊貌換新顏,一躍成為鄉村振興示範點。一塊民約碑 探尋文明治理密碼毛崗村位於襄州區黃集鎮西馬張河水庫西岸,一直以來都是十裡八鄉有名的文明村。
  • 周口市開展「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鄉村振興看河南」暨...
    8月26日-28日,由央廣網河南頻道、中國搜索河南運營中心、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扶貧辦主辦的「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鄉村振興看河南」暨「脫貧攻堅看周口」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周口舉行。20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齊聚周口,深入項城、商水、扶溝、太康和鄲城等縣市區採訪宣傳,聚焦周口脫貧攻堅歷程、進展成效以及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
  • 朱王村:「省賽村辦」的美好與憧憬 | 「看浙裡·運動振興鄉村」央媒主題新聞採風④
    在浙江高質量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體育是一支新生力量,但已釋放出巨大能量。9月20日-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省體育局聯合邀請的中央主流新聞媒體採風團,開展「看浙裡·運動振興鄉村」為主題的新聞採風活動。
  • 「福村寶」:振興村百姓的「第二醫保」
    在推進鄉村振興中,長治市上黨區振興村著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引入社會保險機制,為村民辦理「福村寶」,對村民住院費用進行二次報銷。平臺管理、集團兜底,鄉親們再也不用為看病費用而發愁了。振興村郭木蘭的丈夫去年生了一場大病,在北京做了幾次手術,手術很成功,目前恢復得也不錯,但手術費加上醫藥費不是一個小數目。
  • 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12月18日,「小康河南升級之路——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虞城縣舉行啟動儀式。  此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和省交通運輸廳共同主辦。
  • 兩會時間丨則悟法師: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則悟法師提交了《關於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鄉村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建議》。則悟法師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對鄉村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價值,對於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築牢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滿足鄉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對於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深厚支撐具有重大推動意義。則悟法師就鄉村文化保護和發展提出來了三點具體建議。
  • 安奮鬥 安出彩|文化志願者:惠民為民樂民 - 安陽市政府網站
    …………     11月23日下午,2020年度安陽文化志願者匯報演出的通知發出後,「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志願者微信群一下子熱鬧起來,這裡活躍著全市63支文化志願者隊伍。這一年,他們把嘹亮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和平凡的快樂帶到了社區、鄉村及敬老院,走進了群眾的生活。
  • 清廉文化進「村晚」 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在觀看了麗水市「清廉文化進村晚」活動的小品《守村口》之後,遂昌縣大柘鎮永安村村支部書記儲愛雲頗有感觸地說。麗水作為全國村晚的發源地、排頭兵,已創成鄉村春晚示範縣6個,形成「村晚紅利」達10多億元。為發揮好清廉文化涵養政治生態、助力清廉建設的積極作用,有力推動清廉文化進機關、進村居、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一步服務保障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2019年,麗水市紀委市監委機關依託「麗水村晚」這一全國知名的文化金名片,借勢借力打造「清廉文化進村晚」這個麗水獨特的清廉工作金字招牌,讓清廉文化引領清廉村居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 中國(平頂山)農民豐收節暨郟縣李渡口曬金秋文化旅遊節啟動 嶽傑勇...
    原標題:中國(平頂山)農民豐收節暨郟縣李渡口曬金秋文化旅遊節啟動 嶽傑勇參加啟動儀式   本報訊 (記者張鴻雨)9月22日上午,中國(平頂山)農民豐收節暨郟縣李渡口曬金秋
  • 鄉村善治中的文化力量
    看戲在讓農民身心得到放鬆的同時,也在形塑著鄉村社會關係。除了傳統文化活動,當代新興的群眾文化活動也在鄉村善治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如廣場舞、鄉村春晚等。廣場舞以其魔性的方式「佔領」了中國絕大多數村莊。表面上看,廣場舞是基層群眾在公共空間中展示自己的文娛活動,他們以此為媒,建立起一種新的具有公共屬性的社會關係。進一步討論會發現,其中包含著與社會的深層互動。
  • 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虞城啟動
    12月18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新浪河南共同發起的「小康河南升級之路——脫貧奔小康 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虞城啟動。啟動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前往城郊鄉的郭土樓村、市區的日月湖等地,圍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等內容開展實地走訪,見證小康河南的升級之路。
  • 河南平頂山:命名一批特色文化基地
    中共平頂山市委宣傳部日前做出決定,命名平頂山市鷹都曲藝創作研究中心等12個單位為2019年平頂山市特色文化基地。平頂山市特色文化基地牌匾2019年,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貫徹落《實中共平頂山市委關於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精神,弘揚鷹城優秀文化
  • 武岡:文化「小禮堂」助力鄉村「大振興」
    新武岡2020年11月27日11月25日,在大甸社區「文化禮堂」,獲得第二屆「德達獎學金」的18名優秀大中學生決心向最美鄉賢、鎮商會會長毛德濤先生看齊,刻苦讀書胸懷愛心,學成後回報桑梓。近年來,像大甸社區這樣的「文化禮堂」在武岡古城遍地開花,群眾因禮堂而凝聚,鄉村因凝聚而振興。
  • 央媒看河南|黃河岸邊的馬渡村 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央廣網鄭州9月14日消息(記者王勇生)9月11日,「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黃河岸邊的美麗鄉村馬渡村,寬敞整潔的街道,路邊悠閒的村民,勾勒出一幅美麗鄉村新圖景。  馬渡村中心廣場(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 河南舞鋼:「1311」工作法扮靚鄉村
    央廣網平頂山12月10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袁靜靜 王麗 尹群濤)近日,走進河南省舞鋼市武功鄉後營村,只見村主次幹道、進組入戶道路乾淨整潔;一排排民居充滿現代氣息;家家戶戶門前屋後的菜園裡蔬菜長得鮮嫩水靈,花園內月季花、菊花開得正豔……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省政協把『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今年雙月協商的重要內容,積極搭建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平臺,組織省州縣三級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與省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網上面對面協商,廣泛匯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十四五』期間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省政協主席多傑熱旦在主持座談會時指出。
  • 「中醫農業」+「耕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鄉風文明」內涵,就是要求認真對待鄉村發展歷程和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中醫農業」與「耕育文化」有助於維護好國家、民族發展的基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中醫文化和農耕傳統文化,實現農業的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
  • 「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候選人產生
    近日從「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2020鄉村振興人物候選人已經正式產生。即日起,公眾可通過大象新聞客戶端、河南廣播電視臺鄉村頻道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點讚。「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廣播電視臺共同協辦,河南廣播電視臺鄉村頻道承辦。
  • 陝西黃龍:巾幗力量撐起鄉村振興「半邊天」
    央廣網西安10月29日消息(記者舒隆煥 通訊員白楊越)陝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崾嶮鄉村振興如火如荼的進行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和付出,其中婦女們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廚房」走向「廳堂」,爭當鄉村振興路上的推動者、踐行者,釋放出屬於她們的「巾幗力量」。
  • 【決勝2020鄉村振興看河南】英雄輩出的小村莊
    西南王村英雄輩出提起維和英雄申亮亮,很多國人印象深刻,大家不知道的是,在他家鄉1000多人的村子,有78人走進軍營,崇尚英雄的紅色文化之風極為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