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谷歌推出的 ARCore?

2021-01-07 雷鋒網

昨天一大早,雷鋒網編輯的朋友圈便被谷歌的 ARCore 刷屏,有人說趕在蘋果發布會前公布,谷歌還真是「別有用心」呢。

我們先來回顧下谷歌是怎麼說的。

谷歌安卓工程副總裁 Dave Burke 在官方博客中寫道,安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動端平臺,超過 20 多億的設備搭載該平臺。他們今天所發布的  SDk ARCore,將讓現有的和未來的安卓手機實現增強現實功能。

雷鋒網在《Google 正面迎戰蘋果,用 ARCore 阻擊 ARKit 》中詳細介紹了 ARCore 能實現的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運動跟蹤、環境理解和光線預測。谷歌專門展示了一段視頻,展示了這三個功能。用戶拿起手機可在桌面上事先劃定好一定的區域,然後將各種虛擬的卡通人像放置在該區域中。同時,將一頭虛擬大熊放在真實環境中,可以來回走動,甚至近距離觀察它。另外,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如燈光變暗,這些虛擬人物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從視頻中,我們看到 AR 效果與蘋果 ARKit 的幾乎一樣。

那麼,ARCore 和 ARKit 的區別在哪?

Epic Games 的謝添敏告訴雷鋒網,技術上「目前看介紹感覺很像,具體可能要有所謂的橫向測評才能看到區別。」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谷歌文檔裡為了保證追蹤效果,對 IMU 精度提了很高的要求,所以並不是所有 Android 7.0 以上系統的手機都能良好支持。在過往面市的設備上 iPhone 的 IMU (及相關算法)比 Android 陣營要好很多。


從目前已經發出來的開發者測試視頻來看,ARCore 在已經支持的設備上追蹤性能不明顯比 ARKit 差,根據環境變化的實時光照調整也很好,但是猜測谷歌為了增強使用體驗,在初始化確定一個平面之後為了保證虛擬圖像穩定,會在一定範圍內鎖定這個平板的位置不變,只有在傳感器數據發生較大變化時才改動,這樣會導致當追蹤不是特別精確的時候虛擬圖像可能突然大幅度抖動的情況。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看到 ARKit 開發的 Demo 開啟前,也需要設置固定的區域,但這位業內人士解釋說,「ARkit 會實時調整認定平面,所以在現有設備上漂移比較明顯。」

這段視頻展示了 ARKit 實時調整認定平面

謝添敏也提到了目前設備效果不穩定的問題。他透露,

「蘋果雖然說 ARKit 能夠支持較早的一些 iPad、iPhone,但實際開發時,較早的硬體由於攝像頭精度還不是很高,ARKit 的應用效果也打折扣。當然這些還在目前的開發版本上。iOS 11 出來後實際優化了多少,都要等具體的消費者版本才能有定論。


ARCore 也是一樣的。雖然說老的設備能夠支持 ARCore 的特性,但能支持到什麼程度,用戶體驗是否可接受,都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更清晰。」

另一個問題是,安卓能超越 iOS 成為最大的 AR 平臺嗎?

儘管安卓平臺的設備超過 20 多億,蘋果 iOS 設備數量也超過了 10 億臺,但要實現 AR 功能,手機還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ARKit 現在僅支持搭載的蘋果 A9 和 A10 處理器的設備,這其中包括 iPhone 6 & 6s Plus、iPhone7 & 7 Plus、iPhone SE、iPad Pro (9.7、10.5和12.9)、iPad (9.7英寸)。

ARCore 目前支持 Pixel、三星 S8,系統要升級到Android 7.0 Nougat或最新的Android 8.0 Oreo。

從 2015 年 10 月 1 日(發布 iPhone 6s & 6s Plus)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蘋果賣出了 3.81億部 iPhone,這還不包括其他 iOS 設備,以及即將推出的 iPhone 8 和其他新品。

然而,根據 6 月份 Google Play Stor 應用商店的統計數據顯示,Pixel Launcher 只有 100 萬的下載量,而這款 APP 只提供給 Pixel 和 Pixel XL 用戶使用的默認啟動器(default launcher),它預裝在Pixel手機上,可見 Piexl 的銷量並不是很高

截止 8 月初,三星 S8 全球銷量達到 2000 萬臺。目前,這兩款手機加起來的數量遠達不到谷歌所說的 1 億臺目標。但是,谷歌也說了,正在與華為、華碩、LG 等手機廠商合作,希望等今年冬天 ARCore 的設備支持數能達到 1 億。

所以,蘋果最大的 AR 平臺地位不是那麼容易超越的。

國內手機廠商會給 ARCore 多少支持呢?

在文章《蘋果 ARKit 憑什麼碾壓對手?》中,作者 Matt Miesnieks 提到 ARKit 能讓 AR 在手機上普及就在於:蘋果公司可以負擔得起將 VIO 算法緊密耦合到傳感器上,並花費很多時間來校準 VIO 系統,以減少計算空間位置時產生的誤差。這不單單是 SDK的問題,還有硬體的校準,通甲優博的創始人徐一丹在之前的採訪中也提到同樣的問題,他稱谷歌推出 ARCore 在他們的預料之內,但這僅僅是軟體層面,他們做的事是幫硬體廠商把 ARCore 的效果「調到最好」。

如前文所說,為了保證追蹤效果,谷歌對 IMU 精度提了很高的要求,但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還沒有聽說國內手機廠商會不會因為 AR 買高端的 IMU,而且本身高性能元器件產能也不穩定。

謝添敏認為,

「跟手機廠商關係不大。ARCore 面向的是已經在市場上使用的手機硬體了,主要還是看內容的生產是否能產生足夠有意思的東西。當然如果手機硬體進一步發展也會推動這個技術變得更好用。」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華為、小米已經開始相關的研發。小米 VR 產品總監馬傑思認為,「ARCore 最大的意義是安卓,不只是手機,而是包括了很多其他職能設備。

還有一些 AR 眼鏡廠商表示 ARCore 是可以用到 AR 眼鏡中的。影創科技的創始人胡金鑫稱,「可能對晶片有些要求,目前公布的支持 ARCore 的兩款手機都是 835 平臺。」他認為,ARCore 是個非常好的平臺,推向市場對他們來說無形中增加了很多開發者和用戶資源,而且他們很快要推出的新品也將搭載驍龍 835。

聯想研究院的研發人員說,「這些 SDK 目前集成在手機、iPad 上相對流暢,要使用在眼鏡上還需要時間。」

總的來說,因為還沒有實際進行內容開發,開發者們對 ARCore 到底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還不確定,具體要等到硬體設備出來,才好與 ARKit 進行比較。同時 ARCore 之後除了支持符合條件的手機外,能否很好地支持其他安卓設備,甚至是 AR 眼鏡,也是值得關注的點。無論如何,雷鋒網覺得 AR 離我們日常又近了一步,蘋果發布會也即將在 9 月 12 日舉辦,不知道 iPhone 8 還會帶來哪些驚喜。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谷歌Places推出「地方」推薦引擎Hotpot
    谷歌剛剛發布了地方推薦引擎Hotpot就旨在解決這類問題,它可以根據你和你的朋友們的評價,做出更具個性化和相關性的本地推薦。Hotpot有網頁應用程式,也有一個Android應用程式(很快將推出iPhone應用程式),你可以用它為各種地方評級,並邀請朋友來分享這些評級。當你通過Hotpot評級時,該服務將推薦你可能會喜歡的其他類似的地方。
  • 難道谷歌要學習蘋果?谷歌推出借記卡
    北京時間4月18日凌晨消息,據外媒獲得的外洩諜照顯示,谷歌正在測試自己的谷歌品牌智能借記卡,該卡可幫助客戶在網上和商店進行購買和消費。該項目旨在成為Google現有Google Pay系統的新支付,該系統目前僅通過添加可用於更多購買的實體借記卡來進行在線和點對點支付。
  • 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Fabricius
    7 月 15 日消息,今天,谷歌藝術與文化今天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 Fabricius。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學者都能利用這個工具體驗象形文字,或者助力學術 研究。
  • 蘋果,谷歌繼續推出新的表情符號
    蘋果和谷歌都推出了數十種新的表情符號,像往常一樣,包括可愛的批評者,以及擴大包容性界限的那些。該公告恰逢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世界表情符號日。(Apple通過AP)蘋果和谷歌正在推出包括可愛小動物在內的數十種新表情符號,當然,還會擴展人類多樣性的圖像數量。
  • 谷歌將推出電子借記卡 但與Apple Card不同
    據報導,谷歌正在測試自己的谷歌品牌智能借記卡,該卡將幫助客戶在網上和商店進行購買和跟蹤購買。該項目將成為Google現有Google Pay系統的新焦點,該系統目前僅通過添加可用於更多購買的實體借記卡來進行在線和點對點支付。
  • 谷歌推出在線雜誌Think Quarterly(圖)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傳媒最新資訊 > 正文 谷歌推出在線雜誌Think Quarterly(圖)
  • 谷歌指數將取代SCI影響因子?
    更有甚者認為谷歌會接盤SCI來完善學術搜索,但最後確是「門外漢」——加拿大的Onex公司和霸菱亞洲投資基金。那谷歌為啥不買SCI呢?很大一個原因是和谷歌自家的H指數影響力越來越大,大有取IF而代之。H指數是谷歌學術在2012年推出了一個雜誌評價指標,用來評價各個領域雜誌的影響力。其中最重要的是H5指數,用來計算的期刊5年的論文數量及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
  • 谷歌推出物理版Gboard鍵盤
    谷歌推出物理版Gboard鍵盤 谷歌推出物理版Gboard鍵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5日消息,今天,谷歌藝術與文化今天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學者都能利用這個工具體驗象形文字,或者助力學術 研究。
  • 華為推出鴻蒙系統!谷歌工程師看後如坐針氈,埋怨白宮將滿盤皆輸
    華為公司推出鴻蒙系統手機版之後,谷歌的工程師卻如坐針氈,他們認為鴻蒙系統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白宮此前針對華為公司的打壓政策根本就是錯誤的,如果他們不逼迫華為公司,華為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推出鴻蒙系統的全新版本。按照華為公司這樣的發展速度,白宮必將會滿盤皆輸。
  • 蘋果聯合谷歌推出Apple TV應用程式
    打開APP 蘋果聯合谷歌推出Apple TV應用程式 PChome電腦之家 發表於 2020-12-21 10:43:58 近日,蘋果與谷歌共同宣布,蘋果Apple TV應用程式將會登錄到Google TV平臺中,將會與明年年初出現在谷歌最新的 Chromecast Google TV 流媒體平臺上,之後也會陸續進入其他安卓電視設備。
  • 谷歌為聖誕節推出聖誕老人追蹤器 內置彈跳遊戲
    按照每年慣例,谷歌剛剛在聖誕節前夕推出了聖誕老人追蹤器
  • 谷歌推出智能自行車,平衡感超強,想推都推不倒?是真的嗎?
    網上傳播著《谷歌自行車開始銷售,看完後汽車都不想開了》《谷歌自行車開始銷售,看完以後誰還用共享單車!》視頻,視頻講述:谷歌推出無人駕駛自行車,這是一輛神奇的具有高科技的自行車,它擁有自動導航功能,平衡能力超強,想推都推不倒,又能像智慧機器人一樣自動在道路上行進,還能識別紅綠燈,幫帶孩子、遛狗——出門騎上它甚至能一手吃早餐一手敲鍵盤,完全不用擔心出意外的無人駕駛自行車。網傳視頻截圖這是真的嗎?
  • 谷歌將在iOS上推出含廣告YouTube應用
    網易科技訊 9月1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谷歌將在iPhone上首次發布含廣告的新版YouTube視頻應用程式,該軟體無法預裝在蘋果智慧型手機上。新YouTube應用程式將從周二開始在蘋果應用店App Store提供下載。
  • 谷歌、FB周動態:Facebook推出獨立遊戲直播應用
    谷歌將允許任何企業在Google Shopping上免費列出產品清單北京時間4月22日,根據cnBeta的報導,谷歌正在對其Google Shopping平臺進行重大變革,讓任何在網上銷售產品的企業主免費列出他們的庫存商品。
  • 谷歌在哪些領域做了新的規劃?未來趨勢又是如何?
    經歷了今年一年的動蕩,谷歌的廣告收入受到了衝擊,谷歌因為疫情影響而報告了其有史以來第一次廣告收入下降,根據Interbrand最近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品牌》報告,谷歌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價值品牌。由於谷歌的規模、領導力和獨創性,谷歌在2021年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 Quanta還在與谷歌合作開發今年將推出的平板電腦
    智能揚聲器市場由亞馬遜和谷歌主導。亞馬遜目前在智能音箱的公司回聲線第一名,與谷歌助手 -啟用谷歌主頁陣容緊隨其後。今年早些時候在CES 2018上,宣布了首款配備顯示屏的智能揚聲器。現在,《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 報告稱,谷歌正準備發布一款配備揚聲器的智能揚聲器,該顯示器可顯示2018年的假期。
  • 售價999美元,Google 推出新一代企業版谷歌眼鏡
    近日,谷歌正式推出新一代企業版谷歌眼鏡—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2,作為谷歌眼鏡的第三代產品,新推出的谷歌眼鏡將以商業應用為主。外觀方面,Enterprise Edition 2擁有兩種款式,一種是谷歌原版的全包邊鏡片樣式,另一種是與Smith Optics合作定製的樣式,採用金屬絲邊框架,相比原版重量會輕。不過在顯示效果方面,還是擁有遮光罩的原版要好一些。兩種款式都採用了一塊640x380像素的顯示屏幕,配有800萬像素攝像頭。
  • 促進Golang雲開發谷歌推出Go Cloud
    在程式語言界,谷歌的Golang語言可以說是當下最流行的語言之一,據官方數據全球約有100萬活躍碼農在使用Golang開發。同時雲計算也是目前技術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並且改變了我們的基礎IT架構:大量的網站、應用開始遷移到雲上。
  • 谷歌推出開放位置代碼,簡化地址表達方式
    圖為印度尼西亞地區街道名未知的地區(谷歌地圖)緯度和經度坐標可以精確地標記任何位置,但他們冗長而繁瑣。如果他們能夠是更人性化一點,就像指向你家的精確的郵政編碼呢?Google團隊近期推出了一套開放位置編碼(Open Location Code,以下簡稱OLC),以迎合這一需求。OLC源自經緯度,所以它們本身就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