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 您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2020-12-17 海報新聞

目前,市面上的體溫計在價格方面差別很大。

近日,一條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啥新聞呢?那就是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就在官方網站上正式宣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的體溫計以及含汞的血壓計產品。這也就意味著:水銀體溫計即將告別歷史舞臺。

水銀體溫計將禁止生產,目前線下各藥店反應平淡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的多家藥店發現,目前市場上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槍等多種類型的儀器測溫,但價格相差較大。例如,水銀體溫計一般不會超過8元,電子體溫計一般在30元左右,而紅外線測溫槍則普遍在百元以上。

據了解,目前相關規定沒有對水銀體溫計的銷售造成影響,價格也沒有太大的變動。北城新區的一家藥店的店員表示,目前他們沒有收到不能售賣水銀體溫計的相關通知,廠家仍在正常供貨,藥店也如往常一樣進貨、銷售。

「現在大多數人買的還是便宜的水銀體溫計,貴的測溫槍認可度較低。」在北城新區上海路的一家大型藥店裡,店員告訴記者,無論哪種體溫計,作用都是一樣的。現在大多數家庭都選價格較低的水銀體溫計,也有部分家庭害怕水銀體溫計破損後會造成孩子汞中毒,也會買價格稍高一些的電子體溫計。

今年年初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藥店紅外線額溫槍銷售十分火爆,一「槍」難求。但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態勢的不斷好轉以及產能的提升,這類產品也就沒那麼好賣了。

沒了水銀體溫計,我們該如何測體溫?

蘭山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曲波表示,電子體溫計將逐步代替水銀體溫計。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許多家長都轉為使用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的銷售量在緩慢下降。因為水銀體溫計一旦被孩子不小心咬碎或者磕碰到,釋放出的汞元素會傷害到人體,甚至是造成一定的破壞性作用,所以現在的家長往往會選擇安全係數更高的體溫計。

目前市面上還有諸如額溫槍、耳溫計等體溫類測試儀器,這些儀器操作簡單,數據產生速度快,僅僅將儀器對準額頭或者探入耳道測溫,就能迅速獲得準確的體溫數字。

曲波說,現在各大兒科醫院測量體溫用的都是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已經基本不用了,主要也是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目前病房裡給孩子測體溫也是以腋溫和肛溫為主,其中肛溫更準確。「因為孩子好動,出汗或哭鬧後,會導致體表溫度不準。」

測量體溫雖然平常,卻也很有講究。曲波說,比如,肛溫特別需要注意,一般插入2-3釐米即可,不要太深,且之前要抹好植物油或開塞露,避免損傷孩子身體;在測耳溫的時候,一般特別小的嬰兒是不用的,因為他們的耳道較細,鼓膜溫度不易測到;如果是測腋溫,要注意洗澡後、運動後不要馬上測量,測溫時腋窩擦乾,保持乾燥,把溫度計夾緊。

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要常備溫度計。曲波告訴記者,購買溫度計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對於有孩子年齡還較小的家庭,就不要選擇水銀溫度計了。同時,如果測得的體溫過高或過低,應多次進行測量,以排除測量的誤差。

假如孩子誤吞體溫計水銀,家長該怎麼做?

曲波表示,近年來,該院接診過多例誤吞水銀的兒童病例。有的是家長用水銀體溫計給孩子測體溫,本來是夾在腋窩的,孩子趁家長不注意,拿出來放進嘴裡,一咬就碎了,裡面的水銀吞進了肚子裡。還有的是測完體溫後把體溫計隨手一放,不慎摔碎,孩子看到裡面的水銀一顆顆滾落在地上,好奇地追著玩弄,還用紙片當鏟子,把水銀鏟起來放進嘴裡。

曲波表示,當孩子不小心吞食水銀,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做出相應措施。首先是給孩子催吐:將孩子面部朝下,讓身體呈現半彎曲狀態,然後用手去摳出孩子嘴裡的水銀,儘量讓孩子全部吐出來,不要讓孩子吸入食道甚至是胃液中,不然的話就會很麻煩。另外,當孩子誤吞水銀,還可以給孩子喝一些牛奶,但這個情況僅限於吞食了少量水銀,並且在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保護措施情況下才能去做。倘若孩子已出現暈厥,甚至是不省人事,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曲波特別強調,倘若孩子吞食水銀後,意識狀態還清醒,這時候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或者是吃一些含纖維素比較多的食物,要求孩子儘快排便。這樣的話,孩子才會把誤吞進去的水銀給排洩掉,減少其對腸壁系統的傷害。

□相關連結

汞對人體危害有多大?

汞(又稱水銀)是自然生成的元素,常溫即可揮發,屬於重大公共衛生關切的十大化學品或化學品類之一。

汞具有神經毒性,吸入汞蒸氣可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以及肺和腎造成損害,並可對心臟造成長久損害。

汞的無機鹽腐蝕皮膚、眼睛和胃腸道,如果食入,可引發腎中毒。

汞對環境危害有多大?

一支水銀體溫計摔碎,一個15平方米房間的汞的濃度會很快高出近百倍,即使通風也需要一個月才能恢復。

一克汞經傳播後,可能使一個10萬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魚類汙染至不安全食用標準。

來自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生產水銀體溫計耗汞109.25噸。據統計,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而中國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作廢物處理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減少含汞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將對我國環境保護、大眾生命健康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溫計、血壓計無「汞」化勢在必行。

中國是《水俁公約》的128個籤署國之一,也是公約的首批籤約國,該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

□臨報融媒記者江巖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 今後量體溫用啥?
    一支「平平無奇」的水銀體溫計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無數個年頭。  水銀體溫計因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而受到無數家庭的歡迎,成為家庭必備醫療器材。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 水銀體溫計將被禁產!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
    水銀體溫計將被禁產!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但是,到了2026年,這個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便宜又好用」 為何要禁產?據悉,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你家還有嗎?
    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這意味著幾乎家家常備的水銀體溫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水銀體溫計將全面禁止生產!打碎一支水銀體溫計,屋內汞濃度超標...
    含汞溫度計將全面禁止生產 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通告中顯示: 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摔破咋辦?水銀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哪個測得準?
    還有不少市民提出水銀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測溫不同,到底哪個準?2月16日,有市民留言問:剛才不小心摔破了水銀體溫計,怎麼處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一些媽媽群、市民群裡也發現有類似的提問。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磊回復,家用水銀體溫計的含汞量很小,不足以引起中毒,摔破後,只要及時通風、清理,一般不會引起汞中毒。
  • 水銀體溫計,是怎麼做出來的?
    現在根據國際上《關於汞的水俁公約》,從今年起,我國也將禁止生產和進出口含汞產品,水銀溫度計也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邊寫邊抬眼看了手邊的這根絕版貨)...玻璃管拉頸溫度計是由充滿水銀的玻璃泡和刻著刻度的玻璃直管構成的。首先要對直管進行拉頸處理。把玻璃管固定住,玻璃管邊旋轉,邊被火焰加熱。
  •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曾凌軻 見習記者周浩)氣溫驟降,感冒機率增加,體溫計的使用也更加頻繁。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 水銀溫度計成歷史,2026 年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提到體溫計首先會想到如下圖這種水銀體溫計,但這種體溫計很快將成為歷史了。根據 10 月 16 日發布的《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 <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 >有關事項的通知》,我國將於 2026 年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你會囤一支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因為價格低廉、測量準確,長久以來,水銀體溫計都是民眾家中常備的健康用品。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藥品監督管理局要高度重視,指導轄區內相關企業做好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相關工作,切實履行《汞公約》及38號公告有關要求。連日來,上述有關水銀體溫計和血壓計的「禁產令」成為輿論熱議話題。
  • 水銀體溫計為什麼會被禁止生產?以後還能用嗎?醫生告訴你
    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裡,對水銀溫度計都不陌生,自己還會因能看得懂上面的溫度而驕傲呢。但你知道嗎?水銀溫度計將被禁止生產!這是為什麼?它有何危害?以後還能用嗎?今天這篇文章醫生就具體跟大家說一下。國家藥監局發布了一則通知,將從2026年1月開始,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 一支體溫計的水銀,能作出怎樣的高度?
    文學作品裡的套路,竟然一次次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少女打破17根體溫計喝水銀想殉情」,「19歲青年想買球鞋被拒吞下水銀」……水銀說,我招誰惹誰了?下面這些知識點提示你,如何與一支體溫計的水銀和諧相處。摔碎、吞下溫度計裡的水銀,真的可能會要命嗎?水銀也就是化學元素汞。口服水銀的毒性其實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正常人誤吞水銀一般都不會有事。還是緊張?那就多上幾次廁所,把水銀排出體外就好了。純淨的汞直接進入消化道,其實是所有汞危害場景中對人體傷害最小的一種。數據顯示,水銀在胃腸道的吸收率極低,基本可以認為是不吸收的。
  • 水銀體溫計打碎了,真的會使人中毒嗎?體溫計打碎後,怎麼處理?
    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體溫計,體溫計有很多種類,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貼紙體溫計、耳溫槍等,不過家庭所用的體溫計還是水銀體溫計比較多見。水銀體溫計便宜好用,但是有個缺點,就是比較脆,甩體溫計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甩出去,就會碎掉。
  • SOS:水銀體溫計摔碎了,該咋辦?
    疫情期間,五花八門的體溫測量工具在大家的生活中各顯神通,例如: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等。其中,價格低、準確度高、易消毒的水銀體溫計格外受到尋常百姓的青睞。但是,使用水銀體溫計的隱患不容忽視:玻璃材質容易摔碎,洩漏的「水銀」(無機汞)會汙染環境,可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有不少網友稱水銀體溫計是「童年回憶」:使用水銀溫度計的「習慣姿勢」是先把體溫計甩一下,讓刻度到36度以下。
  • 水銀溫度計5年後將禁止生產 體溫計產業或將迎來變革期
    《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曾幾何時,在醫院、家庭常見的水銀溫度計即將成為歷史。  水銀溫度計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汞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大量應用於各種產品和工藝中。水銀溫度計曾因攜帶方便、測量準確和價格廉價而被廣泛運用。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防疫 |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水銀體溫計曾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用之前先甩一甩,刻度到36℃以下。可是,你知道嗎?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圖片來源於網絡)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水銀體溫計還要繼續使用嗎?不用水銀體溫計,其他溫度計能測得準嗎?
  • 水銀體溫計摔碎了怎麼辦?正確處理方式在此→
    水銀體溫計摔碎了怎麼辦?、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等。其中,價格低、準確度高、易消毒的水銀體溫計最受百姓青睞。但是,使用水銀體溫計的隱患不容忽視:玻璃材質容易摔碎,洩漏的「水銀」(無機汞)會汙染環境,可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iPhone下載的體溫計軟體精準度如何,特殊階段水銀溫度計更加靠譜
    感謝您的閱讀!受疫情影響,我們迫切希望手機中,也能夠具有溫度計的功能;畢竟,電子溫度計或者水銀溫度計不會實時放在身上的。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iphone手機,我們確實想是不是有一款溫度軟體能夠保證,測量我們的溫度?
  • 家裡還有水銀溫度計嗎?準備淘汰啦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明確指出我國將於 2026 年的1 月 1 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也就是水銀體溫計)。 儘管當時我沒有水銀體溫計,也就沒有去交換,但我知道了早在14年前,美國就已經在逐步淘汰水銀體溫計了,根據我檢索到的資料,歐洲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啟動的替換。因為水銀體溫計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還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隱患。 最大的隱患就是水銀體溫計易碎,碎裂後的水銀會滾落一地並蒸發,吸入人體後可能產生神經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