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體溫計在價格方面差別很大。
近日,一條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啥新聞呢?那就是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就在官方網站上正式宣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的體溫計以及含汞的血壓計產品。這也就意味著:水銀體溫計即將告別歷史舞臺。
水銀體溫計將禁止生產,目前線下各藥店反應平淡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的多家藥店發現,目前市場上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槍等多種類型的儀器測溫,但價格相差較大。例如,水銀體溫計一般不會超過8元,電子體溫計一般在30元左右,而紅外線測溫槍則普遍在百元以上。
據了解,目前相關規定沒有對水銀體溫計的銷售造成影響,價格也沒有太大的變動。北城新區的一家藥店的店員表示,目前他們沒有收到不能售賣水銀體溫計的相關通知,廠家仍在正常供貨,藥店也如往常一樣進貨、銷售。
「現在大多數人買的還是便宜的水銀體溫計,貴的測溫槍認可度較低。」在北城新區上海路的一家大型藥店裡,店員告訴記者,無論哪種體溫計,作用都是一樣的。現在大多數家庭都選價格較低的水銀體溫計,也有部分家庭害怕水銀體溫計破損後會造成孩子汞中毒,也會買價格稍高一些的電子體溫計。
今年年初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藥店紅外線額溫槍銷售十分火爆,一「槍」難求。但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態勢的不斷好轉以及產能的提升,這類產品也就沒那麼好賣了。
沒了水銀體溫計,我們該如何測體溫?
蘭山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曲波表示,電子體溫計將逐步代替水銀體溫計。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許多家長都轉為使用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的銷售量在緩慢下降。因為水銀體溫計一旦被孩子不小心咬碎或者磕碰到,釋放出的汞元素會傷害到人體,甚至是造成一定的破壞性作用,所以現在的家長往往會選擇安全係數更高的體溫計。
目前市面上還有諸如額溫槍、耳溫計等體溫類測試儀器,這些儀器操作簡單,數據產生速度快,僅僅將儀器對準額頭或者探入耳道測溫,就能迅速獲得準確的體溫數字。
曲波說,現在各大兒科醫院測量體溫用的都是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已經基本不用了,主要也是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目前病房裡給孩子測體溫也是以腋溫和肛溫為主,其中肛溫更準確。「因為孩子好動,出汗或哭鬧後,會導致體表溫度不準。」
測量體溫雖然平常,卻也很有講究。曲波說,比如,肛溫特別需要注意,一般插入2-3釐米即可,不要太深,且之前要抹好植物油或開塞露,避免損傷孩子身體;在測耳溫的時候,一般特別小的嬰兒是不用的,因為他們的耳道較細,鼓膜溫度不易測到;如果是測腋溫,要注意洗澡後、運動後不要馬上測量,測溫時腋窩擦乾,保持乾燥,把溫度計夾緊。
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要常備溫度計。曲波告訴記者,購買溫度計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對於有孩子年齡還較小的家庭,就不要選擇水銀溫度計了。同時,如果測得的體溫過高或過低,應多次進行測量,以排除測量的誤差。
假如孩子誤吞體溫計水銀,家長該怎麼做?
曲波表示,近年來,該院接診過多例誤吞水銀的兒童病例。有的是家長用水銀體溫計給孩子測體溫,本來是夾在腋窩的,孩子趁家長不注意,拿出來放進嘴裡,一咬就碎了,裡面的水銀吞進了肚子裡。還有的是測完體溫後把體溫計隨手一放,不慎摔碎,孩子看到裡面的水銀一顆顆滾落在地上,好奇地追著玩弄,還用紙片當鏟子,把水銀鏟起來放進嘴裡。
曲波表示,當孩子不小心吞食水銀,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做出相應措施。首先是給孩子催吐:將孩子面部朝下,讓身體呈現半彎曲狀態,然後用手去摳出孩子嘴裡的水銀,儘量讓孩子全部吐出來,不要讓孩子吸入食道甚至是胃液中,不然的話就會很麻煩。另外,當孩子誤吞水銀,還可以給孩子喝一些牛奶,但這個情況僅限於吞食了少量水銀,並且在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保護措施情況下才能去做。倘若孩子已出現暈厥,甚至是不省人事,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曲波特別強調,倘若孩子吞食水銀後,意識狀態還清醒,這時候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或者是吃一些含纖維素比較多的食物,要求孩子儘快排便。這樣的話,孩子才會把誤吞進去的水銀給排洩掉,減少其對腸壁系統的傷害。
□相關連結
汞對人體危害有多大?
汞(又稱水銀)是自然生成的元素,常溫即可揮發,屬於重大公共衛生關切的十大化學品或化學品類之一。
汞具有神經毒性,吸入汞蒸氣可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以及肺和腎造成損害,並可對心臟造成長久損害。
汞的無機鹽腐蝕皮膚、眼睛和胃腸道,如果食入,可引發腎中毒。
汞對環境危害有多大?
一支水銀體溫計摔碎,一個15平方米房間的汞的濃度會很快高出近百倍,即使通風也需要一個月才能恢復。
一克汞經傳播後,可能使一個10萬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魚類汙染至不安全食用標準。
來自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生產水銀體溫計耗汞109.25噸。據統計,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而中國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作廢物處理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減少含汞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將對我國環境保護、大眾生命健康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溫計、血壓計無「汞」化勢在必行。
中國是《水俁公約》的128個籤署國之一,也是公約的首批籤約國,該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
□臨報融媒記者江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