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言和排比句等於滿分作文?葉開:缺乏思考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2014新作文高考特快(全國滿分高分卷)》的書即將出爐,成都商報記者從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獲得授權,並在獲取的16篇作文中隨機抽取10篇進行數據分析———

  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今年的高考作文一直是熱點話題,隨著考試的結束,先是熱議一群娛樂圈明星押中了作文題,後又對高考作文題目進行分析,關於高考的話題總是在持續發酵。近日,一本名為《2014新作文高考特快(全國滿分高分卷)》的書即將出爐,成都商報記者從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獲得授權,並在獲取的16篇高考高分滿分作文中隨機抽取10篇進行數據分析,如何煉成高考滿分作文?

  同時,成都商報特邀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2013年四川高考語文作文閱卷組組長、成都樹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黃靜,《收穫》雜誌社編輯部主任、作家葉開,葉聖陶孫子、著名作家葉兆言,4名專家組成的「高考作文專家團」,對部分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把脈。令人意外的是,專家團對於一些滿分作文的觀點完全不同,思想的交鋒,迸發出火花,更引人深思。

  日前,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稱,他們即將出版《2014新作文高考特快(全國滿分高分卷)》。

  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此書的項目負責人周女士,她稱,書中所收錄了25個省市的112篇高考優秀作文,都是來自考場的真作文。

  這本書每篇作文都是來自今年高考考場?周女士稱,「這就是我們這本書的難得之處,全部是來自考場的,做了十幾年了。渠道上已經是相對成熟了,我們有自己獲取作文的渠道,這個沒有問題。」

  當成都商報記者質疑這些高考作文的真實性時,她稱:「不會的,很多老師也不便署名,但作文都是真的。」

  隨後,對方給成都商報記者提供了16篇來自各個省的高分滿分作文。記者從中隨機選出4篇來刊登,周女士表示,這4篇文章從隨後的標註上看,《推開門 走下去》和《兼傳統,容現代》是滿分,其餘的是高分。

  數據分析

  抽樣調查:

  高分滿分作文共性:用名言和排比

  成都商報記者在拿到的作文中隨機抽取10篇進行分析,發現它們具有不少的共同特性:

  第一,文章共性是篇篇都至少需要引用名人名言來表達中心思想。比如北京卷的高分作文《永恆的教養》中的一句:我無意間讀到了顧準的一段話:「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國,天國是徹底的幻想,矛盾永遠存在。」浙江省考生的滿分作文《推開門 走下去》中,引用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另一名該省考生《攜一顆朝聖心上路》開篇就是「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每一條朝聖的路都是每一個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個朝聖者,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反而是一個鼓舞。」

  第二個共同特點是,排比句比較多,顯示宏大的氣場。某省的高考滿分作文《世界為立心者鼓掌》,更是將這些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全篇運用排比句,同時,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出現頻率最高,引用了張橫渠、梁漱溟等名人言語,其中,某一句中出現了9位大師名字:「史公在牢獄,屈子被放逐,勾踐在臥薪嘗膽,嗣同在抗訴,魯迅在吶喊,覺民在與妻書;馬丁·路德·金在演講,甘地在印度救贖,特蕾莎嬤嬤在炮火裡施以愛與恩慈。」

  專家交鋒

  作家葉開:

  濫用名人名言、好詞好句,缺乏思考

  這些高分滿分作文為何都具備這樣的特點,是一種巧合?還是所謂的優秀作文模板?現在,請專家團聽聽他們如何評價這些高分滿分作文。

  「濫用名人名言、好詞好句是因為作者缺乏廣泛有效的經典閱讀積累,缺乏自己的個人思考能力,而只能空泛議論,套用名言好詞好句。」作家、《收穫》編輯部主任葉開也是莫言、餘華、賈平凹的發稿編輯,他針對刊登的五篇作文都大膽提出了不足之處,同時,他認為在《推開門,走下去》中,考生對大師的描述都不得要領。

  成都樹德中學的語文老師黃靜擔任了2013年四川省的高考作文題閱卷組組長,她看完這五篇作文後,稱其共同特點都是具有靈性的,首先文章關注現實,對於典型事件或現象有個人見解,這不是靠死記硬背案例能夠寫出來的,所以文章有自己思考的,閱卷老師給了他們非常高的分數乃至滿分。

  相反,葉開在閱讀了這些作文後稱,「在這些作文中,我讀到的都是大而空的抒發,而沒有細而真的體會。」葉開的觀點認為,這些作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現在一些教師更注重的是空洞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文學藝術中散發出來的強烈的真善美;是虛假的瞎猜和說教,而不是真實的感受與體驗。

  語文教師黃靜:

  這不是模板,這是寫作技法

  引名言、用排比等這些特徵,是否得滿分的作文的模板?黃靜回應,首先這不應該叫模板,這是一種寫作技法。文章不光有內容,想有吸引力,還需要「文質兼美」。黃靜說,她讀過張志公的《讀寫一助》,書中教寫作如何造句,如何增加情感,如何和讀者直接產生共鳴,告訴學生文章貴在情真,如何讓文章說得生動,這種寫作技法也是她作為老師要教給學生的。

  對於好作文的標準,葉開說:「寫好文章的要訣是從自己的真情實感出發,捕捉感受深刻的細節,用準確自然的詞語表達出來。」在這方面,黃靜和葉開的觀點是一樣,她認為,好文章是沒有標準,高分很難定論,但是貴在「真」,說真話,能打動人心就能算得上好文章,也能得到高分。

  最後,葉開告訴記者,推崇這種陳詞濫調、思想空洞的文章,給高分乃至滿分,也可以看出高考閱卷教師水平仍然有待學習提高,這樣的閱卷人員,對文章好壞的判斷能力很可疑,「他們中一些人的中學語文教師自己都不會寫文章,自己都不閱讀,而且在長期教學中養成了各種虛假的陋習。這種閱卷教師的判卷讓人很難放心,也使得這種閱卷誤差極大,很難選出真正優秀的人才。要提高閱卷教師水平,要堅決把虛偽的情感和陳詞濫調逐出高考作文中。」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

  不應該對現如今的學生過分苛刻

  昨日,記者先聯繫到著名作家葉兆言,希望他對此發表一些看法,他的祖父是中國文學元老、教育家葉聖陶,葉聖陶被譽為中國語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師」,對改進現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響。

  一聽需要對滿分作文點評,葉兆言的意見是不建議作家來教學生寫作文,他稱:「我本身對高考作文不願意多說,這應該也是語文老師的事情,一個作家的話也許會對學生起到誤導作用,不負責任。作為作家,最好不要輕易說什麼。」問及為何,葉兆言稱,他最基本的觀點是作文是為了交給老師的「一份作業」。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看過黃靜和葉開的觀點後表示:「這很正常,葉開是作家,他負責文學期刊,和語文老師的思維不同,我也是從語文老師看待高考學生的角度來考察和評論,在缺乏思辨、缺乏邏輯推理的大環境下來看這些學生作文,我比較傾向老師們的觀點,這些文章是不錯的。」

  王旭明認為不應該對現如今的學生過分苛刻,但是有葉開和黃靜這樣的論點交鋒是非常有必要的,葉開的要求和另類角度也是應該重視的,正好是他一直呼籲的全社會來關注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

  他稱,五篇作文得高分或滿分也實至名歸,而引名言、用排比等這些特徵是因為他看到這些作文屬於議論文的範疇,需要用名人名言論證自己的觀點。他看到學生們筆下引用的名人事例和名言都是非常貼切的。在有限的時間,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很難得的,五篇作文都閃爍著作者理性和智慧的光芒。但考生的思考如果立體化和換一個角度闡述,增加變的色彩就更好了,在當下,缺少辨析指導的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這樣的要求是苛刻了。

  永恆的

  教養

  北京考生

  7月到來的時候,距爺爺的永遠離開,已經有兩年整了。

  記憶中,在每年除夕的團圓筵席結束時,爺爺便將自己的幾個男孫留下,圍坐在火爐旁,講家庭倫理、孝悌信義。而那個因為要幫著母親姑嬸收拾碗筷會錯過小半節「課」的我,同樣會認真專注地聽著爺爺所講的一切。火爐中橘紅色的火光映著爺爺那張日漸蒼老卻很威嚴的臉。而新年的每一個清晨,當孩子們都在鞭炮的噼啪聲中忘情地玩耍時,爺爺正進行著他的第二堂課,「學生」則換成了我的父母叔嬸們。

  從網際網路的窗口看向世界,爺爺一定想不到,今天的世界是如此熱鬧:生活在馬不停蹄地往前走,人們縱情追逐著生活中新鮮的一切;卻又不時懷念過往———或是重提歷史沉沙中的傳統文化,或是重溫某段逝去的歲月,或是重談漸漸被人遺忘的老規矩。當傳統與當下相遇激起人們熱議,也激起我信念深處的波瀾之時,我無意間讀到了顧準的一段話:「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國,天國是徹底的幻想,矛盾永遠存在。」

  所以爺爺,當我讀到顧準的這段文字時,我發現自己內心的疑惑開始一點點被解開。我開始相信,原來這世間是有一種永恆存在的;傳統中的一些碎片將永遠消失在時間長河中,而世界正以越來越快的節奏前進著,更新著,那些人們不斷回望和默默堅守的,或許是人類生命中最永恆的一部分--它既不單單屬於過去,也不僅僅屬於未來,它是人類漫漫旅程中的根本,是人類社會本身。(本文有刪減)

  【葉開點評】

  這篇文章的核心是「教養」,但作者除了歌頌「爺爺」有教養之外,只停留在於外圍的空泛議論,卻沒有說到爺爺所講的、所形成的「教養」是什麼。

  【黃靜點評】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作者馭情於文,以飽含真摯情感的文字回憶了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對子孫們的諄諄教誨。然而,時代變遷,讓作者不由陷入「老規矩」與新生活衝撞出的漩渦中,帶讀者走進冷靜的思索空間,什麼是永恆?什麼該堅守?文末自然流淌的就是答案了。有點遺憾的是「教養」作為全文的關鍵詞涉及的具體內容偏少,顯得空洞了些。

  推開門

  走下去

  浙江考生

  我踏著嗒嗒的馬蹄聲,從江南無數個春天裡走來,風雨兼程,我在追求我的大學。

  千百年來無數學子在求學之路上奔波勞累,追尋著更深層的學術研究。那扇通向大學的門引無數學者嚮往。然而有的人被囿於「大樓」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卻沿著書香花徑一路走成了大師。現如今,許多人卻不願再走下去了。有人戲稱,大學即是中國學生的解放路口,上了大學便萬事大吉。果真如此?真是推開了那扇門便如同僧人得道了麼?我不知道,我正在通往那扇門的路上……

  可我知道,錢鍾書的大學之路讓他走成了大師。他推開那扇古色古香的門,邁著輕快而又穩健的步子往曲徑上走去,走出了《圍城》,走出了一個令人景仰的文學大師。他的妻子楊絳在丈夫與女兒均不在世後,將他們三人所有的稿費均捐給了清華大學。錢鍾書在這扇門後面走出了一個豪情滿腔的自己,走出了他想要的生活。

  這一扇門,連著一條辛苦的路,它們如此親密地連接在一起。我策馬走到它面前,推開門,你說我會走下去嗎?

  是的!我會!因為張曉風說:「百年來我們的先輩或肝腦塗地或胼手胝足,或躲在防空洞裡讀其破本殘卷,或就著油燈餓著肚子皓首窮經--但這一切是為了什麼?豈不是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活得幸福光彩,讓他們可以穿過美麗的花徑,走到杏壇前去接受教化,去享受一個中國少年對中國文化理所當然的繼承權。」這一扇門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誰說只有哈佛才有凌晨4點半的燈火通明?我們有無數推開門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嶽霖、汪曾祺。而我們這一代,也必將走出更傑出的大師,這一扇門,擋不住千萬人的腳步。

  我深深地烙下腳印,一個又一個,前方道路荊棘遍布,擋不了一顆走下去的心…… (本文有刪減)

  【葉開點評】

  這篇文章挺虛的,對大學、大師的描述都不得要領,也缺乏具體的論述,是典型的中學生作文。

  【黃靜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小作者對即將邁進的大學校園有著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大學培養出的大師級學子充滿了讚揚之情。錢鍾書等人的事例,極具典型性。寫法上詳略得當,敘議結合。字裡行間充盈著年輕人追夢的激情和血性。思想很是個性化。

  攜一顆

  朝聖心上路

  浙江考生

  「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周國平如是說。從呱呱墜地起,我們便走在路上。一路上,縱有坎坷,亦有坦途。我們習慣了遮蓋傷口,隱藏默默背負的辛酸淚,我們樂於保持昂揚的心態,展露自信的笑容,懷揣起一顆虔誠透亮的朝聖心,走上前方漫漫徵途。

  大學之門,佇立於已知與未知的交匯點,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它是一張令人欣喜的通行證,讓求知者孜孜不倦地吮吸著知識的營養,接受它長年的灌溉與充實。

  泥濘的路上才更顯清晰的腳印,正如維根斯坦所言:「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然而,時代的浮躁與誘惑,讓某些學子迷失了方向。在他們眼中,大學殿堂即放縱與自由,教授掬著誠懇的授業心卻換回他們的逃課與放縱,他們的朝聖路被改道毀壞,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與探索之心在一點點地消逝。時代的精神家園呢,我們該去哪兒找尋?

  攜一顆朝聖心上路,保持對真知、真理的追求、探索,方能彰顯生命厚重而清越的質地。

  端坐於磐石間的女子如她,林徽因避開時代的車馬喧囂,在純淨的內心修籬種菊,留給時代的是她淡雅寧靜的芬芳心靈。

  德爾菲神廟曾降下神諭說蘇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他的智慧並非在於自以為是,而是他認為自己一無所知。無奈被判刑處死的他正是由於對真理的永恆堅持、對真知的無限渴求與探索,才令後世無數人惋惜與景仰。

  無數的腳印交集,有深,有淺。淺者浮躁,必然難以在歷史的車輪中展現自我;深者懷揣著不可易移的朝聖心上路,保持著不更的好奇心,以積極進取的姿態,書寫著厚重歷史的頁頁篇章。

  插著夢想豐滿的羽翼,有風做伴去追逐群鳥,去搏擊天空,懷一顆朝聖心上路,奏響靈魂的清樂。(本文有刪減)

  【葉開點評】

  讀到這篇空泛的作文,作者高來高去,都是大詞飛揚,空對空論述。

  【黃靜點評】

  人生不僅是鮮花與掌聲,也有淚水與嘆息。深深淺淺、輕輕重重的腳印都代表著人生。語言是流暢的、認識是辯證的、思想是積極的。應試文的痕跡重了點,缺了一抹青春的色彩。

  兼傳統

  容現代

  廣東考生

  黑白膠片,曾經是一代人夢想與美好記憶的見證,它記錄下的是人生不同尋常的瞬間,但卻在每次翻看照片時漸漸泛黃。數碼技術能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卻在快速瀏覽與更新中稀釋了人們的美好。所以,我們應當為傳統注入時代之美,為現代加入傳統之媚。

  正所謂「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傳統與現代不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它們相互影響,相互聯結,相互作用。一方面,我們要想時常關注到傳統,就要用現代的手法為其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我們要想感受到永葆生命力的現代,就要與傳統相融合。

  去年大熱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起了無數國人的關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有了鍵盤代筆,究竟會有多少人是提筆忘字或者根本連字都不會寫呢?漢字聽寫大賽的出現,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同時,在固守傳統的時候,也要加入時代精神。一味固守傳統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遠遠地被人甩在身後。旗袍的出現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民國」初年,民智稍開,西方服飾文化傳入中國,吹來了一股變革之風。而旗袍的出現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它既帶有中國傳統的精美絕倫的繡功,也蘊含著豐厚的時代文化。在維護傳統的同時,不能沒有現代,否則我們只會停滯不前,無所作為。

  傳統的黑白膠片固然會帶給我們永不褪色的記憶,但現代科技也能帶來永不模糊和泛黃的生活點滴。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而現代文化則是推動民族走向強大的動力。兼傳統,容現代,是一種最好的做法,兼容並包,才能更好地發展!

  (本文有刪減)

  【葉開點評】

  這篇文章也流於泛泛,試圖在傳統與現代中騰挪。因為缺乏自己的獨特思考,所以也很難寫出精彩的文字。

  【黃靜點評】

  標題看到考生的思辨意識。標準的議論文邏輯思維,觀點鮮明,結構清晰。內容上現實關注度大,撫今追昔,很有思想見地。

  本版作文節選自 《2014新作文高考特快(全國滿分高分卷)》一書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滿分作文100排比句+50擬人句+50誇張句,建議收藏!
    小學語文:滿分作文100排比句+50擬人句+50誇張句,建議收藏!很多同學不喜歡語文,無非就是語文作文太難,每次絞盡腦汁都寫不出來。其實,小編老師認為,語文寫作是語言的「輸出」,「輸出」的前提是有必要的「輸入」作為儲備。
  • 小學語文作文滿分素材:常用擬人、比喻、排比、誇張句匯總,實用
    小學語文作文滿分素材:常用擬人、比喻、排比、誇張句匯總,實用!後臺有家長留言,說在這段時間的網課中,老師也有布置語文寫作的作業,而孩子一到寫作文的時候,就犯難,半天都寫不出一個字,讓人著急。孩子想要寫好語文作文,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和具備一定的作文素材積累是必須的,之前我們就為同學們分享過關於作文寫作的技巧和高分作文素材,同學們可以去看看。
  • 小學語文:作文想拿滿分?這些100排比句+50擬人句,先提前拿下
    小學語文:作文想拿滿分?這些100排比句+50擬人句,先提前拿下很多同學們語語文差,作文分數不僅不能提高,還老師丟分?其實語文寫作是有方法可循的。寫好語文作文都有哪些方法呢?今天,小編老師就和大家分享一份針對大多數孩子都適用的語文作文方法技巧。作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是特別喜歡課外書。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才能在每次語文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
  • 董卿推薦:100排比句+50擬人句+50誇張句,用到作文中,妙語連珠
    董卿推薦:100排比句+50擬人句+50誇張句,用到作文中,妙語連珠作文,一直是考試路上的難題,不僅家長頭疼,孩子們更是頭疼,當你讓孩子寫一篇作文時,簡直難於上青天,孩子輕則一聲嘆息,重則瑟瑟發抖。面對考試時的作文題目,大腦更是只有一片空白,什麼也寫不出來,就像擠牙膏似的,偏偏作文分數佔比還那麼重,孩子語文成績不好,十個裡有七個都是作文拖了後腿。作文寫不好,說白了就是平時沒有積累,考試時當然寫不出來。作文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觀察中、多謝多練中,才能寫好,明白這點,才能攻克作文這個難題。
  • 老阿姨談作文:寫作文的一大訣竅,最好從三年級就開始練習
    前幾天,老阿姨簡單梳理了一下往年高考作文,發現了一個特點,這些作文除了內容夠豐富之外,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用的成語多,名言多,排比句多。2019年全國卷三篇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用了20個成語,4句名言,2個排比句,《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用了13個成語,2句名言,1個排比句,1個故事,《少年,到遠方去》用了25個成語,1句名言,2個排比句。
  • 人民日報「力薦」:100句優美排比句,隨便用在作文中,篇篇範文
    人民日報「力薦」:100句優美排比句,隨便用在作文中,篇篇範文語文一直都是一門注重積累的學科,可以說語文的一切都離不開積累。選擇題需要積累、默寫古詩需要積累、閱讀理解需要積累、作文更需要積累,只有孩子對各種知識的積累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孩子的語文成績才會提高!作文可以說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孩子寫作能力的高低對孩子的語文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孩子的寫作能力。
  • 小學語文:100句經典排比句,隨便用一句在作文中,篇篇範文!
    小學語文:100句經典排比句,隨便用一句在作文中,篇篇範文!對很多同學來說,寫作文都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因為在寫作文的時候,總覺得腦子裡可用的美句段落太少,寫出來的作文不夠優美,大白話太多,導致作文分數總是無法提高。
  • 名言、美句、諺語、哲理成語積累大全,趁假期背,作文滿分輕鬆拿
    名言、美句、諺語、哲理成語積累大全,趁假期背,作文滿分輕鬆拿都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知識依靠書籍積累,經驗也在積累中慢慢增長。關於中小學語文的積累就是課內外的名言警句、美句、諺語等,需要學生積累的量也是非常大的。
  • 滿分作文中的100句名言金句,總有幾句用得上!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年積累的過程,主要在於平時,需要大量的積累和閱讀。無論是字句還是語法,尤其是古文需要背誦的,經典名句一定要背下來,簡而言之,就是要多讀、多背、多記。尤其是在寫作當中,經典優美的句子總會讓人記憶深刻,如果考生在作文中適當運用一些名言警句,那麼肯定會給文章增色不少。熟讀一些經典、優美的句子,深刻理解名句的內涵,在合適的時候應用到作文中,就會有不一樣的分數。
  • 董卿「力薦」:200條優秀的排比句,隨便一句寫進作文,高分!
    董卿「力薦」:200條優秀的排比句,隨便一句寫進作文,高分!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不僅體現在對字詞的積累上,還包括了文學常識,以及閱讀理解等多方面。其中作文的書寫也是需要積累的。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家長跟我反映,孩子的作文總是寫不好。看起來完全就是記流水帳,語句不通,口水話也佔滿了整個作文的篇目。實際上,這是低年級作文很容易出現的毛病,主要還是因為平日裡的積累不夠到位,很多素材理解不到位,甚至缺乏素材的積累。
  • 高考滿分作文「不說人話」?北大教授陸揚:晦澀不等於混亂
    閱卷組組長、浙江大學陳建新教授評論:「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要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非背誦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 高考作文怎樣拿滿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在高考中讓自己的語文成績接近於滿分。這可都是滿滿的乾貨,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收藏哦!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你的文筆不夠好,並且積累也不夠多的話,該怎麼樣在高考中語文能夠得到將近滿分。首先第一點就是萬能金句和萬能素材。那麼我們知道呢現在高考中呢,大多數都是寫議論文為主了。議論文的都是要許多許多素材。
  • 小學初中語文高分作文素材積累: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匯總
    小學初中語文高分作文素材積累: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匯總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語文學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特別是寫作文更是讓很多學生頭疼不已,因此很多學生都將語文寫作當做是一件苦差事,是一件難事。但是,我要告訴孩子們的是,作文是一件開心的事,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我們積累了足夠的素材,並把掌握的材料靈活運用,思維也就飛速運轉起來,文思就如同泉水般噴湧而出。那麼,這些素材從哪兒來?我們又該怎麼積累素材呢?
  • 人民日報:100句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收藏一份,寫作用得著!
    人民日報:100句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收藏一份,寫作用得著!對於很多的同學來講,語文科目學習中,寫作文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在寫作文的時候,總覺得腦子裡可以用的美文和句子太少了,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大白話太多,文章不夠優美,導致作文分數低,成績總是無法突破。同時,好的作文句式和語段,一定要學會運用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語文知識點中最難掌握的一項考點。
  • 董卿「力薦」:這100個「排比句」貼牆上背,小學到高中篇篇範文
    董卿「力薦」:這100個「排比句」貼牆上背,小學到高中篇篇範文作文在語文試卷中佔了很大比重,而且還很難得到滿分。而且,作文難題,不是個例!是大部分小學生的共性問題!但作文分佔比重,又不得不重視。可為什麼老師家長操了那麼多心,孩子還是寫不好作文呢?說到底還是方法沒用對,落腳點不準。其實作文技巧真的不多,總結起來無非就是積累和運用。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不簡單。這裡,老師只簡單的給大家提兩點:一是,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要急於動筆。
  • 60個精美比喻、擬人、排比句,小學生用在作文裡美到炸!
    #我是小智老師,我愛記憶# ▼ 寫作中不可缺少地要用到各種比喻句、擬人句和排比句,而好的句子離不開平時的積累,今天給大家整理了60個好句子,各位同學可以抄下來、背下來,用在作文裡一定拿高分!
  • 2020新冠疫情:務必收藏的100句名言精句,中高考作文必背素材
    2020新冠疫情:務必收藏的100句名言精句,中高考作文最佳素材2020新冠疫情期間,全國各地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有大到像鍾老這樣救國救民值得我們銘記一輩子的醫護人員,也有在小事中默默奉獻的普通人民,他們都是中國的守護神
  • 班主任熬夜整理:200句優美排比句,用在寫作中,必定妙筆生花!
    班主任熬夜整理:200句優美排比句,用在寫作中,必定妙筆生花!語文一直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只有在學習生活中不斷的積累,孩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不僅要積累書本上的各種知識,更要學會積累課外知識。
  • 高分作文素材: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集錦,小學到初中都可以列印
    高分作文素材:排比句+擬人句+誇張句集錦,小學到初中都可以列印儘管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寫作技巧,然而,要想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僅僅依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要積累素材,只有積累足夠多的素材,方能在寫作時選好典型事例,
  • 作文「手到擒來」?抓牢3點,滿分不是夢!
    二、好的開頭有人說:「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 」 ,但還有一句話是「萬事開頭」。我在我的精英班裡做過一個調查——語文作文寫哪一部分最難?主要選取的是小學5年級到初二的學生,70%以上的學生回答是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