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冷知識:片中大量特效鏡頭,你肯定沒發現

2021-01-14 騰訊網

《鐵達尼號》相信很多朋友肯定都看過,尤其是主題曲令許多朋友終身難忘,唯美之極。但是不知道大家在觀看的時候是否注意過一些鏡頭是非常不一樣的。例如傑克在酒吧打牌,其實這一場景是依靠後期的電影特效以及畫出來的《鐵達尼號》來共同合成製作的。雖然說引擎為真,但也僅有原來1/3的大小,全貌沒有都描繪出來。後期工作的人員也是經過後期的特效在進行縮小以後才加入的。

《鐵達尼號》在海面剛開始行駛時,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只有船底是真的。而其他我們看到的壯觀的船體以及眾多的人物都是在後期的特效下製作而成的。其實一開始製片方是想讓馬修麥康納來擔任男主角的,然而導演卻堅持想用小李子來進行拍攝。據說當時在拍攝的時候整個大廳的女性工作人員都來看小李子的盛世美顏。因此當導演在看到這一幕的情況下,更是堅持一定要用小李子來拍攝。

要知道卡梅隆拍戲以嚴謹出名。其中一次進餐的鏡頭,他回想在這些餐具上應該有著《鐵達尼號》公司專屬的白星航運的標記。所以這個鏡頭不管是到演員還是其他道具,為了嚴謹都決定重新拍攝。就這僅僅的一個鏡頭,立刻200萬美元如流水般流走。但是這還並不是整個拍攝中最貴的,最貴的是傑克站在船頭高呼的場面。才僅僅的十秒左右,但是卻是利用了當時最先進電腦來製作的。而這個電腦一秒鐘的價值就高達10萬美元,可想而知,在當年1997年來講是一筆多麼大的費用。

在拍攝傑克畫畫的時候,這一段是用了手部的替身。而這個手的替身事實上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因為本身它是一個左撇子,所以這個鏡頭在後來的成片效果中用特效進行左右翻轉才最後使用的。

相關焦點

  • 《鐵達尼號》四大經典鏡頭及拍攝技巧分享
    談到經典電影,大家腦海裡都會浮現出鐵達尼號。《鐵達尼號》(Titanic)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和派拉蒙影業於1997年底出品的史詩類愛情災難片。好電影的經典鏡頭更加顯得彌足珍貴,讓一代一代人一品再品。1. 經典空中長鏡頭影片中傑克和同伴一起登上鐵達尼號,站在船頭高呼「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之後鏡頭緩緩後拉俯瞰整個鐵達尼號。這一經典橋段的臺詞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百年來百句經典臺詞之一。
  • 盤點電影中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鐵達尼號和星爺的功夫!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中的冷知識!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分享!第一部:《鐵達尼號》《鐵達尼號》說到鐵達尼號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傑克和凱特·溫斯萊特 飾演的男神小李子2.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小李子年輕時的巔峰顏值大家都在《鐵達尼號》這部劇中看到了,據說當時製片方是想讓馬修麥康納飾演男主的
  • 《鐵達尼號》裡你不知道的一些事,網友:導演真是多「財」多藝
    大家都知道,《鐵達尼號》是當年非常經典的一部愛情片,它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即便拍攝已經很多年了,但當年的特效和劇情拿到現在,依舊足以秒殺一大片作品,甚至在幾年前電影院還重現了這部作品,這在影視界是很難看到的,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些關於《鐵達尼號》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事。
  • 為什麼說《鐵達尼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電影《鐵達尼號》按照淺、中、深一共有三層意義—— 鐵達尼號的沉沒,象徵封建貴族制度的沉沒,也給了Rose新生。 大悲大喜的Jack
  • 鐵達尼號沉沒七十多年,其中大量珍寶,被發現後專家為啥不讓碰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鐵達尼號》中的一句臺詞呈現出這樣深沉的意境,讓人對愛情的定義又進行了一次升華。 當鐵達尼號沉溺後,人們一直在尋找它的蹤跡,直到1985年的時候在大西洋三千多米以下發現了鐵達尼號,這時候離它沉沒的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年。不過即使是發現了它的蹤跡,卻也不能將它帶上岸,它只能永遠的與深海共眠。 鐵達尼號的總設計師是安德魯斯,他對自己設計的這艘船非常的驕傲,鐵達尼號是他設計生涯中最輝煌的存在。
  • 《泰坦尼克》3D版上映-搜狐文化頻道
    但是,卡梅隆曾經表示,3D版的鏡頭和剪輯會100%忠於原片。在上周小範圍試映時,有觀眾特別留意片尾的這個細節,發現最後的畫面還是與原版完全一致。《鐵達尼號3D》製片人喬恩的解釋是,不做改動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觀眾專注於電影本身,而不要想著去挖掘哪裡變了,這樣會影響觀影效果。  卡梅隆導演說,「我堅信3D不只呈現大型的遠景,動作場面也會更清晰震撼,也絕對可以加強角色之間的微小互動。
  • 鐵達尼號幕後:導演力排眾議讓小李子當男主,女主凱特靠自薦
    #1912年,一艘叫做鐵達尼號的巨型豪華遊輪在處女航時撞擊冰山而沉沒,這場事故幾乎無人生還。比如,起航的鏡頭其實是在一個停車場上搭的綠屏前拍攝的,沉船的畫面也是由電腦特效做出,影片中的海洋只有3英尺深,救生艇搜尋生還者的鏡頭也是在裝滿超過35萬加侖水的大水槽拍攝完成的。
  • 高分必看:《鐵達尼號》(1997)
    《鐵達尼號》1998年春天登陸中國市場後,總票房達3.6億元人民幣。鐵達尼號是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製造的一艘巨型郵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郵輪,號稱「永不沉沒」和「夢幻之船」。《鐵達尼號》中的傑克在一夜之間成了全球少女的夢中情人。凱特·溫斯萊特一次次不厭其煩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薦書,信中還夾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這樣的話,最終獲得了這部世紀之作中的羅絲一角。《鐵達尼號》上映後,第一個周末的票房只有可憐的2760萬美元。
  • 幕後比正片更精彩,你不知道的《鐵達尼號》
    跟電影本身以及其獲得的成績同樣精彩的,還有《鐵達尼號》幕後的故事。一,選角。在籌備拍攝《鐵達尼號》時,詹姆斯·卡梅隆已憑藉《終結者》、《真實的謊言》等作品,成為了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不願搞豆腐渣工程的卡梅隆,在和福克斯商量後,拉來了派拉蒙的投資,《鐵達尼號》的成本也增加到了1.35億美元。不曾想,因為一套餐具沒有白星公司的標示,卡梅隆就花了200萬美元重做;用100萬美元做了10秒的特效。就這樣,拍攝剛過半,1.35億就花光了。
  • 《鐵達尼號》10秒上百萬美元
    因為原著中描述的場景都十分宏大,所以劇組是在內蒙古的大草原上實地取景,而且由國內特效團隊做出了極為逼真的狼。在拍攝頭狼被炸死的鏡頭時,特效公司充分考慮到死去的頭狼與背景的真實度,從每一根狼毛入手進行繪製。導演審鏡頭時曾一度誤以為是實拍效果,所以電影在特效上的花費佔了很大一部分。
  • 《鐵達尼號》女主角原不是凱特,傑克素描場景,原來是有人替的
    影片以1912年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鐵達尼號》商業是左膀,愛情是右臂,對於愛情的大膽歌頌,超越了那個年代觀眾對愛情片尺度所能想像的範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銀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親吻、大膽表示愛意。
  • 《鐵達尼號》每個鏡頭、每句臺詞、每個細節給了我太多的震驚
    這是鐵達尼號。一部195分鐘的電影,一個永恆的愛情和人性的故事,已經無敵15年了。如今,《鐵達尼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英文單詞,也不再只是一部曾經創造票房奇蹟的電影,而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和一個夢想 就我而言,這部電影給了我太多的營養,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細節都被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注入了深刻的意義。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瘋子,一個藝術怪人,一個偉大的幻想家!
  • 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鏡頭:張子楓的詭笑,鐵達尼號的擁抱
    眾所周知,一個演員的成功,肯定是和實力有關係的,一個好的演員總能把一個角色演得栩栩如生,這樣才可以在觀眾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像一些流量明星一樣,當個「花瓶」作為擺設,好的演員不管演什麼角色都可以演得很完美。
  •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三角龍(Triceratops)是非常著名的恐龍,它因為長著巨大的頭盾和三隻大角而聞名於世。你肯定認為自己非常了解三角龍了吧,但是它真實的樣子並非你心中所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三角龍的冷知識!
  • 關於電影《鐵達尼號》你不知道的事
    這對好友最初是在我們最喜歡的電影《鐵達尼號》的片場認識的,這部電影已經上映了23年了,你能相信嗎?時間過得可真快。《鐵達尼號》可能是最催人淚下的電影了,很多人已經反覆看了太多遍了,但是我敢打賭你不一定知道關於這部電影下面這些有趣的事情……儘管「傑克」是萊昂納多飾演過的最著名的角色之一,但他當時差點就與此失之交臂。在當初選角時,卡梅隆最先相中的人其實是馬修·麥康納,後來因為萊昂納多的超高人氣,才讓卡梅隆改變了主意。
  • 深渡|觀影——《鐵達尼號》
    有一部電影,你一定記得那裡面最經典的一句臺詞:You Jump,I Jump我想,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鐵達尼號》。一曲《我心永恆》和《鐵達尼號》一起成為了永恆的不可磨滅的經典。當我第五遍重溫《鐵達尼號》,我更加篤定地認為:如果把這部經典僅僅歸結為一部愛情電影,將是對這篇宏大史詩最大的褻瀆,因為電影裡不僅僅有生死相隨的愛情宣言,還有機緣巧合下的靈魂救贖,次要人物勾勒出的卑劣與高尚,更折射出了對現實的思考。
  • 21年過去了,為什麼全世界再也拍不出《鐵達尼號》了?
    對於許多影迷而言,《鐵達尼號》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就相當於滄海和巫山。1998年4月3日,《鐵達尼號》引進內地。電影海報像長了翅膀,飛進了每一座大學的宿舍。觀眾們也恨不得長上翅膀,飛進附近的電影院。
  • 海難中的中國倖存者 鐵達尼號上的失語者
    儘管如此,有一些信息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8位中國人並不是偷渡客,也不是鐵達尼號上的司爐工,而是正兒八經的三等艙乘客。據1911年6月14日《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罷工領導人極力阻止,但白星公司的奧林匹克號仍於今日下午離開了南安普頓港,開始其目的地為紐約的處女航,公司方面已與船員達成協議。」
  • 鐵達尼號事件是真的嗎?科學家下海探索後,究竟發現了什麼?
    「鐵達尼號」事件是真的嗎?它究竟在哪裡呢?據說,「鐵達尼號」上還有著十分有價值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船上大量價值連城的鑽石,最終被找回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場災難背後的秘密吧。突然,他們發現有什麼東西阻擋了「鐵達尼號」的前進,當前方的物體變得清晰時,才知道是一座冰山。大副威廉·默多克急忙命令船員們駕駛「鐵達尼號」繞過面前巨大的冰川,然而一切都太晚了,晚上11點40分左右,「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
  • 鐵達尼號背後的真實故事
    巴拉德率領這艘船前往北大西洋,尋找失傳已久的鐵達尼號殘骸,但儘管海底鑽了一個多星期,他的團隊裝備相機的機器人還沒有找到除了數英裡的沙子和沉積物之外的任何東西。在任務結束前僅剩下幾天,他開始擔心標誌性的「夢想之船」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當巴拉德試圖用一本書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時,諾爾的廚師出現了,並說值班手錶隊已經打電話給他了。巴拉德在他的睡衣上穿了一件連身衣,撞到了船上的控制麵包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