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報告(下):「健康科技界的 YC」 Rock Health...

2021-01-12 36kr

接上文「數字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報告(上):「健康科技界的 YC」 Rock Health 在一般消費者、數據/分析、數字醫藥、僱主工具領域的布局」

衛生保健管理(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Agile MD

「為醫生以及護士開發 app,來幫助他們更高效的診斷疾病、管理患者。」

Agile MD 由 Borna Safabakhsh (Linkedin、@safabakhsh
)和他的團隊在2011年於矽谷創立,孵化期間獲得了 Y Combinator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並在2012年獲得了Rock Health 2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Aglie MD是一個專為一線臨床工作者(臨床醫生、護士)設計的 APP,幫助一線的臨床工作者更快的利用自己的筆記、手冊以及相關協議。目前全美已經有超過3萬臨床醫生已經正在使用 Aglie MD。具體的優勢體現在:

值得信賴的醫療資源庫:醫生可以選擇下載自己習慣使用或是信賴的醫療資源內容庫,Aglie MD 會保證資源的更新。 輕鬆查閱筆記資料:所有和工作相關的筆記、手冊、PDF等都可以直接存儲在手機上,並且提供搜索工具,幫用戶迅速找到想要的資料。 方便分享協作:用戶還可以輕鬆地將相應的資料內容分享給自己的團隊,相互協作,保證知識的同步更新。 免費

Ambient Clincal Analytics

「利用大數據分析來輔助ICU(重症監護室)以及急救室做決策。」

Ambient Clincal Analytics 由 Al Berning (Linkedin)和他的團隊於2014年在矽谷成立,目前獲得了來自投資機構 The Social+Capital Partnership、Rock Health、Mayo Clinic Scottsdale 總額120萬美元的投資。

Ambient Clinic Analytics 開發了一套收費軟體平臺,用來收集處理數據。主要應用在醫院的急診搶救室、重症監護室(ICU)以及手術室。具體的商業模型包括軟體付費許可、SaaS、雲計算以及系統集成收入。具體的解決方案包括以下數種:

AWARE:環境預警以及應對評估(Ambient Warning And Response Evaluation)憑藉良好的結構化以及圖形化數據處理,幫助 ICU 應對信息過載,並呈現豐富數據輔助醫生作出決策。 Mayo Clinic YES Board:多病人管理工具,為醫生提供實時解決方案選擇。 Syndromic Surveillance:症狀監測,智能化預警關注症狀的狀態情況。 Synthesis:綜合收集所有平臺上的患者數據,生成統一的患者病症報告。

對比現有的醫院系統,Ambient Clincal Analytics主要的優勢體現在數據的全方位收集與展示上,並且良好的信息處理系統可以幫助 ICU 避免信息過載帶來的決策幹擾,提高危機決策效率。

Amplify Health

「做初級醫療中心的病患院外管理,並幫助患者節省醫療開支」

Amplify Health 是由 Eric Page 在2010年於矽谷成立,目前獲得了 Rock Health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

Amplify Health 通過全角度收集病患資料,包括產權數據、電子健康記錄 (EHRs)、人口普查數據、健康風險評估(HRAs)、病患滿意度調查、電話、電郵記錄、第三方應用數據、客戶關係管理(CRM)等,來構建一個關於患者的社會立體模型,根據模型來確定相應的健康方案、降低醫療花費,提升醫療機構醫療效率。 而 Amplify Health 提供的服務主要從事哪個方面體現:

病患管理: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目前的狀態,他正在做什麼、有沒有執行事先約定好的健康方案。這些都可以被直觀地提供給醫生,幫助醫生及時作出幹預,預防風險。

量化結果:通過監測數據結果來監控人口,Amplify Health 為醫療機構或醫生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整合功能,同時具備相應的數據分析能力,通過直觀的數據來確認醫療方案中的紕漏,並在此基礎上節省花費。

數據變現:Amplify Health 收集的病患數據可以被分析以獲得更多潛在的價值,比如保險公司僱主就需要這樣的數據。

Augmedix

「Google Glass 平臺上的服務,確保醫生工作最重要的核心:關注病人。」

Augmedix 是由 Ian Shakil (Linkedin、@ianshakil)和 Pelu Tran (Linkedin、@pelutran)於2012年於矽谷成立,目前已經獲得了73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投資方包括投資機構 Rock Health、Ovo Fund、Lifeforce Ventures、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DCM、Rock Health 以及投資人 Scott Banister,Lyle Dennis, Sami Inkinen。

Augmedix 是一個基於 Google Glass 平臺的APP,主要的功能是將來自於醫院內部資料庫的關於病患的各種生理指標以及生理生化檢查數據,實時推送到醫生的 Google 眼鏡上,讓醫生可以專注於與病人交流。

Benchling

「基於雲解決方案的生命科學研發合作平臺」

Benchling 是由 Cory Li 和 Sajith Wickramasekara (Linkedin)在矽谷成立,目前並沒有於之相關的投融資信息。

Benchling 是一個基於雲平臺的 DNA 研究管理工具,它為之前分散、協作性差、工具落後的 DNA 研究帶來了更好的解決方案,主要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向上。

研究工具:Benchling首先擁有界面友好、易於使用的工具特性,讓傳統複雜晦澀的研究工作變得清晰直觀,並且根據相應的程序,將研究流程理順,避免出現紕漏。這些對於科學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無需再在複雜的數據資料、圖形圖標之間來回勞累,相反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 DNA 研究。

團隊協作:Benchling 除此之外也是一款優秀的社會化協作軟體,團隊成員能自由的管理自己的研究數據,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共享自己的工作進度,避免重複勞動並且提升溝通效率。

高效管理:對於項目的管理者來說,Benchling 藉助雲技術幫助團隊保存數據,避免數據遺漏或損失,管理者還可以通過自由的設置團隊成員的權限,來避免敏感數據的流失,從而高效管理研究團隊。

此前技術的浪潮一直持續侵襲在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消費網際網路相關領域,而由於更換成本高、可靠性考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重大科學實驗依舊重複使用著上一個世紀的生產工具,看起來技術的浪潮開始要在這些關乎重大基礎科學領域上產生影響力了,Benchling 就是絕佳的例子,而且這只是個開始。

Care at Hand

「一個醫療協作平臺,幫助家庭護理減少花費並提升醫療效果。」

Care at Hand 是由 Andrey Ostrovsky, MD(Linkedin、@AndreyOstrovsky)於2011年在矽谷成立,目前已經獲得了 Rock Health 兩次總額14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Care at Hand 是一個移動醫療管理平臺,可以幫助將傳統的家庭醫療管理變得高效低價,得益於 Care at Hand 擁有一個簡便易用的實時數據收集處理系統,預測算法將簡單的日常表現徵兆轉化為可操作的臨床數據,再將這些數據分發給醫療中心,輔助醫生、醫療機構作出合適的判斷。

Docphin

「解放了以數據為驅動的臨床用藥的潛力」

由 Derek Juang(Linkedin)和他的團隊在2010年於紐約創立,在2012年1月獲得了Rock Health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後續又獲得了1百萬美元投資方不明的種子投資。

Docphin 是一個移動平臺的醫學研究雜誌、文獻聚合平臺,可以幫助醫生們獲得關注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報告,目前已有 iOS 以及 Android 客戶端。主要的優勢體現在 :

Drchrono

「針對患者的EHR(電子健康記錄)以及EMR(電子病歷記錄)專業管理平臺」

Drchrono 由 Michael Nusimow (Linkedin、@nusimow)和 Daniel Kivatinos (Linkedin、@danielkivatinos)在2009年創立,最近一次在2014年以債務融資的方式獲得了Box、Silicon Valley Bank、Runa Capital、Maxfield Capital 以及投資人 Bruno Bowde 總額260萬美元的投資,同樣有這些投資機構,曾在2014年1月還為 Drchrono 進行過一次數額不明的投資。

Drchrono是一個全方位的電子病歷管理系統,在醫生、醫療機構、患者三端均有布局。

醫生:擁有一個iPad EHR軟體,醫生可以通過這個軟體可以方便地察看到自己病人的基本數據、生理指標、各種檢疫檢驗結果,還能夠通過語音的方式為患者開具處方、直接向專業的醫療實驗室申請檢驗或是諮詢問題。並且所有跟患者相關的數據會被自動生成為患者的醫療健康數據。

醫療機構:Medical Billing系統,方便醫療機構對患者進行check-in、狀態管理,並統一醫院內部各個科室、獲得關於患者的費用情況,還可以生成可視化統計結果,方便醫院管理。

病患:OnePatient軟體,幫助患者隨時聯繫自己的醫生,或是去醫院籤到,或是查看自己的醫療檔案。

通過三位一體的軟體管理系統,將醫生醫院患者三者有機結合併有效管理,提高信息流通效率,為醫療機構控制成本、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醫生工作質量。並且本身Drchrono就是一個收費服務,公司也可以有更好的現金流來進一步提升系統表現。

Kit Check

「幫助醫院藥劑師傳遞藥物試劑盒更加快速,並且降低錯誤率。」

Kit Check 由 Bret Kinsella 於2012年在華盛頓成立,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額1004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Rock Health,Sands Capital Ventures,LionBird,New Leaf Venture Partners和Easton Capital。

Kit Check 是專注於醫院場景的效率提升服務,通過軟體平臺以及近場通訊技術,將藥劑科的試劑盒數據化,優化傳遞效率並降低錯誤率。

Medmonk

「幫助藥劑師為自己付不起藥費的患者獲得資金」

Medmonk 是由 Abbas Mehdi (Linkedin、@ItsAbbas)於2012年在庫比蒂諾成立,目前已經獲得了 Rock Health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

Medmonk 幫助藥店為那些支付不起自己高昂醫療費用的病人籌集資金,支付他們的藥物費用。最終達到的目的是病患可以獲得自己需要的藥物、保險公司可以得到保護,免受更大的索賠、而製藥公司以及藥店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讓自己的藥物物盡其用。

具體的實現辦法從兩個角度來解釋:

製藥公司:Medmonk 擁有全美超過95%的藥店資源,因而製藥公司的藥物通過 Medmonk 可以迅速流向市場,快速銷售藥物的狀況給了藥店更多的資源提供醫療福利服務,同時再輔以對病患的教育,幫助患者按照規定療程服用藥物,避免延誤病情帶來的更高花費。

藥店:Medmonk 通過 Network Pharmacists 幫助藥店確認病人的信用情況,選擇真正具有經濟難題的病人來提供幫助,並且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分析藥店的經營狀況,幫助藥店降低成本,提升銷售,並且服務買不起藥物的反而會為藥店帶來35%到30%的收入增長。

通過兩端共行的方法,Medmonk 通過提升醫藥利潤率的方式將更多的實惠帶給需要的、但無法支付費用的病人。

Moxe Health

「簡化 EHR(電子健康病例)融合。

Moxe Health 是由 Mark Olschesky (Linkedin、@markolschesky) 在2012年於麥迪遜成立,獲得了 Rock Health 1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Moxe Health 旨在全美醫院中推廣電子健康病歷web解決方案,嘗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改變已有的病例系統,主要有三大特點。

醫療系統: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技術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幫助用戶領先於不斷變化的需求。 供應商:統一的Web服務儘量縮減二次的定製化開發,並簡化實施方案。 醫療機構:一旦計劃獲批實施,後續將不再需要IT成本。

Nephosity

「創建一個隨時隨地瀏覽、分享、合作處理、醫學影像資料的平臺,幫助節省開支、提升醫療效率」

Nephosity 由 Michael Pan (Linkedin)在2012年成立於矽谷,獲得了Rock Health 2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Nephosity 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

急診科醫生需要向方式可以生諮詢影像細節 病人轉院時需要將影像資料列印出來,或者裝進光碟裡 醫生需要與其他醫生一起討論病情 保險公司承保人需要在提供治療方案前查看病人的影像資料 病人需要去看別的醫療機構看醫生

解決方案是 iPad 應用、移動CT機,隨時隨地查看影像資料、高清晰度保證圖像的高解析度以及清晰度。

Reify Health

為數字醫療提供實驗室支持

Reify Health 是由 Pramod Verma 在2010年巴爾的摩創立, RockHealth 在2012年投資兩萬美元種子資金。2013年, Pramod Verma 通過一次債務融資獲得33萬美元投資。

Reify Health 是一個通過使用移動技術來讓設計、部署評估健康幹預措施更加有效的平臺產品。

Sensentia

將目前依靠人力的醫療管理系統自動化。

Sensentia 由 Ronen Amit (Linkedin、@ronenamit)和 Jan Jungclaus(Linkedin、@Jan_Jungclaus) 在2011年於劍橋市創建,在2013年獲得了1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投資方為 RockHealth。

Sensentia 正在試圖開發一套全面的醫療健康管理平臺,創造一個集合多種 APP 的生態系統,將醫療健康管理中大量仍舊依靠人力的部分優化。

第一個產品是提供一個全自動的電話應答系統,來解決保險方以及投保成員每年數十億通的電話諮詢。

全面健康(Wellness)

BitGym

「將常見的普通有氧運用器材變成美妙的旅程、鼓舞人心的課程、有趣的群體健身活動」

BitGym 由 Jean Michel Fournier(Linkedin、@JM_Fournier)於2011年成立,2011年獲得了 RockHealth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2012年又獲得了 Social Starts 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

BitGym 希望通過精良設計的 APP,配合設備的前置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感受用戶的行動,藉此判斷用戶的行進速度,在此基礎上配合播放野外的風光,為家用跑步機營造出一種類似於在野外鍛鍊的氛圍。

Cardiio

「把普通的相機轉變為生物傳感器」

Cardiio 由 Ming Zher Poh 在2012年於矽谷成立,獲得RockHealth2萬美金的種子投資。

Cardiio 是一個令人驚豔的項目,通過軟體和雲計算把傳統的攝像頭設備變成心率檢測儀。

它來源於MIT實驗室的一項研究,具體是這麼實現的:由於心臟搏動時會有更多的血液流向面部,更多的血液會讓面部皮膚吸收更多的光,因而皮膚反射的光線就會減少,Cardiio 利用攝像頭捕捉這種光強度變化,再用軟體算法將光線變化還原為心率數據。

除此之外,Cardiio也支持將手指覆蓋在攝像頭上的方式來檢測心率,還能夠記錄之前側過的心率資料,並提示用戶進行鍛鍊。

Health Equity Labs

「改善全球健康的最佳途徑不是去哄騙安慰或打擾情況欠佳的人,而是看看那些知道怎樣保養自己的人是怎麼做的,並對此加以倡導。」

Health Equity Labs 由 Vishal Parikh (Linkedin、@vishi)和他的團隊在2013年成立於加利福尼亞,已經獲得了RockHealth 一筆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

Health Equity Labs 開發了一套名為「FICO」的打分系統,是Health Equity Labs 研究人員參考了742份文獻資料後創建的。通過這套打分系統,發現有積極健康態度的人群。這套打分系統並不依賴於用戶的行為,而是依賴於用戶的各項代謝指標,比如空腹血糖數值、膽固醇等。

Kurbo Health

「為孩子們和他們的家人開發的智能移動應用,幫助他們減輕體重,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Kurbo Health 由 Thea Runyan 和她的團隊於2013年在加利福尼亞創立,目前僅僅獲得了RockHealth 一筆數額不明的天使投資。

Kurbo Health 專門為小孩子以及青少年定製的體重控制解決方案。通過APP追蹤用戶的生活習慣,再通過一對一的視頻方式來指導孩子的生活方式。

P.S.這是個收費服務。

LabDoor

「告訴你平常吃的保健品裡都有什麼成分,有多安全,多有效。順便說一句,目前(美國)保健品市場價值360億美元。」

LabDoor 由 Rafael Ferreira 和他的團隊於2012年在矽谷成立,目前僅獲得了Rock Health 10萬美元的投資。

LabDoor 通過以下的步驟來對保健品評分:

LabDoor 通過普通用戶購買保健品的渠道購買保健品,比如線下零售店、Amazon等等,然後在這些保健品取小量的樣品,送往一家由LabDoor選擇並認可的FDA認證實驗室,完成保健品的化學成分分析。 LabDoor 收集保健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籤,將這些數據輸入到資料庫中,再收集由實驗室返回的數據,並輸入至 自有的算法模型中,根據化學成分的類型、含量並與其他同類保健品分析比較,為保健品作出評價,並放在網站上供用戶參考。

LabDoor 的優勢體現在第三方獨立測量營養成分的方式容易獲得用戶認可並獲得信任,並且保健品購買會直接導向在線商店或線下機構,方便用戶購買,也為商家帶去銷量,讓LabDoor從中獲取收益。在中國很實用的模式啊。

Neumitra

「開發以數據為驅動的技術來確定壓力對健康、生產率以及快樂的影響」

Neumitra 由 Robert Goldberg (Linkedin)於2009年在波士頓成立,接受了 RockHealth 兩次投資,最近的一次數額為2萬美元。

Neumitra 擁有可穿戴設備(令人咂舌的1500美元的售價)、桌面計算系統、APP,共同整合數據來管理大腦健康並衡量其對日程生活的影響,就面對的服務對象有三種。

研究機構 :通過生物手錶 neuma儘可能像臨床研究一樣準確地測量交感神經系統,被研究對象可以通過手錶獲得持續的交感神經數據,同時由手機軟體輔助獲得更多物理世界的數據,比如地點、事件以及興趣種類。

臨床醫生:將驗證設備帶入到會話過程中,Neumitra的可穿戴設備可以檢測記錄到被測者任何等級的壓力,並將這些數據傳輸到桌面計算設備,生成於交感神經反應事實相關的數據記錄。

公司團體:通過實時記錄公司員工的壓力狀況,分析員工整體的情緒狀態,特別在比如deadline以及會議中的情緒數據,從而考察情緒狀態對於員工工作效率以及公司運行的影響。

Skimble

「以有趣、動態、社會化指導應用為基礎,打造跨平臺生態,支持移動健康應用。」

Skimble 由 Gabriel Vanrenen、Maria Ly於2009年在矽谷創立,已經獲得了 RockHealth 2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Skimble 是一個專注於健身教練的跨平臺APP,用戶可以使用 Skimble 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教練(語音資料,付費後可以有視頻資料)、設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健身運動組合,還可以通過健身取得成就,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網絡。

Smart Patients

「一個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的線上社區」

Smart Patients 由 Roni Zeiger(前 Google 首席健康戰略家Linkedin、@rzeiger)和 Gilles Frydman(Linkedin、@gfry)在2013年九月創立,獲得了RockHealth 10萬美元的投資。

Smart Patients 是一個專注於癌症患者的垂直社區,患者和他們的照顧者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傳自己的治療經歷,分享自己的感受,用戶可以從彼此之間學到更多的治療方案以及最新的癌症研究。

Spire

「下一代的工作、健康可穿戴設備。」

Spire 由 Neema Moraveji (Linkedin、@moraveji)及其團隊成員在2013年成立,獲得了RockHealth 1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後續又獲得了Scrum Ventures 數額不明的投資。

Spire 由智能硬體切入,提供全方位生活健康服務。Spire 可以幫助用戶事實了解自己的心情狀態,並幫助用戶在焦慮時用深呼吸來調整自己,並在這個過程中持續監測,幫助用戶放鬆身心,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

硬體/可穿戴(Hardware/Wearables)

Augmedix

「Google Glass 平臺上的服務,幫助醫生專注於工作最重要的核心:關注病人。」

基於 Google Glass 專為醫生開發的軟體,可以將來自於醫院內部 HIS 系統中關於病人的資料實時推送給醫生,讓醫生可以將精力專注於面對病人,而非不斷的查看數據。

前文已有詳細介紹,故不再贅述。

Beam Technology

「通過旗下產品 Beam Brush 智能電動牙刷提升口腔健康。」

BeamTechnologies 由 Alex Frommeyer(Linkedin、@AlexFrommeyer) 等數人在 2012年於路易維爾市成立,在2012年先後獲得了RockHealth數額被不明的種子投資,以及來自43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前文已提到,再不贅述。

CellScope

「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一套診斷工具套件,幫助醫務人員為患者更快地提供出更好的反饋。」

CellScope 由 Amy Sheng (Linkedin)於2011年在矽谷成立,先後獲得了兩次種子投資,第一次為 RockHealth 投資的2萬美元,第二次由 Rock Health 以及 Khosla Ventures 共同投資的1百萬美元。

CellScope 通過設計一個手機攝像頭套件,將傳統的手機攝像頭轉化為專業的耳道內窺鏡,用戶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機來向醫生傳送高質量的耳道內鏡照片,用戶可以在家接受較為專業的診斷治療。

Factor 14

「一個智能抗凝管理平臺。」

Factor 14 由 Ryan Bloom(Linkedin) 於2013年在矽谷成立,目前已經獲得了RockHealth 30萬美元的投資。

Factor 14 正在開發一套同時包含軟體與硬體的抗凝管理平臺。

每年在美國大量人口正在遭受血栓危害,由於血栓治療需要持續使用抗凝藥物,但抗凝藥物過量會造成其他嚴重危害,比如皮膚黏膜出血、出血性腸梗阻等等,Factor 14藉助軟硬結合的方式,實時監測血凝,避免抗凝不足或是過量用藥,降低使用抗凝藥物治療患者的入院率。

Kit Check

「幫助醫院藥劑師傳遞藥物試劑盒更加快速,並且降低錯誤率。」

Kit Check 由 Bret Kinsella 於2012年在華盛頓成立,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額1004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Rock Health,Sands Capital Ventures,LionBird,New Leaf Venture Partners和Easton Capital。

Kit Check 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專注於提升醫院藥劑科試劑盒傳遞效率,並降低出錯率的服務。它可以將傳統過程中平均花費20到30分鐘的過程縮短至幾十秒。Kit Check 開發了一整套的軟體系統,並且試劑盒使用近場通訊標籤,軟體系統容易安裝,維護簡便,可以大幅提升藥劑科工作效率。前文亦有詳細介紹。

Neumitra

「開發以數據為驅動的技術來確定壓力對健康、生產率以及快樂的影響」

Neumitra 由 Robert Goldberg (Linkedin)於2009年在波士頓成立,接受了 RockHealth 兩次投資,最近的一次數額為2萬美元。

Neumitra 正在開發一款手錶,聯合神經學家以及軟體工程師開發了壓力追蹤系統,在用戶感受到壓力時使用手錶,手錶記錄這些數據記錄,並且手錶還可以提醒用戶正在面臨壓力,幫助用戶更好的了解壓力對自己的影響,並及時作出調整。

Podimetrics

「一個保持糖尿病足健康的系統」

Podimetrics 由 David Linders(Linkedin) 和他的團隊 在2011年於英國劍橋市成立,並在2013年獲得了 Norwich Ventures 和 Rock Health 25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

Podimetrics 開發了一套以傳感器為基礎的糖尿病足預測系統,通過監測糖尿病人多維度的指標,來在糖尿病足發病之前,給出風險預警,幫助糖尿病人規避糖尿病足風險。

Sano Intelligence

「通過強大的移動健康監測產品為零階段護理工作帶去新的洞見。」

Sano Intelligence 由 Raj Gokal(Linkedin、@RajGokal)和 Ashwin Pushpala (Linkedin、@ashwinpushpala)在2012年於矽谷成立,獲得了Rock Health、True Ventures、First Round 總額380萬美元的投資。

Sano Intelligence 的產品還在開發中,網站也沒有上線,Sano希望設計一種可穿戴設備,實時收集用戶的血液化學成分數據,並將這些數據上傳至自己的雲端平臺「BloodStream」,提供 API 供第三方公司使用。

Spire

「下一代的工作、健康可穿戴設備。」

Spire 由 Neema Moraveji (Linkedin、@moraveji)及其團隊成員在2013年成立,獲得了RockHealth 1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後續又獲得了Scrum Ventures 數額不明的投資。

Spire 產品已經面世,售價119美元,一個佩戴任何靠近身體的部位的小巧硬體,還創造了48小時銷售1000個的紀錄。

Spire 通過記錄用戶的位置、運動狀態、呼吸狀況,再用算法推算出用戶大腦的精神狀態,實時顯示在用戶行動裝置上。

已退出的公司(Exited)

ChickRx

「專為現代女性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的平臺,提供Q&A服務、專業內容和產品。已經被收購」

ChickRx 由女性創業者 Stacey Borden 和 Meghan Muntean 於2010年在矽谷創立,先後獲得了 RockHealth 56萬美元的投資,現已被收購,收購方不明。

ChickRx 是一個專為女性用戶服務的問答社區,並在這個平臺上引入了專業的醫生和藥劑師,為用戶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或是疾病建議,以及產品和服務的購買推薦服務,是一個目標用戶群明確,並且具備較強變現能力的服務社區。

Pipette

「幫助減少併發症以及不期望的的再入院,已被Ginger.io收購」

Pipette 2011年由 Ryan Panchadsaram(Linkedin) 和 Jimmy Do 在 MIT Media Lab 創立,接受了RockHealth 一筆數額不明的種子投資,之後在2012年9月被 Ginger.io 收購。Pipette 創始人 Ryan Panchadsaram 是美國白宮副首席技術官。

通過設計一個交互友好的 app,用戶可以使用 Pipette 向自己的醫生及時傳達自己出院的感受,比如疼痛度,傷口癒合情況等情況,醫生可以根據狀況作出及時判斷,給出合理的建議,或者教育病人如何處理簡單情況,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入院。

Sessions

「你的個人教練,為你提供輕鬆保持身材的個性化健身計劃。已被MyFitnessPal收購。」

Sessions 由 Jeff Aldrich(Linkedin)在2013年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投資方包括 Rock Health,SV Angel,Collaborative Fund,Blackbird and Joshua Kushner。現已被一個卡路裡記錄 APP MyFitnessPal收購。

Sessions 開發了一套本地化資源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身程序和行為指南。可以與線下健身房、保健品藥店等服務融合,提供全面的健身計劃。收購方 MyFitnessPal 現已有中文版。

Wello

「使用實時、雙向視頻技術讓瘦身簡單、便宜、可量化。」

Wello 由 Ann Scott Plante(Linkedin、現任 Weight Watchers 副總裁)在2011年於矽谷創立,在2012年獲得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投資人包括 S-Cubed Capital、 PhilQuo Ventures、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Mohr Davidow Ventures、Aberdare Ventures、Morado Venture Partners、Rock Health的天使投資。現已被 Weight Watchers 收購。

Wello 是一個社會化健身服務,用戶只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以及想要運動的時間,Wello 就會為用戶自動匹配教練以及小夥伴,用戶就能通過屏幕和大家一起鍛鍊。

再次歡迎討論指教,本報告作者:王心田(微信號 xtw1009)和段欽(QQ 號 764236117)。

相關焦點

  • Rock Health 和 StartUp Health 數據總結2019,全球數字醫療融資...
    近日,Rock Health和StartUp相繼發布了對2019年數字醫療領域的投融資報告,和動脈網的統計數據類似,兩家機構都觀察到了全球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在2019年出現輕微回調。動脈網對兩篇報告進行了編譯,我們首先看看Rock Health的總結。
  • 產業引導基金助推重慶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產業引導基金)共主導發起設立醫療健康行業專項基金4隻,總規模達30.02億元,實現了VC(即風險投資)、PE(即私募股權投資)、併購等全階段投資,覆蓋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醫藥工業、醫療商業等醫療健康全領域。
  • 易凱資本:2016年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報告
    中國市場的龐大以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將推動A股市場成為全球醫療健康資產實現價值的重要場所:我們預期,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將走出國門,在歐美發達市場尋求併購或投資醫療健康領域的優質資產並擇機將它們注入A股市場,完成健康產業的跨境套利。我們相信,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的健康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這裡必將誕生能夠影響社會、普惠民眾的BAT量級的產業巨頭。
  • 盈科投資攜手銀河創新資本設立大健康產業基金
    12月8日,重慶盈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銀河創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北京中國銀河證券總部舉行。銀河創新資本總經理孫蛟、副總經理趙現明、基金管理二部總監許昂、風控總監袁佳欣、運營總監陳文娟、投資經理李伯堯,盈科投資董事長於光大、董事合伙人張琳、合伙人趙吉出席了籤約儀式。本次合作,雙方本著「合作、互惠、雙贏」的原則,建立長期良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資源共享、發揮各自優勢,在股權投資相關業務領域進行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以期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 2020CHC中信證券醫療健康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併購...
    2020CHC·中信證券醫療健康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併購CEO峰會於7月16-17日在上海東郊賓館·會議中心落下帷幕。此次峰會也得到了上海市張江科學城建設管理辦公室及張江集團的大力支持。囊括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創投等相關專題,來自國內外醫療健康產業各界人士齊聚一堂,氣氛絕佳。
  • 萬家健康產業混合今日首發,投資健康產業優質上市公司
    9月21日,資本邦獲悉,萬家健康產業混合今日首發,基金募集時間為2020年9月21日-2020年9月30日,時間為10天,招募書顯示,該基金主要是致力於投資健康產業主題相關的優質上市公司,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和健康產業帶來的投資機會,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
  • 國際科技交流盛典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
    據了解,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現已累計打造了30場知名院士主題報告、60場行業主題論壇、80場高端圓桌對話,打造了頂尖的國際灣區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交流平臺,強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 歐普康視擬投資2億,投資設立中合歐普產業基金,發展高端眼科和...
    歐普康視 7月15日,歐普康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歐普康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參與出資設立產業基金暨籤訂投資協議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及產業發展需要,2020年7月15日,公司與中投中財、合肥高新興泰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中合母基金」)在安徽省合肥市籤訂了《合肥中合歐普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0,000萬元人民幣,作為有限合伙人投資設立中合歐普產業基金。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啟幕
    在投融資服務方面,大會已成立國際創新創業投資聯盟,該聯盟成員包含各大知名投資機構、銀行機構,將針對大會獲獎項目的投資成立專項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規模10個億,首期基金規模5個億。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舞動國際科技潮流現場,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同期開啟。
  • 第九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併購峰會六月再度起航
    上海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由CHC醫療諮詢與中信證券聯合主辦的「2020CHC·中信證券醫療健康大會暨第九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併購CEO峰會」將於6月18-19日在上海召開。
  • 獲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授權,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12月5日,第七屆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上,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揭牌儀式成功舉行。這標誌著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新引擎。
  • 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新機遇在哪?這四位投資人給出了答案
    【獵雲網北京】12月14日報導(文/孫媛 呂鑫燚)12月4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智慧+醫療健康」專場上,由元璟資本合伙人田敏主持,軟銀中國合伙人劉纓、夏爾巴資本管理合伙人邢丞、厚新健投管理合伙人楊建新圍繞《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新機遇》主題展開討論。
  • 紅杉、君聯、北極光、軟銀中國如何看待疫情過後的醫療健康投資?
    當然,就醫療健康行業來說,資本仍然會保持熱情、保持溫度。據多位投資人向動脈網透露,「近些年來,各大一線VC都逐漸加大了在醫療健康板塊的投資權重,很多國家層面的基金也陸續參與到行業的投資中來。」在醫療健康這個又長又寬的賽道上,各家投資機構有不同的投資理念。
  • 華中科大對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開展科技產業、醫療健康、教育精準...
    原標題:華中科大對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開展科技產業、醫療健康、教育精準幫扶——三管齊下為邊疆山區「拔窮根」■脫貧攻堅 教育力量 高校行動炎熱的暑期,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餘龍江團隊的朱園敏博士仍堅持往返於由學校捐建的螞蟻堆茶廠和華中科技大學臨翔科技創新研究院之間。在離家千裡之外的盤山路上顛簸往返,已成為她工作的常態。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拉開帷幕
    記者了解到,大會將在會後對參會項目進行持續服務,提供八大保障及服務,對優質參會項目進行貼身「保姆」式科技服務、常態化跟蹤服務,通過線上線下多元化結合,加速推動項目成果轉化落地。在投融資服務方面,大會已成立國際創新創業投資聯盟,該聯盟成員包含各大知名投資機構、銀行機構,將針對大會獲獎項目的投資成立專項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規模10個億,首期基金規模5個億。
  • 華邦健康:共同成立大健康產業基金 布局生物創新藥領域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9月21日,華邦健康(002004)發布公告稱,公司9月21日參與籤署《安徽冠諾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之合夥協議》,公司出資5000萬元入夥安徽冠諾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冠諾投資」)並成為其有限合伙人,與其普通合伙人豐道投資、有限合伙人中鑫富能共同參與投資產業基金
  • 四川醫藥產業投資促進分析報告
    據普華永道PwC健康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健康市場報告顯示, 醫療開支全球GDP佔比持續增長,全球醫療市場規模預計會達到9.56萬億美元。     同時,一些醫藥上市公司開始探索新的併購模式--通過設立投資併購基金的方式購買資產。去年迄今參與設立併購基金的藥企有北大醫藥、陽普醫療、上海凱寶等多家藥企,資金規模均超過1億元。
  • 《2020全球醫療大健康科技創新TOP50》榜單即將發布
    [億歐導讀]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嚴峻的全球疫情將醫療大健康產業再一次推到聚光燈下。在世界創新者年會期間,WIM組委會將整合億歐EqualOcean的全年產業和投資研究工作成果,發布年度重磅的World Innovation Awards (WIA) 榜單,即2020世界創新獎,並配套一系列的研究報告。嚴峻的全球疫情將醫療大健康產業再一次推到聚光燈下。
  • 炬華科技(300360.SZ):公司產業併購基金擬1472.6萬元受讓寬騰醫療...
    炬華科技(300360.SZ):公司產業併購基金擬1472.6萬元受讓寬騰醫療3.33%股權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圓滿落幕
    據了解,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現已累計打造了30場知名院士主題報告、60場行業主題論壇、80場高端圓桌對話,打造了頂尖的國際灣區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交流平臺,強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