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罕見史事閻崇年,他有不少頭銜,比如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著名的歷史學家等等。
喜歡清史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他在《百家講壇》的很多期節目都在社會上引發強烈的反響,比如說他講得清十二疑案、明亡清興十六年、康熙大帝等。
他也因此被稱為是《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勳」,這個稱呼他當之無愧,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全都大獲好評,據統計,此人關於清史的論文有一百多篇。
清史其實很多人都不喜歡,尤其是晚清的歷史,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晚清是一部屈辱史,而且滿清是異族統治,所以很多人並不喜歡這個朝代。
閻崇年在歷史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據他自己說,他從小便喜歡歷史,到高中的時候便開始專心研究歷史這門學科,正是因為他在這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所以很多人都喜歡他。
不過在十一年前,此人卻犯了一次眾怒, 根據記載,閻崇年有一次前往無錫的新華書店發售自己的新書,現場的觀眾熱情高漲,閻崇年很高興,對於讀者感興趣的話題一直在互動。
一番交流之後,閻崇年開始了籤名售書,場面一直都很正常,可是輪到一個年輕男子的時候,他迅速的出手給了閻崇年兩巴掌,人們都驚呆了。誰也沒想到,有人會掌摑一個德高望重的教授,更何況閻崇年還是一個老人,誰會對一個老人下手,不過該男子並沒有狠命的打,似乎只是為了羞辱閻崇年。
最令人奇怪的並不是閻崇年挨打了,而是現場觀眾的反應,他們基本都沒有指責這個男子,並且不少人都是拍手稱快,還有一位眼鏡男大罵活該,很快此事在網上也引起了軒然大波,網民們基本也是稱讚該男子的做法。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德高望重上的老教授,他這個時候已經七十四歲,被一個年輕人打臉,人們不是罵那個男子,而是贊同他的做法。年輕人動手的原因是和閻崇年觀念不同,拍手稱快的人同樣如此,閻崇年對於清朝是非常喜歡的,已經到了崇拜的地步,而且他每次發表個人言論的時候,都想方設法的在美化清朝。比如說,
閻崇年曾經對揚州十日大屠殺表示肯定,揚州十日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血腥的一頁,這是大家所公認的,可是閻崇年卻認為這是文化融合,不過後來他也解釋到,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進行屠殺都是反人類的,都是悲劇的。閻崇年還說過,剃髮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實行文字獄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這些手段都是很有必要的。閻崇年錯就錯在,他對於清朝一個勁的美化,一個勁的鼓吹,只從好的方面來解釋,老實說,
閻崇年這些種種言論完全可以視為睜眼說瞎話。大家都知道他喜歡清朝,可是過於鼓吹,甚至說出揚州十日是促進民族融合的話,也難怪那麼多人看不慣他,挨打後還有人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