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死傷慘重,為什麼客機上沒有彈射座椅和降落傘?

2021-01-14 紫俠號

21世紀的人類無比關注飛行安全,這或許是從MH370失蹤的那天開始的。空難雖然概率很低,然而每一次空難幾乎全軍覆沒的結果,都讓人痛心和悲哀。人類已經有了彈射座椅和降落傘,為什麼不給每一架客機上裝備這些逃生手段?

難道是航空巨頭為了節省成本嗎?

事情的真相足夠簡單:彈射座椅和降落傘,註定跟民航客機無法產生交集。

先來看彈射座椅,這種高端的救生設備,從來只跟軍用飛機聯姻,彈射座椅本身使用有巨大的局限性,而且成本動輒數百萬美元,如果給客機每一個座位都配備彈射座椅,那航空公司就會瞬間破產。彈射座椅只能應急使用,無法保證絕對安全。美國使用過彈射座椅的飛行員,依然有8%喪命,只有10%毫髮無損。

如果沒有接受過訓練,在啟動彈射座椅的一瞬間,你就會被巨大的慣性拉入死亡陷阱。彈射座椅的動力是靠高能火藥完成的,你希望客機機艙內有上百個易燃易爆物體嗎?

況且客機內部完全封閉,你要往哪裡彈射呢?

相比彈射座椅,降落傘或許會成為我們新的希望。畢竟我們聽說過太多跳傘逃生的故事,雖然沒有跳傘訓練,但有一個降落傘,畢竟就多了一個生的希望,這應該是許多人最樸素的想法。然而使用降落傘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飛行器必須平穩可控。

現代空難絕大部分發生在起飛和降落的途中,飛行高度一般只有數百米,在空難爆發的時刻,整個飛機會在幾秒鐘內墜落,普通人甚至連解開安全帶的反應時間都沒有。就算有機會,跳傘也並不容易。不會跳傘的人,其實跳下來跟跳樓沒什麼區別。

現代客機的布局,決定了你無法安全跳下來,不管從前門,中間或者後門跳下來,你都大概率會被吸進發動機或者捲入發動機氣流裡,只能讓你更快走向死亡。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客機已經足夠安全。就算發生了不幸我們還有保險,不是嗎?

相關焦點

  • 一架客機一天要飛幾小時?為什麼飛機上沒有降落傘?
    一架客機一天要飛幾小時?你經常坐飛機旅行嗎?你有沒有想過,一天載著你執行任務的飛機要工作多少小時?會不會「休息」呢?你每架飛機都有相同的工作時間嗎?但是像190、737和319這樣的小型和中型客機,通常執行國內航線。國內航空公司夜間航班很少,所以每天的飛行時間就會少一些。此外,這取決於每家航空公司的航線數目。航空公司需要向管理局申請航線,當航空公司有多條航線時,它們的飛機使用率就會增加。不斷引進新飛機的航空公司就是這樣。
  • 為什麼航空公司在遭遇空難時,寧願損失數十億也不讓乘客跳傘?
    雖然人們經常看到飛機事故,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例如,2015年,全球有3400萬次航班和36億名乘客,發生了17起航空災難,造成564人死亡,事故率是二百萬分之一,也有專家整理了一套有趣的數據,車禍死亡概率是空難的1375倍。
  • 1977年特內裡費空難:人類航空史上死傷最慘重災難
    中國網8月6日訊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6日宣布,7月29日在法屬留尼旺島發現的飛機殘骸經確認屬於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客機。納吉布稱,目前的證據顯示,「MH370航班客機悲劇性地在南印度洋終結」。人類發明了飛機,卻也造就了空難。
  • 盤點史上十大慘重空難
    在客機返抵利雅德前,大火及濃煙已蔓延至機艙。飛機於利雅德機場安全著陸,但飛機著陸後繼續在跑道滑行,著陸後2分40秒停在滑行道上。可是,機長並沒有立即展開緊急逃生程序,反而要求空中服務員遵從以往所接受的訓練指示──暫時不要撤離。在其後的3分15秒,機上剩餘的兩個引擎都沒有被關掉,因此嚴重阻礙了救援人員前往拯救。
  • 賣250萬的彈射座椅失靈,2名飛行員喪生,非常值得反思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飛行員的安全,彈射座椅就成為了飛行員的最後手段,這種座椅有彈射裝置,會將飛行員彈射出飛機的駕駛艙,進而幫助飛行員用降落傘逃生。然而,彈射座椅一旦也出現了問題,飛行員的安全感就徹底沒有了。在2018年,美國FA18戰機就發生了一次重大的空難,跟彈射座椅有關。
  • 大連某航修廠工程師李明談彈射座椅:飛行員最後的安全依靠
    直到二戰時期,彈射救生方式應運而生。設計師在縮短逃生時間上花費了大量精力。現代戰機的彈射逃生動作幾乎是一瞬間完成。有數據統計顯示,從飛行員啟動彈射座椅開始,到降落傘完全打開,僅需2.48秒。那麼,在如此短暫的彈射瞬間,彈射座椅怎樣才能保證飛行員順利自救呢?慢鏡頭回放,我們發現,彈射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 人類歷史上的十大死傷最為慘重的空難(2)
    利雅得機場救助人員由於沒有配備足夠救援工具,無法及時打開任何一個機艙門。到最後破門成功時,機上的301人已在機艙的大火中全部喪生。空對空飛彈:蘇聯空軍擊落韓國民航客機。時間:1983年9月1日,死亡人數:269人,客機:波音-747。
  • 為何遇到空難時,航空公司寧可賠掉幾十億,也不準乘客跳傘逃生?
    雖然大家經常看見飛機事故的發生,然而它依然是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交通工具,就拿2015年來說,全球一共有3400萬個航班飛行,36億人次乘坐,發生了17起航空災難,造成564人死亡,事故率是兩百萬分之一,有專家還整理出一組有意思的數據,車禍死亡的概率,是空難的1375倍,中風心臟病發作死亡概率,是空難的440萬倍。
  • 史上傷亡最慘重的特內裡費空難:兩架飛機機場相撞,583人喪命
    但是自從飛機普及之後,空難也成為了大家乘坐飛機時的擔憂。歷史上有一次空難,震驚了全世界,那就是史上傷亡最慘重、被載入史冊的特內裡費空難。世紀空難,傷亡慘重這場世紀空難發生在1977年的3月27日,因為發生在西班牙的特內裡費島上,所以被命名為特內裡費空難。事情是這樣的,兩架大型客機在跑道上相撞,由於二者速度都很快,所以相撞後兩架客機同時爆炸,直接導致了583人當場死亡。
  • 空難發生時,為什麼航空公司寧可賠幾十億,也不準乘客跳傘逃生?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可以飛上天的載人飛機。從有飛機這一天起,空難像雙胞胎一樣緊跟著飛機誕生,1977年3月27日發生了世界最大的民航空難,西班牙的特那裡夫島上有兩架波音747客機相撞,導致583人死亡。
  • 民航版「死神來了」:罹難者頭七發出靈異語音,空難藏著恐怖巧合
    對於2002年臺灣華航空難,官方說法是這樣的:5月25日,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機,搭載206名乘客以及19名機組成員(包括正副駕駛和飛航工程師),從臺灣中正國際機場飛往香港國際機場。此次事故成為當時臺灣地區死傷最慘重的空難,然而,在這個言之鑿鑿的說法之下,還隱藏了大量疑問。首先,這是一次毫無徵兆的空難。華航CI-611號在發生事故前,與地面塔臺間的聯絡一切正常,始終保持平穩、飛行順利,沒有任何不祥徵兆,然而,起飛後25分鐘慘案突發。
  • 彈射逃生,對戰機飛行員的身心傷害有多大?|刀尖上的職業
    可以說,能夠成功跳傘是飛行員安全的最後一道保障,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飛行員彈射跳傘裝置已經有了相當的可靠性。 以俄羅斯設計生產的K-36系列彈射座椅為例,在數十年的使用中,這種彈射座椅保持了高達98%的彈射成功率,並且是全世界首例在超音速條件下彈射飛行員還沒有造成飛行員嚴重受傷的彈射座椅。
  • 遇上空難時,為啥航空公司寧可賠幾個億,也不允許乘客跳傘逃生?
    在許多影視劇中,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會備有降落傘,當飛機出現故障後,飛行員能憑靠著降落傘躲過一劫;但在現實中,客機上並沒有配備降落傘,包括機組人員也都沒有,為啥在遇上空難時,航空公司寧可賠幾個億,也不允許乘客跳傘逃生?
  • 金屬薄片導致協和客機空難
    新華社今日上午專電:法國空難事故調查組31日晚正式公布了7月25日失事的法航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的第一份技術調查報告。調查人員初步認定此次空難是由起落架輪胎爆裂引發一系列連鎖故障所致。  空難事故調查組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法航協和式客機4590航班在起飛過程中不幸軋在機場跑道上一個43釐米長的金屬薄片上,結果導致飛機左側主起落架的右前輪胎爆裂。由於此時滑行速度已經超過每小時300公裡,飛機不得不被迫起飛。關於金屬薄片的來歷,調查組仍然持非常謹慎的態度,稱金屬薄片很有可能是從其他飛機上掉下來的,但這還需進一步調查證明。
  • 萬米高空沒有降落傘,墜入海洋會有什麼後果?
    降落傘是利用空氣阻力原理,依靠相對於空氣運動充氣展開的可展式氣動力減速器。降落傘經常與飛機搭配使用,當飛機遇到危險時,機上人員就可以通過降落傘安全抵達地面,這種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民用飛機為什麼不配降落傘?然而,當你乘坐航班時,你會發現並沒有找到降落傘,飛機乘務提醒你繫緊安全帶,也沒有告訴你降落傘如何佩戴。
  • 發生空難時,為什麼航空公司寧願賠幾十億,也不願讓乘客跳傘逃生?
    1977年3月27日,在西班牙特那裡夫島的上空,發生了一起世界上最大的民航空難:兩架波音747客機相撞,巨大的爆炸聲沖天而起,火球在半空中發出耀眼的光芒,飛機上的583人全部死亡
  • 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不僅客機被炸機毀人亡,還差點引發「三戰」
    細數世界歷史上的空難事件,幾乎沒有一次像「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事件影響波及之廣。或許此次空難發生以前,從未有人會料想到,整個世界會因為一架民航客機的墜毀而劍拔弩張,甚至險些引爆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中緣由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架客機墜毀的真相又是什麼?
  • 航空彈射座椅:一把椅子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1917年,法國首先提出讓飛行員背著降落傘包上飛機的想法。一旦遇到戰機被擊傷或者其他緊急情況,飛行員可跳傘逃生。不久後,為戰機飛行員配備降落傘成為各國空軍共識。然而,這種方式很快被航空技術的發展所淘汰。隨著戰機速度提升,飛行員出艙時面對的迎面氣流速度也隨之增大。
  • 空姐去年換班逃過澎湖空難 今年客機墜河受重傷
    至少臺灣復興航空4日上午墜河客機的空姐現在肯定是這麼想的。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復興航空ATR72客機墜河造成多人死傷,其中送至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的倖存空姐黃敬雅,在這起空難中肋骨骨折、肺挫傷、腎挫傷出血,家屬接到訊息趕來探視,黃敬雅一看到家人,隨即情緒崩潰地大哭說「我以為我要死了!」
  • 客機突然空中解體,只因22年前的一道刮痕。
    原創 航空知識 航空知識今天航知的飛安欄目回顧的是一起發生在中國臺灣境內死傷最慘重的空難,又稱「澎湖空難」。客機在空中突然解體,搜救隊從海中打撈上的殘骸共629塊,失事原因最初眾說紛紜,後來發現謎底竟然是一個埋藏了22年的「小」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