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人類無比關注飛行安全,這或許是從MH370失蹤的那天開始的。空難雖然概率很低,然而每一次空難幾乎全軍覆沒的結果,都讓人痛心和悲哀。人類已經有了彈射座椅和降落傘,為什麼不給每一架客機上裝備這些逃生手段?
難道是航空巨頭為了節省成本嗎?
事情的真相足夠簡單:彈射座椅和降落傘,註定跟民航客機無法產生交集。
先來看彈射座椅,這種高端的救生設備,從來只跟軍用飛機聯姻,彈射座椅本身使用有巨大的局限性,而且成本動輒數百萬美元,如果給客機每一個座位都配備彈射座椅,那航空公司就會瞬間破產。彈射座椅只能應急使用,無法保證絕對安全。美國使用過彈射座椅的飛行員,依然有8%喪命,只有10%毫髮無損。
如果沒有接受過訓練,在啟動彈射座椅的一瞬間,你就會被巨大的慣性拉入死亡陷阱。彈射座椅的動力是靠高能火藥完成的,你希望客機機艙內有上百個易燃易爆物體嗎?
況且客機內部完全封閉,你要往哪裡彈射呢?
相比彈射座椅,降落傘或許會成為我們新的希望。畢竟我們聽說過太多跳傘逃生的故事,雖然沒有跳傘訓練,但有一個降落傘,畢竟就多了一個生的希望,這應該是許多人最樸素的想法。然而使用降落傘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飛行器必須平穩可控。
現代空難絕大部分發生在起飛和降落的途中,飛行高度一般只有數百米,在空難爆發的時刻,整個飛機會在幾秒鐘內墜落,普通人甚至連解開安全帶的反應時間都沒有。就算有機會,跳傘也並不容易。不會跳傘的人,其實跳下來跟跳樓沒什麼區別。
現代客機的布局,決定了你無法安全跳下來,不管從前門,中間或者後門跳下來,你都大概率會被吸進發動機或者捲入發動機氣流裡,只能讓你更快走向死亡。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客機已經足夠安全。就算發生了不幸我們還有保險,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