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豪放不羈摔碗酒

2021-02-19 重慶石柱旅遊

曾經欠下石柱兩個春天。

這個春天,

我用四天時間把春天還給了石柱。

在石柱四天,

我親近了一場一街一寨一堡一樹一河一人。

一場,重慶最美森林千野草場。

一街,萬裡長江第一街西沱雲梯街。

一堡,重慶最美森林大風堡。

一寨,土家第一寨萬壽古寨。

一樹,黃水公園的鎮園之寶中國一號水杉母樹。

一河,黃水公園的天然畫廊油草河。

一人,中國唯一列入正史的巾幗英雄秦良玉。

在石柱四天,我發現,作為三峽庫區唯一的土家族自治縣,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純樸的山地民族,也是一個沿江而居的江河民族。土家人對大自然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

在石柱四天,給我印象最深的,當數萬壽古寨的摔碗酒。

萬壽古寨傲立於萬壽山之頂,是明代著名女將軍秦良玉築寨禦敵的主戰場。萬壽山山頂面積2000餘平方米,主峰海拔近1500米,突兀森鬱,四周絕壁,山頂平展。寨頂的清泉,清幽清冽,四季不涸。萬壽古寨有兩大奇觀,一大奇觀,寨內秦良玉旗下的白杆兵禦敵遺址。二大奇觀,寨外高聳入雲的男女石柱。面北的為男石柱,朝南的為女石柱。身高100餘米的男石柱俊朗挺拔,身高70餘米的女石柱端莊秀逸。據說,男女石柱的形成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有關,石柱縣的得名也來源於男女石柱。

到萬壽古寨時,穿寶藍土家衣裙的土家妹子,嫋嫋婷婷地立在寨門口,熟練地用溫開水為我們衝米米茶。進了寨門,經一塊刻有金銀壽字的大青石,過一排整齊的青石磨青石缸,穿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吊腳樓。放眼氣勢磅礴的白杆兵營、點將臺、旗臺、宮廳、練兵場、殺人壩等白杆兵禦敵遺址,想像獵獵雄風的古戰場,我的思緒一下回到明末清初。端坐點將臺,紅美成了紫良玉,我成了海良玉。兩個拿手機、穿高跟、披長發、著復古長裙的女將軍,怎麼看都像是在演戲,當然,這是一種臨時的創新戲。

鋪著鵝卵石的寬敞院壩裡,擺滿了矮矮的木方桌和矮矮的竹靠椅。來過石柱的文友提醒我們,晚餐要喝摔碗酒。摔碗酒?摔碗酒就是土家砸酒嗎?我好奇地問。不是,摔碗酒就是喝完酒把碗摔掉。文友笑著解釋。喝完酒摔掉碗?碗是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不管是飯碗、菜碗、湯碗、茶碗、酒碗、都是花錢買來的。吃菜就吃菜,喝酒就喝酒,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摔掉碗呢?雖然覺得摔碗酒有些匪夷所思,但我沒有把話說出來。

月亮升起來,燈火亮起來,院子正前方的擺手堂上,身著民族服裝的土家阿哥阿妹唱著囉兒調跳起擺手舞。臘豬蹄、臘排骨、蓴菜魚翅盅、黃連老鴨湯、口水雞、土司綠豆面、斑鳩葉豆腐、拔絲蕨粑、鍋巴洋芋、都巴塊、涼拌黃連花、涼拌刺老苞……木方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土家特色菜。一筐一筐的土陶碗像整裝待發的士兵,鎮定自若地守候在竹靠椅旁邊。

聽著悅耳的六口茶,剛吃了一根土司面,鄰桌就響起了摔碗聲。一個石柱文友客氣地舉起手中的碗,我戰戰兢兢端起碗(只裝了一點點酒),微笑著碰了一下文友的酒碗。文友點點頭,仰起脖子,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接著用三個指頭拈著酒碗,往身子側邊輕輕一扔,啪,碗落在地上,碎了。不敢摔碗的我忍不住小聲說了一句,哎呀,你,你居然真把碗給摔了。

俗話說,百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親,喝完酒不摔碗,是一種不禮貌。坐在左邊的文友小聲說。

謝謝,我摔。抿了一口碗中的酒,我苦著臉學文友的樣子將手中的碗往身子側邊輕輕一扔,落在地上的碗,沒有響聲,完好無損。碗沒有摔破,按當地的規矩要罰三碗酒。因為我是第一次到石柱,因為我是第一次喝摔碗酒,所以從寬處理,只罰了一碗酒。還好我偷偷把酒換成了飲料,如果是酒,不管是白酒、啤酒,還是甜酒,一碗下肚(就算是半碗的半碗),我也會醉得分不清南北東西。

喝了被罰的飲料,我鼓起勇氣站起來,雙手舉碗,往腳下重重一摔。啪,響聲清脆又猛烈。碗當然摔破了,而且摔得四分五裂。看著地上的碎碗片,我心裡湧起微微的疼痛。好好的一個碗,僅僅裝了一次飲料,就讓我給摔碎了,這完全就是一種浪費。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個小夥伴摔破了家裡一個碗,被大人追著田坎打,打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見我悵悵地盯著碎碗,另一個石柱文友喝了一碗酒,摔碎一個碗,一口氣道出了摔碗酒的三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摔碗酒與土家族先人巴蔓子有關。巴蔓子是東周末期的一位巴國將軍,以讓三座城池之諾,求得楚國援兵平定內亂。楚國解救巴國後,楚使前來索要三座城池。「許諾,乃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巴蔓子說完,連續喝下九大碗酒,並將九個大酒碗一一重重摔碎,然後拔劍割下自己的頭顱。巴蔓子將軍喝酒摔碗、以頭留城,摔出的是豪氣沖天的千古忠信。

第二個傳說,摔碗酒與一對土家兄弟有關。相傳,土家族的兩個兄弟或是族長之間有個人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他們決定盡釋前嫌。在一個舍巴日,他們共飲一碗酒,為表示今後的團結互助,飲完酒之後,他們將碗摔碎,以泯恩仇。

第三個傳說,摔碗酒與戰爭有關。摔碗酒在古代是土家兒女上戰場前的一種壯行酒。

三個傳說,我更願意相信第一個。不僅因為巴蔓子將軍是巴民族之魂,還因為土家族延續了巴人的那種率性豪爽、熱情大方、能歌善舞、勤勞善良。

既然摔碗酒是對巴將軍的紀念和尊重,既然摔碗酒是土家人款待親朋的一種習俗,既然摔碗酒和擺手舞一樣是土家的風情特色。那,我索性也入一回鄉隨一回俗。口服心也服地舉起碗中的飲料,一股種從未有過的豪氣油然而生。一連喝了四碗(小半碗)飲料,一連摔了四個碗。四,是代表在石柱四天時間,還是代表石柱四季不同的風韻,我不得而知。

喝飽了摔足了,懶懶地蜷在竹靠椅上,一邊聽太陽出來喜洋洋,一邊靜靜地看著文友們喝酒摔碗。丁丁當當,噼噼啪啪的摔碗聲在院壩裡此起彼伏。默默注視一地碎碗片,我不得不感嘆,土家人摔的不是碗,土家人摔的是友情,土家人摔的是自由,土家人摔的是平安,土家人摔的是祝福。

想起剛才擔心摔碗是一種浪費,不禁暗暗抱怨起自己的小氣來。花開是一種美,花謝何嘗又不是一種美。端起酒碗是一種豪氣,摔碎酒碗又何嘗不是一種豪氣。酒盡碗碎的一瞬間,就是一朵碗花從綻放到凋謝的全部過程。這樣的過程不也是一種美嗎,一種民族的美,一種壯烈的美。

花開一季,碗摔一次。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敬畏與恐懼,活著與死去,其實都是一場過眼雲煙。一切,一切終將消失,只有,只有記憶永存。

悠悠歲月,滾滾長江,巴人後裔,白虎血脈,形成了石柱土家族不可複製的風土風情。篝火在熊熊燃燒,春天綠在繼續濃,囉兒調在繼續唱,擺手舞在繼續跳,苞谷酒在繼續喝,土陶碗在繼續摔。

摔碗酒,豪放不羈。摔碗酒,土家獨有。

作者簡介

劉莉: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會員、重慶文學院第四屆創作員、魯院第三屆西南班學員。出版散文集《種下一生痴情》、詩集《把心鎖住》、長詩單行本《茶竹傾塵》、長篇小說《羅泉井》。

石柱旅遊信息

微博:@石柱旅遊

旅遊諮詢電話:023-85000088

地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萬安街道城南路1號

主辦方: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旅遊局

承辦方:重慶進行時傳媒

主編:坤哥 | 副主編:Aurora

執行主編:晏勁松 | 責編:lavender

註:本文由《重慶石柱旅遊》微信整理改編,

圖片歸原攝影家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部電話:023-67129099

相關焦點

  • 遊客排隊喝摔碗酒什麼意思,喝摔碗酒在哪
    最近很多抖音的玩家都在發布自己喝摔碗酒的視頻,喝摔碗酒到底什麼意思呢?在哪裡可以喝摔碗酒?很多人不明白摔碗酒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喝完酒然後把碗摔碎,這在民間有個寓意,象徵著豪邁的意思,表達人們對英雄氣概的嚮往。
  • 五馬桃花節,桃園來結義,摔碗酒來助興吧
    摔碗酒的故事來歷: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是兄弟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於是共飲一碗酒,以示今後的友誼與和諧,飲過之後,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
  • 曾火遍全網的「摔碗酒」,日摔達到2萬隻碗,如今為何消失了?
    西安作為中國唯一的十三朝古都,近些年來可以說是活得一塌糊塗了,尤其是在前段時間,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都能看到西安的身影,除了秦始皇兵馬俑、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小雁塔等知名景點,來到西安,最不能錯過的還有當地特色美食,吃一碗羊肉泡饃,喝一碗可以「摔」的酒——摔碗酒。
  • 【VF獨創】7月10號-11號 | 喝碗「摔碗酒」,姐姐跟你走
    近期要說什麼視頻最火莫過於西安「摔碗酒」了「喝了摔碗酒,家裡啥都有
  • 曾爆紅全網的「摔碗酒」,達到日摔2萬隻碗,為何就突然消失了?
    來到西安旅遊除了看風景,吃羊肉泡饃之外,還有一項活動,那就是喝一碗酒,一碗可以「摔」的酒,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摔碗酒。我們都知道西安自古就是王都,在歷史上很多王朝都在這裡建都,就算是現在走在西安的大街上都能看到很多文化化遺蹟,遺址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如果你是前兩年去的西安你會發現,這裡有一個非常火的項目就是這個摔碗酒,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來這裡體驗這一項活動。
  • 舌尖美食+壯鄉摔碗酒!桂林廟街火爆繼續前行!
    壯鄉「摔碗酒」在品嘗美食的同時,美食廣場還有桂林廟街 「摔碗酒」活動,體驗一下桂林廟街三月三壯族民俗摔碗酒和刷爆抖音的網紅摔碗酒有什麼不一樣。       現場還有很多遊客正在錄製自己喝酒摔碗的視頻。         喝了摔碗酒 姐妹情深一輩子
  • 西安永興坊摔碗酒,去年爆火,為什麼今年無人問津了?
    他的面前,是一堆碎酒碗渣,很多人拿著手機拍,而且排隊喝酒,排隊摔碗,一起喝彩。熱鬧得很。這就是西安永興坊的摔碗酒,我還是在手機上看到的,當時我還沒在跟前,那個場面,讓我都有些想去一看究竟。那種豪氣衝雲天的場面,過去只在電視上看到過。
  • 西安永興坊的火爆不止因為美食與摔碗酒,而是?
    西安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古城,更是時下最流行的網紅城市之一,因為永興坊的美食與摔碗酒讓西安在全國又火了一把!讓古城西安又多了份關注。所以小編說:來西安,走完古城牆、遊玩大雁塔、大唐不夜城,不來永興坊喝一口酒,摔一次碗;實屬遺憾!
  • 火遍抖音的西安摔碗酒來深圳了!就在這家店!
    大覓覓每天經過這家店,都能聽到什麼東西被摔碎的聲音,前兩天我就進去看了看,原來是火遍全網的西安摔碗酒來深圳了!範煒與程渤智 - 西安人的歌03:55來自深圳潮生活官方號(點開bgm聽一聽和本文更配哦)壹直接把摔碗酒
  • 一夜爆紅的「摔碗酒」為何如今頻頻倒閉:含義令人無法接受!
    一夜爆紅的「摔碗酒」為何如今頻頻倒閉:含義令人無法接受!現在隨著短視頻軟體的興起,很多事物都是「莫名」的一夜躥紅,繼而引發一陣風潮。比如說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爆紅的摔碗酒。自從摔碗酒在抖音火了之後,就不斷的有網友前去喝酒摔碗,成為了一道風景線。「摔碗酒」本是陝西省西安市的一個旅遊景點,當時有遊客前去旅遊,覺得新奇便拍了下來發到了抖音上。
  • 古代壯士出徵喝壯行酒,喝完酒為何非要「摔碗」,其實非常有講究
    在許多 電視片段中,大家常常會見到那樣一個情景:一支部隊或是一群人為達到一個目地,動身前一起喝了碗中的酒,隨後齊刷刷地將碗摔在地面上。古時候的部隊中,為了更好地維持部隊的警覺性,一般是控酒的。假如部隊準許喝酒無非幾類狀況,一慶功酒,二壯行酒,三犒賞酒。部隊出戰前喝酒能夠稱作壯行酒,但喝完酒為何要摔碗呢?
  • 不是只有摔碗酒的永興坊
    我想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曾經火遍抖音的摔碗酒了吧,喝一口醇香的酒,像故事裡的主角一般把碗摔在地上,一幕幕刀光劍影就浮現在坊間瀰漫的酒香和清脆中,其中的仿古建築群和牌樓更是為永興坊打上了一層文化的面紗,「陝西八大怪」的剪紙、「嘹砸咧」的方言雕塑,高5米的楊貴妃皮影,一切都承載著西安人的文化訴求。
  • 西安「摔碗酒」網紅景點永興坊,風頭過後的真實模樣!
    上半年憑藉超高人氣的摔碗酒,一時成為西安旅遊最火爆景點,全國人們都知道了這個地方。來西安旅遊,不來永興坊打卡,似乎說不過去。如今摔碗酒似乎過了最盛風頭,現在它是什麼模樣呢?在一個冬日暖陽的周末,筆者來到了這裡。熟悉的古典街景,人群擁擠、依然熱鬧非凡,相對於最火爆的時候來講,已經是寬鬆很多了,畢竟西安的旅遊街區,人群稀疏的場景很難出現。幾十家特色美食店依舊門庭若市。
  • 「網紅摔碗酒 古風表演 美爆光影秀」,南塘成月光經濟網紅打卡新坐標
    每天上百市民體驗摔碗酒  五塊錢一碗米酒,一飲而盡後將碗摔碎,這兩天摔碗酒成為南塘最火的體驗項目之一。  「之前朋友在西安玩過,聽說南塘街也有網紅摔碗酒,我們特意趕來體驗。」昨天,市民小何和幾個朋友衝著摔碗酒來到南塘。
  • 西安永興坊,除了「摔碗酒」,到底還有哪些特色成為了網紅之地?
    西安永興坊,除了「摔碗酒」,到底還有哪些特色成為了網紅之地?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西安的永興坊,位於西老城區中山門內,這兩年因為「摔碗酒」的飲食文化,成為了眾多遊客來西安打卡的網紅景點。要說永興坊和鐘樓、鼓樓這些歷史文化遺蹟有什麼不一樣,我想,除了歷史文化背景,更多的就是和美食方面相關的故事了。
  • 西安最火美食小吃街,只因摔碗酒出名,每年迎接上百萬遊客!
    永興坊是2007年對外營業,但是所以一直慘澹,而從2015年才開始火爆起來,後來因為摔碗酒火遍網絡。現在永興坊每年都迎接上百萬的遊客,因為面積只有15畝,所以顯得這裡遊客更加擁擠。旅遊旺季這裡可是座無虛席,每家店裡面都排著隊。如果來西安旅遊,品美食千萬別錯過永興坊。
  • 【散文】漫步中華巴洛克/邵錦平 黑龍江省佳木斯作家散文集
    【散文】漫步中華巴洛克 / 邵錦平 一個女孩兒豪飲了一碗酒,然後用力把酒碗摔到池子裡。看著酒碗一分為二,她抿著嘴笑了。接下來,陸續有人喝酒摔碗,叫好聲,說笑聲,不絕於耳。 這是東北第一家「摔碗酒」。民間有個傳說,某個時代,土家族兩個族長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於是共飲一碗酒,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
  • 摔碗整一地,桃園三結義!摔得六盤山觀光夜市鋪錦繡,摔得山城固原通五洲
    喝了摔碗酒歲歲平安好兆頭喝了摔碗酒生活一步一層樓摔啊摔啊摔,摔得那個山長青摔得那個水毓秀摔得那個春如畫「喝了摔碗酒,家裡啥都有!」喝酒為什麼要摔碗摔碗酒意味著吉利平安。俗話說的好:喝碗『摔碗酒』,年年好頭!「喝碗『摔碗酒』,財神跟你走。
  • 【會員公告】喜迎中秋,武漢第一屆摔碗酒節,相約9月9日硒都風情酒店
    武漢第一屆摔碗酒節,相約9月9日硒都風情酒店。摔碗酒文化: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當酒」,極有趣的名字。biang當,是個象聲詞,東西落地碎裂的聲音。biang讀一聲,相當響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說:走,喝biang當酒去!喝這酒一定是在農家樂,主要是在鄉村。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臘蹄子火鍋,少不了合渣、蕨粑、燻乾子、臘肉、還得有幾碟泡黃豆、泡辣椒、醃韭菜、蘿蔔皮、豆豉、涼拌側耳根。摔碗酒是草根的,下裡巴人的,和泥裹土的,不是豪門盛筵裡的東西。
  • 散文 | 王秀紅:​酒中有乾坤
    朗朗讀書聲裡,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蘇軾的《水調歌頭》,陶淵明的《飲酒》,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王維的《渭城曲》,杜牧的《清明》太多太多的詩詞歌賦大都與酒有關。酒貫穿了我們的一生,也貫穿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長河。酒,水的外形,火的內核。酒是靈魂的載體,酒是唇齒間的江山,酒是歲月的沉澱,是一粒糧食的修煉與蛻變。也正是因為太多無法說清楚,酒是詩。朝花夕拾杯中酒,酒不在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