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亂,不僅在於王朝更替的速度很快,而且幾乎每個王朝從建立之日起,就會陷入不同程度的內亂。劉宋王朝也是如此。
劉裕塑像
劉裕立國,表面上看是晉恭帝禪位,而實際的做法仍是篡位,走的畢竟不是正道。他這樣費盡心思地做了皇帝,但是在帝位的時間卻只有三年,好歹也算是過了一把皇帝癮吧。
其實不管怎麼說,劉裕也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不過他壽命有些短,他若能再多活十年,我想劉宋的歷史或許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但是本文的重點並不在於議論南北朝諸位帝王的功過,想說的只是一個"亂"字。
劉裕崛起於草莽之中,是一個標準的草根皇帝,他比桓玄要強得多。桓玄篡位過於倉促,而劉裕則是步步為營。桓玄雖然也是篡位稱帝建國,但他並沒有殺害晉安帝,他似乎對做皇帝沒有太足的底氣,所以在做法上有點模仿曹操。劉裕則不同,他篡晉不久就就把晉恭帝殺了,他不會給晉朝留下一點復燃的餘地。
所以他選擇了殺戮。他肯定不會想到,在他死後,他所建立的劉宋王朝不久也陷入了同室操戈的殺戮之中。
永初是劉裕在位時的年號,這個年號可能有著一種非常的寓意,他是希望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王朝政權一往如初嗎?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是一身的瘦骨。
永初三年,即公元422年,雄心勃勃的劉裕計劃出徵北魏,但不久開始患病,病情時好時歹。兩個月之後,劉裕病情加重,自知時日不多,乃召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位大臣一同接受託孤遺命。
劉裕死的時候六十歲,時年十七歲的太子劉義符繼位。他的原配夫人沒有兒子,劉裕四十多歲時,他的第二位夫人張氏生下劉義符。
劉義符正值青春年少,在為劉裕服喪期間就不守禮節,登基後整日與宮人遊戲無度,沉溺於聲色犬馬,不理國政,加上年來又與北魏開戰,外患當頭,群臣諫言他也一概不聽。徐羨之、傅亮、謝晦三人對他很是失望,深恐有負先帝劉裕託付之恩,便與南兗州刺史檀道濟、江州刺史王弘一起商議,決計將劉義符廢掉,另立新君。
劉義符
這時劉義符的異母弟廬陵王劉義真與謝靈運、顏延之等圖謀篡位,徐羨之等人非常忌恨,於是奏請蕭太后廢黜廬陵王劉義真為庶人。然後,四位顧命大臣又將僅做了一年多皇帝的少帝劉義符廢掉,改封為滎陽王。劉義符遷居到吳地時,即被徐羨之等派邢安泰殺死,又在新安殺掉廬陵王。
這才一年多一點,就殺了兩個,其實這才是剛剛開始。
徐羨之他們迎劉裕第三個兒子宜都王劉義隆,立為皇帝,即是宋文帝。
劉義隆到建康時,徐羨之率百官到新亭迎接。在這個過程中,徐羨之和傅亮曾經有這樣一段對話:
徐羨之問傅亮:"你看宜都王可以與誰人相比?"
傅亮回答說:"應該是晉文帝(司馬昭)、晉景帝那種人吧。"
徐羨之就說:"那麼他必定能夠明白我們的赤誠之心了。"
然而傅亮卻說:"我看未必。"
應該說傅亮的眼光還是挺獨到的。劉義隆即位後,改年號為元嘉,立自己的兒子劉邵為太子。不久即加封傅亮為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更封始興郡公,而傅亮卻辭讓不受封爵。
事情果然如傅亮所料,元嘉三年,即公元426年,宋文帝劉義隆開始翻舊帳了。他下詔書追論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滎陽、廬陵二王的罪行,鑑於檀道濟起初並未參與謀害君王的陰謀,只是脅從犯罪,加以撫慰並仍舊起用。
文帝令劉彥之、檀道濟收捕徐羨之等人,徐羨之、傅亮被處斬,謝晦舉兵反叛,文帝親自領兵討伐並殺死謝晦。
宋文帝
傅亮是劉裕的重臣,又受顧命輔佐少帝劉義符,至迎立劉義隆,可謂三朝老臣,結果卻死得不明不白,確實有點冤。而接下來的殺戮,又該輪到檀道濟了。
其實,宋文帝在位初期,仁慈寬厚,恭謹節儉,勤勉於政事。官吏任職時間長,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宋文帝深懷恢復黃河以南地區的志向,派遣右將軍劉彥之從淮河進入泗水,溯流西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認為河南四鎮兵力少,命令魏軍收兵向北渡過黃河,士兵們均棄地北撤,於是司州、兗州得以平定。
檀道濟等率兵行進到濟上,前後與北魏軍隊交戰三十多次,都取得了勝利。宋軍又到達歷城,北魏將領孫建等率輕騎兵前後攔擊宋軍,並焚燒其糧草。檀道濟等人彈盡糧絕,從歷城退守到濟上。士兵中有投降魏軍的,將宋軍實情告知。魏軍乘勢追擊,宋軍驚慌,即將潰散。檀道濟乘著夜間高喊著堆積沙土,將剩下的少量的米蓋在沙土上面。到了早晨,魏軍的探子看見糧堆,認為宋軍糧草富富有餘,便以降兵所報不實而將其斬首。於是檀道濟等得以保全軍隊回國。
檀道濟因在前劉裕一朝立功,威信名望特別高,左右及心腹,都身經百戰,幾個兒子有才氣,因而遭到朝廷的懷疑和忌憚。彭城王劉義康是宋文帝的異母弟,他曾提醒宋文帝:如果宋文帝駕崩,檀道濟將不可控制,就像謝晦一樣。宋文帝因此下詔書逮捕了檀道濟和他的幾個兒子。
檀道濟被關押後,非常憤怒,目光如火炬燃燒,他脫下頭巾擲在地上說:"你們這是在毀壞宋國的萬裡長城!"北魏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說道:"檀道濟一死,江東人就不足為慮了。"
檀道濟死後,宋文帝又調動軍隊大肆進攻北魏,派王玄謨圍攻滑臺。北魏太武帝親自率兵救援,兵眾號稱百萬。王玄謨畏懼逃走,魏軍乘勝追擊,大敗王玄謨。
北魏太武帝領兵南侵,所到之處全部殘殺滅絕,郡縣官吏都望風而逃。魏軍進軍到瓜步城,聲稱要渡過長江。建康城中十分驚恐,城中百姓都扛著扁擔站立著準備出城。宋文帝登上石頭城,面露憂色。感嘆道;"倘若檀道濟還活著,豈能讓胡族兵馬兵臨城下?"
魏軍一舉攻破南、兗、徐、豫、青、冀六州,燒殺搶掠不可勝數。遇見成年男子即加砍殺,將嬰兒橫穿在長矛上,揮舞著戲耍,姦淫掠奪婦女,所過各郡縣,血染大地無淨土,春燕找不到房屋傍依做巢,只能棲息在樹上。
宋文帝命令將領出徵在外,經常授予他們既定的律條和指揮方案,即使是在交戰中也要等待朝廷的詔令,因而招致慘敗。到了文帝後期,郡縣一片蕭條,元嘉之政衰敗了。
辛棄疾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句,說的就是宋文帝後期倉促伐魏無功而敗的事情。
太子劉劭與他的異母弟劉睿和女巫嚴道育勾結,用巫蠱之術詛咒宋文帝,後來事情敗露,所以宋文帝想要廢掉他的太子之位,但一直下不了決心。
大概出於想找一個人商量一下的目的,文帝將他廢太子的打算告訴了潘淑妃,潘妃又將此事告訴她的兒子劉睿。劉睿得到消息後飛馬報知劉劭。走投無路的劉劭於是圖謀反叛,率領張超之等人闖入雲龍門,拔出佩刀闖進金殿,文帝舉起案幾抵抗,五個指頭都被砍掉,劉劭最後殺掉了文帝,並殺死潘淑妃。
文帝死時年僅四十七歲,他的第三個兒子武陵王劉駿,當時任江州刺史,得知劉劭叛亂,在沈慶之的輔佐下起兵討伐劉劭,殺死劉劭及劉睿。於是劉駿即帝位,這便是宋世祖孝武帝。
宋孝武帝不守閨門禮節,不論是遠近親疏,還是尊卑貴賤,沒有他不到的地方。他還戲弄群臣,奢侈貪婪毫無節制。又貪杯好利,大興土木。侍中袁覬,極力稱頌宋高祖劉裕勤儉樸素的美德,以此諷諭孝武帝。
劉宋孝武帝
宋孝武帝竟然瞧不起沒文化的祖父劉裕,稱他為"莊稼佬",並說:"莊稼佬有這些美德,已經是很過分的了!"《南史·卷二·宋本紀中第二》中的原文是:"田舍公得此,以為過矣!"
但宋孝武帝為人機智果敢,學問淵博,文章華麗,才思敏捷,又擅長騎射。當他酣飲昏睡的時候,如有人在宮外奏事,便即刻變得態度恭謹,儀表整齊,不再有一點兒醉態,因此朝廷內外人人都敬畏他。
宋孝武帝做皇帝十一年,在三十五歲時死去,皇太子劉子業繼位,史稱前廢帝。宋孝武帝在位期間政局還算平穩,雖然是病死,也應該是善終了。
劉子業年幼即性情殘暴,等到即皇位後,更加淫虐兇殘,無所不用其極。他在位一年,做的那些事情簡直是畜牲不如。
《宋書》和《資治通鑑》中都有關於他和姑姑新蔡公主劉英媚、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亂倫,以及他在後宮中逼迫各位王妃、公主、貴族夫人淫亂的事情。
劉子業又害怕他的幾位叔叔謀反,把他們都拘禁在宮殿內拳打腳踢,百般凌辱,不講一點兒人性。他又稱湘東王劉彧為豬王,建安王劉休仁為殺王,山陽王劉休祐為賊王,東海王劉偉為驢王。在木槽裡盛上飯食,扒光劉彧的衣服,按在泥水中,讓他像豬一樣在木槽中吃飯。
劉子業的荒淫殘暴之事實在太多,這裡就不再逐一敘述。
江夏王劉義恭是劉子業的叔祖,因見劉子業荒淫無道,暗中和尚書令柳元景等人商量想廢除劉子業另立新帝,被人告發。景和元年(465年)八月,劉子業率領羽林軍到劉義恭府第將其殺害,並將劉義恭肢解,剖開腸胃,挖出眼珠,以蜜浸泡用來做"鬼目粽"。
劉子業日益兇殘暴虐,不斷殺人,朝廷內外百官,王室貴族性命朝不保夕。就這樣一"人渣"皇帝,當然引起了眾人的憤恨。
劉子業殘忍殺害了江夏王劉義恭三個月之後,湘東王劉彧與親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暗地與劉子業的親信壽寂之、姜產之等十一人聯絡謀劃共同廢掉劉子業。
劉子業經常遊幸華林園、竹林堂,劉彧他們收買了一名巫師,誘騙劉子業說華林園竹林堂有鬼。所以劉子業親自到華林園竹林堂射鬼。當他從華林園出來走到竹林堂,果然看見有人揮舞紅袖向他招手,前廢帝與眾位宮女、巫士一同在竹林堂射鬼。劉彧的心腹壽寂之等人抽出刀劍徑直闖入,前廢帝驚慌之中向他射箭,沒有射中,在驚懼中逃走的時候被阮佃夫追上殺死,時年十七歲,在位僅一年。
前廢帝劉子業他死後,眾人迎立湘東王劉彧即皇位,這就是宋明帝。明帝沒有子嗣,曾將宮妃陳氏賜給寵臣李道兒,等到陳氏懷孕以後,又迎回報宮中,生下一子叫劉昱。又暗中察訪懷孕的諸位王妃,將他們納入宮中。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殺死他們的生母,而讓明帝的寵姬做他們的母親。
宋明帝劉彧是宋文帝劉義隆的第十一子,他比劉子業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常常舉行盛大宴會,讓宮妃等裸身站在面前,他與王皇后一同觀看取樂。皇后用扇子遮住面部,不忍觀看,明帝非常不滿。
和劉子業一樣,明帝害怕眾位親王謀求帝位,便殺死十五六位親王,寒門武將蕭道成反倒因此而崛起。
宋明帝劉彧三十四歲因病死去,在位共七年。年僅十歲的皇太子劉昱即位,史稱後廢帝。任命蕭道成為中領軍,入朝執掌朝政。
後廢帝
不久,建平王劉景素在京口起兵,蕭道成派軍隊迎擊並殺掉劉景素。後廢帝劉昱自從平定了京口叛亂後,更加驕橫傲慢。大肆殺戮大臣,得殘忍地分割其屍體.以此取樂。
有一次劉昱闖入領軍府,蕭道成正裸露著上身睡午覺。劉昱命令蕭道成起身站立,在他肚子上畫一個標的,拉滿弓就要射,蕭道成板起面孔說:"老臣沒有任何罪過。"於是劉昱換上用獸骨做的箭頭,射中蕭道成的肚臍,而後丟下弓箭大笑不已。蕭道成十分憂慮恐懼,便暗中與宰相袁粲、褚淵謀劃廢掉劉昱另立新主。
袁粲對蕭道成另立新帝的主意不太贊同,他說;"當今皇上年幼無知,有小過錯也容易改正。伊尹、霍光代主行政的事不宜做。"褚淵則選擇了沉默。
蕭道成沒有改變主意,他命令直閣將軍王敬則暗中勾結後廢帝身邊的楊玉夫等人,讓他們尋時機便中舉事。正巧,後廢帝乘坐敞蓋的車輿,晚間到新安寺偷了一條狗,就著狗肉飲酒,大醉回宮。蕭道成便命楊玉夫乘機殺死後廢帝劉昱。
劉昱在位五年,被追諡為蒼梧王。
蕭道成受皇太后的指令,迎文明帝第三個兒子安成王劉準即位,這就是宋順帝。
《資治通鑑》記載,宋順帝在位三年,齊王蕭道成要求宋順帝劉準禪位,並且派部將王敬則率軍進宮,於是就有了一段頗具諷刺意味的對話:
劉準對王敬則說:"準備殺死我嗎?"
王敬則說:"只是讓您到另外的宮殿中居住罷了。你們劉宋先祖取代司馬氏一家(指劉裕代晉建宋事)也是這樣做的。"
劉準明白已無存活的可能,便流淚說:"願後身世世勿復生於天王家!"
這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承擔了他這個年齡不應該承擔的悲哀。
蕭道成篡宋稱帝,國號齊,史稱南齊,就此,南朝第二個王朝政權也在篡位中誕生。
蕭道成封劉準為汝陰王,後又將他殺害,死時只有十三歲。
宋國總共經過八個皇帝,享國六十年。其實,蕭道成的篡位套路與劉裕如出一轍,這應該叫天道輪迴還是應該說天理報應?
清初小說家丁耀亢在他的《天史》一書中感慨道:"劉裕以好殺開國,子孫相承八世而六主被弒,貽厥孫謀,寧無報乎!"
這也算是對劉宋王朝最恰當的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