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馬站彩色稻田:清清淡淡悠悠遠遠 卻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感

2020-12-23 騰衝文旅

鄉村,一直是很多中國作家魂牽夢繞的濃濃鄉愁,也一直是很多城市中朝九晚五上班族的心之所向。我沒有文人墨客的那股子書香氣,也不是大城市中碌碌奔波的人,卻也是一樣的熱愛這鄉村土地。

前幾日便聽說馬站有一處彩色稻田,我心裡一直納悶:稻田不是綠油油的一片嗎?怎麼會有彩色稻田呢?受著這股子好奇心的趨勢,尋了個好天氣,我和姐姐們背上相機來到了馬站三聯坡上村。

田間的仲夏,本就是一副天上樂園的景色,這鄉村之夏的沿路景物自然也是樣樣極美。一路上鬱鬱蒼蒼,全是那蕩在眼裡的綠色,綠的稻,綠的樹,綠的山林……淳樸的鄉村總是用這最平凡的綠色書寫著最清新動人的文字。蜻蜓低飛,風箏似的繞著那一灣碧水潺潺,溪水微蕩,也漾起了遊人絲絲縷縷的心緒。繼續往前走,道路開始熱鬧起來,原本是安安靜靜的鄉間小路飄蕩起了陣陣吆喝,也飄蕩起了縷縷人間煙火氣。

一座架起的高臺驟然進入眼帘,想必這就是七彩稻田的觀景臺了吧。走上高臺去,一切美景盡收眼底。稻穀竟然真的是彩色的,整塊田野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畫。碧綠的畫布中央,一位紅衣黃裙的傣族少女背著籮筐,她往前走著又似乎在回頭張望,款款身姿,嫋嫋婷婷。田間偶有白鷺飛過,輕輕地,就像這位少女的心事吧,也是輕輕的。

田野間有一條蜿蜒的竹條小路,踩上去軟軟的,每走一步就「吱呀——吱呀——」響著不停,就像個慈祥的老奶奶在耳邊輕聲告訴你「慢點走,小心。」小路的上方掛滿了彩色的小風車,微風輕拂,風車們都歡快的轉起圈圈來,「呼啦呼啦——」像極了放學回家的孩童們,一路爭著跑著,鬧著笑著。沿著小路緩緩走向田野深處,仿佛行走於彩虹之間,夢一般迷人。

走到路的盡頭,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天空澄澈,纖雲不染,遠山含黛,和風送暖。搭起的竹杆子上系滿了紅絲帶,一條條一縷縷,寫滿了一心歡喜,飽含著赤誠美願。這鄉間的田園,不濃鬱不浪漫,似乎永遠清清淡淡,悠悠遠遠,卻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感。

難怪東晉陶淵明先生避世于田園,不愛那榮華富貴,卻愛這南山悠然。原是這田園本就閒逸自在,淡泊悠遠。快節奏的今天,多少人在物慾橫流中迷失了自我,可人生終是一場空,追逐那金錢名利又有何用。但求微風細雨暖陽,一方天地一沙鷗鷺一井碧田,長夏無盡,事事幽幽。

相關焦點

  • 馬站人把田種出了浪漫,醉美了騰衝!
    連日來,一幅彩色稻田畫在馬站三聯村綻放異彩,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稻田彩畫,以大地為畫布,用水稻為顏料,從空中俯瞰,一名傣族姑娘挑著擔子,熱氣球正緩緩升起,三座火山飛著大雁,各種表情包,散落的銀杏葉,清晰地描繪出馬站的山水、農田等自然風貌,寓意著馬站美麗鄉村、稻花飄香、人民勤勞的這麼一個醉美騰衝的美麗畫卷。
  •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2020-09-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蘿蔔別直接炒,教你一個廣東吃法,清清淡淡不油膩,我家經常吃
    說起蘿蔔,那可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我家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一種蔬菜就是蘿蔔,特別是最近這一段時間,家裡更是囤了很多的白蘿蔔,吃到現在都還沒吃完。老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剛好前段時間就用蘿蔔做出了一道砂鍋蘿蔔,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素菜,清清淡淡不油膩,很適合家裡不同的人吃,而且做法也比較簡單,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調料,關鍵是吃起來,味道也一點不差。今天就把這一個蘿蔔素菜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吃清淡的,不妨試一下呀,應該不會讓你失望的。
  • 閩臺隔海相望 清清大溪水悠悠故園情
    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大溪鎮江氏始祖江肇元的裔孫江士印、江士香、江士根三兄弟遷徙到臺灣桃園縣大漢溪畔,聚族而居,並將「大溪三寶」製作工藝帶到了遷徙地,依靠這「大溪三寶」,江氏族人得以在臺灣發家致富、開枝散葉。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根之所在」,江氏族人就把在臺灣的聚集地定名為大溪鎮。  如今,桃園大溪鎮的豆腐也是遠近聞名,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朝著休閒食品產業大步邁進。
  • 箬垟彩色稻田 泰順又添網紅打卡村
    近日,在泰順南浦溪鎮箬垟村,村民們通過科技手段,把各色水稻按設定好的圖案分門別類種植在稻田裡。放眼望去,像厚厚的彩色地毯,鋪在田野上。箬垟村的彩色稻田。據南浦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箬垟村水稻播種總面積120畝,彩色稻田有17畝,如今遊客來箬垟村已經可以看到一大片成形的稻田了,彩色水稻共有黃、綠、紅、紫四種顏色。再經過一段時間,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會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系列圖案,整個彩色稻田的觀賞期到11月份左右。箬垟村位於泰順和文成交界處,是一個具有悠久人文歷史的村莊,村頭有雌雄兩棵銀杏樹。
  • 去騰衝吧!
    這個時候,草海中會盛開紫色的花朵「北海蘭」,也就是經常說到的鳶尾花。遠遠望去就是一大片的紫綠相間,這大概是北海溼地最美的時節了吧。1 盈香園這是我在騰衝最喜歡的館子沒有之一,第一次吃的時候驚為天人。後來每次下飛機以後的第一頓就必須是這裡,簡直是吃出靈魂啊!首先是這道清炒小角瓜:
  • 美食丨小夥伴眼中的騰衝美味排名 吃貨們怎麼看
    農民起義軍大西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曆皇帝至騰衝,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飢餓難忍。找到一處歇腳之地後,主人炒了一盤餌塊送上。永曆皇帝吃後讚不絕口。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衝炒餌塊改名為「大救駕」。「大救駕」與「青龍過海湯」搭配食之,味道更佳。稀豆粉是騰衝的特色美食,一般是用豌豆製作。
  • 【原創】騰衝秀峰山下的儒學文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騰衝教育局更是不管如何更名,都未離開過秀峰社區。 著名的騰衝文廟,位於秀峰社區的硯塘小區。騰衝文廟舊有「天下第一」之譽,是「騰學」的中心。說「騰學」天下第一,主要指的是騰衝在古代位於「極邊之地」,以及學宮舊制的規模較大。騰衝學宮始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原建於城內西北隅,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移於明騰衝軍民指揮使署。
  • 騰衝行之------驚天動地大救駕
    呼吸著林中清新的植物氣息,潔說:"如果把香水做成這種味道該多好聞啊!"真是呢,期待有知音開發出來!在植物園轉了大半天,肚子咕嚕咕嚕地發出提示音:該吃午飯啦!搜搜附近美食,鄉村小花園飯店入選,恰巧曾路過,於是熟門熟路地找到它。吃特色!
  • 飛花令「清」:坐依清溪邊、清泉石上流,「清」字,你知道多少
    清,原意指水澈透明,純潔淨亮。後引申出各式成語:如天朗氣清、一清二楚、山清水秀、清新脫俗等。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介紹一下關於「清」的飛花令,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知道其他「清」的飛花令,也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哦~1.
  • 清西陵的秋
    清西陵是很早就想去了,一年前的五月,我曾經到訪東陵,對於雍正帝為什麼要另選陵園,與自己的父親分開安葬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隨著我的研究時段開始進入雍正朝,我對這個皇帝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對於他的基本性格和生平等問題,也產生了更大的疑問。因此去清西陵,變成了一項不得不安排的行程。
  • 「原創」騰衝秀峰山下的儒學文脈
    騰衝文廟欞星門因為有文廟留下的千年的脈,長久以來,秀峰社區一直是騰衝各種教育機構的辦公地,先後有騰衝縣教育局、第五中學、文星中學、騰越中心小學、騰越一完小和三完小、騰越幼兒園等在秀峰社區內修房辦公置教,廣納邊陲學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騰衝教育局更是不管如何更名,都未離開過秀峰社區。
  • 雲南騰衝一家美食店,形如一座木雕博物館,裡面的私房菜更是一絕
    山清水秀的 雲南 騰衝 郊外,有一家宛如世外 桃源般的美食餐廳,整個店面都用木藝製品裝潢。木門、木窗、木樓、木梯、木桌、木凳……而且樓梯還是盤旋而上,每一間廳堂、包間的頂部,都有獨特的木藝吊頂,木樓外圍綠蔭環繞,水流潺潺,又有幾分江南韻味。
  • 李知恩那微微一笑很清甜,穿淡藍色襯衫配捲髮造型,青春又有活力
    說到李知恩,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她是一位很優秀的女歌手,而且還是唱跳歌手,她的長相很甜美,她那微微一笑很清甜,雖然她有27歲的年紀,但是在頭髮造型和服裝造型的襯託下,給人一種18歲的視覺感,青春又有活力,她擁有亮麗的秀髮,並且還做成了捲髮造型,顯得整個人很有靈動感。
  • 【秦皇島味道】人間有味是清鮮(清和渾鍋)
    昔時大戶人家還特別添加一種香蘑,那是一種像指甲那麼小的蘑菇,山海關北山上長的,產量很少,但是味道特別鮮美,放一點點就香氣撲鼻。更有會吃的人家,秋天把肥滿的河蟹掰開、洗淨,用乳蝦油泡了,封好,到冬天拿出來放火鍋底裡,非常講究。本地回族人將五花肉換作牛肉,也吃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最早將渾鍋於店面售賣的是清和飯莊。
  • 腸清清,傳健康,福天下
    因為一些珍貴的藥材外壁堅硬且結構穩定,如果不破壁的話,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吸收,直接服用吸收率很低,營養成分沒有被充分利用,造成營養浪費。而且這些藥材對溫度較為敏感,如果溫度稍高就會導致其內部營養流失。為了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天然營養成分,同時提高吸收率,大山合集團尋找到了一種剪切低溫破壁技術。這種技術在低溫下,不傷及食材養分,超細破壁易於吸收營養,再經由十萬級GMP車間加工而成。在保證珍貴的食材不被破壞的同時,更利於人體吸收。
  • 人教、闡教、截教對應的是太清、玉清、上清嗎?
    首先我們看下這些朋友告知我的論證:老子立人教稱太清,教化人族;元始天尊立闡教稱玉清,闡明天意之意;通天教主立截教稱上清,截取天道一線生機。受洪荒小說的影響,相信接受這種說法的朋友不在少數,那麼我們根據《封神演義》原著來解析一下。
  • 騰衝那些美麗鄉村的繽紛時光
    沿著江東村由火山石鋪成的小道,慢慢走進古銀杏村,一地金黃,小路上、牆頭上、瓦房上、水溝邊、菜地裡、銀杏葉灑滿金黃,於夕陽的餘暉融為一體。穿行在飛舞的黃葉中,感覺自己是一陣風。800多年前,和睦人為了榨油吃,種下很多紅花油茶,世代延續,如今掛果的已有萬餘畝,百年以上樹齡的有15000餘株。入秋,茶籽成熟,人們將茶籽摘來,剝去外殼,將籽實曬乾榨油。新榨出來的茶油橙黃透明,有一股淡淡的苦香。茶油可以平肝肺、理氣降壓、調理腸胃、抑肥胖、抗衰老、預防心腦疾病、增強心臟活力,具有「東方橄欖油」之美譽。
  • 【聚焦騰衝】央廣第十八屆臺灣聽眾聯誼會在騰衝開幕
    清代至民國初期,更是騰衝商貿發展的極盛時期。騰衝人祟尚文化,素以「知書達理」為榮,文化淵源極深而澤被極廣,可謂書香氤氳,人才輩出之地。明有胡氏兄弟「雙進士」之佳話;清有寸開泰、尹藝等之詩文;到近代,更是群星燦爛,張文光、李根源、李曰垓、張天放、張問德、艾思奇、寸樹聲……這一連串擲地有聲的名字,無不讓人肅然起敬。
  • 清人壽山田黃石鑑賞
    但其名重一時,並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彩石之一,則肇始於明末,尤其是清代,不僅「價重蒼璧兼黃琮」,士庶爭相購取,壽山石還佇立於乾隆皇帝的案頭,以為清供。亦東渡日本,成就了東瀛印學。 「清寧之寶」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