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味道】人間有味是清鮮(清和渾鍋)

2021-02-27 秦皇島日報

還有什麼吃食可以如火鍋一般擅長表現菜蔬與肉的相糅相織並且融甘、鮮、柔、婉、爽於一體?縱然大江南北有萬種情致誘人的火鍋,對於山海關人而言,心中最愛仍然一定是——渾鍋。


據考證,火鍋是隨著清軍入關傳入山海關的,「火鍋、火炕、旗袍」是滿族文化的代表。富貴人家有用錫制火鍋的,普通人家大多用銅製火鍋,內裡掛一層錫。酸菜,是東北名菜,居於「兩京鎖鑰無雙地」的關城人也擅長將大白菜醃得酸脆。聰慧的關城人用雞湯和骨湯打底,在火鍋里舖上酸菜、燜子、丸子、雞肉、豬五花肉、凍豆腐、粉絲,再配以本地產的海帶和各種海鮮,創造了山海關獨有的什錦鍋。

昔時大戶人家還特別添加一種香蘑,那是一種像指甲那麼小的蘑菇,山海關北山上長的,產量很少,但是味道特別鮮美,放一點點就香氣撲鼻。更有會吃的人家,秋天把肥滿的河蟹掰開、洗淨,用乳蝦油泡了,封好,到冬天拿出來放火鍋底裡,非常講究。本地回族人將五花肉換作牛肉,也吃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最早將渾鍋於店面售賣的是清和飯莊。1993年清和開張,店名取王文和、羅清芬夫妻各一個字。炒菜生意不佳,王文和忽然想到不如把自家過年必吃的渾鍋推出來試試。左鄰右舍來了,都說這鍋子吃著親切,舒服!

1995年,清和飯莊的雞絲鍋漂大蝦參加秦皇島旅遊烹飪大賽,被評為地方風味名吃。王文和回憶起來:「那些造型美、用料貴的菜,評委們只嘗了幾口。這渾鍋就剩下一排大蝦,鍋子裡面全吃空了!」

渾鍋的受歡迎程度遠超想像,清和飯莊索性更名為清和渾鍋。古城許多餐店亦紛紛推出渾鍋,外地的美食愛好者們追蹤而至,並將美名傳揚更廣。清和渾鍋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山海關味覺代表。

2009年,清和渾鍋遷至關城西路,店面擴大到800多平方米。2015年,清和渾鍋被評為河北省金牌旅遊小吃。「接待過的名人都數不清了。」王文和說:「團費比較高的旅行社願意和我們合作,他們覺得既有地方特色,又實惠好吃。雖說老傳統是冬天吃渾鍋,但暑期客人最多,不提前一天預訂基本沒有座位。」

渾鍋何以綿延百年而令人慾罷不能?

袁枚《隨園食單》裡有言:「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間,差之毫厘,失以千裡……清鮮者,真味出而俗塵無之謂也;若徒貪淡薄,則不如飲水矣。」渾鍋正是將一個「鮮」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其一是湯底鮮。酸菜如若沒有好湯打底,是不上口的,所以要吊雞湯,加五花肉或豬骨。清和不用飼料肉雞,而選飼養500多天的下籠雞,這種雞肉涮食起來很有彈性。吃渾鍋可配蘸汁料,通常是麻醬、腐乳、韭菜花、辣椒油、蒜泥、香菜末、香蔥等,也可以什麼都不用,湯菜本身的味道是最香醇的。

其二是酸菜鮮。酸菜是決定渾鍋口味的關鍵因素,要醃製得清爽不爛並且沒有鹹白菜味兒,可是門俏學問。清和用大池子手工醃製,冬夏兩季出品以供全年。

其三是海味鮮。海蝦和花蓋螃蟹是標配,皮皮蝦、八爪魚、扇貝是提升味覺層次的恩物。最不可小瞧的是牡蠣,當地人稱作海蠣虹,其實也就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描寫的于勒侍奉貴族小姐吃的生蠔啦,質感飽滿嫩滑的海蠣虹是增鮮團隊的骨幹能手。

當紅紅的炭火燒到興起,渾鍋咕嘟咕嘟地唱起歌,海帶轉綠了,燜子透明了,丸子嫩嫩的,肉片軟軟的……飲一勺鮮湯,仿佛滿口的道骨仙風,叫人如何停得下來?


相關焦點

  • 大眼鯛做魚鬆,沒有細骨,肉質清鮮,是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已經有好幾年好幾十年沒有吃到徐先生的肉鬆和魚鬆了,阿嫲過身以後,徐先生接過了家庭烹飪的大任,一大家子的飲食操持,徐先生再沒有閒工夫去做這種野答工的活了。於是,肉鬆和魚鬆成了我們記憶中,細漢時節媽媽的味道。
  • 秦皇島火鍋地圖新鮮出爐,開涮啦!
    圖/紀錄片《沸騰吧火鍋》秦皇島的火鍋種類可多著呢,聽小旅來為大家介紹介紹!渾鍋初冬寒雨天,最美滋滋的事情莫過於下班之後約一頓渾鍋了。一提起渾鍋,就一定會想到:銅爐、炭火、碼九層,碼九層不是說菜品非要碼到九層,而是說菜品很豐富~除了傳統火鍋中的蔬菜、肉類外,還有各種海鮮。
  • 昭通蘋果菜:烹出家常味道 品味人間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10月18日,在昆明大山家傳統滇菜坊(以下簡稱「大山家」),國字號大廚繼續推出第六組「家常味」昭通蘋果菜。日常食材,人間煙火,還原家常味道,品出人間清歡。一口鍋、一把火、幾味調料、幾樣樸素食材,烹出家常味道,成為人們味蕾的記憶,舌尖的鄉愁,伴隨浪子云遊四方。大山說,吃家常菜,就是吃一種「鍋氣味」,就是吃煙火味。飽含鍋氣味的菜,樣子不會很精美,卻是地道的家常味道。鍋氣味,要靠火候逼出來,小炒最能體現。蘋果魚香肉絲,就是一道「鍋氣味」濃厚的家常菜。做蘋果魚香肉絲,尤其講究火候。
  • 蟳蜅小堯仔,鮮中鮮的青蛾,只要清炒,便打遍天下無味美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江南的文蛤,由於乾隆皇帝老爺御賜「天下第一鮮」的封號而揚名天下。而在江南以南的閩江口,乾淨的水域、富饒的海產,滋養出鮮甜的品種。唐宋以來,福建乃皇族避難的場所,許多高官厚祿、皇室子孫、文人雅客,紛紛定居福建。
  • 集成灶10大品牌,金帝集成灶江蘇大豐站,人間至味淮揚菜
    金帝集成灶第二屆蒸箱文化節 「蒸的不一樣」 尋味中國八大菜系·江蘇大豐站 金帝邀您品 人間至味 淮揚菜用金帝集成灶加熱油,鱖魚肉拖上蛋黃糊,放入熱油鍋炸成熟。最後,澆上熬熱的糖醋滷汁,形狀似鼠,外脆裡嫩,酸甜可口的松鼠鱖魚就做好啦。龍井蝦仁 據唐<茶賦>載,茶乃「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羶膩」。蝦仁營養豐富,肉質鬆軟,易消化,龍井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還有延緩衰老和避免人體水分消減的功能。
  • 舌尖上的字體——人間有味是清歡
    口味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禚效鋒行草書寫過程一如製作粵菜的過程,運筆放縱而精細,筆畫連綿,線條優美。字體結構精簡又大氣有力,呈現出廣東人般的爽朗坦率。書體坊禚效鋒行草 書寫創作丨禚效鋒字體特徵 | 古典、優美、豪放字庫編碼 | GB2312-80類別 | 常規書寫·毛筆閩菜,清鮮和醇、葷香不膩、色美味鮮。
  • 「黴」「酒」「醬」「鮮」!紹興這座書香之城離不開四種經典味道→
    (央視財經 《消費主張》)紹興人傑地靈,是王羲之、陸遊、秋瑾和魯迅的故鄉。這裡酒香濃厚,滋味十足,小橋流水間儘是人間美味,歸納總結大概有四種經典味道,紹興味兒究竟有怎樣的獨特魅力?紹興味道第一絕——「黴」香鹹亨,是清光緒年間,魯迅堂叔周仲翔開的一家小酒店。鹹是「都」,亨是「順利」的意思。
  • 皇家貢品,肉中人參,羊鮮參黑頭羊涮鍋
    ❀養生番茄鍋 ❀清油麻辣鍋酸甜養生的番茄鍋,酸爽才夠味清油麻辣鍋,爽口的麻椒也讓人慾罷不能。❀秘制骨湯鍋 ❀西藏冰泉鍋秘制骨湯鍋是鍋底精選中最熱門的,小火慢燉,將來自3000公裡外的黑頭羊骨的營養完全融入參湯中,枸杞紅棗點綴了最璀璨的營養美味。
  • 一樣的馬蹄糕不一樣的味道,味味香馬蹄糕、清補涼火遍平樂酒席
    這些馬蹄糕和清補涼都出自味味香奶茶店老闆娘林姐之手,一樣的馬蹄糕,不一樣的味道。林姐的馬蹄糕以花樣繁多出名,用顏值和味道徵服食客,成為平樂酒席的熱門甜品,大家紛紛預定。宴席上的面子佳餚,好吃實惠受歡迎!
  • 吉祥 • 素善《清炒扁豆》
    鮮嫩的扁豆,翠綠的青辣椒鮮辣的紅辣椒,家常烹製香辣入味,清爽怡人美味可口,下飯絕佳獨倚斜陽,遙對天邊雁幾行藏一片如思歲月,輕推時光門扉一縷禪意幽香,透著清新的素暖注滿詩的情愫清炒扁豆,素味佳餚鮮美誘人,好吃不厭黃花曳曳秋如夢淡淡流年暖暖心紫陌雲煙,碧霄無痕盈一抹微笑,尋一婉真情 吟一曲清音,聽輕風細雨妥帖著光陰的靜好與安寧
  • 【鮮窩有味】鮮窩七星鰻鯗,人間風味中的至味
    一月鰻魚二月蝦,春節前後的鰻魚豐腴肥美。每到此時,福建、浙江家家戶戶的屋簷下總會掛上幾根鰻鯗,經過了西北風的錘鍊,被賦予獨特的味道。因此素有「新風鰻鯗味勝雞」的說法。靠自然風吹乾的鰻鯗肉質潔白細膩,做道簡單的手撕鰻鯗,還可拿來與紅燒肉相配,那鮮香相擁的滋味堪當一絕。魚鯗早在古代就有。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帶兵攻陷越地鄞邑時,御廚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巧取當地鰻鯗作菜。
  • 桂城林嶽吊絲丹筍清甜上市!滿口鮮香,爆好吃!
    水分充足、清新爽口、肉質鮮嫩味甜無渣、可湯可炒……在桂城三山片區
  • 中國「鍋」家美食
    鮮、嫩、滑、香」所以,打邊爐不需要多麼昂貴的菜式講究的是食材夠不夠新鮮配上簡單的清湯鍋,甚至清水將煮法化到最簡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本味毫不喧賓奪主這是能夠獲得松茸清香口味的絕佳方式如果實在需要增加一道工序的話可以抹點黃油,微火煎烤一下貴州酸湯火鍋酸湯火鍋絕對是貴州獨具特色的美食各個寨子都有其獨特的技法和味道
  • 菊花茶燒的桂魚清香撲鼻,肉鮮嫩多汁味清甜,好吃還不上火
    夏季不僅天氣炎熱,而且人也容易上火,飲食太清淡了再加上天熱易多出汗,往往會覺得渾身沒勁,想吃魚又怕上火,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的,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用菊花茶燒桂魚,不僅味道清甜鮮香還不會上火。夏天暑溼較重,人們在長時間的工作或者學習之後往往會神疲乏力,胃口也不佳。
  • 老四川正宗的清油火鍋
    1、辣椒:清油火鍋追求的不是重麻辣味道,所以在辣椒的選擇上,以中辣型的辣椒為主,四川的二金條辣椒就是中辣型辣椒的代表,它皮厚,籽少,紅亮油潤。製作清油火鍋前,先將二金條辣椒經過去籽、清洗、煮製等多道工序,製成鮮辣紅亮的餈粑辣椒。
  • 上席|一家私房菜的秘密:一勺好湯,人間至味
    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再普通的食材,用高湯一煮,都能秒變高大上,最著名的莫過於清宮御膳房的國宴級名菜——開水白菜。名為「開水」,因為高湯味濃而清,看上去清澈如水,吃進嘴裡卻鮮香無比。魯菜館中,有「一鍋湯」的說法,就是說做菜之前必須要吊好一鍋湯,如果這鍋湯用完了,即使來了再多的客人,飯館也要打烊歇業了,足見吊湯的重要性。
  • 蘆筍與它同炒,清口鮮甜,味道竟然這樣好吃,不信你試試!
    蘆筍能清口解膩、降脂減肥,輕身益氣,關鍵還能有效抗癌。它是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蔬菜,被譽為泥土中的白玉,大地上的蒼翠,是真正的「蔬菜之王」。這麼營養豐富的食材,我平日裡就該多多食用才好。蘆筍的烹製方法常見的有清炒、涼拌、西餐中也有很多蘆筍製作的美食。近日去朋友家吃飯,有一道蘆筍炒蘑菇受到一致好評。蘆筍清脆和蘑菇的鮮美相得益彰。這道菜的烹製方法非常簡單,有些中西結合的意思。
  • 來秦皇島必吃的6種小吃,每一種都是地道風味,吃過的都豎大拇指
    同時,秦皇島又屬典型的暖溫帶,地處半溼潤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的氣候都比較溫和,因受海洋影響較大,當地水資源和海洋資源十分豐富。當然,秦皇島不僅氣溫適宜,其境內的各種美食和小吃也特別多,今天就給大家推薦秦皇島最地道的6種小吃,每一種都口味純正,看看你都吃過幾種?1.回記綠豆糕回記綠豆糕,是秦皇島境內的一種特色小吃。
  • 小鮮亦有大滋味:春季小河鮮
    爆炒時,配以蒜頭、豆豉和紫蘇等,一陣「嗶嗶啵啵」地爆炒,一盆肉質爽脆、味道極其鮮美的螺獅就成了。嘬起來伴隨一股鮮美的滷汁順喉而下,越吃越有味。螺螄要「嘬」,這樣螺螄殼裡的螺肉和汁同時吸進嘴裡,味道特別豐滿滋潤。若是用牙籤挑出肉,就少了許多風味,故有「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之說。
  • 年味兒 l 求「鮮」記,那些武漢人的家常味道
    故,最新的《楚菜大典》雲,「魚米之鄉,蒸煨擅長,鮮香為本,融和四方。」如今,不光遍布大街小巷的楚菜館,哪怕推開一扇扇武漢人家的大門,每一張餐桌上,都有武漢味道可尋,大家最愛的就是一個「鮮」字,食材鮮,重本味。話說,江浙的湯包到武漢,武漢人講究一個「鮮」,就有了四季美。皮薄肉醇、湯汁鮮香、油而不膩,重點在「鮮」,而不是蘇式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