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爆汁的上海小籠包 學問有幾多?

2021-02-17 港青快線

說到上海的標誌,除了外灘的三座巨塔,南京路的繁華以外,小籠包也不遑多讓。南翔小籠包作為上海傳統點心的典型代表,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聞名。經過100多年的歷史發展,在2014年,南翔小籠包製作技藝正式入選文化部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別看小籠包小小一隻,裡面學問卻特別多。本期《100種味道》就來到上海南翔饅頭店,帶你了解南翔小籠包的前世今生。「小籠」,全稱「小籠饅頭」,是江浙人對這類麵食的統稱,可以有餡料,也可以沒有。關於小籠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有說上海小籠最早起源於南翔,脫胎於北方的灌湯包,原是北宋時期,靖康之難後,朝廷遷都南京,於是也將這種食物帶到了南方,逐漸演變成江浙今天的小籠模樣。

一枚合格的上海小籠包,基本會是兩股力量的博弈與平衡之道:用盡可能輕薄的皮包裹住盡可能多的餡。小籠之美,在皮也在骨,在外形也在滋味。

要能包住湯汁,小籠的皮一定要用不發酵的「死皮」,中筋麵粉用冷水,加點兒鹽和麵,一兩麵粉可以做出6、7個小籠來。包子的褶皺也很是講究,傳統小籠的褶皺基本都在14個以上,褶子數量越多,小籠賣相看起來就緊致端莊,出了籠屜也不容易走形。


「美」在餡


傳統的小籠是豬肉餡的,主要選擇新鮮的豬後腿肉,遵循「瘦四肥一」的原則,加入適量的五花肉,讓餡料肥瘦適中,不柴不膩。‍‍‍‍

「美」在湯汁‍‍

湯汁是上海小籠的靈魂,這還得依靠肉皮凍。小籠包餡料中還會‍‍‍選用雞湯和蔬菜湯煮肉皮做成凍,拌進去吊鮮味,這就是小籠包湯汁豐滿,口感濃鬱的奧秘。‍‍‍



吃小籠,要有耐心,可不能當速食吃。進了一家店,如果服務員告訴你,還在加緊蒸,那就值得等待,現蒸現吃才正宗。

吃的時候,要「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口),後喝湯」,這樣做除了能不被湯汁燙到,更增添一份賞玩美食的樂趣。那滿口鮮甜的湯汁,任何調味蘸料都是多餘。

上海人吃小籠,喜歡蘸點兒清爽的鎮江醋,還有人會加點兒嫩嫩的薑絲,既能提味,又不會喧賓奪主,搶了小籠的風頭。

美食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而小籠包可算是這門藝術中的一個傑作,在每一口肉與湯的糾纏中,都迸發出美味的音符。

除了肥宅水和奶茶,這種美食也能讓廣東人立刻開心起來

老北京人教你這樣喝豆汁兒,倍兒香!

叮!你有一份「香港早茶」的訂單請及時查收

相關焦點

  • 澳洲谷飼沙朗牛排,一口爆汁!肉醬面、蔬菜沙拉……料多到溢滿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反脆弱Cafe Antibrittle· 原切牛排一口爆汁谷飼雪花肩胛牛排谷飼雪花肩胛牛排,光看著就十分誘人,外表微微焦脆,一口下去還會「爆汁」!嚼勁十足!蘸上秘制蘑菇醬,口感更加味美!
  • 九月吃這素食,降秋燥解饞,一口爆汁的四喜麩烤,香甜可口有營養
    本期導讀:九月吃這素食,降秋燥解饞,一口爆汁的四喜麩烤,香甜可口有營養四喜烤麩是上海市的一種傳統小吃,屬於滬菜中的本幫菜,口味甜鹹,醬汁濃厚。四喜烤麩是上海人年夜飯中的最常見冷菜之一,甚至作為必備的一道小菜。上海菜清淡偏甜,這道菜也成為本幫菜裡的一道傳統菜餚。 這道菜沒有烤的工序,為什麼叫烤麩呢?
  • 【廣西武鳴沃柑9斤】一口爆汁,純甜如蜜!
    冬天的水果離不開就是柑橘這類水果~想要體驗一口爆汁甜上心頭嗎?那這一次的廣西沃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武鳴是廣西的南寧下面武鳴縣,因盛產沃柑而聞名,當地的沃柑果實香鬱,汁多味甜,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武鳴沃柑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因這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著這裡的沃柑,口感鮮美、純甜如蜜、營養健康!
  • 7月最該吃的水果是「它」,一口爆汁,滿口甜香!錯過等一年
    7月,又到了吃桃子的季節,尤其是盼來了心心念念的「黃桃」,要知道在小時候沒吃過黃桃之前,覺得水蜜桃是最好吃的,可是後來嘗到了新鮮的「黃桃」,竟然一口爆汁,香甜的汁水在口腔中恣意炸裂開來,那份濃鬱的甜蜜,徹底徵服了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就在那一瞬間,我立馬對桃子有了新的定義,這個夏天,如果說什麼桃子最好吃
  • 上海美食攻略:自帶兩大碗牛排,不僅自動脫骨!還能一口爆汁!
    還能一口爆汁!成都空運而來的牛油鍋底,山東正宗魯西黃牛肉,還有空運的毛肚、黃喉、千層肚...自帶兩碗牛排的空運鍋底藏在新天地的夜店牛排火鍋,醬醬終於安排上啦!店裡的菜單和選妃一樣,全是「牛魔王」的後宮!牛排、牛舌、牛蹄筋、牛肚...甚至還有外面很難吃到的牛脊髓,全部都要寵幸一遍才過癮!
  • 「天河·東方寶泰」谷飼西冷一口爆汁、雪花肩胛脆嫩焦香……有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廣州吃喝玩樂蒲,ID:pupu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切西冷牛排一口爆汁德國黑麥吐司 | 牛肉醬面 | 法式奶凍有滋有味,吃貨們還不速速出動!反脆弱Cafe Antibrittle(東方寶泰店)坐標:天河區導航:廣州東站G口吃豪華西式大餐谷飼西冷牛扒會biu汁的牛扒!高溫鎖住了鮮美的汁水,直到放進嘴裡咀嚼的那一刻,才會瘋狂湧出,吃完超級滿足,幸福感直線up!為一份優質牛扒「死磕」到底!下刀那一刻軟嫩的觸感,是豐富的油脂所帶來的快樂!
  • 秋天吃餃子,韭菜餡靠邊站,要吃就吃這4種餡的,一口爆汁吃不夠
    導語:秋天吃餃子,韭菜餡靠邊站,要吃就吃這4種餡的,一口爆汁吃不夠秋天來了,天氣會逐漸轉涼,這個時候終於可以吃上點餃子了。夏天天氣太熱,餃子又很熱氣根本吃不下,餃子在我的印象裡一直是秋天冬天才吃的食物。我是餃子的忠實粉絲,不管吃什麼餡我都超愛。
  • 幾多青春不老,世界幾多不碎
    麥浚龍 x 謝安琪長達八分多鐘《合唱歌》在昨天晚上八時推出了近九分鐘的歌曲MV,繼《羅生門》之後,再度用了一鏡到底手法拍攝。究竟,MV中的董折與浦銘心是不是到過這個空間?若然到過,是不是同一時間?抑或,這根本是一個平行時空?這虛實交織的映畫,充滿著遐想空間。
  • 富養一個村的蜜桔,果香馥鬱口口爆汁
    吃過這麼多水果,還是覺得蜜桔是最適合辦公室的橘子類水果, 原因有三:第一,剝皮不用刀不費勁;第二,汁水豐盈又酸甜適口;第三,適合分享同個辦公室的小夥伴你一瓣我一瓣,一個桔子吃得大家都樂呵呵的。近日,小渝兒吃了口感比較適宜,比較推薦小夥伴嘗試的一款桔子是來自江西九江市永修縣柘林鎮易家河新村的廬山西海蜜桔。
  • 1元吃生煎,口口爆汁!生煎界的「爆汁王」終於來武漢啦!日銷6000+趕緊來搶!
    最講究的爆汁生煎空降武漢皮薄、底脆、餡足、爆汁排隊也要打卡的人氣美食一不小心  飆你一臉陳家生煎用的是半發麵,所以做出來的包子皮,特別薄。店內的招牌鮮肉更是經典,內餡飽滿緊實,底部酥脆。每顆重59克,四顆生煎就有半斤重。蝦皇生煎內餡充足~每隻生煎都包有2-3隻大蝦,都是採用的新鮮南美大蝦,吃到嘴裡鮮香彈牙!
  • 一口爆汁,龍環集團精準援鄂助農
    作為春季獨一無二的新鮮橙子,倫晚不僅成為臍橙之鄉秭歸的寵愛,更是憑藉突出的水潤香甜榮登「橙中之皇」,連央視都對它讚美有加。華盛頓臍橙是出了名的汁多、味濃、香甜。倫晚由它芽變而來,又遇上了適宜的臍橙之鄉,如魚得水,長得更夠味了。
  • 薛仁明:南懷瑾的學問與修行
    相較於批評者,尊敬他的人,當然更多。南懷瑾的粉絲,層面甚廣、範圍頗大,三教九流都有。罵他的人,倒很集中,不外乎知識分子、學院學者,以及受他們影響的年輕人。這些人,均雅好讀書,也都頗有學問。不過,他們從不認為南懷瑾有學問,或者說,他們總覺得南懷瑾的學問大有問題。南懷瑾有無學問,其實是個偽命題。
  • 經濟且正宗的上海菜
    網誌:www.siuyeahdragon.blogspot.com 我外公和外婆都是地道的上海人,他們在上海出生及相識,後來一起來港落地生根,所以我從小就吃外婆自家做的上海菜,聽他們說上海話。現在外婆已不在,家人也分散各地,但每逢有家庭聚會,我們一般都會去上海館子。
  • 誰說鼎泰豐只有小籠包好吃?臺灣網友告訴你最好吃的!
    可能性會直接想到小籠包,這個「鼎泰豐=小籠包」的印象根本就已經深植人心,而且不只是臺灣人這樣,連歪果仁也都這樣,還指名吃小籠包就要去鼎泰豐、去鼎泰豐必點小籠包這樣…不過,好像有不少臺灣人已經跳脫這個幻覺惹?
  • 來自山谷間的跑山雞,不裹粉現炸,都是味蕾的享受,口口爆汁!
    聽老闆介紹,他們二市店開業一個多月,金榜店才沒開業幾天,就有食客專程驅車來買雞,想必這味道不簡單。從雞的品質就略知一二!「精選龍巖山林裡的跑山雞,每隻足足散養180天「用廈門話來說就是土雞啦~區別於普通飼料雞,跑山雞的雞肉更加緊實健碩,無論蒸煮煎炸,都自帶醇醇的清香味!3款人氣烹雞超美味!
  • 10萬個【泰式口爆熔巖蝦球】免費送!請全廣州人體驗新派東南亞美食.
    廚師心機大「婊」哥將佢做成一個有內涵嘅蝦球,足一個調味碗大小嘅蝦球入面裝滿冬陰功湯汁,香脆外表油溫夠熱冬陰功湯汁夠鮮辣,口爆威力十分巨大,粗暴嘅吃法刺激味蕾刷三觀!蝦球熱辣外表滋味難擋,醮醮秘制泰式千島醬一啖入口!Q彈蝦肉外表簡直想彈開你只牙。夠姜?一啖口爆咗佢!
  • 「天河·燕塘」班尼迪克蛋,一口爆漿!漏奶多士,酥到掉渣!還有喵星...
    摸腦袋順順毛會讓它們更舒服哦~你喜歡的貓咪這裡都有~怎麼看都是一副惹人喜愛的模樣!想要抱走的衝動快要壓制不住了!喵星人來了時而活潑,時而安靜,不僅僅是肢體,它們更是用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和你交流~這樣溫柔高貴的喵星人簡直是貓界「富家公子」,一顰一簇盡顯優雅,很難讓人不心動啊!
  • 王汎森:研究學問的一些心得、反省
    一、研究學問的快樂與痛苦   我是臺大歷史系、臺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後來碩論很幸運的出版,在當時被中研院看中,後來就進入了中研院服務。這在當時是很少的例子,曾經中研院錄取了很多碩士畢業、甚至是學士畢業的人進來,當然這也只有人文學科才有可能,好比今天的英國,依然認為大學畢業就可以大抵看出一個人的程度。
  • 王汎森 | 研究學問的一些心得、反省
    那就是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而自己又剛剛好略有所得,也就是你有一點點想法、心得,對這個問題有若干美好的想像,手頭邊又有若干的材料的時候,這時候是做學問最快樂的時候。 有幾件事情,是我覺得是做研究最痛苦的時候。第一就是校對,尤其是完成一篇文章,然後要重讀,並且不斷更改的時候。我在臺大的時候,有位老師的名言是:「時間永遠是不夠的」,這句話當我年紀越長,我越有體會。
  • 鼎泰豐美國老店熄燈前 美演員為小籠包趕來
    鼎泰豐美國創始店最後營業日充滿懷舊氣氛,好萊塢演員開車橫跨洛杉磯,只為再嚐一口老店小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