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陽市以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為抓手,堅持以 " 督 " 促 " 戰 ",聚焦主責主業、壓實政治責任,不斷建強脫貧攻堅力量隊伍、農村基層戰鬥堡壘,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掛牌督戰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 組織部的督戰隊到村裡,看完問完查完,才和我們見面。" 貴陽市花溪區高坡苗族鄉批林村第一書記安正祥清楚記得,今年以來,市委和區委兩級組織部門的督戰隊已來過 3 次。" 進村看、入戶訪和我們一起思考下一步工作,從『督』到『戰』,融入一線,全力鞏固脫貧成效。" 安正祥說," 雖然脫貧工作紮實,但組織部門的督戰隊依然抓得很緊。"
確如安正祥所言,今年貴陽市緊盯 " 按時高質量打贏 " 目標,圍繞市內鞏固脫貧成效、市外對口幫扶兩大任務,深入開展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雙線 " 掛牌督戰。
為確保脫貧攻堅 " 雙線 " 掛牌督戰不走樣、取實效,2 月 21 日,貴陽市委組織部制定出臺《全市組織系統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掛牌督戰工作方案》,將有脫貧攻堅任務的區(市、縣)、鄉鎮、村和承擔 "3+9" 對外幫扶任務的單位全部納入掛牌督戰範圍。4 月 20 日,貴陽市組織部下發《關於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的通知》,緊盯脫貧攻堅力量隊伍、態度作風和能力素質 " 三個到位 ",持續開展實地督戰。
此外,貴陽市還在市級和 10 個區(市、縣)均成立了由組織部長任隊長、部務會成員任副隊長的督戰工作隊和巡迴督導組,全市共組建由市縣兩級部務會成員領銜的督戰分隊 74 個。7 個市級督戰分隊定點聯繫督戰 7 個區(市、縣)、11 個鄉鎮、33 個村和承擔 "3+9" 對外幫扶任務的 7 家市屬單位、6 個區(開發區),剩餘鄉鎮、村和本地對外幫扶部門由相關區(市、縣)督戰隊負責督戰,實現了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任務較重的 64 個鄉鎮、405 個村、6 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所有對外幫扶單位掛牌督戰全覆蓋,持續壓實疫情防控、脫貧攻堅責任,確保中央、省委、市委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砥礪作風補齊 " 短板 "
" 感謝領導關心,我家門口路坎缺損了這麼小的事情,都有人管 ",近日,清鎮市市委組織部在流長鄉開展第四輪掛牌督戰時,發現王院村二組建檔立卡戶楊明義家門口入戶道路路坎存在缺損情況,有一定安全隱患。通過多方協調資金、物料,組織人員對貧困戶楊明義缺損路坎進行了維修。
而這只是貴陽市通過掛牌督戰中查改問題的一個例子。
" 圍繞壓實攻堅責任、配強攻堅隊伍、建強攻堅堡壘、提升攻堅能力等 6 個方面內容,貴陽市堅持市內脫貧成效鞏固和市外對口幫扶兩大任務一起抓、兩條戰線同步督。"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貴陽市督戰分隊採取座談訪談、測評暗訪、查閱資料等方式,積極深入一線、責任單位、農戶家中開展實地督戰,全面了解 " 兩不愁三保障 "、飲水安全、集體經濟發展等短板弱項,深入查找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產業革命和對外幫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截止 5 月底,市縣兩級督戰隊共走訪農戶 2594 戶、訪談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村 " 兩委一隊三個人 "2917 人,發現問題 127 個。
針對實地督戰發現的問題,貴陽市各級督戰隊深入分析根源,建立整改臺帳,將問題聚焦到組織、隊伍、幹部上來,推動問題見事見人,整改落實具體到人,全程跟蹤、逐項銷號。同時,加強與本地脫貧攻堅指揮部、工作專班的協同配合,系統分析上級部門考核督查反饋問題和市直部門綜合督查、行業督查發現問題背後的原因,將涉及攻堅責任、攻堅隊伍、攻堅能力方面的問題納入組織部門掛牌督戰同步推進整改落實。截止目前,前三輪督戰發現的 127 個問題已整改完成。
此外,在對外幫扶方面,貴陽市加強相關單位推進落實 " 六大幫扶工程 " 的督促檢查、跟蹤調度,推動政策、資金、項目等精準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傾斜,確保 6 月底前助推對口幫扶縣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在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體現省會擔當。據統計,今年貴陽市共安排財政資金 2.457 億元、整合各類投資 12.35 億元,在對口幫扶縣重點打造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生豬養殖等產業項目 19 個,全市一級批發市場省內農產品供給率將達 75% 以上,帶動就業 35 萬人。充分發揮貴陽大市場帶動作用,依託貴陽市的農產品物流園、生鮮超市、電商平臺等設立本省農產品扶貧專區,今年 1 至 4 月採購本省農產品約 37.9 萬噸、銷售金額 52.5 億元。
盡銳出戰提升攻堅能力
按照配強攻堅隊伍、建強攻堅堡壘的要求,今年以來,貴陽市開展市縣行業部門和縣鄉領導班子分析研判,調整充實 48 人;對個別區(縣)主抓扶貧工作的黨政班子成員分工安排進行調整,確保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抓脫貧攻堅;目前全市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鄉鎮 " 一把手 " 已經全部配備到位。同時,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鄉鎮黨政正職近期提拔且沒有合適接替人選的,明確其繼續負責抓好相關工作,確保脫貧攻堅不受影響。
據了解,今年貴陽市對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 274 個村 563 名 " 兩委一隊三個人 " 開展分析研判,437 人研判結果為 " 優秀 "、124 人研判結果為 " 稱職 ",2 名研判結果為 " 不稱職 " 的村委會主任已分別給予誡勉談話、停職處理。按照 " 大穩定小調整 " 原則,對 92 名因身體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職、家庭有特殊困難的村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進行調整輪換;根據攻堅需要增加 4 個駐村工作組,目前全市共 249 個駐村工作組、1245 名駐村幹部。市縣兩級選派農技人才 400 多人,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服務 4500 餘次。
同時,貴陽市還聚焦脫貧攻堅領域工作任務,以落實 " 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 政策、鞏固提升飲水安全質量、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開展勞務輸出等內容為重點,採取線上培訓、實戰訓練、以來帶新等方式,完成 245 名新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新任鄉村幹部全員輪訓。各區(市、縣)結合實際舉辦培訓班 53 期,培訓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鄉村幹部 4800 餘人次,幫助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升攻堅能力。
在建強基層戰鬥堡壘方面,貴陽市進一步完善村 " 兩委 " 幹部縣級聯審機制,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組織部門備案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村 " 兩委 " 交叉任職、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截至 5 月底,260 個行政村實現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 一肩挑 ",佔全市總數的 28.5%;深入實施 " 雙培工程 ",將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納入重點培養對象,儲備村級後備力量 2500 多人。結合脫貧攻堅隊伍分析研判,將村黨組織書記或主任研判結果均為 " 不稱職 " 的村納入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開展 2019 年 134 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村整頓工作 " 回頭看 ",鞏固提升整頓成效。
今年,貴陽市還通過發揮基層組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督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建立 " 村社合一 "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以 " 龍頭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 " 為組織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今年以來在產業鏈、合作社建立黨組織 59 個。
組織關懷讓幹部幹勁十足
端午小長假,對已進入戰鬥狀態的貴陽廣大黨員幹部而言,依舊緊湊、忙碌。
6 月 26 日早上 9 時,開陽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段紅蓮與城關鎮石頭村的村幹部碰了個頭,然後開始下組走訪,對脫貧攻堅整改情況進行實地督查指導並走訪了石頭村貧困戶李貽貴,了解到李貽貴戶下雨天飲用水存在雜質、渾濁現象,在村委會和駐村工作組的協調下,重新鋪設 1.8 公裡水管,增設一處取水點後,又請該村委會幹部持續關注李貽貴家情況。
" 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段紅蓮說,看著自己製作的脫貧倒計時間表上日期一天天減少,就會不斷告誡自己,已經到了關鍵節點,一定善始善終。
對於啃 " 硬骨頭 " 的一線幹部 ",貴陽市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待遇保障、關心關愛、安全防範等措施,按時發放駐村幹部工作補貼,為每名駐村幹部購買 100 萬元保額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元旦春節期間按照第一書記每人 1000 元、駐村幹部每人不低於 500 元的標準開展專項慰問。全市各級黨組織和派出單位與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談心談話 3500 餘人次,組織開展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安全教育 9000 餘人次。今年以來,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幹部 105 人、職級晉升 37 人;推薦 43 名黨員、19 個先進黨組織參加省脫貧攻堅 " 三優一先 " 評選;今年 " 七 · 一 ",全市還將評選表彰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各 100 個。
【來源:ZAKER貴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