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黨旗分外紅
山西沁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黨的組織路線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脫貧攻堅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工作,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務。山西省沁縣堅持加強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推動黨建融入扶貧、服務扶貧、引領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建強戰鬥堡壘 揚起黨建「龍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沁縣把建強鄉村領導班子作為抓黨建促脫貧的首要任務,堅決夯實脫貧攻堅組織基礎。
圍繞脫貧配班子。2016-2020年,先後選任3名村支部書記、8名「老鄉鎮」、20名大學生村官進入鄉鎮班子,58名鄉土人才、149名致富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支部創優樹標杆。開展「黨建紅旗村」創建活動,創省市標杆黨組織11個。圍繞踐行「兩山」理論,挖掘沁縣「治理漳河水、建設百裡湖」的治水功績,總結楊安鄉佛堂巖村植樹不斷線、萬畝荒山變青山的治山實踐,打造8個黨性教育基地。
沁縣冊村鎮黨委採取送學上門形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集體經濟強保障。沁縣總結推廣資源出租、資源盤活、資金利用、旅遊開發、能人依託、產業發展、成果收益、政策扶持、機制創新等「九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截止目前,省市縣先後投入2000萬元扶持28個試點村。出臺《沁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條改革舉措》,推動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萬元以上,99.1%達到5萬元以上。
再揚昔日愚公志 誓贏今朝攻堅戰
扶貧先扶志,鼓足脫貧勁。近年來,沁縣大力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在貧困村全部設立「一約四會」「一牆六榜」,全覆蓋開展扶貧勵志夜校。創作推出《脫貧路上好支書》《春風吹進蘆家嶺》《出彩村官龔來文》等一大批反映扶貧脫貧感人事跡的優秀文藝作品,每年春節向所有黨員和貧困戶發放主題宣傳畫,上門鼓勁「扶幹不扶懶」。先後表彰941戶黨員脫貧致富戶、脫貧光榮戶、致富光榮戶,從骨子裡激發擺脫貧困的決心和幹勁。
一名黨員一面旗 戰地處處黨旗紅
牛寺鄉西湯村黨員致富帶頭人代永亮引領16戶貧困戶發展6個木耳大棚,目前實現人均增收2000多元。
次村鄉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張婷,在抖音直播帶貨,把村裡的金米變「金珠」、南瓜變「金瓜」,村民的農產品成倍增值增收。
松村鄉朝仁村黨員鄉土人才張玉民6年來全縣推廣優良核桃6.8萬畝,被國家林草局評為全國首批林草鄉土專家。
沁州黃小米集團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石耀武實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2萬多農戶戶均增收4500元。
……
沁縣段柳鄉市級標杆黨組織雙溝村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沁縣脫貧攻堅戰場,處處有黨員身影,到處飄揚鮮紅的黨旗。
堅持縣領導深入包聯鄉鎮和分管職能部門,蹲點指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研判、溝通、協調,拿出對策和解決措施。
鄉村兩級幹部、扶貧職能部門幹部連明搭夜、只爭朝夕,長期「5+2」「白加黑」,奮戰在脫貧第一線。楊安鄉張家溝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新文,在帶領群眾實現整村脫貧徵程中,因勞累過度身患疾病不幸去世,年僅53歲。
盡銳出戰駐沙場 黃沙百戰穿金甲
2018年12月4日,郭村鎮丁家山村54歲的第一書記張水林,在鎮政府匯報扶貧工作後突發心臟病,倒下後再沒起來。
「寧可掙死牛,不叫打住車。」目前,140個包村單位,277支駐村工作隊,179名第一書記,633名駐村工作隊長隊員(不含第一書記兼任),2381名幫扶責任人,像水林同志一樣,成就了「最能打」「永不走」的沁縣駐村工作隊。
針對「懂扶貧」,每年開展駐村幫扶集中培訓、致富技能培訓和扶貧政策專題培訓。沁縣自己命題、組織考試,推動扶貧政策大學習、大普及和大落實。
針對「會幫扶」,開展「十大行動」,把幫扶工作融入到老百姓生產生活的點滴,把實事好事辦到貧困群眾的心坎。推動「五進十銷」,實施「以購代捐」,2020年消費扶貧金額達2.73億元。
針對「作風硬」,推行「五必須、五熟知、五保證」「三五」工作法、「雙六」舉措,嚴格「十要十不準」幫扶工作紀律。
來源丨國務院扶貧辦微信公眾號
編輯丨秦天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
原標題:《沁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