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榆陽區認真貫徹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夯實三級書記脫貧攻堅責任,以脫貧攻堅統纜三農工作,採取超常規措施,抓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榆陽做法,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優秀的好成績。2019年2月,該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一是黨建引領,夯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堅持區、鄉、村三級書記一起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能人返鄉,掀起了創業致富新高潮。湧現出魚河峁鎮、趙家峁村、黃崖窯村、柏蓋梁村,劉旭、王兆祥、張鵬濤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集體及先進個人,凝聚起了抓黨建促脫貧的強大合力。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組巡視陝西時,省委將榆陽區「抓黨建促改革促脫貧」工作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匯報。目前,榆陽區「抓黨建促改革促脫貧」的典型案例被推薦為國家的脫貧攻堅案例。
二是率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脫貧攻堅探索出治本之策和長遠之路。2015年,榆陽區從貧困村趙家峁入手,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逐漸探索出南北中改革的「三條路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連股連心連利的「三連」發展,尋找到了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和長遠之路。2017年6月,時任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對該區產權制度改革給予高度肯定,要求全省借鑑推廣。2017年9月,榆陽區在全省追趕超越暨脫貧攻堅季度點評會上作經驗介紹;2018年2月3日,在全省農業農村和脫貧攻堅工作會上,苗書記作了經驗介紹;2018年11月,榆陽區作為全國唯一的縣區級代表,在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會上介紹經驗。產改後,該區不斷強化產業扶貧導向,確立了「南果北草中蔬菜」的3+x產業發展模式,湧現出了趙家峁鄉村旅遊、白舍牛灘田園綜合體等一大批新模式、新業態,培育出光伏、中草藥、富曬水稻、土豬、土雞等一批新產業,長短結合的產業鏈條和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醫養結合、集中養護」,為保障式扶貧探索出新路徑。堅持開發式扶貧與保障式扶貧並重原則,在全國創新推出醫養結合新模式,建立區、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精準破解了兜底脫貧難題。目前,建成的區級養老機構4個收住貧困對象205人、鄉鎮7個敬老院收住貧困對象113人、村級幸福院164家收住貧困對象65人,累計383名貧困人口過上了老有所養的幸福生活,切實編密織牢了特殊貧困人口的兜底防線、從政策底線上夯實了保障式扶貧的根基。2018年11月16日,在全省扶貧養老服務工作會議上,榆陽區就「醫養結合」工作介紹了經驗,《新華每日電訊》、中國社會扶貧報等多家中省媒體進行專題報導。
四是深入推進三個美麗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集中實施了美麗集鎮、美麗村莊、美麗農居「三個美麗」建設,每年投入1億元,完善11個集鎮基礎設施、改造鎮容鎮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統籌貧困村、美麗宜居村、改革重點村等100個村,其中貧困村2018年投入4500多萬元,2019年投入5000萬元,改造提升道路、電力、通訊、飲水等基礎設施工程。將貧困戶人居環境改造納入美麗農居建設,實施美麗農居、舊居改造2589戶,兌現獎補資金2000萬元。加快推進人畜分離和廁所革命,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移風易俗,貧困村戶生活環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有效提升了貧困人口幸福感。
五是「網際網路+」社會扶貧,構築起榆陽社會扶貧的大格局。2018年,安排了94家企業幫扶80個貧困村,累計投入1133萬元幫扶資金;選派了132名幫扶專幹幫扶脫貧任務重的非貧困村,實現了幫扶全覆蓋。同年,榆陽區扶貧辦和慈善協會雙雙榮獲省扶貧辦授予的「網際網路+」社會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通報中,該區中國社會扶貧網註冊率排名全省第一、綜合對接成功率全省第三。
六是夯實脫貧攻堅基礎。緊扣行業部門、鄉鎮和扶貧辦數據信息與中省大數據信息平臺一致的工作主線,建立了信息修正和數據比對長效機制,隨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修改,信息數據質量從2018年第二季度上升為全省第3名,年終信息數據實現了零差錯,位列全省第一。
七是堅持「432」工作機制,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1、明確「兩個定位」。當好全區脫貧攻堅的參謀助手、統籌協調當好行業部門的幫手、實行組長聯繫部門責任制,實現了與省、市、區脫貧攻堅業務工作無縫對接。2、做到「三個同步」。扶貧辦堅持帶頭轉作風,各項工作都必須親自深入一線核實確認,以「一桿子插到底」的方式與各鄉鎮,做到工作同安排、業務同指導、責任同擔當。2018年以來,及時編制了5個政策彙編,印發工作導引6次,製作了榆陽區脫貧攻堅學習「工具包」,確保全區統一口徑標準,實現了從粗線條督查到手把手指導抓落實的轉變,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3、強化四項制度。綜合運用任務清單制、進度報告制、常態督查制、考核積分制「四制」工作法,督查採取直接進村入戶、直接查擺問題的辦法;創新實行粉黃紅三色督辦單制度,及時對階段工作和重點工作進行溫馨提示、提醒警告、通報批評;按月創辦刊發《榆陽扶貧簡報》、工作動態,曬成績、晾問題、比擔當,實現督導工作和防返貧工作由點到面、全面鋪開,促進各鄉鎮和部門「功夫下在日常、工作做在經常、成績出在平常」。
八是鍛造過硬的扶貧幹部隊伍。近年來,堅持「好幹部」標準選人用人,堅持「事業為重、實幹為要、人崗相適、人盡其才」的用人導向,培養使用了榆陽區扶貧辦主任高登科等一大批在重要崗位上經受了急難險重的優秀幹部,每年表彰20名在脫貧攻堅崗位上有突出貢獻的幹部,每人重獎1萬元,對脫貧攻堅成績突出的提拔重用。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