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馬山縣加方鄉新聯村下地力屯脫貧戶曾利會賣出了4頭黑山羊,獲得收入1萬多元,「看『班主任』的黑山羊養得那麼好,我就跟著他一起幹,有他帶領我們,放心得很!」曾利會的小院裡傳出陣陣笑聲。
曾利會所說的「班主任」,就是新聯村的致富帶頭人班春規。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新聯村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把村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和把致富帶頭人吸納為黨員,在他們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下,大力推進黨建扶貧相融共贏。2017年,新聯村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新聯村黨支部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命名為「五星級黨組織」。
「以前,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好的產業項目無法落地。」新聯村第一書記黃志說。「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經過調整,新聯村配強了村「兩委」班子,由頭腦靈活、勤奮踏實的致富帶頭人班春規擔任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
村裡要致富,就要有合適的產業項目。「新聯村地處大石山區,不適合發展種植業,但養殖業應該大有可為。」班春規將心裡的想法一一兌現在產業基地裡,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和土地流轉,他將老家龍水屯的羊舍、牛舍進行整理並擴建,存欄的黑山羊已達100多頭,讓村民們看得見發展養殖業的成效;吸納貧困戶們到養殖基地裡務工,實現土地流轉和務工雙重收入。
班春規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黑山羊、肉牛養殖,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村民和貧困戶在他身上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也跟著一起幹。已於2016年脫貧的曾利會如今也成為養殖好手,「只要肯動手,總不會虧了自己。」村幹部來帶頭,村「兩委」班子齊發力,一個個產業項目紛紛落地,一項項好政策走進千家萬戶,村級活動場所得到完善等,新聯村的村容村貌和經濟產業煥然一新。
憑藉勤勞的雙手,貧困戶劉雪香和丈夫通過發展家庭養豬,闖出了一條脫貧路,並帶動周邊村民一起養豬脫貧。正當日子一步步向好發展時,丈夫卻因病過世。為了完成丈夫「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遺願,劉雪香毅然接過致富的接力棒,堅持發展家庭養豬,繼續帶領村民向小康生活邁進。
「我有10年的養豬經驗,將這些心得分享給鄉親們,他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現在有5戶貧困戶跟著我一起養豬。」劉雪香告訴記者,除了養豬,她還摸索著種植沃柑,目前種植了3畝,每畝年收入達1.8萬元。
「我們把村黨組織帶頭人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同時又把致富帶頭人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入黨積極分子、發展成黨員,使其成為村裡的後備力量,不斷為村裡增添後勁。」黃志說,目前村裡有5名致富帶頭人,其中2名是黨員,致富帶頭人劉雪香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從根本上來說要靠黨建引領、產業帶動,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聯村黨支部書記蒙勝敏說,通過黨員、村幹和致富帶頭人的不斷銜接培養,新聯村的脫貧效應不斷顯現,2019年「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1.84%,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2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