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的王國和低調的女王|老乾媽每年創造45億營業額,卻堅持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不做廣告

2021-02-16 財經天下周刊

在網際網路上,陶華碧被90後稱為「國民女神」。留學生群體在國外超市花高價買走老乾媽辣醬,從豆豉和辣椒的香氣中吃出「家鄉的味道」。有國外網友說,「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文 /  郭彥博

編輯 / 金焰

貴陽南明的老乾媽廠,像是一個封閉的紅色王國。

 

王國面積方圓數裡,盤亙在貴陽市東南郊龍洞堡雲關村的一片山坡上。整個廠區夾在兩條高速公路之間,僅有一條幾米寬的馬路,可供行人和紅色油罐車往來出入。

 

裝飾風格實在太過低調,以至於讓王國看來有些土氣。外牆要麼用農家院常用的白色瓷磚,要麼刷上一層白漆,有的建築乾脆裸露著斑駁的水泥面。辣椒的味道瀰漫在空氣裡,起東南風的夏天,辣椒炒熟後的悶香,據說可以飄到10公裡外的貴陽市區。

▲紅繡球掛在老乾媽廠區的每棟門上。圖 / 郭彥博

超過4000名工人裹在藍色制服裡。一天10多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裡,他們在廠房、食堂、宿舍之間三點一線,脖子上掛著的紅色工牌,是他們出入王國的唯一通行證。

 

廠門口巡視的保安目光警惕,不容王國有任何來自外界的窺探,陌生人拿手機拍照即會遭到盤問。進出王國更要嚴格查證,「如果沒打招呼,就算當地領導來了,也不會放行」。

 

紅色,是王國的主色調,也是王國唯一的女王陶華碧最喜歡的顏色。

 

這種專屬於辣椒的紅色,出現在王國的每寸領土上。紅色綢布中間裹成繡球,兩側留出綢帶,懸在王國的每棟門上。從車牌號「貴A8888」的限量版勞斯萊斯,到數十輛塗成紅色的大貨車和油罐車,後視鏡上一律繫著紅布。

 

女王陶華碧就住在裝飾藍色玻璃外牆的行政樓裡。這棟6層高的建築,橫平豎直左右對稱,據說原是當地鄉政府的辦公樓。

 

樓頂上起裝飾作用的飛簷,讓行政樓看起來像是女王王冠上的冕旒。兩人多高的老乾媽3個大字在夜裡亮起時,即便幾公裡外的高速公路上也清晰可見,仿佛在向世人宣誓著王國的權力和財富。

女王陶華碧白手起家,創造並守護著王國的巨大財富。

 

1989年夏天,貴陽206地質隊一名李姓會計的遺孀陶華碧,用撿來的磚頭和石棉瓦,搭成一間不足10平米的涼粉店。

 

開業第一天,陶華碧只賣出7斤涼粉,沒想到涼粉的免費佐料——她自製的風味豆豉辣椒醬,卻被食客們搶光。「老乾媽」的名號很快在附近的高校學生中叫響,再由來往的大貨車司機傳遍雲貴,最終徵服了中國人的味蕾。

 

7年之後,陶華碧的紅色王國正式奠基。剛開始,女王的追隨者只有40名工人,廠房是從雲關村村委會租來的兩間平房,包裝瓶貼由大兒子李貴山設計。瓶貼上用了那張著名的肖像——陶華碧繫著白色圍裙,身體微側,眼神裡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執拗和倔強。

 

對於生在紅色年代、崇拜毛澤東的陶華碧來說,積累財富的過程像是一場永不止息的戰鬥。

 

經過21年的苦心經營,老乾媽辣醬在行業內幾無敵手,女王陶華碧卻依然在王國裡深居簡出。她的辦公室連著臥室,從建廠那天起,吃住都在廠裡,極少在外界露面。兒子和秘書安排她外出旅遊,才過沒兩天,陶華碧就要求回廠,「聽不見廠子的瓶子響就睡不著覺」。一名追隨女王多年的下屬稱,陶華碧仿佛是為辣椒而生的。

▲2014年3月,陶華碧在兩會會場。圖 / CFP

 

她每天早上7點起床,每晚7點必看央視新聞聯播,不管忙到晚上幾點,當天能處理完的事絕不留到第二天。三餐求簡,吃不慣大魚大肉,不管什麼蔬菜,只要有辣椒就行。她容不得任何浪費,有員工見過她去食堂和工人一起吃飯,不鏽鋼餐盤裡一粒米都不剩。

 

回憶創業歷程時,陶華碧常會用到一個詞,「幹仗」。

 

早年開飯店,遇到環保城管工商吃拿卡要,沾火就燃的陶華碧拿起炒瓢就要幹一仗。「你要錢可以,但是要正當,禮拜天不穿制服不帶證件來店裡,是不是來白吃的?我不是隨便可以欺負的,我就要打你!」

 

為貴陽當地企業家津津樂道的是,陶華碧還曾為了納稅和當地稅務部門「幹仗」。據說,有一年因為稅務部門少統計了30萬,老乾媽廠成了南明區納稅第二名,陶華碧直接爆粗口打上門,「給老子查清楚!」

 

女王堅守著致簡的商業理念,老乾媽官網上對於自己企業的介紹只有短短一句話。她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不做廣告,認為「上市是欺騙人家的錢,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有官員曾勸她投資房地產,陶華碧卻說,自己這輩子幹好辣椒這一件事就行了,錢來得再快,也不能貪多。

8塊錢一瓶的老乾媽辣醬,是王國的紅色造血細胞,不計日夜為女王創造著財富。據媒體報導,每天有超過230萬瓶辣醬從王國裡輸出,帶回超過45億元的年營收額。陶華碧位列《2016胡潤中國百富榜》第487位,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1819位。

 

在網際網路上,陶華碧被90後稱為「國民女神」。留學生群體在國外超市花高價買走老乾媽辣醬,從豆豉和辣椒的香氣中吃出「家鄉的味道」。有國外網友說,「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與王國快速增長的財富和老乾媽品牌的熟知度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女王陶華碧至今仍保持著絕對的低調。

 

陶華碧從來不接受採訪,幾乎是貴州媒體圈的共識。十幾年來,少有記者能約到陶華碧,回絕的理由出奇一致:身體不好,工作太忙。有記者曾試圖通過當地政府宣傳部門聯繫陶華碧,廠方的回覆是,「老乾媽說自己沒文化不識字,接受採訪不知道說什麼,害怕說錯了,還是算了吧」。

 

2008年全國兩會上,鮮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全國人大代表陶華碧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2012年,一張陶華碧戴皮帽穿皮大衣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熱傳,吃慣了老乾媽辣醬的網友興奮異常地留言:「令無數男人慾火燒身,熱血沸騰的女人出現了!」

▲陶華碧參加2015年兩會。圖 / CFP

陶華碧在媒體鏡頭前依然能躲就躲,惜字如金,在記者圍堵中「坐得像一尊佛,任憑你怎麼問,就是不開口」。

 

就連官方活動,陶華碧都很少參加。一名貴陽當地官員回憶,他曾在一次重要會議上見過陶華碧,省裡領導點名讓陶發言,老太太就是不說話,只讓秘書代其發言。

 

從2016年開始,陶華碧連續兩年缺席全國兩會,請假的理由是身體問題,頸椎、肩椎不好。一名接近陶華碧的人士說,陶華碧早年常背百斤重的背篼在龍洞堡山間賣貨,過重的負荷讓她落下難以治癒的肩周炎和頸椎病,至今仍需貼膏藥緩解。

▲陶華碧參加2015年兩會。圖 / CFP

 

封閉的王國和低調的女王,卻是貴陽的代名詞之一。曾有貴陽當地創業者做過一個「外地人對貴陽印象」的調查,答案裡最多的三個詞是:窮、遠、老乾媽。

 

貴陽當地作家李運娥從未見過陶華碧本人,收集到的故事卻已足夠她寫成一本30萬字的小說《雲關村與老乾媽的故事》。李運娥說,陶華碧曾懸賞500萬請人給她寫本書,最終也因工作太忙無疾而終。

 

陶華碧的創業史在貴陽人中口口相傳。地質隊家屬院的老街坊說,陶華碧是當年家屬院裡起得最早的一個,人勤快能扛事,是不識字的陶華碧成為億萬富翁的秘訣。貴陽市圖書館一名圖書管理員說,講誠信不偷稅,是陶華碧對抗複雜地方關係的保護傘。

 

龍洞堡機場接活兒的出租司機們,隨口能講一堆真假難辨卻大同小異的陶華碧發家故事。路過老乾媽廠時,他們會指著環城高速邊上的廠房介紹,「老乾媽廠就在這兒,陶華碧就住裡邊」,言語裡滿是自豪。

長久以來,陶華碧和她的紅色王國都隱藏在神秘之中,以至於3年前「陶華碧不再持股老乾媽」這樣的重磅消息,直到今年春節後才被媒體發現。

 

目前,老乾媽公司股份由陶華碧的兩個兒子持有,大兒子李貴山管市場,二兒子李輝抓生產,陶華碧依然是老乾媽董事長。

 

兩個兒子似乎也繼承了陶華碧低調的行事作風。在公開資料裡,僅知道李貴山當年從部隊轉業後在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後來辭掉工作隨母親創業,成為老乾媽第一任總經理。2008年,小兒子李輝接棒成為總經理,並任職至今。

 

擁有絕對權力的女王,似乎已經做好了隱退的一切準備。

▲一條坑窪水泥路是通往南明老乾媽廠區的唯一通道。圖 / 郭彥博

 

如今,70歲的陶華碧坐擁70億身家,仍保持著開涼粉店時的作息習慣。除了偶爾和周圍的老太太們打打麻將,陶華碧幾乎沒有什麼業餘愛好。

 

雲關村村民中流傳,陶華碧是打「捉雞」——一種貴陽當地流行麻將玩法的高手:勝負感極強,善於記牌,很少點炮。

 

故事真假難辨,但身邊人介紹,陶華碧確有驚人的記憶力,能記住公司很多人的姓名和生日,秘書為她準備的講話稿,聽上幾遍基本上就能一字不差背下來,財務報表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並很快心算出進出總帳。

 

女王仍要親理王國的日常運轉。公司帳目清晰,辣椒大豆菜油進貨多少,辣醬賣出去多少,每筆帳都要陶華碧親自在文件右上角畫個圓圈。她生於貴州湄潭一個貧困家庭,從小不識字,後來才學會了寫自己名字,批文件時才一筆一划寫下「陶華碧」3個字。

 

身邊人說,直到現在,陶華碧還親自主持研發新產品。她對於辣椒的熟悉和敏感度無人能及,為保持靈敏的味覺和嗅覺,不喝茶不喝飲料。採購的辣椒,她都要親自審看,拿鼻子一聞就知道好不好,拿到競品辣醬,嘗一口就能做出同樣的味道。

 

女王性格也像極了辣椒,她性子火爆,恩怨分明。一位追隨陶華碧多年的工人說,老乾媽性子上來,難免訓斥打罵員工,但她把員工看作自家孩子,還曾主持員工的婚禮,有位保安得重病要透析,陶華碧知道後當即籤字拿錢,囑咐「別在乎錢,治好為止」。

管吃管住,普工薪水至少超出當地平均水平500塊,這為王國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勞動力。78路公交車從火車站直達雲關村,公交車司機見慣了背著大包小包的年輕人,他們從遵義、畢節一些偏遠山區應聘而來。

 

每月月中,剛發了薪水的工人排著隊,小半天兒就能把廠門口ATM機裡的現金取光,這也是工廠附近小商店和小攤販生意最好的時候,在這一天,零食、香菸和洗漱用品通常會賣斷貨。

 

一家小商店開在女工宿舍門口不遠,廉價的被褥和枕頭專門針對新入職的老乾媽員工,會講價的100塊就能拿走一套。老闆娘說自己認識陶華碧的小兒子李輝,時常見到這位初中同學從自己店門口路過,卻沒有打過一聲招呼,「人家發達了,搭上話也不知道跟人家聊什麼對不對」?

▲在廠區門口經營小商店的雲關村村民,每個月都能賣出50多套被褥。圖 / 郭彥博

雲關村已經拆得不成樣子,大部分村民已搬走,按照貴陽市南明區的整體經濟規劃,這裡將成為食品工業園。老闆娘仍守著自己的小店,試圖多談些拆遷款,十幾年來,她見證了路對面的王國不斷擴建廠房,一點點擴大領土範圍。

 

天氣好的時候,老闆娘時常看到陶華碧在廠裡轉悠,老太太繃著臉,像是在守護著什麼。

文章轉載自【每日人物】公眾號(ID:meirirenwu)

點擊關鍵詞可查看歷史文章

封面報導  脫口秀|任泉|網際網路金融|陳天橋陳大年|網際網路十年創業記|微博的二次崛起|VC寒潮|陌陌|OS'Car|解密網紅|古永鏘|姚勁波|梟雄張旭豪|

創新創業  拉卡拉 |王功權|視頻審核 |WeMedia|共享單車|網吧重生|短視頻|快手|知識分子|科大訊飛|羅永浩|摩拜新車|跨境電商|

創意階層  楊麗萍|曹保平|張譯|導演李楊|《我在故宮修文物》 |青山周平|賈玲|田沁鑫|高曉攀|馮小剛|鄭鈞|黃渤|

相關焦點

  • 尋訪老乾媽 | 封閉的王國和低調的女王
    貴陽南明的老乾媽廠,像是一個封閉的紅色王國。 王國面積方圓數裡,盤亙在貴陽市東南郊龍洞堡雲關村的一片山坡上。整個廠區夾在兩條高速公路之間,僅有一條幾米寬的馬路,可供行人和紅色油罐車往來出入。 裝飾風格實在太過低調,以至於讓王國看來有些土氣。
  • 她靠賣糖果成就上億身家,不上市不融資,打造的品牌名氣堪比老乾媽
    從小作坊到大公司,從「一顆酥糖闖天下」到「大休閒綜合體」,從默默無聞變成行業標杆,馬大姐的名氣可以說堪比老乾媽。但大多數人未必知道它的創始人叫馬桂敏。靠賣糖果成就上億身家,馬桂敏的確算得上是中國少有的女強人。
  •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推薦語:國內那些承諾永不上市的企業,似乎都慢慢乘坐上了資本的列車,走上了IPO的大道。比如順豐已經疾馳而去,如今其市值已經達到了3654億。另外三家,除華為堅定不上市之外,娃哈哈也已動了上市的念頭。最後剩下的就是中國最強辣醬品牌——老乾媽,不過在陶華碧女士掌舵時代,老乾媽基本上也沒有了上市的可能性,畢竟老乾媽陶華碧曾不止一次對外發聲:老乾媽不會上市。而說到這個在國內大名鼎鼎,甚至一度把產品賣成國外「奢侈品」的老乾媽,大家對它是一個怎樣的印象呢?
  • 陶華碧救不了老乾媽!千億辣醬帝國背後,危機四伏
    老乾媽!果然出事了!就在昨天,老乾媽的兒子李貴山被限制高消費,仔細一查發現,是李貴山旗下的一家房地產公司,據悉,這家公司已經連續被限制高消費19次,有6條被執行人記錄,涉及金額為9757萬元。這李貴山好好的辣椒醬生意不做,去折騰房地產?
  • 老乾媽真的不知道騰訊給免費做了廣告嗎?我不信!
    彼時,被譽為「不懂網際網路」的老乾媽首次與電競的跨界合作,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媒體和自媒體也紛紛分析、報導雙方合作的意義,在微博等社交網絡,也有很多網友圍觀討論,#老乾媽漂移火辣辣#成為熱議話題。此後,騰訊通過《QQ飛車》遊戲以及關聯的一系列周邊活動,為老乾媽做了大量推廣。
  • 關於老乾媽,你不知道的 10 件事
    在天貓老乾媽旗艦店上,它的銷量也是最高的。但是,在論壇上老乾媽口味排行的帖子裡,大家推薦的口味卻各不相同。風味雞油辣椒,幹煸肉絲油辣椒和油辣椒佔據了多數的推薦。3/老乾媽已經很潮了/有人說老乾媽從不打廣告,雖然家喻戶曉但卻保持神秘感。但實際在新管理層上任後,2018 年開始老乾媽就已經做了很多有意思的營銷了。
  • 曾經如日中天的老乾媽,如今卻走下坡路,陶華碧的兒子難辭其咎?
    說起老乾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華碧堅持不上市,一定不讓外國人賺我們的錢。從此之後,老乾媽、華為就被大家公認為是國民品牌了。老乾媽的自身實力自然也不差,在國外,老乾媽成為熱捧的寵兒,一瓶辣椒醬打出一片海外市場!
  • 國內老乾媽不做的營銷,國外「老乾媽」早就玩瘋了
    老乾媽和騰訊的「滑稽新聞」在持續發酵。有網民調侃到:「老乾媽在超市都不打廣告,為什麼要和QQ飛車合作?」這個論點乍一看有道理,其實不完全對。老乾媽在「和年輕人打成一片」這件事上差了一點。
  • 這5家國產企業,明明有實力上市!為何卻偏說「不」?原因為何?
    眾所周知,大多數公司都熱衷於上市,因為上市會給他們帶來名利,而公司老闆們更有機會獲得暴漲的財富。然而,大多數時候,他們忘記了上市的真正目的: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但面對日益複雜但不斷演變的資本市場,這些國內巨頭之所以堅持說"不",並不是因為缺乏實力,而是恰恰相反:他們的實力太強大,但就是堅持不上市。
  • 「國民女神」老乾媽的家族式成長難題
    實際上,對外界而言,過去幾年來一再重申「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的老乾媽,在為節約成本改用河南辣椒、市場份額減縮、配方洩露、廠房識貨等等新聞之後,疑惑在於:老乾媽,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老乾媽嗎?01 「國民女神」老乾媽,一個時代的成功?「我明明納稅第一,怎麼給我弄到第二,30萬稅款你們給我弄哪裡去了?」
  • 營銷 老乾媽:從不打廣告,為什麼火遍全世界?
    文/鄧瓊瑤 創富邦作者論實力,她丈夫早逝,還帶著兩個孩子四處打工,壓根沒什麼實力;論機會,她做的是麻辣醬,屬於傳統產業,發展前景不明朗;論學歷,她沒有上過學,更談不上讀大學甚至「留洋」。當老乾媽在大陸市場站住腳後,又逐漸向香港、臺灣、日本等國內外地區進行市場拓展,到目前為止已經擁有40多個國家的海外市場。老乾媽每一天都會生產出大約130萬瓶辣椒醬,由始終等候在廠區的卡車拉走進入銷售渠道,然後迅速被發往中國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個國 家和地區。
  • 靠一紙秘方年收25億,坐擁億萬資產卻節衣縮食,從不接受融資貸款
    很多企業都想上市,因為上市就意味著能夠獲得大量社會資金,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並且還能提高企業知名度,讓企業擁有更加廣闊的收入渠道。在號稱「永不上市」的企業當中,除了順豐借殼上市以外,像娃哈哈、華為和老乾媽等企業都沒有上市。
  • 這些公司不上市發展卻不錯,餐飲巨頭年入50億,拿1.2億獎勵員工
    企業上市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本進行企業的建設和發展當中,但是並非企業要發展就只有上市一條通道。中國存在許多堅持不上市但是依然能夠發展很好的企業。以全球第二大通訊供應商華為、生產及銷售量最大的辣椒製品生產企業老乾媽、中國本土日化民企巨頭立白和廚電行業龍頭老大方太等為代表。他們每個人不上市都有充分的理由。華為總裁任正非認為過早上市將會擊退科技企業人才的奮鬥激情,同時華為也大量為員工發放股權激勵,其中一般上市企業最多只能有200個股東,而華為本身就有超過6萬員工持股。
  • 最低調的民營巨頭企業:公司一年營收6000億,創始人卻堅持不上市
    然而,除了這些大牌之外其實,有很多隱形的巨人,非常強大,但並不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因為它們通常非常低調,其規模和實力被「隱藏」,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低調更重要,尤其是對一些懂得發財道理的有錢人來說。
  • 王守義:靠祖傳秘方養家餬口,如今年入21億,卻始終堅持不上市
    引言 很多人為了賺錢往往不擇手段,甚至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出來,他們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而被利益和貪婪蒙蔽了雙眼。 包括一些年輕人創業也是如此,他們一味想著怎麼樣來錢快,卻不肯腳踏實地地做實業,結果往往以失敗告終。
  • 老乾媽:千億辣醬帝國的傳承
    本報記者 屈麗麗編者按/ 與無數中國前首富被資本拖下深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乾媽陶華碧著名的「四不原則」: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在這一原則之下,老乾媽從偏安貴州一隅的40人小廠穩步發展成為千億的辣醬帝國。從1997年到2020年,老乾媽憑藉「口味」護城河,不僅在國內樹立了口口相傳的口碑,更是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擁戴。
  • 50億「老乾媽」該指望誰?
    來源:無冕財經貴州當地有個說法,貴州有兩瓶,一瓶茅臺,一瓶老乾媽辣椒醬。 其中,一瓶於資本市場沉浮二十載,如今冠絕A股風光無限;一瓶偏安一隅打造隱秘「王國」,卻在創始人隱退後屢傳負面。不僅幫助公司整章建制,梳理流程,還教會了不識字的陶華碧如何在文件上工工整整的籤名。唯有一樣,對母親一貫對外宣稱的「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原則,李貴山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早在2005年,李貴山便在昆明市投資開設了昆明錦泰大酒店,並持續經營至今,這也是李貴山為數不多的投資成功案例之一。
  • 貴州真正的首富,不是華為的任正非,而是一個大字都不識的老太太
    不過事實上貴州的首富並不是任正非,而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任正非持有華為的1%的股份而已,雖然華為的估值超過了萬億。不過因為任正非的持股非常少,所以任正非的身價也受到了影響。目前任正非的真正身家也才100多億而已。任正非當年為了融資,把大部分的股份讓給了員工,如今華為的股份分散在9萬多員工手中。
  • 兒子不爭氣差點砸招牌,73歲陶華碧回歸,一招「逆襲」挽回2億
    最近昆明一家樓盤傳出來「爛尾」,但是這件事也和老乾媽扯上了關係,原來這個開發的樓盤,是由陶華碧的大兒子李貴山和人合夥投資的房地產公司負責,當初這家公司還「豪擲」4億元拿地,如今看來這錢也只能打水漂。在2016年老乾媽的營收還在45億元,但是在2018年則是下滑到了43億元,兩年時間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還損失了2億,這對70多歲的陶華碧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本來就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她,靠著街邊的一個「涼粉攤子」才將老乾媽發展到了現在這個規模。
  • 兒子接手就被吐槽,老乾媽到底哪變了
    它就是1996年誕生的老乾媽,雖然國內辣醬市場誕生了眾多品牌,不過老乾媽始終能夠佔據一席之地。這和創始人陶華碧在背後的付出也是有關的,陶華碧從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婦女,帶領老乾媽做到「國民辣醬」的地位,其中有多辛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剛開始的時候,陶華碧也不是專門賣辣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