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對它都是並不陌生的。然而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了「手抖」,但是帕金森疾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這一個哦。今天藉此機會就帶領大家好好詳細的了解一下關於帕金森的那些事!
一、什麼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以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進行性退變為主、多系統受累的緩慢進展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分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及姿勢步態障礙的運動症狀,其中,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為 2%。目前,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數已超過 200 萬。
近年來,帕金森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絕大多數患者的早期症狀都是以「手抖」為主,該症狀也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越發的嚴重,但是老年患者都誤以為手抖等是年紀大了的通病,因此往往導致就診時間延誤平均超過半年以上。
因此,當出現手抖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早前往醫院就診,越早治療病情的控制也就越好。說到這,大家最關心的誤以是帕金森疾病的治療方式及效果,到目前為止,帕金森病這一疾病依舊是無法根治的,只能通過手術的方式消除症狀,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因此掌握好帕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方法也是尤為重要的。
二、帕金森的治療有哪些?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很多,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但最重要且貫穿疾病全過程的手段依然是藥物治療。
1、藥物治療
在治療帕金森的藥物中,其中美多巴和息寧緩釋片是目前最常用的合劑,前者為左旋多巴與苄絲肼合劑,起效快、效果強、持續時間短;息寧緩釋片為左旋多巴與卡比多巴合劑,效果較美多巴弱,但作用時間長。
除這兩類藥物外,還有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B 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抗膽鹼能藥物等藥物。
但是在這要提醒一下大家,長期應用左旋多巴會出現一種藥效減退的現象,稱為劑末現象,主要表現為左旋多巴的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如不增加給藥次數,在用藥間隔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症狀加重或清晨症狀惡化的情況。
因此,當帕金森患者出現劑末現象時有效的對策就是增加左旋多巴的給藥次數,縮短給藥間隔,或諮詢醫生調整用藥。
2、手術治療
早期藥物治療效果顯著,而長期服藥後療效明顯減退,以及出現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或類似的異動症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只能改善症狀,不能根治疾病,術後仍需應用藥物治療,但可以減少劑量外科治療包括蒼白球或丘腦底核毀損或切除術、腦深部電刺激等。
其中,腦深部電刺激對帕金森患者臨床症狀的控制是非常的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緩解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等,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哦!
哪些情況的患者不適合腦深部電刺激呢?
1、有些疾病的早期,比如帕金森症候群,或者某些類型的肌張力障礙,也會出現一些類似帕金森病的表現,而且使用了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後,短時間內有效,但其實並不是帕金森病。只有等到病情發展到了中期,才能確診是不是帕金森病。因此,患者剛發病的這段時間內,還無法明確診斷時,不建議安裝腦起搏器。
2、對於已經明確診斷是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安裝腦起搏器。但是如果身體有其他基礎病,例如頭皮有嚴重的感染、心血管系統疾等,這一類患者便無法安裝起搏器。
3、帕金森病已發展至晚期,甚至出現了併發症,比如手腳長期震顫、僵直,造成肌肉攣縮、關節變形,這個時候手術安裝起搏器的效果會沒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