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他們居然敢當面懟老闆,蛋殼君都是躲在廁所罵的。還有噢,這些王爺皇帝們可不可以跟潮汕人學習一下,多生奴仔少作死!
這場認爸持久戰一直打到了嘉靖三年正月,歷時三年半之久。
嘉靖皇帝陣營因為新科狀元桂萼與張璁兩位隊友很給力而取得了突破性的勝利。之後,成功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孝宗敬皇帝為「皇伯考」。
懟老闆偶像天團隊長兼內閣首輔楊廷和估計是看這樣子搞下去估計都得小命玩完,所以就辭職不幹了。
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大禮議」。
都到這種局面了,內閣應該會認輸了吧?
事實上並沒有,我們的蕭同學也選擇與隊友們一起戰鬥到底,耿正剛直的性格使他無懼無畏,而這,也為他短暫的仕途生涯寫下了註腳。
那一年,他三十歲,於仕途而言,他顯然是太年輕,雖然他的對手,他的老闆,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但是自帶皇家光環的老闆掌握生殺大權,且,此人暴戾。
反觀桂萼、張璁二位的職場心得:老闆說的都是對的,老闆要天上的星星,我連月亮也一塊給您摘下來!
結果怎樣呢?
當然是跟你身邊那些會逢迎拍馬的同事一樣咯,領導很滿意咯。然後這兩人迅速升官,先後被調往南京任刑部主事。這兩人到南京後,馬上領會到了領導的意圖,又迅速聚集了一批人,就大禮議一案繼續給皇上寫奏章,跟內閣那邊叫板。
蕭與成等翰林院官員坐不住了。
大禮議的事就該告一段落了啊,趕緊辦正事啊,朝廷社稷被你們這些人忘得一乾二淨了吧?
你們還撕逼撕上癮了是吧?
你們很棒棒,送你們一個辯論小能手行了吧?!消停下好伐?
嘉靖三年六月
應反對以桂萼、張璁逢迎幸進,不合制度入選翰林院學士,蕭與成參與了翰林官員請辭的集體抗議活動。其後,他又在翰林合疏反對老闆嘉靖不合濮儀先推尊生父。
終於在十一月被嘉靖帝調離京師。
這其實已是最好的結果,讓我們來看看以下數據,了解一下懟老闆的後果:
共有18名官員死於酷刑之下,180多人被貶職廢黜,8人永遠充軍,永不赦回。
這次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以皇權威懾群臣的方式贏得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