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甘南,碧草如茵,雨水豐富,空氣溼潤。來自全國的16位攝影人,加入18度行攝的大家庭,行走於甘南-川北-青海藏區三省,行攝8天。
甘南是一片經典攝影勝地,大片的草原、高山、大把的人文素材,在這裡我們需要穩定的三腳架提供拍攝高清晰照片的保障。「漫富圖」為我們提供了:MT055XPRO3(鋁合金三節專業型三腳架)、MT055CXPRO4(專業四節碳纖維三腳架 )、MHXPRO-3W(三向雲臺快裝板:200PL)、MH054M0-Q5(054 專業型球型雲臺快裝板:200PL)、MK190XPRO4-BHQ2(190鋁合金四節三腳架球型雲臺套裝球檯MHXPRO-BHQ2)、MTPIXIEVO-BK(PIXI EVO迷你三腳架-黑)、MLUMIEMU-BK(LUMIEMUSE8 流明8 LED 燈 )、MB PL-B-220(大黃蜂-220雙肩背包)及GK2545T-82QD(新旅行者2號4節碳纖維球型雲臺套裝GH1382QD)共9個包括三腳架、l ed燈、雲臺、攝影包等在內的設備保障。使全程體驗變得更加安全舒適穩定。
D1 - 來自祖國各地多個地區16位影友在蘭州集結,召開行前見面會。由攝影指導老師管昕詳細介紹此行的拍攝內容,大家現場觀看由管昕拍攝的行程樣片,對行程內容初步了解。
D2 - 正式行程開始。從海拔1500米的蘭州一路爬坡進入甘南藏區,天氣溫度越來越低。經過一上午的車程,大家抵達合作用午餐,下午到達甘南藏族自治州--郎木寺鎮,拍攝經典的「格爾底寺」、「郎木寺風情」。
雨中的格爾底寺,更顯朦朧神韻。導遊小侯帶大家進入寺廟參觀了解其文化特色,安靜氛圍從側面展現其是一座莊嚴的寺廟。講經堂門前有兩隻山羊分別為紅黑白色,一會站在不動,一會趴在門口休息,雖然下午一直都在下雨,大家都沒被惡劣天氣影響,聚精會神於每一個細節,不斷的捕捉著精彩的畫面。
D3 - 早上起來,天空依然陰沉,我們繼續前往白龍江北面甘肅界「賽赤」寺廟,拍攝郎木寺晨景。早餐後驅車前往迭部的「石城」--扎尕那,拍攝天堂聖境;
郎木寺 郎木寺具體是一個地域名稱,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下轄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時也是四川格魯派寺廟達倉郎木格爾底寺的簡稱。在郎木寺溝裡有兩個隔河相望的寺廟:一座是四川的達倉郎木格爾底寺,另一座是甘肅的賽赤寺。郎木寺的發源地是四川境內的郎木寺大峽谷,在峽谷內有郎木洞、虎穴、和白龍江源頭。
扎尕那 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於迭部縣西北34公裡處的益哇鄉境內,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築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東邊聳峙壁立的俊俏巖壁,凌空入雲,雲霧繚繞;南邊兩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並立成石門;再南至東哇、納加一帶,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飛輪,流轉不息。山勢奇峻、景色優美,猶如一座規模宏大的石頭宮殿,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塊處女地。
D4 - 雨連續下了三天,終於停了下來。大家的拍攝狀態也漸入佳境,一大早大家為了趕在s209封路前抵達,便早早出發,沿著若爾蓋大草原,我們先抵達花湖,拍攝紅軍當年長徵經過的溼地,後抵達唐克鎮吃午餐,下午繼續出發前往瓦切鄉、拍攝瓦切塔林,晚上入住紅原縣城;
花湖 花湖位於四川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是熱爾大壩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熱爾大壩是我國僅次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花湖經典的時間是在五六月份,湖畔五彩繽紛,好像雲霞委地,而湖中則開滿了水妖一樣的絢麗花朵,這種植物看起來平淡無奇,在雨水充沛的八月把純藍的湖水染成淡淡的藕色,時深時淺,像少女思春時低頭的一抹酡紅。
扎尕瓦切塔林 瓦切經幡群位於四川省紅原縣瓦切鄉,此地是一丁字路口,北距黃河第一灣60公裡,南距紅原縣城40公裡,往東150公裡可去松潘縣的川主寺。瓦切塔林藏語意為「大帳篷」,這裡有紀念第十世班禪大師頌經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圍是一片連綿的經幡,甚為壯觀。
D5 -為了拍攝紅原月亮灣日出,大家頂著高原反應,一大早6點準時在酒店大廳集合,通過幾天的長途跋涉,我們的影友們已經感到疲憊,但一想到鏡頭前的美景,個個瞬間精神煥發。這就是攝影人的「精神」。拍攝結束用完早餐後,我們便前往阿壩羌族藏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阿壩縣;到了阿壩縣城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便是:格爾登寺;寺院的每一位僧人、信眾的眼神和祈福的過程都折射著無盡的虔誠!午餐後繼續驅車前行,司機姚師傅帶著我們一行穿山越嶺,連續跨越兩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頭,於下午3點到達本日行程最後一站:青海年保玉則風景區,這座原始的幾乎未開發的景區主要分為:仙女湖、妖女湖兩大景點;大家一下車便迫不及待的前去拍攝,經過將近3個小時的拍攝後我們一行前往青海久治縣城入住。
格爾登寺 格爾登寺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阿壩縣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歷史,是阿壩縣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現佔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餘人,大小活佛14人。該寺建於同治9年(1870年),其前身為洞溝寺,在工農紅軍長徵時曾為紅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年寶玉則 年寶玉則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索呼日麻鄉境內,主峰海拔5369米,是巴顏喀拉山的最高峰,2005年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年寶玉則與四川阿壩縣接壤,是川甘青三省結合部著名的神山,到處流傳著藏族英雄史詩中格薩爾王的故事。這裡壯觀的冰體與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巖更使它披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紗。
D6 -今天的早餐是這幾天當中與眾不同的,居然可以在青海藏區吃到一碗熱騰騰的蘭州拉麵,這在寒冷的早晨是多麼的溫暖,早餐後乘車前往碌曲黃河,這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黃河第一灣,給我們的感受早已不是從身體傳來隱約的高反症狀,而是發自內心的神情愜意;清風、犛牛、香草伴隨著快門聲,聲聲悅耳!中午時分,老天終於不再吝嗇陽光,久違的光線終於撒在青蔥的草原,光影斑駁,大家很欣慰!於下午17時,我們到達桑科草原,晚餐是坐在敖包群中吃,這種感受仿佛身在西北高原,卻心系內蒙大草原,傍晚我們繼續前行,前往今日最後一站,夏河縣,途中經過明日拍攝點拉卜楞寺,在導遊的解說下影友們很是興奮.
文化亮點首曲黃河 黃河流經瑪曲大草原時,突然一個回灣,形成了秀美絕倫的「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曲景觀。黃河在瑪曲草原上流勢平緩,支流眾多。沿黃河兩岸草地平坦,孕育了卓格尼瑪灘、喬科灘、扎西灘以及被譽為花和鳥的「海洋」的西梅朵合灘等甘南有名的優質灘地草原。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距夏河縣城拉卜楞西南18公裡,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屬於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裡,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這裡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遊景區。這裡設有藏式帳篷接待站兩處,每年7-9月搭起藏包,為遊客準備新鮮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藏區特色風味,還為遊客準備了馬匹、犛牛、射擊篝火晚會等草原旅遊節目。遊人在這裡可以盡情體味神秘淳樸的藏族風情。
D7 -今早的第一個拍攝點是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我們一早來到最佳觀景臺,拍攝清晨寺院全景,一縷縷青煙籠罩在拉卜楞寺上空,仿佛仙境一般[強][強];用完早餐後進入寺院內部,跟隨寺院專門的講解員聆聽解說寺院的悠久歷史,講解完畢後大家便開啟自主創作模式,從轉經、朝拜、上下課、祈福等內容逐一嘗試,每一位影友都深陷紀實抓拍的漩渦無法自拔;午餐後繼續前往青海省同仁縣,經過甘加草原、丹霞地貌,翻過一座座埡口、路過一道道山彎,終於在下午3點半到達這個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而在同仁當地也擁有一座著名的寺廟--吾屯下寺,這裡是藏族「熱貢藝術」的發祥地。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吾屯下寺殿堂眾多,裝飾華麗,寺內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繡、雕塑等藝術品,具有較高的文物、藝術價值[玫瑰][玫瑰]。大家剛進入寺廟就被眼前精美的唐卡所吸引,無比為之驚嘆,不少客人當場就迫不及待地請到自己心儀的唐卡藝術品;傍晚團友們滿載而歸,開心的進入縣城入住~~
文化亮點拉卜楞寺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遊。
吾屯下寺 吾屯下寺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以北7公裡的吾屯村。這裡是藏族「熱貢藝術」的發祥地。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吾屯下寺殿堂眾多,裝飾華麗,寺內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堆繡、雕塑等藝術品,具有較高的文物、藝術價值。
D8 - 行程總結會。通過8天的努力拍攝,影友們收穫滿滿,由於時間原因,返回蘭州路上,我們一起回顧了全程所走過的地方。攝影指導老師們針對每位影友的情況做出分析,並分享關於相機基礎操作、曝光的有關課程,大家於下午4點到達蘭州市區並散團。
八天的行程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過程雖然勞累,但心情始終愉悅,攝影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彼此之間也漸漸成為了好朋友。
大家通過使用曼富圖提供的三腳架穩定相機,在風雨中收穫了不少「大片」!全程有曼富圖三腳架陪伴,行程增添無限魅力,18度行攝如虎添翼!
18度行攝∣一個有逼格的攝影旅遊公眾號
長按掃碼,關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