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上方藍色字綠汀文萃關注我們,請點右上角分享本文。謝謝啦!
詩意氤氳佘湖山
佘華榮
佘湖山端午詩會一晃就是半月。總想就詩會再寫點什麼,對自己前面寫的文章不滿意,不盡興,不詩意闌珊嘛。且那熱鬧的場景,清涼的山風,詩意的流淌總是揮之不去。一座山也不高,海拔600多米,在南方丘陵地帶算是中等偏上的個子。不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哦!汩羅江在大江大河很普遍的中國算是「其貌不揚」的,全長250多公裡,從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交界處的黃龍山發源而來,流經平江縣和汩羅市注入洞庭湖而已。這樣看,汩羅江確實只是普普通通極平常的一條河,但是,卻又不是一條尋常的河啊!因為有屈原這條龍「蟄伏」了二千多年嗎!還有詩聖杜甫也葬在汩羅市,守著汩羅江有千多年呢!兩位文化與品德巨人賦予了其全新的意義,給了其新生,以詩之光芒照耀,籠罩,熠熠生輝,說是其再生父母也不為過啊!把端午詩會放在佘湖山,其意義也在於此。山的靈動給詩以靈感,詩的深情讓山更有底蘊,更有魅力,更聲名遠揚,更鐘靈毓秀。是的喲!你看那威風鑼鼓,那撐著紅紙傘像丁香花一樣翩翩起舞的姑娘,那鏗鏘有力的震撼山川河流的朗誦聲,不是匯聚成一條高昂的、激動人心的、富於意蘊綿長的詩意流淌的河流麼?不是讓蒸水河更清澈,更碧透,更柔情,更迷人麼?哦!有了詩的氤氳,便有了不一樣的神韻,內涵和氣華,大家閨秀與小家碧玉兼具,煙籠寒水月籠沙,賦予兩岸的風光更秀麗,更旖旎,更搖曳多姿;詩在其中,詩便是酵母,讓蒸水河釀的酒更醇厚,更甘甜,更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岸的人們紅光滿面,精氣神十足;詩在其中,詩便是助推劑,讓蒸水河滋潤的那一方熱土上的經濟更好更快早日騰飛,蒸蒸日上……小時候站在家鄉最高的山頂上,頗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向南眺望,若是晴天,只見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如黛,好像離天三尺三似的,你會想起偉人的瑰麗詞句來,「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若是雨天或霧天,煙雨朦朧,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海市蜃樓一般;那是怎樣神奇神秘的山呀?什麼時候去一探究竟?山那邊有怎樣的風景?三十年前來到佘田橋鎮工作,終於實現了小時候「一探究竟」的宿願。夏日下班之餘常去爬佘湖山,林木蔥鬱,石板路蜿蜒曲折,涼風習習,古人的詩句無端跳入腦海,「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那份舒坦,那份愜意無以言說,甚至都不覺得累,不覺得汗流浹背,不覺得夕陽逐漸沒入山那邊。站在山頂,沐浴在夕陽的餘暉裡,仿佛時間停止了,狂躁的心靜止了,在餘暉裡你站成了雕塑,也成為了這座山的一棵樹,一根草,一塊石。無時無刻,長長久久受到山的洗禮,佛的洗禮,風的洗禮……所有的煩惱,所有的痛苦,所有的不如意都拋到九霄雲外,仿佛新生了……三十年後大概有了時間的沉澱,有了閱歷的增長,有了思考的能力,哦!這山似乎更加神聖起來,偉岸起來,擎天一柱,刺破蒼穹……沉默的山因了這詩會,這詩歌的朗誦有聲有色起來,一草一木葳蕤起來,甚至那山嵐都輕紗似的輕盈飄逸起來。忽然下起了雨,老天聽了這祭祀屈原的優美詩歌朗誦大為感動吧,心內大慟,淚眼婆娑,煙雨朦朧……若山有魂,有記憶,當會在幾十年上百年後還銘記這場不同尋常的詩會吧?
你的讚賞是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