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料的需求量,適宜放養。
如果圈養的話,羊需要的草料要全部來自採購或者自種。這個量很大,如平均每隻羊採食乾草1.5Kg/天,100隻羊就一天得150kg乾草。養羊是一年四季的活,所以如果能進行一定時間的放牧,既可以減少乾草的備料,又可以擴大羊採食的來源。以上舉例僅針對粗飼料,不包括精飼料。答主放養時,沒有精飼料的概念,羊長的慢。
2.從天性上講,羊適宜放牧。
老祖宗馴化羊以來,沒有像豬一樣圈養,而是選擇了放牧,也是有道理的。講天性實際上是一件很玄虛的事情,因為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但我覺得,無論是農戶放養,還是羊場圈養,有條件的話,最好去放放,哪怕放風運動,也是好的。
3.必要的運動,提高肉質
作為吃貨,這才是重點。這一點上,有很多研究文章供參閱。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刺激了一些控制肌肉代謝的基因的表達量增加,進而使肉質更嫩、更有彈性。
羊是吃草的,採食量很大,所以自古以來羊都是放的。
1.現代牧場(養殖場),通常的做法是修建了一定的羊舍,然後必需配備一定面積的運動場。
2.必須種植足夠面積的牧草,如果不夠,必需收購。
3.根據我觀察,放養更有利於羊的生存,舍飼,集約化飼養導致羊的疾病多發,控制困難。
這樣可以降低成本,如果羊肉價格跟豬肉價格相當那將是廣大穆斯林的福音啊~(好像哪裡不對?什麼鬼)
首先,由於羊的瘤胃,不宜只飼餵精飼料(玉米豆粕等),需要精飼料(玉米豆粕等全價日糧)與粗飼料(牧草秸稈青貯等)相結合,精粗比4:6。
其次,如果只餵精飼料,瘤胃受不了,羊也消化不了。最關鍵的是,成本太高。話說養羊不就是想低成本高回報麼?花大錢也得尊重羊的瘤胃啊~
第三,羊不是多胎動物,不像豬一次分娩可以生好多個豬崽子,羊一胎只能生一個(有2-3的情況,部分品種可以生更多,如小尾寒羊),生產效率決定一切成本,所以決定了即便放牧,羊肉的生產成本絕對不比規模化養殖的豬肉成本低,所以,羊肉價格高位運行,自古以來!
綜上,羊是要放牧的家畜,請善待它們,不要不給運動場,不要不給牧草(哪怕你是土豪)。這樣,羊肉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