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來源於真實!十八萬中華兒女長眠的地方

2020-12-23 騰訊網

一聲哨響。

眼前寧靜的山林突然「活」了過來。

一個個身影從成蔭綠樹下竄出,頂著枝葉做的偽裝,半伏著身子,疾速前行。

遠方硝煙滾滾,近處腳步匆匆。

乍看,炮火還未波及這一座山頭。

但事實上,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炮彈何時會墜落,會在誰身邊炸開,帶走多少生命……

只是一瞬間——

大銀幕上,烽火連天,血肉橫飛。

大銀幕下,我攥緊拳頭,屏住呼吸。

戰爭什麼樣?

容不得你細想,它已然發生。

點擊播放 GIF 1.2M

這是電影《金剛川》中的兩個鏡頭。

在看片之前,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故事背景和強大的幕前幕後陣容。

還有預告片中那一句樸實的獨白——「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哪座橋?它承擔著多重要的意義?如何才能過橋?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歷史的這一頁只有模糊認知,缺乏甚解。

直到看完《金剛川》。

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攜手,拍攝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面,刻畫的是最真實最熾烈的人性。

近兩個小時。

我仿佛被拉回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時刻感受彈片擦身而過的窒息和點火奮戰的激燃。

它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雙重震撼——

不只感官,更在於心靈。

1953年,夏。

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金城戰役,進入攻堅的關鍵時刻。

前線志願軍日夜不休,浴血奮戰。

後勤運輸線則要保證物資供給,為前線戰士不斷「輸血」,才能保證勝利的可能。

其中,金剛川便是後勤物資運送至前線的必經之地。

它位於金城前線附近,最寬處達60米,水流湍急,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行。

因此,工兵連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最短時間內,在金剛川巖裡渡口上架起一座橋,並且保證它的暢通。

乍一聽,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是在志願軍的手裡,哪有什麼任務不可能?

無懼炮火轟鳴,冒著生命危險,工兵連僅用7天7夜就架起了一座聯通前線和後勤的載重橋。

於志願軍們來說,這是一座實打實的「生命之橋」;而在敵軍看來,這座橋就是我方的要害,必須掐斷這條供給動脈。

於是,在整個建橋的過程中,敵機接連投彈轟炸,甚至將已成型的橋炸毀。

怎麼辦?

我方沒有退路。

沒有橋,就建;橋炸壞了,再修!

任你火力碾壓,炸彈傾瀉,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和巍巍軍魂一次次頂住襲擊,撐起一道「打不斷、炸不爛、衝不垮」的防線。

《金剛川》的故事,就在這不斷的「炸毀-重建」中展開……

金剛川一役,至關重要卻鮮為人知。

因此,如何在兩個小時裡讓觀眾直觀感受戰役的重要性,知曉每一位志願軍的犧牲奉獻,是擺在導演們面前的首要難題。

按照一般敘事邏輯,可能會選擇一位「大男主」,由他帶領觀眾走遍戰場。

但管虎、郭帆、路陽另闢蹊徑,選擇打破線性敘事結構,從不同視角出發:

步兵、炮兵、對手。

有叢林行軍,有地空交戰。

三個視角,如同拼圖一般,拼湊出一幅「金剛川架橋」的完整圖景。

而且,這三個視角是平行進行的,地點、時間、事件保持一致,只是鏡頭捕捉的那個主人公不同。

這樣一來,觀眾既可以借著不同人物的眼睛,將戰役局面看得更全面;又會在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被不同人物爆發出的力量一次一次地震撼。

當故事走到尾聲,那股力量也積蓄到頂點,令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從上到下,分別為導演管虎、郭帆、路陽

戰爭片最常見什麼?

將領運籌帷幄,敵軍猙獰狡猾,戰士與愛人生離死別勾人淚下……

放心,這些元素,《金剛川》裡都沒有。

三位導演默契地選擇了同一個切口:

塑造人物,以小見大。

還記得中學語文課本上那一課嗎?《誰是最可愛的人》。

作者魏巍從朝鮮戰場歸來後寫下答卷:

「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這份可愛可敬,在《金剛川》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一方面,是普通戰士在生活中的血肉感,和戰友之間相處的人情味。

幾位主要角色,都塑造得立體豐滿,很有辨識度。

工兵連戰士劉浩(李九霄 飾),出場自帶一股子衝勁兒。

想上前線,想執行任務,偶爾還和連長開開玩笑。

如果不是身在戰場,手裡拿著槍、眼裡閃著機敏,他的一顰一笑,和我們常見的陽光瀟灑大男孩沒多大區別。

相比之下,吳京飾演的關班長,一看就是部隊裡的老前輩。

坐到高射炮上,經驗豐富,驍勇善戰;走下高射炮,嘴不饒人。

張譯飾演的張飛更有意思。

站在關班長面前,話不好意思大聲說,但是敢大膽地「捂」著炮彈不給他多用。

這兩個角色全程火花四濺,將戰友兄弟之間的情義詮釋得生動又深刻,令人難以忘懷。

其實,這些對於人物性情和關係的展現,在電影中不過是一個場景,幾句臺詞,甚至一個細節一閃而過。

但就是這些瞬間,豐滿了人物的血肉,讓人立了起來。

同時,也與他們秒速切換的戰鬥狀態形成強烈對比,構成第二重「可愛」

你看劉浩。

仿佛前一秒,還像個孩子一樣盯著胳膊上的蜻蜓,眼睛裡滿是迷茫;後一秒,炸彈襲來,身邊兄弟血肉橫飛,他滿腔悲憤,從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孩,變成知道何為死亡、但更加決絕戰鬥的男人。

他的成長,折射的是戰爭最殘酷的一面——你不知屠殺何時到來,你不知何地就得告別。

點擊播放 GIF 0.4M

還有張飛。

起初與關班長「切磋」,他處處小心翼翼,機警敏感。

直至迎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他發出沖天怒吼。

那張凝結血、汗、泥的臉上流露出的視死如歸,與之前的謹小慎微對比鮮明,帶來的震撼更是直戳內心。

他的反差,則說透了影片的主題——人雖渺小,人性偉大。

點擊播放 GIF 1.9M

電影中,關於人物的留白還有很多。

而留白帶來極大的想像空間,無形中充實了人物弧光,也讓觀眾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迫切想等電影上映二刷繼續挖掘。

如果可以的話,我甚至希望每個人物都能作為主角,有一部量身打造的電影,看個過癮。

點擊播放 GIF 2.3M

信仰《金剛川》中,第一眼看不到英雄。

看到的是一群和我們一樣的普通小人物,會有莫名情愫縈繞,會和兄弟吵嘴鬥氣,會悲傷會憤怒會迷茫也會奮不顧身衝向最前線……

漸漸地,我們才發現,他們都是英雄。

什麼是英雄?

不是仗著有鋼筋鐵骨能飛天遁地,因而不怕死;而是,明知傷之痛苦、死之可怕,卻依然為了保護他人挺身而出,視死如歸。

張飛、關班長、閆瑞、劉浩……個個如此。

更多人沒有姓名,也沒有一個特寫,同樣如此。

他們或是隱蔽在草叢中,保持一個姿勢一動不動就是一整天;或是守著藏好的炮彈,隨時準備戰鬥;或是大半個身子浸在水中,不斷地建橋、修橋;或是迎著炮火跑過渡橋,還沒來得及反擊就血染金剛川……

面對槍林彈雨,他們「沒有退路」。

不,更確切地說,他們從沒想過要退路。

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保家衛國。

以前看戰爭片時,我很多次內心發出疑問:

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真能強大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金剛川》提供了一個新鮮視角,巧妙地「回擊」了我的質疑。

關班長和張飛的對手,敵軍飛行員。

金剛川一役,他們駕駛偵察機在天空翱翔,內心的臺詞是:

天空屬於我們。

這高高在上的俯視,可氣、可恨,但透露出的軍事裝備上的懸殊信息卻是真真切切的。

他們有飛機有大炮有精準雷達有各種炸彈;而我們的志願軍,還淳樸地叫偵察機「喪門神」,連延時炸彈會爆炸也不知道……

就是這樣的對比,讓對手的心態不斷膨脹,膨脹到將天空當作自己的領地,將戰爭當作一場必贏的「show」。

可你猜怎麼著?

一根名叫信仰的針,戳爆了他膨脹的心。

他俯視大地,卻怎麼都搞不懂:

為什麼這座被炸毀的橋,總是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修好?

點擊播放 GIF 0.9M

為什麼?

其實不需要多漂亮多堂皇的原因,只用影片中一句旁白解釋足矣——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因為是中國人,所以志願披上戰袍守護疆土;因為是中國軍人,所以「沒有一個怕死的」,唯一的目標是完成任務,建起那座橋,通過那座橋。

橋一次又一次修好,靠的不僅僅是鋼鐵、木頭等建材,更重要的,是志願軍堅信勝利不畏犧牲、以血肉之軀築起精神長城的信仰。

這信仰,對手也許永遠不會理解。

但我們都知道,它深入民族骨髓,永遠也不會改變。

這是《金剛川》高明的地方——

不一昧強調對手的惡,藉以襯託我們的善。

而是從人性出發,以堅定的答案回擊質疑,以鮮活的個體輻射一群人的可愛與偉大。

這樣的偉大,才立體,才可信。

點擊播放 GIF 4.5M

如果你追求視聽享受,《金剛川》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連天炮火,激昂配樂,能給到足夠的沉浸感。

許多畫面衝擊力十足,超出我的預期。

點擊播放 GIF 0.7M

不過,我更希望你能在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後,產生一些思考

那些潑灑在戰場上的鮮血,那些被刻在石碑上冰冷的名字,那些漸漸老去的身影……背後都是曾經無比鮮活、不畏犧牲的年輕生命。

有他們將青春投擲在硝煙裡,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安逸。

怎能遺忘?

不該遺忘。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
    直到看完《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攜手,拍攝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面,刻畫的是最真實最熾烈的人性。近兩個小時。我仿佛被拉回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時刻感受彈片擦身而過的窒息和點火奮戰的激燃。它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雙重震撼——不只感官,更在於心靈。
  • 《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
    金剛川正是張振智書寫英雄事跡的地方。金剛山位於今朝鮮和韓國交界處。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1953年夏季金城反擊戰打響後,敵人持續對這裡進行毀滅性轟炸。張振智帶領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
  • 讓電影《金剛川》帶給我們持久的感動
    讓電影《金剛川》帶給我們持久的感動圖片來源於百度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人導演的《金剛川》10月23日公映。這是部抗美援朝題材作品,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公映,有著影片之外的價值與意義指向。
  • 《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下面我先不劇透的簡單評價一下《金剛川》,後面我主要想講一下《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然而,當我看第三個視角的時候我又感覺到了驚喜,這裡是全片的高潮,是最熱血、最感人的地 方,只因為一個人……二、演技炸裂的張譯看完《金剛川》,才明白為什麼張譯是男一號,而不是吳京,按理說吳京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會更高 一些;還有,為什麼說鄧超這樣的大咖只是特別出演。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落後的裝備並不能打到解放軍堅強的意志,我們之所以能贏的最後的勝利,是因為解放軍都有這隨時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精神。影視中,張譯和吳京管理著高射炮用來對付美軍戰機。
  • 《金剛川》,有多少犧牲就有多少壯烈
    《金剛川》的故事,發生在那個似乎離我們很近但是卻又很遠的地方,時光也很遠,回憶也很遠。可是,當這些往事再次在銀幕上呈現的時候,我們這些不曾經歷甚至不曾聽說過那段故事的人,重新看到了歷史。影片採取了分段敘述的模式,一天的故事,發生在同一群人中,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
  • 《金剛川》拍出戰場的真實殘酷,張譯的角色看哭全場觀眾
    片名《金剛川》,指的是朝鮮境內的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橋,這座橋通往當時的作戰前線,是運送人力、物資的一條戰略大動脈,因此成為戰爭雙方爭奪非常激烈的一個地標。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在美軍飛機一次次的轟炸下,我志願軍是如何一次次護橋、修橋,最終保障大部隊順利通過金剛川的故事。我覺得金剛川這個地名就挺妙的,念起來擲地有聲,有一種英雄氣概在裡面,很符合影片的調性。
  • 聊聊熱映的《金剛川》 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最近看了之前期待已久的電影《金剛川》,電影的敘事情節手法、特效、還有吳京、張譯兩位大咖精彩的演技,都十分震撼,我挺喜歡的,自從看了《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以後,好久都沒有這樣令人熱淚盈眶的精神盛宴片子了。
  • 《金剛川》總時長是多長 金剛川影片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內容?
    《金剛川》總時長是多長影片從開始就挺令人震撼的,一個遠景鏡頭,給了我們一幅非常安靜、樹林蔥綠的景色,然後跟隨鏡頭慢慢前移,一個人、兩個人,接著一聲口哨,滿山都是人,這部分真是把動與靜結合到位了,安靜的環境下,其實是波濤洶湧的。
  • 鳳城這個小村子,是《金剛川》主要取景地!
    據網絡數據顯示,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拍攝的電影《金剛川》上映首日票房正式突破1億元。這樣一部歷史題材巨作它的主要取景地是在丹東鳳城這個地方!《金剛川》背後,是1953年的金城戰役,那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 《金剛川》,視角不對,煽情白費
    在看了一些金剛川戰役的真實史料和一些網友們的觀點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電影中的違和感究竟在哪裡了。 說《金剛川》之前,先講個哆啦A夢的經典故事吧。 《哆啦A夢》有一個名篇,叫《再見,哆啦A夢》,主要內容是哆啦A夢要離開大雄,回到未來去了。
  • 金剛川上這群最可愛的人,70年後又震撼了我們
    管虎坐陣,三位「百億」影帝出演,《金剛川》上映之前就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小姐姐也是,上映當天就趕緊買票去看了。那為什麼到今天才寫呢……呃……說來話長……01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啊嚴格來說,《金剛川》聚焦的「金剛川之戰」並不是當年的正面戰場。
  • 《金剛川》: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金剛川》的結尾,當《我的祖國》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當《英雄讚歌》的音符在影院迴蕩,心中仿佛有一股激流經過,久久不能平靜。《金剛川》劇照,張譯 飾 張飛總有一些情感,能夠穿越時空。小時候,是看到英雄王成高呼「向我開炮」。
  •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電影《金剛川》作出回答
    1953年7月12日,在朝鮮境內一個名為金剛川的地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被一條又深又急的江攔住。這裡是去往金城前線的必經之路,戰士們必須頂住美軍轟炸火速在江上建橋,準時與江對岸的大部隊集結,打響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金城戰役。這段飽含勇氣與犧牲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歷史,被10月23日上映的電影《金剛川》搬上了大銀幕。
  • 《金剛川》走在戰爭片創作潮流之上
    ■ 觀察家 《金剛川》不僅能激發愛國主義情懷,更能讓人進行今昔對比,點燃更多熱愛生活、珍惜擁有的熱情。 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人導演的《金剛川》10月23日公映。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再有3天,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就要上映了。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國內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少。而適逢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以及近期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等特殊的時間節點,《金剛川》的上映,確實是讓我等影迷翹首以盼。
  • 抗美援朝老戰士做國防教育報告再現電影《金剛川》戰場真實故事
    正在熱播的電影《金剛川》在影片的結尾,出現了2020年9月27日,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國產軍用運輸機「運20」專機接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117位志願軍烈士終歸故土的紀錄短片,短片中,參加迎接儀式的五位抗美援朝老戰士中有一位是高炮部隊的老戰士李維波。
  • 《金剛川》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擊敗了大一輪的美軍部隊
    《金剛川》該片投資四億,三月立項,七月籌備,八月開拍,九月定檔,十月上映。為什麼如此著急上映呢?那就是為了趕上這個極具紀念的日子。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遂在抗美援朝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之前,金剛川必須如期上映。三位百億影帝加盟,張譯和吳京扮演高射炮隊伍中的班長和排長。
  • 「多角度」的論述方式究竟是不是《金剛川》的畫龍點睛之筆呢?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在這個非常的日子裡,讓之前爆火一段時間的《金剛川》再次成為了熱門的話題,這部以抗美援朝」金剛川戰役「為主題的抗戰片,起初 在宣傳階段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其主演的陣容也是非常的豪華。
  • 《金剛川》越到後面越震撼
    在珍惜現在生活的同時也請不要忘記前人做出的奉獻銘記歷史,致敬先烈↓↓↓前有上海的「四行倉庫」後有朝鮮的「金剛川」這是要把我們的眼淚收割乾淨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前段時間熱映的《金剛川》卡司配置了解一下↓↓↓影帝張譯無論是《八佰》裡的老算盤還是《金剛川》裡的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