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

2020-12-11 中華網娛樂頻道

《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

張振智是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他所代表的工程部隊在金城戰役乃至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振智從1951年1月28日跨過鴨綠江,到1953年10月5日奉命回國,歷經了第五次戰役、夏季防禦作戰、金城反擊戰,大大小小的戰鬥共幾十次,榮立了3次一等功,被評為志願軍二級模範;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一枚;被原華東軍區授予"工兵英雄"的榮譽稱號。

金剛川正是張振智書寫英雄事跡的地方。

金剛山位於今朝鮮和韓國交界處。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

1953年夏季金城反擊戰打響後,敵人持續對這裡進行毀滅性轟炸。張振智帶領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

據張振智回憶,當三連趕到金剛川時,距離上級要求通車的日子僅有8天。5月20日下午,張振智帶著大家察看地形,金剛川上原先的大橋和一座人行便橋已經被炸得不見蹤影。

為了破壞橋梁,美軍飛機不僅晝夜不停地轟炸金剛川上建設好和建設中的橋梁,甚至為了增加志願軍獲得建設材料的難度,連金剛川沿岸的樹林都遭到了大規模轟炸。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金剛川歷史原型故事

面對敵人日夜不停的炮火打擊,張振智等工程連官兵們將木排披上偽裝,通過水路運到橋點。經過7天7夜的奮戰,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橋。

然而次日下午4時左右,四架"黑寡婦"呼嘯而來,火力直指這座「生命之橋」。「黑寡婦」離去後,七孔橋被炸掉了五孔。同時,敵人開始正向我軍前沿883.7高地反撲。

工程連戰士在張振智的指揮下,立即開始了第二次架橋。儘管周圍爆炸不斷,全連官兵們不計生死,拼命架橋,最終按時完成了任務。

敵人當然不會放任我軍架橋。就這樣,修了炸,炸了修,張振智帶領的戰士們先後7次在金剛川上修復這座長37米長的橋。

據統計,為了炸毀這橋,敵軍總共投放炸彈1000枚左右,炮彈超過2500枚。但最終勝利是屬於志願軍的。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

據悉,《金剛川》這部電影的確是根據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的,就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電影之所以起了「金剛川」這個名字,也是因為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城戰役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金城戰役是志願軍在陣地戰階段最成功的一次進攻戰役,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這也是志願軍火力支援最為充足的戰役。回顧整個金城戰役,志願軍一共集中了超過1100門火炮,消耗彈藥約3.6萬噸,其中消耗炮彈1.9萬噸,消耗的彈藥數量超過了志願軍前五次戰役的總和。

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5.3萬餘人,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裡,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使得中朝方面在談判中贏得了先機,十分有力的促進了朝鮮停戰協議的籤署。而電影極大的還原了當時戰役的激烈場景,讓觀眾們能夠感受到當時那段炮火硝煙的歲月,正是有了無數志願軍烈士的犧牲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悠然自在的生活,如果不是他們浴血奮戰,為我們打拼,我們也不會擁有現在的和平。

電影在剛開始籌備的時候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現在《金剛川》定檔,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了,也讓期待這部電影已久的人們心情很是激動。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段時光,但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牢牢記住這些英雄們的付出,他們的光輝事跡也將會永久載入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史冊。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 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
  • 《金剛川》總時長是多長 金剛川影片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內容?
    儘管導演把空間感和時間感拍出來了,但是令觀眾吐槽的是在故事上的敘述,一個事件分為4個故事,表現不同人做出的不同事情,然後與整個故事做出對比,突出戰爭之下對生命的踐踏,這個一個好想法和好點子,證明導演用心去尋找故事講述角度。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這兩門高射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麼劇中說的「打交叉」又是什麼呢?「打交叉」顧名思義就是交叉戰術,兩門或多門高射炮從不同的方向對敵機進行打擊,這樣效果最好,擊落敵機的概率更大,但是由於當時彈藥嚴重不足,他們也就放棄了」打交叉」,假如有足夠的彈藥,吳京和張譯飾演的人物的原型,可能就不會犧牲。
  • 《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下面我先不劇透的簡單評價一下《金剛川》,後面我主要想講一下《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三、令人不可思議的人橋我相信,關於這塊情節可能有很多觀眾剛看完的時候像我一樣, 覺得這樣的情節難以置信,不真實。電影結束之後,這個問題就-直困擾著我:為什麼《金剛川》要加這麼-段「不真實」的情節?
  •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 金剛川張譯飾演的原型是誰?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再有3天,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就要上映了。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國內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少。而適逢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以及近期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等特殊的時間節點,《金剛川》的上映,確實是讓我等影迷翹首以盼。
  • 《金剛川》開播,多數沒看過的直呼看懵、不好看,真是這樣嗎?
    《金剛川》 第一,電影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也是有原型的,重複畫面多,是因為從幾個不同的視角和回憶來表現這場戰役的重要。 第二,除了戰鬥人員志願軍戰士,還有更多的武器裝備等輜重需要運送,難道這些重武器能自己遊泳嗎?當時河流湍急,水中還有暗流,加上冬天等惡劣條件是不允許非戰鬥減員的。
  • 《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和《英雄連》相繼亮相,接力致敬歷史和英烈。在觀影之前,其實我對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殘酷與慘烈,只是有所印象,而《金剛川》這部電影,以最觸動人心的直觀描繪方式,刻畫了一場圍繞著過橋和護橋的艱苦戰鬥。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西方侵略者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
    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引起大家的廣泛討論。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戰士在拼死渡過金剛川橋的一天一夜時間裡,如何突破敵人重重圍困,將被炸毀的橋一次次重建,最終成功通過的故事。電影本身如何,不同的觀眾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金剛川》背後的歷史故事,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去銘記。
  • 金剛川 影評
    #金剛川# 觀影前瞻——1950年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中國再工業基礎缺乏百廢待興的時刻組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金剛川是朝鮮戰役 的金城戰役,戰士們為了奪取最後勝利 捨身忘死的守護的 生命 光芒 希望之橋!
  • 電影《金剛川》成敗得失談
    我們可以從歷史事實中看到,根本沒有這個氣衝牛鬥、一意孤行、獨自挑戰的美國飛行員。美國的轟炸完全是一種炸彈的傾瀉,要說這裡邊有什麼個人意志,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而在《金剛川》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僅手執堅船大炮利器的美國飛行員,而且看到了他的身上灌注著的一種美國牛仔精神。
  • 再看八佰和金剛川,終於明白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兩部影片的內容就不多說了,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400多散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戰役,而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中一個非常小的敵我戰鬥、是敵人炸橋我方修橋、保證大部隊及時順利過江的故事。兩部片子的演員都很豪華,這是八佰的部分演員。
  • 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來源於真實!十八萬中華兒女長眠的地方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歷史的這一頁只有模糊認知,缺乏甚解。直到看完《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攜手,拍攝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面,刻畫的是最真實最熾烈的人性。近兩個小時。我仿佛被拉回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時刻感受彈片擦身而過的窒息和點火奮戰的激燃。
  • 《金剛川》:每一個犧牲都有價值
    而更令人為之深深動容的是,這些為我們獻出生命的英雄,不再是歷史上的數字和名字,而成了一個個真實的人。他們彼此激勵、託付生死。 一段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鬥,讓中國立國之初,在世界上能站穩腳跟。其背後是不被常人所見的犧牲,而每一個犧牲其實都有價值,沒有一位英雄的犧牲應該被忽略。」 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剛川》不僅是一份來自電影人的行業答卷,更是一種身處和平、緬懷先烈的集體致敬。
  • 我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歷史的這一頁只有模糊認知,缺乏甚解。直到看完《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攜手,拍攝了最悲壯最熱血的戰爭場面,刻畫的是最真實最熾烈的人性。近兩個小時。我仿佛被拉回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時刻感受彈片擦身而過的窒息和點火奮戰的激燃。
  • 這才是《金剛川》真實歷史背景,比電影拍得還慘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金剛川這部電影,看電影是以韓戰為背景,講述了韓戰後期,志願軍在金城的經歷。需要注意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有著致敬英烈的意思,因為大電影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且真實的歷史事件要比電影中拍得更加慘烈。
  • 外國語學院黨委組織觀看《金剛川》電影主題黨日活動
    外國語學院黨委組織觀看《金剛川》電影主題黨日活動 時間:2020年10月28日    編輯:外語學院    來源:     瀏覽次數:次 電影《金剛川》講述金剛川一戰,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原型是金城川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電影作品紀念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表現了志願軍的大無畏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奉獻精神,展現了志願軍堅決的戰鬥意志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觀影結束後不少黨員師生也表達了自己的觀後感。
  • 《金剛川》裡面的喀秋莎是什麼武器?威力巨大,堪稱「殺手鐧」
    《金剛川》的熱映,讓人們重溫那個背景時代裡的愛國情懷,張譯等人的精彩演繹讓我們熱血沸騰,尤其是摧毀敵軍大本營的時候,「萬箭齊發」的壯觀場面使得我們更加的記憶猶新。那麼,在影片《金剛川》裡面的喀秋莎是什麼武器呢?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5萬多敵軍被殲,志願軍奇襲白虎團
    熱映電影《金剛川》說的是抗美援朝戰爭末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早日趕到金城戰役前線,在物資極為匱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搶修架設在朝鮮金剛川上的一座橋,以血肉之軀保證大部隊順利通行的故事。《金剛川》劇照《金剛川》這部電影有真實的歷史背景,這就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末期,志願軍主動出擊擊敗聯合國軍的經典戰役——金城戰役。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揭秘《金剛川...
    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我們和《金剛川》」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影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