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烈!這才是《金剛川》真實歷史背景,比電影拍得還慘烈

2021-01-19 兵器世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金剛川這部電影,看電影是以韓戰為背景,講述了韓戰後期,志願軍在金城的經歷。需要注意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有著致敬英烈的意思,因為大電影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且真實的歷史事件要比電影中拍得更加慘烈。事情發生在1953年的4月份,當時我軍已經基本掌控了局勢,反而是美軍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尷尬,對此美軍也開始示弱,表示願意和談。對於美軍的示弱我們自然是頗為興奮的,畢竟我們不是窮兵黷武的國家,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希望可以儘快的結束戰爭。

但是儘管美軍方面已經想要開始談判,李韓政府卻不斷的幹擾談判的進行。李韓政府本身沒有什麼實力,可是仗著美國的支持,他們的氣焰可以說是囂張無比。在這種情況下,我軍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主動權策劃了反擊戰。這套反擊戰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要攻擊聯合軍所在的20處陣地,然後是聯合軍所在的51處陣地,最後是金城戰役。

整場反擊戰的戰況異常激烈,我軍更是因此傷亡慘重,不過好在我們最後獲得了勝利,這對於日後的談判也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至於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那段歷史就是第一階段的局部戰役,金剛川是位於金城的一條河流。在電影中,想要渡過這條河流的話需要通過一座窄橋,但實際情況是,在這條河流上面有一座承重橋。

如果是平常時候,這座橋梁對於我們運輸物資當然是有幫助的。可是如果這座橋梁被炸毀的話,修建難度要比電影中的窄橋難度大許多。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講的就是後勤保障的重要性。但是想要把後勤物資運輸到前線,就必須要通過金剛川上的這座承重橋。因此,當這座承重橋被炸斷之後,我軍部隊的物資沒有辦法及時的運輸到前線,這相當於直接切斷了前線部隊的生命線。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軍第十團第3連的連長張振智冒著炮火帶的士兵來到了大橋之上,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儘快地將這座橋修繕完成。我們知道這座橋的重要性,敵人自然也很清楚。為了防範大橋被修建完成,敵軍直接在大橋附近設立了哨所,而且對我軍伐木區進行了密集轟炸,目的就是摧毀所有的建橋材料。

但是讓這些敵軍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本來是想要摧毀所有的建橋材料,結果歪打正著給了我軍幫助。美軍在轟炸伐木區的時候所投放的是普通炸彈,這種炸彈會把樹木炸斷,但並不影響使用,反而幫助我軍省去了砍伐的時間。近些年來的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可是早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國就已經逐漸顯現出了基建狂魔的屬性。在當時因為這座大橋,我軍和美軍徹底耗上了。每次我們將大橋修繕完成,美軍就會過來轟炸,然後我軍再繼續維修。

這樣的循環讓美軍非常頭疼,但也讓我軍損失慘重,畢竟面對美軍的轟炸,經常會有暫時因為躲避不及而受傷甚至是死亡。據統計,在7天7夜的時間裡,美軍一共投下了300多枚炸彈,但這並沒有讓我軍戰士放棄修橋的打算。畢竟大家都清楚,前線部隊正在艱苦奮戰,如果這座大橋無法修建完成,一旦前線部隊彈盡糧絕,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特別是到了後期,前線部隊物資所剩無幾,後方修橋的將士面對這樣的情況甚至不再躲避美國的轟炸,僅僅是靠著高射炮的掩護完成了大橋的修建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橋修建完成之後,美軍仍然沒有放棄轟炸,可是到了那個時間已經非常的緊張,有很多將士乾脆用自己的身體頂著木排,保障卡車的正常運行。

相關焦點

  • 聊聊熱映的《金剛川》 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其實了解真實歷史的人,都知道當年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遠比電影中的畫面要慘烈的多,當時志願軍的武器火力裝備要比美軍差很多,但是在金城戰役中,我們那些最可愛的人——人民志願軍也是英勇鬥敵,出奇制勝,尤其是在修建修復金剛川大橋的時候,儘管敵人戰機在轟炸騷擾、炮彈在爆炸,但是當時前線志願軍還是先後反反覆覆歷經7次將金剛川修復起來,確保物資的輸送、人員及時到達前線
  • 《金剛川》:山河無恙,現世安穩,致敬先烈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由管虎 、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 《金剛川》近日也正式上線。抗美援朝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幅宏大的歷史篇章,具有複雜的歷史背景,共爆發了5次主要戰役,歷時2年零9個月。在這場戰爭中,無數中國志願軍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 一部《金剛川》,能改變你的認知嗎?真實才是好的電影
    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為題材的一個小片段的故事,也許故事沒有邱少雲那麼眾所周知,但是講述的確實抗美援朝的歷史上,幾乎每天都要演的真實事件。可卻一樣震撼人心。影片是由歷史進行演繹的,而旁白則是一位中國老紅軍,和一位美國飛行員所講述。由此可見,比那些「手撕鬼子」「髮膠,雪茄,豪宅,皮鞋」要好得多。
  • 《金剛川》電影你看了嗎?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
    因為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最近熱播的兩部電影更是貼近當戰爭的歷史背景。其中一部是《八佰》,另一部是《金剛川》,這兩部電影都描述了當年戰爭期間的人和事,也用歷史和一代人的回憶詮釋了生命和死亡、民族與國家的更深一層的含義。
  • 銘記偉大勝利 致敬革命英烈——林區法院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金剛川》
    銘記偉大勝利 致敬革命英烈——林區法院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金剛川》 2020-12-22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70年後,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蓄勢待發。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和《英雄連》相繼亮相,接力致敬歷史和英烈。在觀影之前,其實我對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殘酷與慘烈,只是有所印象,而《金剛川》這部電影,以最觸動人心的直觀描繪方式,刻畫了一場圍繞著過橋和護橋的艱苦戰鬥。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記錄幕後致敬英雄
    今天,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剛剛看完,可能之前預期太高了,所以稍微有些失望,但考慮到電影的製作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所呈現出來的效果總體上還是不錯的。下面我先不劇透的簡單評價一下《金剛川》,後面我主要想講一下《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 比《金剛川》還良心的電視劇:真實還原抗美援朝志願軍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紀念,也正值我國與美國的關係進入到了歷史新時期,有關這段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也再次成為了不少影迷關注的焦點。 此前《金剛川》上映的時候就有一些粉絲表示對電影所表達出來的東西不太滿意,希望我能介紹幾部好的相關作品。
  • 《金剛川》吳京提前半個月高射炮訓練,張譯拍怒吼戲缺氧暈倒
    對絕大多數電影來說,拍攝周期越長就能解決更多的問題,提高整體質量。不過,剛上映3天的電影《金剛川》卻僅僅只用了三個月便完成拍攝,登陸大銀幕,這不得不讓人擔憂它最終能取得怎樣的票房成績。為了能趕上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紀念日,政府相關部門3月份確立《金剛川》項目,之後尋找導演與演員,8月份才開拍,也就是說,電影的拍攝周期只有3個月,這對講究場面宏闊,劇情合理的戰爭歷史片可謂極其緊張,甚至於宣發部門還沒怎麼派上用場,電影便要登陸大銀幕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金剛川》的票房吸引力低,恰恰相反,在同期的電影市場中,它足以稱得上是一枝獨秀。
  • 《金剛川》 紀錄電影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這一特殊環境中以及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刻裡,團結一致、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的精神。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這一特殊環境中以及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刻裡,團結一致、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的精神。在採訪時他還透露「傳幫帶是演員行業的傳承」。在拍《金剛川》的時候,自己還會和後輩聊自己對於這場戲的想法和理解,就像當年他的前輩幫助他一樣。而吳京,則帶著他的「炮兵班」聊演戲的初心,在棚裡排練時,他讓演員們用方言報出自己在電影裡的人物名字和個人經歷,幫助他們迅速入戲。
  • 「拍電影像在打仗」,這部紀錄電影揭秘《金剛川》拍攝幕後
    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1億大關。在這背後,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餘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精誠之作。
  • 《金剛川》影評:別和《八佰》比了,我身後的孩子還以為電影出放映...
    前三個是以不同的視角描述「激戰金剛川」,最後一個是全劇核心,如果沒有它的升華,我會肯定告訴各位,這是一部「爛片」。 公允的說,這部劇的製作質量一流,無論是拍攝手法,畫面質量,演員演技,故事題材都非常都優秀,我之前甚至寫了兩篇吹他的文字,可是百聞不如一見,看過之後,才知道打臉是真疼。
  • 吸取《金剛川》「教訓」,張藝謀拍抗美援朝,找準了兩個「命門」
    根據備案公示表現實,電影名為《最冷的槍》,是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影片。立項後,關於「國師」的這部電影就沒有消息,直到1月6日,這部最新作品改名《狙擊手》並發布開機消息。儘管網友對電影改名意見不一,但國師自己卻表示:這事定了。
  • 《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
    《金剛川》戰鬥歷史原型是什麼?張振智是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他所代表的工程部隊在金城戰役乃至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金剛川》真實事件是什麼金剛川歷史原型故事面對敵人日夜不停的炮火打擊,張振智等工程連官兵們將木排披上偽裝,通過水路運到橋點。經過7天7夜的奮戰,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橋。然而次日下午4時左右,四架"黑寡婦"呼嘯而來,火力直指這座「生命之橋」。「黑寡婦」離去後,七孔橋被炸掉了五孔。同時,敵人開始正向我軍前沿883.7高地反撲。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上映 六大看點曝光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這一特殊環境中以及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刻裡,團結一致、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的精神
  • 電影《金剛川》震撼上映,7天票房破5億,它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致敬戰爭英烈的史詩級電影。電影取材改編自抗美援朝歷史中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城戰役,這場戰役的主角叫張振智,1946年,年僅23歲的他參加了革命,很多同齡人也同他一樣踏上了保家衛國的道路。你二十歲的時候在幹什麼?然而張振智已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連長立功無數,回國後受到主席的兩次接見。
  • 《金剛川》上映四天票房破四億!導演透露電影英文名背後的含義
    近期熱映的《金剛川》便是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電影,影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們「奮勇迎戰,軍魂無敵」的故事。圖源:@電影金剛川 官微該片10月23日上映首日便票房過億,截至昨天,票房已經突破四億。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定檔12月18日致敬幕後英雄
    「我們和《金剛川》」發布海報和預告片致敬幕後英雄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熱潮。在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成績背後,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餘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劇作精良、製作精良的精誠之作。用光影銘刻歷史、用演繹致敬英雄,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意義和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