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2021-01-19 中國電力網
《金剛川》:那些應該被永遠銘記的犧牲 發布時間: 2020-11-17 09:36:3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昕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70年後,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蓄勢待發。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和《英雄連》相繼亮相,接力致敬歷史和英烈。在觀影之前,其實我對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殘酷與慘烈,只是有所印象,而《金剛川》這部電影,以最觸動人心的直觀描繪方式,刻畫了一場圍繞著過橋和護橋的艱苦戰鬥。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影片的主要劇情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這座橋不斷被美軍飛機轟炸,志願軍則不停修復,最終成功保障大部隊通過金剛川。電影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一座橋被志願軍修好,又被美軍炸毀,然後又被修好,如此多次反覆,最後創造了一個戰爭奇蹟。

  在表現形態上,影片可謂另闢蹊徑,全片其實並沒有我軍與敵軍的貼身肉搏,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扣人心弦的隔空戰鬥,反映出戰爭的真實殘酷,以及志願軍戰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一聲哨響劃破夜空,原本靜謐的叢林開始人頭攢動。鏡頭拉遠,有人潛伏在玉米地,有人在水中遊走,有人在橋下趕工,有人在橋上快速前進。戰士們高度緊張、時刻戒備。聳立在湍急河水上的大橋,是暗夜中的唯一光亮。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電影《金剛川》的故事由老兵的回憶展開。影片與以往戰爭片表現那些著名戰疫的殘酷廝殺不同,《金剛川》瞄準了抗美援朝戰爭金城戰役關鍵一戰——金剛川,著重刻畫了護橋之戰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管虎、路陽、郭帆聯合執導,吳京、張譯、李九霄、魏晨、鄧超等主演,《金剛川》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帶觀眾重回歷史現場,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攻堅階段,金城戰役是主戰場最後一場大決戰。金剛川是通往金城的一條大河,是志願軍輸戰略物資、增援士兵並經之地。金剛川河面最寬處達60米,加之夏日水流湍急,沒有橋梁根本無法通行,因此這座大橋就是志願軍的生命之橋,敵我雙方都意識到大橋關乎整個金城戰役的成敗。

  橋,是《金剛川》的敘事中心。架橋、護橋、修橋、過橋,戰士們的戰場都圍繞這座橋展開。 影片中,工兵連耗時七天七夜架起一座大橋的經過被一筆帶過。時間維度被壓縮到任務下達到大部隊過橋的半天的時間內,在此,雙方展開了一場較量。 一面是志願軍冒死修橋,一面是敵軍狂轟亂炸。修了,炸。炸了,再修……大部隊過江的關鍵時刻,志願軍情急之下,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一座」打不斷、炸不爛、衝不垮」的人橋。人在橋在,人亡橋亡,戰士們為這座橋注入了信仰與靈魂。 在這裡,橋不僅是接駁兩岸的生命線,也是打開歷史的切口。

  橋,是《金剛川》的敘事中心,而人才是真正的主角。「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影片中的英雄不是正面戰場衝鋒陷陣的戰士,而是後方戰場修橋、渡人,為他人服務的志願軍。他們有時隱蔽在草叢中與敵方隔空作戰,有時沒日沒夜地修橋造橋,有時躲在叢林深處偵查敵情,有時又用血肉之軀搭建人橋……揮灑熱血的方式各異,勇敢無畏的犧牲精神相同。正如老兵的回憶所說,「俺們都才十七八歲,俺們這些人,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茂林深處,地空交戰,危機四伏。不知道敵人的子彈和炮火,什麼時候會瞄準自己,但戰場上的士兵們只能堅守,沒有退路,且拿出了「打光最後一顆子彈」的勁頭。關班長在明知暴露的前提下,依然和戰士堅守在炮位迎敵;張排長用明火引來地方飛機,掩護大部隊過橋,最後拖著殘缺的肢體,射出了最後一炮。

  《金剛川》的片名為「The Sacrifice(犧牲)」,「我們的主題是犧牲,中國人之所以能在板門店談判,憑的不是武器裝備,憑的是勇氣和犧牲。所以在這個角度上,我希望能把抗美援朝精神之本給到觀眾。」管虎導演的闡釋,正是影片所要傳遞的價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金剛川》沒有局限於此。鏡頭中,那些被炮火掩埋進歷史的戰士,同樣是真實的、有血肉、有人情味的普通人。當步兵劉浩接到協助工兵連修橋的任務時,會抱怨:「怎麼又是我們連啊?我們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修橋的!」關班長表面上不講規矩,不服管教,背地裡卻心思縝密,搶著守明炮點,護著兄弟們。張排長會把自己的炮彈均給戰友,還把別人給自己的烤玉米掏給師傅關班長吃。

  《金剛川》展現了身處歷史洪流中生動的英雄形象,他們沒有在戰爭中淪為工具,無愧「最可愛的人」的稱謂,打開了戰爭片人物群像的另一種書寫方式。

  《金剛川》從小處落點,藉助人與橋穿越回歷史現場。在將歷史事件改編為電影作品的過程中,創作者也運用了現代化的視聽語言及敘事手法,拉近與當代觀眾的距離。逼真的音效,渲染戰爭的殘酷無情;模擬反轉膠片色彩,營造出一種粗糲的紀實感;物理爆破特效與後期特效配合,呈現隔空交戰的彈道軌跡……一系列現代化的視聽語音更增強了影片的穿越感。更讓人有帶入感的是影片的敘事手法,《金剛川》選擇了多視角敘事,三位導演分別從步兵、敵方飛行員、炮兵三個不同的視角還原戰爭的全貌。在炸橋與修橋的核心敘事中,步兵劉浩是旁觀者視角,敵方飛行員希爾是進攻者視角,張飛與關磊是防守者視角。隨著三個視角層層推進,故事的全貌逐漸清晰,志願軍們闢出一座生命之橋,為祖國赴湯蹈火的故事,就此重現。

  結尾,觀眾的觀影情緒在張飛那句「來吧」中走向高潮。戰爭雖然遠去,但青史不能成灰。金剛川一役,無數戰士埋骨他鄉。大橋矗立在湍急的河流上,志願軍們勇敢無畏的犧牲精神也應留在歷史長河和人們的記憶中。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而《金剛川》以相對成熟的現代戰爭類型片形態,讓觀眾深切地體會到了這場歷史性勝利的來之不易,對「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有了更為深入的認知。「從上個世紀初到現在,我們經歷了很多的苦難,但中國人都頑強地走過來了,創造很多奇蹟。我想這部電影就是這種精神的縮影。它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無論面對任何形式的艱難險阻,都會不計代價地一往無前,這種精神要傳遞下去。」《金剛川》的導演路陽說,這是他認為《金剛川》最想講述的故事核心。

  鑑往事,知來者。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電影回顧這段歷史,讓觀眾在大銀幕上走近歷史,致敬英雄,目的是緬懷和感念為抗美援朝戰爭作出傑出貢獻的英烈,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厚植家國情懷;要以發展的思維、長遠的眼光來審視歷史、觀察現實、思考未來,更好地汲取歷史經驗,從中獲得現實和長遠的教益,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向所有為了祖國付出寶貴生命、英勇犧牲的戰士們致以崇高敬意!

相關焦點

  • 銘記英雄!CCTV6舉辦《金剛川》公益教育觀影會
    銘記英雄!CCTV6舉辦《金剛川》公益教育觀影會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司令員彭敏長女彭倍勤、《金剛川》編劇葛瑞以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偉,與觀眾們分享了先輩英烈們的英雄事跡和家國情懷,來自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各高校的同學們,在IMAX影院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借光影了解和學習抗美援朝的歷史,致敬先輩、銘記英雄。
  • 《金剛川》,有多少犧牲就有多少壯烈
    無論是工兵團,還是高炮團,包括美國空軍,這些在那年經歷過朝鮮四季的人們,有些人永遠留在了十八歲,有些人從來都不曾留下過名字。那個戰場,看似不是我們的戰場,但是卻真切的影響了我們很多人、很多年。《金剛川》的場面,與其說是慘烈,我覺得倒不如說是真實。
  • 《金剛川》—銘記偉大勝利 向英雄致敬
    11月19日下午,第四公司組織機關職工前往太奧文投影院觀看了由管虎指導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影片《金剛川》,該片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 《金剛川》:每一個犧牲都有價值
    其背後是不被常人所見的犧牲,而每一個犧牲其實都有價值,沒有一位英雄的犧牲應該被忽略。」 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剛川》不僅是一份來自電影人的行業答卷,更是一種身處和平、緬懷先烈的集體致敬。 影評人史航如此評價《金剛川》:「《金剛川》從各個角度讓我們知道,『銘記』這兩個字是怎麼一筆一畫寫出來的。
  • 大猛哥說電影——《金剛川》——銘記那些最可愛的人
    故事發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期間,某主力師奉命趕赴前線,在右翼掩護大部隊發起總攻,命令是7月13號五點前渡過金剛川,六點前到達金城,保證戰役的按時進行。我們的故事就是發生在1953年7月12號下午至7月13號凌晨這段時間裡面。
  • 金剛川影評|熱血與不屈永存
    先烈的事跡應被銘記 士兵劉浩、美國飛行員希爾和高射班張飛、關磊,影片以此三分陣地,展示了橋梁給人的三個印象:艱苦,修橋難度太大;堅韌,志願軍決不放棄修橋,甚至以人代橋;殘酷,炮兵不畏犧牲,拼死與美國飛機相戰,守衛主力部隊過橋。
  • 《金剛川》,你還在說電影拍攝不好的時候,我看到了那些英雄
    《八佰》之後上映的《金剛川》成為了筆者這種愛國主義者必看的電影。沒有像看《八佰》那樣看很多宣發,筆者就去看了這部電影,雖然影評拖到現在才寫,但是對《金剛川》的熱愛絲毫不減。雖然《金剛川》在上映之後,引來了不少的輿論風波。
  • 《金剛川》之新視野新思路 如何傳承銘記民族精神?
    《金剛川》之新視野新思路 如何傳承銘記民族精神? 2020-11-19 00:00 來源:認真你就熟了就 原標題:《金剛川》之新視野新思路 如何傳承銘記民族精神?
  • 聊聊熱映的《金剛川》 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其實了解真實歷史的人,都知道當年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遠比電影中的畫面要慘烈的多,當時志願軍的武器火力裝備要比美軍差很多,但是在金城戰役中,我們那些最可愛的人——人民志願軍也是英勇鬥敵,出奇制勝,尤其是在修建修復金剛川大橋的時候,儘管敵人戰機在轟炸騷擾、炮彈在爆炸,但是當時前線志願軍還是先後反反覆覆歷經7次將金剛川修復起來,確保物資的輸送、人員及時到達前線
  • 《金剛川》上映3天票房破3億,殘酷戰爭場面引發觀眾共鳴
    上映3天票房突破3億元,志願軍勇於犧牲的精神看哭無數觀眾,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憑藉震撼殘酷的戰爭場面和演員樸實感人的表演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展現了動人的家國情懷。《金剛川》8月開機,僅僅兩個月便與觀眾見面,這樣的速度,被業內認為是一場奇蹟。此前曾有人擔憂影片創作周期太短,會不會質量不高,從目前口碑看,影片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看完《金剛川》,真的感慨萬千。如今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都應該去看看這樣的電影,看看如今的繁榮昌盛是怎麼得來的。」
  • 看過《金剛川》後,參加「金城戰役」的老兵這樣說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不少影視作品都聚焦這段崢嶸歲月,昨天(25日)南寧的廣影國際影城星光店就迎來了一批"最可愛的人",100多位觀眾同5位抗美援朝老戰士一同觀看了電影《金剛川》。
  • 《金剛川》走在戰爭片創作潮流之上
    犧牲與勇敢,體現保家衛國赤子之心 《金剛川》公映之後觀眾滿意度很高,尤其震撼於炮兵連與敵機殊死對戰以及志願軍用肉身為柱架起的「人橋」的橋段。 與《血戰鋼鋸嶺》《1917》《敦刻爾克》等戰爭片一樣,《金剛川》也採取了小人物敘事的策略,吳京飾演的關磊與張譯飾演的張飛,在搭橋、護橋的十多個小時裡,完成了從士兵到英雄的身份變化,他們所表現出的勇敢與犧牲精神,體現著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
  •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這句話是張譯說的。 10月16日晚,張譯在平遙電影節上對媒體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他旁邊的魏晨也表示"我贊成譯哥"。
  • 草根評《金剛川》:多角度敘事 振奮人心
    真的,不應該忘記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戰士犧牲在那裡。 @0620舒源 8分至此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電影《金剛川》震撼上映,有幸參加團團舉辦的主創見面會活動,提前觀看了這部振奮人心的電影,說真的,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真的應該多看看這樣的電影,感受一下烈士前輩們為了今天的繁華盛世做出了怎樣的犧牲。
  • 這些長眠於地下的 「戰疫者」 永遠值得人們銘記在心
    是他們的捨生忘死才換來了今天的戰疫成果,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人們應該致敬那些為此次疫情而英勇犧牲的「戰疫者」們。致敬,長眠地下的「戰疫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國家遭受疫情困擾的危難時刻,你們「疫」無反顧,勇敢地成為「最美逆行者」。
  • 每一個犧牲都是值得的!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10月23日上映...
    電影上映前夕,影片主創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用光影記錄這場戰爭故事,呼喚人們正視歷史、銘記英烈,感召當下心中敢勇,正是電影《金剛川》所要承載的價值。在管虎導演看來,《金剛川》電影傳給觀眾的是,讓大家看到先烈們「不被常人看的見的犧牲」,拍攝這部電影也表示記錄這種價值的勇氣,對先烈們是一個紀念。郭帆說,《金剛川》是為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周年而拍攝的,「就像我們手環上寫的這個一樣,我們是為了長眠的英雄而拍攝這部電影,希望更多的觀眾可以為了長眠的英雄來看這部電影。」
  • 電影《金剛川》應該改名叫《金剛小河》
    金剛川如圖所示,觀眾們只看到了金剛川一個大體的輪廓,並沒有看到河流的湍急。有的士兵下河那一幕還以為是小溪。躲避空襲電影主要講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一次一次的修復被美軍炸毀的橋梁。張鐸犧牲所以說電影的名字叫金剛川是不是文不對題。
  • 《金剛川》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鄧超、吳京、張譯劇中壯烈犧牲
    近日網上也開始播放《金剛川》這部電影,小編就窩在家裡看了一遍。這部電影採用了多角度的手法,乍一看給人感覺很拖沓。但是他是有自己的深意的。該電影講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戰場,一支部隊奉命趕去金城戰役進行增援。行進途中需要跨過金剛川這麼一個地方,雙方就因為一座臨時搭建的浮橋而展開的戰鬥。
  • 銘記偉大勝利 致敬革命英烈——林區法院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金剛川》
    銘記偉大勝利 致敬革命英烈——林區法院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金剛川》 2020-12-22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為什麼被《金剛川》震撼?
    但事實上,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炮彈何時會墜落,會在誰身邊炸開,帶走多少生命……只是一瞬間——大銀幕上,烽火連天,血肉橫飛。大銀幕下,我攥緊拳頭,屏住呼吸。戰爭什麼樣?容不得你細想,它已然發生。《金剛川》的故事,就在這不斷的「炸毀-重建」中展開……人金剛川一役,至關重要卻鮮為人知。因此,如何在兩個小時裡讓觀眾直觀感受戰役的重要性,知曉每一位志願軍的犧牲奉獻,是擺在導演們面前的首要難題。按照一般敘事邏輯,可能會選擇一位「大男主」,由他帶領觀眾走遍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