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之後上映的《金剛川》成為了筆者這種愛國主義者必看的電影。沒有像看《八佰》那樣看很多宣發,筆者就去看了這部電影,雖然影評拖到現在才寫,但是對《金剛川》的熱愛絲毫不減。雖然《金剛川》在上映之後,引來了不少的輿論風波。
《金剛川》由管虎、郭凡、路陽等導演聯合執導,是一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影片緊隨《八佰》上映,上映之後票房過10億,成為了中國第78部過10億票房的電影。作為一部僅僅拍攝和製作3個月的電影,《金剛川》無疑是成功的。
但是,也正因為拍攝時間較短,給《金剛川》帶來了不小的輿論風波。《金剛川》本身採用的是多視角展現的拍攝手法,目的是為了體現在不同視角下,轟炸橋體和對抗時各個人物的狀態。而這樣的拍攝方式,無疑成為了觀眾吐槽的重點。
不少觀眾認為,多視角的拍攝方式是為了節省成本換取票房。進而將這部愛國主義題材電影拍「髒」了。而且還因為後期字幕的問題,同樣產生了各種輿論。但這裡筆者並不想做過多評判。因為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首要需要搞清楚的問題是:「到底是為了拍攝多視角,無意之間省下了時間;還是為了獲取票房而去拍攝多視角節省時間。」但這個問題,我不認為是網友輿論能夠討論清楚的。
而在觀眾都在爭相討論影片本身好壞的時候,筆者作為愛國主義者不禁覺得心寒。《八佰》自上映之後也引起了一定的輿論風波,但是陸續去上海四行倉庫實地祭拜英雄的人不在少數。所以無論如何,《八佰》也算達成了影片應該達成的目的,喚醒了觀眾對於烈士們的關注。
相比之下,《金剛川》則顯得落寞許多。輿論縱然不可避免,但是不應該以無視英雄為代價。那些曾經在金川上奮戰過的抗美英雄們,跟八百戰士一樣應該得到現代民眾的尊重和銘記。
尤其在這樣娛樂至死的年代,影片本身講述的英雄才是觀眾應該觀看的重點。如果實在需要吐槽,也請不要以無視或者忽略烈士們為代價。而應該呼籲大家去銘記、尊重這些抗美的劣勢,不要以一部作品的好壞去評判歷史。
至於筆者為什麼這麼晚才寫這篇影評,就是因為想看看輿論過後大家是不是依然記得那些在《金剛川》中存在過的名字。可事實卻是事與願違。
不知道你看過《金剛川》嗎?你還記得那些為之奮戰的英雄們嗎?你在百度上搜尋過這段故事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