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遊遍立陶宛,深入波羅的海邊的歐洲中心點 | 全球GO

2021-02-17 鳳凰網旅遊

走近歐洲中心點,3天時間解讀不為人熟知的立陶宛。

想要立陶宛更多攻略,關注鳳凰網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立陶宛」即可收取。

第一天


DAY1 線路規劃

DAY1: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前往歐洲中心公園—遊覽維爾紐斯老城—夜宿維爾紐斯城

目前還沒有從北京去往維爾紐斯的直達航班,可以從芬蘭赫爾辛基、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城市轉機前往。同時,由於立陶宛本身不大,很少會單獨遊覽這個國家,多數人選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加上立陶宛的波羅的海三國遊覽路線。

歐洲中心公園

遊覽時間:1小時

1989年,法國國家權威地理機構宣布,經過他們測量,歐洲大陸的地理中心點就在北緯54度54分,東經25度19分相交處,也就是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以北26公裡附近。儘管這一結論在歐洲頗有爭議,但對於立陶宛人來說,這確實令他們自豪的結論,並在該地大張旗鼓地建立了歐洲中心公園,這裡也是歐洲地理中心保護區的一部分。

1991年,維爾紐斯政府決定把當地55公頃的森林開闢為歐洲地理中心藝術公園,為森林注入新生命。目前,公園內匯聚了來自立陶宛、德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幾十位藝術家的上百件作品。其中的「電視牆」雕塑不容錯過,為了這個作品,立陶宛民眾紛紛捐出自家的廢棄電視機,砌成了一道700米長、由3000多臺廢棄電視組成的電視迷宮。

維爾紐斯老城

Vilnius Old Town

遊覽時間:3小時

維爾紐斯城區由老城和新城兩部分構成。老城地處市中心,其地形是一個小丘。在地勢微微起伏的城市四周,幾條河流蜿蜒流淌,宛若玉帶輕舞。老城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薈萃了100多座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古建築,也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古城。

城市的建築是密集的。除了僅有的保存下來的美的尼凱(Midinninkai)門,城市的建築由宮殿、市政廳、新軍械宮和為數眾多的宗教建築組成,包括20座哥德式教堂、4座東正教教堂、眾多的猶太教堂和修道院。哥特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古典風格、現代風格,尤其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給予這重建的景觀非常和諧的韻味。

餐廳推薦:Forto Dvaras

維爾紐斯的Forto Dvaras餐廳可以找到立陶宛國菜Cepelinai、豬耳朵、甜菜根湯,立陶宛特色餃子Kibinai也可一試,推薦豬肉餡的,外焦裡嫩。

酒店推薦:Imperial Hotel & Restaurant

Imperial Hotel & Restaurant帝國酒店位於維爾紐斯老城,利用16世紀的老建築改建,據市政廳僅100多米,步行去任何一個有意思的地點,距離都不算遠。

第二天


DAY2 線路規劃

DAY2:從克萊佩達前往庫爾斯沙嘴—乘坐汽車抵達尼達小鎮,夜宿尼達

前往立陶宛克萊佩達港,在出海口乘坐輪渡,只需5分鐘左右的時間便可登陸Neringa——庫爾斯沙嘴所在地。

庫爾斯沙嘴

Curonian Spit

遊覽時間:1.5小時

庫爾斯沙嘴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沙洲,把庫爾斯潟湖與波羅的海分開,長98公裡。狹長的庫爾斯沙嘴並不完全屬於立陶宛,它在中間被一分為二,北方52公裡屬於立陶宛,南邊屬於俄羅斯的飛地加裡寧格勒。

從公元前 3000年起,沙嘴上就有漁夫和獵人居住。2000年庫爾斯沙嘴遺址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所以被推薦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因為島上完地還保留了多處歷史、考古、建築等遺蹟,還有古樸傳統的生活方式。現在,這裡幾乎成了立陶宛的夏季度假聖地。

尼達小鎮

Nida

遊覽時間:半天-一天

從維爾紐斯乘坐大巴,約5小時後抵達尼達小鎮。尼達是立陶宛最西端的小鎮,目前有大約1650名居民。每年夏天這裡都會接待二十多萬的遊客,這些遊客主要來自附近的德國、拉脫維亞和俄羅斯。小鎮充滿了文化藝術氣息,鎮上有漁人民族志博物館、畫廊、博物館,還有一座建於1888年的新哥特教堂。尼達機場建在該鎮,此外這裡還有一個海港,主要用於渡輪和漁船停靠。

第三天


DAY3 線路規劃

DAY3:去往希奧利艾市,遊覽十字架山—希奧利艾老城,夜宿希奧利艾,第四天返程或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整個立陶宛都不大,以自駕的形式在城市之間移動最方便。另外,也可以在各個長途巴士站找到前往希奧利艾市的巴士,可以下載相應的交通App,方便查詢。

十字架山

Hill of Crosses

遊覽時間:1小時

在希奧利艾市,最著名的景點便是十字架山。這座城市裡的小山包上插滿了成千上萬的十字架,有的是當地手藝人精心製作的工藝品,有的則是附近居民日常的祈禱用器。每個在這裡駐足的遊客都不敢大聲說話,整座山並不大,如果只是遊覽一圈恐怕半個小時也用不上,但這裡卻能夠吸引遊客為之駐足。

其確切的起源無人知曉,不過據認為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年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義後,放置在從前的一個軍事掩體處。幾個世紀中,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裡安置了許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愛國者的雕塑、聖母雕像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經。目前十字架的數量據估計大約有50,000個。

希奧利艾老城

Siauliai

遊覽時間:2小時

希奧利艾是立陶宛北部的主要城市,地處重要的商業路口,歷史上以皮革工業而著稱。除了著名的十字架山之外,這裡的老城也值得一逛。市內遍布精美的歷史建築,有一系列被命名為「黎明博物館」的各類博物館、不同宗派的教堂。如果時間不緊,建議往城市南北兩側走走,這裡還坐落著美麗的湖泊。 

想要立陶宛的更多介紹,關注鳳凰網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立陶宛」即可收取。


覺得不錯,請點讚

本文由鳳凰網旅遊原創發布

轉載請聯繫後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想勾搭主頁君,可以加我們私人號:

生活家LIFE+

ID:   lifeofwealth2015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更多目的地實用指南

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

國內:西藏 | 北京 | 港澳 | 臺灣 | 川渝 | 湖南 | 雲南 | 江浙 | 東北 |內蒙古 | 新疆

| 福建 | 西沙 | 甘肅

國外:日本 | 英國 | 美國 | 法國 | 德國 | 紐西蘭 | 俄羅斯 | 東歐 | 中東 | 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南亞 | 韓國 | 朝鮮 | 南美 | 東南亞 | 以色列


編輯:向可卿

主編:許玥

投稿:all_travel@ifeng.com

新浪微博:@鳳凰網旅遊

如果想獲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資訊,可以下載我們客戶端【鳳凰新聞】並訂閱【旅遊】頻道

相關焦點

  • 歐洲中心爭奪戰——在立陶宛尋找「歐洲中心」
    【環球時報赴立陶宛特約記者 沈嘉】說起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了解歷史的人會想到它與沙俄和蘇聯的糾結歷史,體育愛好者不會忘記立陶宛國家籃球隊曾取得的成功;愛珠寶的人則知道它是全球產量最高的「琥珀王國」之一……但許多人不清楚,「歐洲的地理中心」也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郊外。
  • 立陶宛:地處歐洲中心點,為何還存在「國中國」「對岸共和國」?
    波羅的海地緣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波羅的海你知道歐洲的中心點在哪裡嗎?(某個版本的)歐洲的地理中心就在立陶宛立陶宛屬于波羅的海三國中的其中一國,西瀕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接白俄羅斯,南邊波蘭,國土面積大約6.5萬平方公裡,只有將近300萬人口,氣候潮溼。
  • 立陶宛「獨立史」:為何從濱海小國變成歐洲大陸的「漩渦中心」?
    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的東海岸,與北邊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合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南鄰白俄羅斯國,西南邊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飛地」加裡寧格勒州和波蘭。國內中部地形一馬平川,是歐洲地理的中心,戰略位置極其關鍵。
  • 「立陶宛」從黑暗到黎明,歐洲中心小國走過的輝煌歷程!
    原來蒙古人早就攻佔了歐洲,勢如破竹,許多國家都臣服於他們的帳下,倒是後來轉攻中原時,確實多費了點心思。立陶宛是個命運多舛的國家,曾經從屬於多個大型帝國,也曾被周邊多個國家侵佔過,數百年來的徵戰讓居民們對「獨立」有著非常迫切的嚮往。
  • 「沒人只為立陶宛而去立陶宛」5個理由告訴你這是錯的
    決定要去 立陶宛 是我的主意。首先是,對不那麼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偏愛;其次是,對整個 東歐 地區認知的空白和無知;第三是,根據經驗,越是這樣充滿未知的地方,越能檢驗旅途中人的相處;第四是,確實在Ins上刷到了不少漂亮的風景;最後是,人少!經歷過國內假期景點盛況的人一定都懂。事實證明——不僅 歐洲 遊客少(暑假還沒開始), 亞洲 遊客少, 中國 遊客更少。
  • 2018歐遊掠影8: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這次順道在波羅的海三國之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拉脫維亞首都裡加和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各住兩晚,三國首都老城區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後從塔林經芬蘭赫爾辛基回北京。到達維爾紐斯車站後,按著導航向老城的住處走去。地不平起起伏伏,加上歐洲老城的石頭路面,拉著箱子一路轟轟隆隆,十多分鐘後,拐進一個小巷,眼前十分破舊,手機導航指示目的地就在眼前,天啊不會住在這裡吧。
  • 立陶宛人與立陶宛大公國
    1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成立。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兩國的結合使國力倍增,儼然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對外長期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終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的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自此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
  • 融合千年時光的立陶宛
    特拉凱城堡7月2日上午10點半出發夠休閒吧,導遊小吳(定居德國的雲南人)帶我們遊了兩處景點:第一處驅車城外的特拉凱城堡(世界文化遺產),另一處是對岸共和國及聖安妮教堂等。世界文化遺產特拉凱城堡給我感覺是大同小異的歐洲城堡。早在13世紀,立陶宛創立了歐洲最大的國家,立陶宛大公國輝煋一時。而這不大的城堡,就是14至16世紀立陶宛大公居住的地方,現在是國家民俗博物館。有意思的是展廳在這一層層盤旋而上的房子裡,有四五層的樣子。
  • 立陶宛——來自24個歐洲國家的旅行者無需隔離即可進入!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客服微信:sinkywu據報導,這是由立陶宛國家緊急行動總司令奧雷利尤斯·維爾加籤署的法令:由於之前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波羅的海旅行泡沫」行動取得了成功,這三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感染率均沒有負面影響。所以現在,立陶宛正向其他國家的居民開放商務旅行和休閒旅行。
  • 歐洲籃球王者---立陶宛
    立陶宛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黃、綠、紅三色。      立陶宛國徽為盾徽。 立陶宛主要體育活動為籃球。     立陶宛國家籃球隊是歐洲乃至世界籃壇的一支勁旅,他們永遠是奪冠的熱門球隊之一。立陶宛男籃秉承了傳統的歐洲實用派打法,隊員技術嫻熟、配合意識好並善於打硬仗,大賽經驗豐富,打著比任何球隊都強調團隊配合的歐洲籃球。曾經三次獲得歐洲籃球錦標賽冠軍,曾四次參加奧運會男籃比賽,三次獲得銅牌。
  • 立陶宛:被忽視的歐洲金融科技潛力股
    來源: 未央網 譯者:潘妍媛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為了增加立陶宛作為Fintech集中基地的優勢,該國推出了可能是最寬容的沙盒監管政策——Fintech創企第一年不會受到任何監管制裁。對於想要進軍歐洲市場的金融科技企業來說,立陶宛很可能是一個被忽視的突破口。那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歐洲小國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 立陶宛壟斷庫爾斯灣出海口,俄羅斯為何難受?
    圖-立陶宛地形立陶宛與另外兩國情況不同,這個地區是芬蘭控制的極限位置,因此立陶宛受到北歐的影響較小,而與陸地上的波蘭、德國、白羅斯有較深的聯繫。立陶宛最長的河流是內穆納斯河,發源於白羅斯的山區,注入庫爾斯灣。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位於內穆納斯河的支流內裡斯河上。
  • 立陶宛:歐洲最後一個信奉蜜蜂神的「異教國家」!
    立陶宛不僅存留下很多攜帶古老基因的詞彙,還原汁原味地保存了許多民間傳說與"異教"信仰。儘管隨處可見天主教、東正教教堂,但在立陶宛,洛姆瓦(Romuva或Romowe)的影響仍然深遠。立陶宛人或許是歐洲最後的"異教"信仰者。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1990年宣布脫離蘇聯。近年來隨著俄羅斯實力下降,立陶宛一直致力於「去俄羅斯化」,並於2004年加入北約。
  • 「祖上闊過」的立陶宛,為什麼國土越來越小了?
    近代的歐洲強國並起,它們在亞非拉美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因而現在歐洲的許多國家面積雖然比較小,但都曾經有過榮耀的歷史,甚至連荷蘭、比利時這樣的面積小國,都有過「祖上闊過」的輝煌。但同樣在歐洲,還有一個國土面積小的國家也有過「祖上闊過」的輝煌,但很容易就會被忽略,那就是立陶宛。現代的立陶宛是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面積僅6萬餘平方公裡的小國,但曾經是東歐的一方霸主。
  • 【蟲來如此】波羅的海琥珀
    原產地: 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波蘭、俄羅斯、立陶宛、丹麥、德國等) 地質年代: 新生代(始新世,5000萬年前)
  • 「祖上闊過」的立陶宛,國土怎麼越來越小了?
    因而現在歐洲的許多國家面積雖然比較小,但都曾經有過榮耀的歷史,甚至連荷蘭、比利時這樣的面積小國,都有過「祖上闊過」的輝煌。但同樣在歐洲,還有一個國土面積小的國家也有過「祖上闊過」的輝煌,但很容易就會被忽略,那就是立陶宛。現代的立陶宛是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面積僅6萬餘平方公裡的小國,但曾經是東歐的一方霸主。
  • 立陶宛美食之旅:來自歐洲中心的美食清單!
    這種類似的餡餅,在歐洲其他地區也能看到。 在立陶宛的傳統市場裡是很常見的。對立陶宛人來說,豬油也是一種小吃,它還出現在酒吧裡,用來蘸黑麥麵包食用。 不過,立陶宛的這種餃子個頭很大,足足有拳頭那麼大,所以你在點單的時候最好是點一份和其他人分享。
  • AC知旅 | 「波羅的海之路」 —— 民族的放逐與重生
    」,嚴冬之中,走訪了三國的部分城鎮、田間鄉村,在山林中的冰雪路面上漂移,也在波羅的海冰面上無目的行走。島上有很多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色,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歐洲13-14世紀的教堂、城堡。參觀庫雷薩雷城堡,路易斯-康的童年經常在此玩耍,這裡很多細節都能找到康作品的靈感來源。
  • 波羅的海之虎,愛沙尼亞擁有兩所世界名校:塔爾圖大學、塔林大學
    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發達,而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愛沙尼亞也是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被譽為「洗肺聖地」。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2016年,共有學前教育機構635所,各類中小學校519所,各類技術職業學校39所,高等教育機構24所,其中大學7所(6所國立,1所私立),各類職業高等教育機構15所。
  • 立陶宛與一帶一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遊走中東歐16國,在中國網觀點中國開設《「一帶一路」在中東歐》專欄,以學者視角解說「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系列之七  劉作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  在幽靜的波羅的海東岸,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國度——立陶宛。這片土地遍布森林、湖泊、丘陵、河流,一年四季如詩如畫,春曉秋冬絢麗多彩。立陶宛面積6.5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0萬,僅與北京市朝陽區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