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是所有烹飪方法中,極其考驗食材的,尤其是對海鮮類食品,清蒸能夠很大程度的保證鮮度和味道,也是被公認為最健康的烹飪方式。
尤其是內陸地區的朋友,對於海鮮的了解甚少,經常有人私信我:蒸海鮮時總覺得蒸不熟,到底應該用冷水,還是用熱水?
常見的海鮮不外乎4種:魚、蝦、蟹、貝,每一種海鮮的形態不同,不管是冷水也好,熱水也罷,在蒸海鮮時都會用到,一個正確的烹飪方法,才能夠保持其獨特的風味和營養。
今天就和大家科普一下,蒸海鮮該用冷水還是熱水,記住以下幾點,看到海鮮不再愁。
魚(熱水)
蒸魚時一定要用滾水,因為魚肉易熟,切不可虛晃。
提前在魚身開好花刀,一般情況下5分鐘左右就能熟,關火後等3分鐘再掀鍋蓋,讓魚在鍋內「虛蒸」一會,縮小魚身與魚腹的溫差,這樣做出來的魚肉既沒有腥味,肉質也非常鮮嫩。
如果是冰凍的魚,肉質就沒有那麼新鮮了,不建議清蒸,但實在想吃也不是不行:將凍魚放在常溫水中,撒上一勺鹽,用上半天時間,冰塊就能完全化開,只是清蒸出來的口感會差一些,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蝦(溫水)
蝦比較特殊,冷水熱水都可以,但用溫水最佳。
蝦肉有蝦皮的「保護」,在蒸製時,對水溫的要求並不高,只是所需時間長短不同而已。
但最佳的蒸製方法,還是要用大火燒水,等水面微沸時入鍋,繼續用大火急蒸,此時鍋內水蒸氣漸濃,蝦肉蒸熟的過程平滑,能夠最大程度保持鮮味。
蟹(冷水)
螃蟹買來時,一般都是鮮活的,放進鍋內用冷水慢慢蒸,就如「溫水煮青蛙」一般,可能很多朋友覺得殘忍,但非常無奈,冷水上鍋——確實是蒸螃蟹的最佳方法。
如果用熱水蒸,螃蟹直接入蒸鍋,會因為蒸汽胡亂掙扎,蟹鉗蟹腳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斷掉,影響美觀。
而冷水則神不知鬼不覺,等螃蟹發現溫度升高時,想掙扎已經來不及了,這樣蒸熟後蟹腿相對比較整齊。
因為螃蟹在鍋內都是趴著的,如果是非常肥美的螃蟹,怕蟹黃蟹膏流出來,可以提前將其宰殺,讓它的肚子朝上,能夠最大程度保證蟹黃的完整。
貝(冷水)
記住這一點,只要是帶殼的,在沒將沙吐淨的情況下,不管是蒸或煮,都必須用冷水。
如果直接熱水開蒸,受到刺激的貝殼緊閉,直到蒸熟,裡面的沙子也不會吐出來。
如何讓其吐沙,這裡教大家一個最實用的竅門:就拿花蛤來舉例,將花蛤裝進塑膠袋,注入沒過花蛤的涼水,提著塑膠袋放進熱水中煮,不消2分鐘,平穩的將塑膠袋打開,吐出來的沙子絕對超出想像。(塑膠袋中是冷水,不必擔心煮破)
此時再放入蒸鍋,用冷水慢煮,它們的肉質嬌嫩,並且個頭也不大,如果是沸水,就會很容易發生「外熟裡不熟,裡熟外已老」的情況,所以用冷水循序漸進,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沒有螺類?
其實螺和貝類一樣,都可以用冷水蒸,但要知道,這種生物是吃腐食長大的,體內所含的細菌與重金屬較多,所以並不推薦「蒸製」,用「水煮或爆炒」最佳,雖然這樣做出來肉比較老,但是吃著健康!
——輕肥說——
總之記住一句話:冷蟹熱魚,涼貝溫鍋蝦。
在沿海城市中蒸海鮮,最忌諱的就是放調料,尤其是貝類,原汁原味才是最受歡迎的。
當然「魚」還是要蔥姜去腥,「蟹」則可以直接吃,蝦與貝類相似,可以加海鮮醬油與薑末佐味,總之調料是越少越好,希望這些能夠幫到您。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歡迎關注,讓您吃個明白,吃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