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2021-01-14 騰訊網

文章導讀

1、股骨頸骨折臨床特徵

2、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3、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病人常見的一種嚴重創傷,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股骨頸骨折臨床特徵

由於以下原因,內側骨折是最難治癒的骨折:

1、該部位沒有骨膜,沒有骨膜性骨痴形成。

2、成人股骨頭血液供應只來源於末梢的頸部側(上包膜動脈供應外側2/3,下包膜動脈供應內側13/),頸部骨折時發生血液供應障礙,股骨頭側的血運中斷。

3、由於骨折線垂直方向走行,骨折部位因剪力作用而骨片間容易分離。

另外,由於骨質疏鬆、高齡、高危因素的存在,限制手術或不能手術。外側骨折比內側骨折條件好,雖較易癒合,但因傷者多為高齡,全身合併症多,故治療也困難。

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手術療法:本病治療目的是早期獲得無痛而具力學機能的髓關節,即優先考慮早期恢復到受傷前的機能。除轉位輕者考慮保守治療外,一般進行手術。通常在Gardenl、l級,用鋼線或KonwleS鋼針進行多鋼針固定,第l、vI級用壓迫性髓部螺絲固定,還可以進行股骨頭置術。

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

1、幫助病人樹立康覆信心

關心體貼病人,鼓勵其講出心中的感受和需求,給予細心持久和熱忱的照顧、支持和安慰。根據手術前評估的精神營養狀況和心理狀況等,詳細解釋術後功能鍛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解康復訓練的目的、意義、方法、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

2、併發症的預防

因本組均為高齡病人,術後需臥床,局部制動一段時間,易導致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末梢神經損傷、便秘、腦血管意外等併發症,可危及生命。

因此,術後囑病人睡充氣床墊,局部按摩以防褥瘡形成,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給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含鈣的奶製品、豆類及富含維生素D的魚類、蛋類、黑木耳等食品,指導並協助其早期進行功能鍛鍊。

3、指導康復訓練

(1)手術結束患者清醒後,即可指導並鼓勵其進行深呼吸運動;患肢端內外各置一沙袋,患肢腋窩下5cm以下各墊一油布軟枕,兩下肢間放一軟枕保持患者於外展10~15°中立位,行患肢足趾伸屈、踝關節背伸、旋轉運動,指導家屬並協助病人從足跟開始做壓力遞減的小腿部肌肉擠壓運動,每天3次,每次10分鐘;每2小時翻身一次。

(2)術後第1天,病情穩定,可給予斜坡位,協助病人逐步增加臥位的高度,延長臥位的時間,並進行患肢四頭肌舒縮運動,運動量同術前。

(3)術後第2 天繼續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運動和踝關節的背伸、旋轉運動,運動量從術前開始逐漸每3天增加1次,每次增加5~10次為宜;術後3~7天,在原有活動範圍內使用下肢關節活動器做髖膝關節的被動功能鍛鍊。人工股骨頭置換者以自主活動為主,防止內外旋活動。

使用下肢功能康復儀(CPM)前要與患者溝通,取得病人和家屬的配合。將病人的患肢置於CPM架上,力求位置準確,感覺舒服,第一天置15°,每天增加5°,以緩解疼痛不適。進行患肢的康復運動時,指導病人伸直患肢膝關節進行抬腿練習,以此提高股四頭肌的力量。雙上肢、健側下肢同時進行協同運動,促進全身運動,增加老年人對骨折的康覆信心。

(4)術後10~14 天,當髖關節屈曲超過90°,踝關節超過90°時,可開始扶病人離床,病人可不負重站立活動,每天3次,每次15~30分鐘,逐步扶雙拐下地活動。在做以上康復活動時,隨時觀察脈搏、呼吸、血壓。如果運動後的血壓大於170/100mm Hg,脈搏大於120次/分或小於40次/分,呼吸大於26次,體溫高於38°,其中任一項存在均應停止活動。

(5)出院後須在家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出院前醫護人員必須進行詳細的講解,並指導患者在家的康復訓練方法和安全措施,留有聯繫電話和詳細地址,隨時了解和指導康復訓練,達到良好的康復效果。

股骨頸骨折一般多發於老年患者。臨床上治療以及早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為主,儘量預防併發症發生,降低死亡率。股骨頸骨折後對患者的身體會帶來嚴重的負擔,加上長期臥床,極容易使患者出現多種併發症。故需要護理人員運用科學、有效的康復護理方法,對不同時期的患者進行不同的訓練,幫助患者儘快恢復肢體功能。

參考文獻:

張福金,張樹生,王培生,股骨頸骨折的康復訓練及預後,國外醫學·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冊2000年第20卷第1期,p34

黨中莉,李慧穎,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的術後康復訓練,中國鄉村醫藥雜誌,p16

劉薇,付豔,股骨頸骨折術後功能康復訓練的應用效果,論著·防保康復中國社區醫師2016年第32卷第30期,p182

相關焦點

  • 微創髖關節置換幫助72歲股骨頸骨折老人術後次日下床行走
    微創髖關節置換幫助72歲股骨頸骨折老人術後次日下床行走 2020-10-0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年髖部骨折——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一):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老年髖部骨折常被人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為什麼稱老年髖部骨折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因為老年人在骨折後多由於各種原因的併發症去世。據統計,發生髖部骨折老人在一年內死亡率超過20%。你可能會好奇,髖部骨折為什麼死亡率這麼高。
  • 襄陽市中醫醫院為骨折術後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唐漢平為患者指導康復訓練。通訊員供圖原來26歲的小朱因左側尺橈骨遠端骨折,去年年底接受了尺橈骨內固定術,術後因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在家休息,未進行康復訓練,導致左手活動越來越差,腕關節、指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解封後,小朱急忙來到襄陽市中醫醫院找骨科醫生複診。X線顯示骨折恢復良好,醫生建議小朱到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
  • 百歲老人股骨頸骨折 團隊協作助其重新站立
    家人發現後將老人送至我院,診斷為左側股骨頸完全移位骨折。 術後,老人藉助步行器下地行走 TIPS: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常發生於老年人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
  • JBJS:年輕患者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圖3: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固定骨折治療術後的策略包括,抗生素使用24小時,低分子肝素或華法林預防深靜脈血栓,持續4-6周,物理康復鍛鍊等。在臨床中作者發現,股骨頸骨折術後存在持續腹股溝和轉子區域疼痛,隨時間無明顯變化的患者,發生股骨頭壞死的概率顯著增大。若患者無疼痛,而影像學隨訪24月後無明顯的股骨頭改變,則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降低。股骨頸骨折癒合的徵象是患者無疼痛症狀,骨折線在X線上逐漸消失。若術後4到6月臨床醫生對骨折癒合存在疑問,則可行CT掃描評估骨折線情況。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固定,要多久能下床活動?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骨骼類的疾病,是和骨質疏鬆有關,容易造成不能正常走路和站立,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骨骼壞死,不能運動,甚至殘疾。這類疾病是隨著人們壽命不斷增加,疾病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那麼股骨頸骨折打鋼釘要固定多久才可以下床呢?
  • 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指導
    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比手術本身更為重要,科學合理的鍛鍊可避免發生骨折廢用症候群,如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體畸形,這對髕骨骨折固定復位後患者極為重要。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驗為患有總結了一套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希望能夠指導大家進行合理的功能鍛鍊。
  • 【骨折術後康復】四肢創傷性骨折怎麼康復效果好?
    1、急性期(術後48h內) 康複目標是消除腫脹;緩解疼痛;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康復內容:保護患肢、局部制動、冰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傷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非損傷部位開展早期康復預防繼發性功能障礙。
  • 名醫專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邵雲潮:股骨頸骨折與髖關節置換(下)
    多年來致力於改良手術工具,標準化術前規劃與手術操作流程,微創化手術切口,規範化圍手術期臨床管理路徑,切實貫徹落實快優康復關節置換理念,以改善患者手術體驗,加快術後康復。在長達20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1、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可以做內固定治療呢?
  • 閔行百歲老人摔倒骨折,術後一周就能下地康復訓練!
    不僅如此老年患者骨折後手術風險大骨折康復時間一般也長於年輕患者近日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102歲高齡老人骨折之後……近日,婁老伯晚間不慎摔倒,感覺後左髖部位疼痛難忍,活動範圍也受到限制。婁老伯急診被送至了五院,醫生第一時間為婁老伯檢查,經查X線提示,為左股骨頸骨折。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2020-12-09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肩部骨折術後康復技術!
    肩關節損傷包括:骨折、脫位、肩關節周圍韌帶損傷等。肩關節的穩定性需要靠韌帶與肌肉協同作用,而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是肩關節功能的雙基礎。片面追求某一方面功能恢復不但無法達到良好效果,更可能造成其他問題或功能障礙。因此對於肩部骨折術後患者,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今天我們來主要介紹一下肩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孫成偉 王姍姍 劉曉楠 杜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肱骨幹骨折術後康復
    轉自:西安市中醫醫院 肱骨幹骨折導致橈神經損傷很常見,現針對本病並結合患者期望目標介紹具體康復治療方法。 肩
  •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症狀特點?如何診斷股骨頸骨折?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症狀特點?如何診斷股骨頸骨折?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礙是所有骨折共有的三大徵象,在股骨頸骨折時,則表現為以下這些特點:(1)疼痛:受傷髖部的疼痛是股骨頸骨折最為明顯的症狀,移位的骨折當然會伴有嚴重的疼痛,靜止時會有脹痛和跳動痛感,在移動患肢時則疼痛更為明顯地加重。無移位與輕微移位的骨折疼痛相對較輕,需要注意的是嵌插型的股骨頸骨折,可以僅有輕微疼痛甚至沒有疼痛,往往容易被忽視而造成漏診。
  • 做了股骨頸骨折手術後,該怎麼補充營養?
    股骨頸骨折屬於髖部骨折的一種,都是屬於比較大的骨折類型,醫學上把髖部骨折叫做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所以髖部骨折的治療和恢復還是非常重要的。股骨頸骨折的前期治療主要是在醫院和醫生。而後續的康復和營養主要是在於個人,所以患者本人及其家屬要對骨頸骨折以後的一些護理和營養做到比較了解。
  • 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走、跑、跳等基本活動均需要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當關節作蹠屈運動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踝關節鬆動且易做側方運動,關節損傷極易出現,輕者多為扭傷,重者可能骨折。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
  • 股骨頸骨折分幾種類型?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股骨頸骨折分類方法同樣出現過多種思路,根據其分類的依據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②根據骨折線的方向;③根據骨折移位的程度。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股骨頸骨折可以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