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大選候選人抽籤,出現神秘巧合
抽既然無法改變,每一組候選人都極力渲染抽到的號碼與自己的匹配性,中文語言豐富,每個號碼都能找到很搭配的吉祥話,助長自己聲勢。1號 朱立倫本次抽到1號,與他的競選口號One Taiwan很搭。而這也是舉行6次大選以來,國民黨第一次抽到2號以外的號碼。
-
美國大選後 臺灣何去何從?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8日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奪得賓州後,美媒宣布拜登當選新任總統,但川普卻不滿選舉結果,揚言要打法律戰。 美國大選後,臺海軍總部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赴臺,9日起教導臺軍突擊舟等作戰課程(詳見本號前文《美國海軍陸戰隊真的來臺灣了》)。對此,臺陸軍退役少將李玉文直言,大陸只要對臺發動電子戰,先癱瘓臺灣通訊系挺,接著轟炸臺灣電子設備和空軍基地,之後派兵登陸,到時臺灣怎麼反擊回去?
-
臺灣「大選」首場電視政見會 3位候選人激烈交鋒
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出席政見說明會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首場領導人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在25日晚上8點舉行,來自國民黨、民進黨以及親民黨的三位候選人分三輪發表政見,每人每輪十分鐘,總長大約90分鐘,電視和網絡同步直播
-
馬英九開始支招:2024臺灣「大選」候選人需提統一方案
對於臺灣民眾以及臺灣地區領導人來說,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議題。而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核心智囊趙春山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面對大陸壓力,2024臺灣「大選」候選人需提統一方案。
-
臺灣「大選」的那些事兒
法新社1月16日,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將迎來投票日。四年一度的臺灣「大選」頗受關注,對於島內各政黨來說,此次選舉也是難得的比拼「面子」的造勢之機。《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親歷臺灣「大選」時間,帶讀者觀觀「面子」,品品「裡子」。
-
美國大選後 臺灣的三條路
她們就像是在豪賭一場政治梭哈,把臺灣民眾所有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川普身上;似乎只要川普贏了,臺灣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且蔡當局還堅信:川普一定會贏得連任!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
-
臺灣2020大選三副手,誰能給候選人加分?
臺灣地區2020選舉已進入關鍵時刻,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三組候選人都先後完成參選登記。儘管蔡英文、韓國瑜、宋楚瑜是這場選舉的當然主角,但他們的副手也不可小覷,畢竟搭檔人選能否起到一定的加分作用,對選戰來說也相當重要。那麼這三位副手,究竟誰會是2020選戰的最佳助跑員?
-
有顏有愛又有錢的他,成為法國大選最具說服力候選人
這是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確定參加總統大選的候選人首次在第一輪投票前進行電視辯論,被看作是大選倒計時約一個月之時的重頭戲。按照規定,每位候選人都有兩分鐘的時間回答主持人的每個問題,回答順序由抽籤決定,有異議者在對方說到一分半之後才能予以辯駁。在三個半小時中,他們以說明「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總統」作為開場,隨後圍繞 「 什麼樣的法國社會模式?」、「 什麼樣的法國經濟模式?
-
三立憑什麼敢辦2020臺灣大選電視辯論會?
離臺灣2020選舉投票日已不到一個月,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在哪裡舉辦才剛塵埃落定。12日,臺灣公共電視發出聲明稱,已取得宋楚瑜、韓國瑜、蔡英文三位候選人同意書,2020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將在公視和三立各辦一場。
-
細數臺灣「大選」副手辯論會亮點
臺灣「大選」電視辯論,迄今已有三次,但副手候選人交戰還是第一次。辯論之前,媒體關切的並非大政方針和臺灣前途,反而近期熱點話題會不會成為辯論主題?然而,辯論過程中,林瑞雄對於電磁波只輕描淡寫,蘇嘉全也依舊強調「合法農舍」,而一向被外界認為辯才無礙、攻勢凌厲的吳敦儀,並未針對這些部份質疑,使媒體不免有些意外。
-
臺灣「大選」電視辯論擬三立公視合辦三場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2016「大選」電視辯論因民進黨及蔡英文方面始終堅持在三立電視臺首辦糾纏至今。今天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代表、三立電視、公共電視與「四報一社」舉行「大選」辯論協調會議。 會中民進黨倡議由三立及公視、「四報一社」聯合舉辦,並在1月3日前舉辦3場,其中一場為副領導人候選人辯論會,獲各方原則上同意。
-
臺灣大選第二場政見會 蔡英文:李登輝、陳水扁的是非 我都一肩扛起
12月30日晚8時,臺灣2016「大選」舉行第二場政見發表會。蔡英文向目前40歲的中壯世代喊話,期望喚起1996年首次「總統」選舉的回憶,回頭看20年後臺灣社會與當初的差距,反思我們要留下什麼給臺灣。蔡英文表示,20年過去,重大決策仍有「黑箱」,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年金將破產,無論是李登輝、陳水扁或馬英九,前任所做的是非對錯,她都將勇敢承擔,一肩扛起。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臺灣「大選」電視辯論擬三立公視合辦三場(圖)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2016「大選」電視辯論因民進黨及蔡英文方面始終堅持在三立電視臺首辦糾纏至今。今天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代表、三立電視、公共電視與「四報一社」舉行「大選」辯論協調會議。
-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政見會登場 韓、宋、蔡激烈交鋒
據臺灣媒體報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18日晚間在華視登場,三組候選人包括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三人首度在電視轉播中完整呈現各自政見。不僅如此,韓國瑜還要求蔡英文回答臺灣的定位,「未來將帶2300萬臺灣同胞何去何從」,並批評她不要「九二共識」,也不敢喊「臺獨」。第二位出場的是20年間五度參與大選的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由於經驗老道,今天他的行程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也以「老將出馬」自比。
-
「2022臺北市長大選」引關注,陳時中點名「他」是強勁候選人
文|軍尚 審|高靜雖然現在距離2022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2022臺北市長大選」已成為島內的一個熱搜話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因為臺北市在臺灣政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哪個政黨成功獲得臺北市的執政權,那麼會給黨派候選人在「2024臺灣大選」帶來許多幫助!國民黨與民進黨作為黨內的兩大黨派,自然非常想要奪得臺北市的執政權。前幾日,國民黨民意代表蔣萬安宣布參選「2022臺北市長大選」。近日有消息稱,民進黨人陳時中似乎有意參選臺北市長,因此,有記者特地提問了陳時中與此事有關的問題!
-
臺灣選舉三位候選人完成投票 均稱對選情有信心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14日舉行投票。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均在上午完成投票,表示對選情有信心。 據臺北「中央社」報導,馬英九14日上午10時回到景美老家投票,面對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天天氣不但沒下雨,還能看到一點陽光,非常開心,希望大家儘早投票,相信好天氣對提升投票率應有幫助。 馬英九謝謝大家對夫人周美青腰傷的關心,稱回去就會轉告周美青。現場還有外國媒體提問選舉結果相關問題,馬英九用英文簡短回應,等選舉結果出來後,「我會讓你知道」。
-
最近網絡指數報告:臺灣平均網速排名全球第12位
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網際網路測速公司Ookla在最近公布的網絡指數報告說,臺灣平均網速為40.1Mbps,排名全球第12位。
-
視點原創| 從「公投綁大選」看臺灣民主的異化
」推高投票率,爭取儘量多的選票,謀求儘量多的己方候選人當選。「公投聯署」和審查監管機制的不健全,為各黨派操縱「公投案」為己服務大開方便之門,「公投案」無一例外地成為藍綠政治人物在即將到來的選戰中博取眼球、攻訐對手和自我貼金的「利器」。藍營利用「反深澳電廠」「反核食」「以核養綠」等「公投案」向綠營施壓,候選人借「公投案」大挖綠營牆腳。
-
臺灣:2020「大選」,韓國瑜會悄悄地贏?
相對於高度爭議的假民調,由媒體選出的年終關鍵字,反而更能真實反映出庶民對當前臺灣島內局勢的真實感受。自2016年蔡當局上臺以來,民眾對臺灣島內的整體觀感從2016年的「苦」,2017年的「茫」,2018年的「翻」,到今年的「亂」,4個字反映出民眾的苦日子,因為想翻轉這樣的亂象,「九合一」選舉韓國瑜才能翻轉南臺灣。此刻的臺灣正走在兩岸和戰轉捩的關鍵點,也是國、民兩黨最關鍵的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