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寫相思的一首詩,短短4句20個字,卻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2020-12-15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紅豆生南國,是很遙遠的事情,相思算什麼?早無人在意……

當初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格外喜歡這首歌。而毛阿敏的歌聲使得這首歌更加上了一層美麗而飄渺的色彩。

而關於紅豆相思,我們並不陌生。從目前已知的文學來看,紅豆一直以來都被文人用作是相思的代稱。溫庭筠的那一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早已是深入人心。當然,關於相思,王維也毫不遜色。

《相思》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本詩一作《江上贈李龜年》,所以為懷念友人之作。

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可證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

紅豆生南國」。

這裡指的是紅豆的生長習性。紅豆喜光,根深材韌,抗風力強,根系發達,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我國的臺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經常可以見到。

春來發幾枝」。

這一句看似突兀,實則不然,作者設的這個設問的口吻也是十分親切自然的。然而如果你覺得這是一首寫景詩,那就大錯特錯了。

中國古代一直有寓情於景的寫法,這一首也是如此。它的情感其實有點像陸凱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支春」,表現了作者對好友的思念。

願君多採擷」。

以採摘的植物來寄託思念,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手法,比如漢詩中的:「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在這裡,作者讓友人「多採擷」紅豆,其實也是希望友人看見紅豆就能想起自己,從而表達自己對友人的思念。

此物最相思」。

人們一看到相思就總覺得是男女之間的相思,其實不然,就像本詩的相思,寫的就是作者對好友的相思,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表達出濃厚的情感。

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對於紅豆的印象,就是上面那四句膾炙人口的詩了,但其實,關於紅豆,還有好多詩詞。就比如我們前文說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楊柳枝》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和王維的《相思》不一樣,這首詩寫得是男女之間的相思。作者以女子的口吻,抒寫了她對情郎的眷戀之情。

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

完。

喜歡的話歡迎關注何不秉燭遊矣!

相關焦點

  • 韋應物寫相思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4句卻字字濃情
    這是南北朝謝朓的一首詩,我特別喜歡最後兩句中的人生態度。就不要說你不回來了,就算你回來了,這裡的萬紫千紅也都已經凋謝殆盡,我這裡地小人窮,沒什麼好招待你的。謝朓寫這首詩的動機暫且不論,在我這裡,則確確實實聽出了一絲瀟灑與不屑。我人就在這裡,你愛回來不回來。
  • 此人只一首詩存世,全篇僅20字,卻為何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所以說,詩詞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一首精品詩詞存世,那也足以讓一個詩人千古留名。比如,在唐朝詩壇上,就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僅有一首20字的小詩存世,但卻憑藉這首小詩名動天下。
  • 王維描述的相思,只有短短20個字,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紅豆生南國,是很遙遠的事情,相思算什麼?早無人在意……」 當初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格外喜歡這首歌。而毛阿敏的歌聲使得這首歌更加上了一層美麗而飄渺的色彩。 而關於紅豆相思,我們並不陌生。從目前已知的文學來看,紅豆一直以來都被文人用作是相思的代稱。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唐代最寧靜的一首詩,短短4句寫出靜的最高境界,能治癒各種煩躁
    「唐詩宋詞元曲」,我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句話。是的,唐朝最出名的就是「詩」,而我們今天要談的也是一首詩。不過這首詩有些特別,它特別的安靜還有點治癒性。這大概就是他的神奇之處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唐代的「詩壇」,應該再沒有哪位詩人能比王維更愛「安靜」了。跟據史料記載,王維的母親出生於世家大族,那自然而然的也就很有文學修養,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而在母親的影響下,王維從少年時代起就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很努力鑽研的各種佛經。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唐詩三百首 | 12. 王維《送別》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飲」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一開始就寫飲酒餞別,是點題。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唐詩中,說到令人讀後即能安靜下來的詩,毫無疑問要屬詩佛王維的詩。王維崇尚佛法,其詩作大多充滿了禪意,不僅意境優美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哲理。例如他的《鹿柴》、《竹裡館》、《畫》、《過香積寺》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十上不第的羅隱寫一詩,短短28字,成千古絕唱入選《唐詩三百首》
    他用短短的28個字,抒發心中不滿,成為千古絕唱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十上不第"這個典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羅隱,使得羅隱名氣更大。但對羅隱來說"十上不第"卻是他一生的"痛"和遺憾。
  • 王維寫夏天最好的一首詩,曾被列為唐詩七律的壓卷之作
    最喜歡王維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和生活,景濃淡皆怡,人不驕不躁。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他也寫過一首《納涼》,「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繁密的樹木遮擋了烈日,川口、涼溪,置身其中,讓我們也感受到夏日在深林風口的無盡清涼。但是這兩首一首語言太過焦躁,一首語言太過平實,都稱不上是王維的經典夏日之作。
  • 唐詩三百首---《送別 王維》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能用最少的字講出最豐富的意思,除了古詩估計其它語言表達形式很難達到了。最短的古詩能短成什麼樣子?先看看這首被稱為神作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8個字就寫出了製作工具、打獵的整個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言簡義豐。而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同樣是一首言簡義豐之作,來自唐代宰相李嶠。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被評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壯
    文/顧無【引觴漫談】最近特別喜歡杜甫的詩,買回來中華書局的《李太白全集》幾乎沒怎麼看,全在鑽研唐詩三百首中的杜詩,還有他特別著名的幾首七律組詩,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些詩篇後續都會出賞析與大家一起分享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首聯點明了地點,道盡了旅途的艱辛。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例如他的《相思》、《山居秋暝》、《山中》、《送元二使安西》等等,那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這些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屬於一流的佳作。早年間的王維才華橫溢,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翹楚,不過後來由於「安史之亂」後,由於沒能及時逃離長安,成為了俘虜,一度受到了人們的批評,從此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但是後來他又選擇放棄了仕途,而是選擇隱居在終南山。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詩意境唯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字裡行間充滿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譬如《相思》、《終南別業》、《竹裡館》、《鳥鳴澗》、《鹿柴》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每一首都很唯美,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 大唐寫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詩,短短40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曾經去山東祭奠孔子,以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尊崇,而唐玄宗李隆基還曾寫過一首關於孔子的詩歌:《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這首詩也成了唯一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的四萬多首詩歌,而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只是選取了唐詩中最家喻戶曉的311 首詩,連詩鬼李賀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沒有入選,那唐玄宗的這首詩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深刻,但無緣入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作品,那都是唐詩裡面的精華,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雖然收錄的很豐富,各種不同的題材,以及不同的流派,但是很顯然,還是遺落了一些經典之作,例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許渾的《鹹陽城東樓》等等,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卻是並沒有收錄,
  • 唐詩三百首 |《送別》王維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