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只一首詩存世,全篇僅20字,卻為何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2020-12-16 騰訊網

在唐詩的字節裡陶醉,在宋詞的平仄中跌宕,心靈沐浴過唐風宋雨,目光觸及到華採絕章,曾為李白的金樽清酒迷醉,亦讓杜甫的半生潦倒感傷。

我們喜愛唐詩宋詞,因為每一次吟誦那些文字,焦灼不安的靈魂總能得到一種安頓,我們更喜愛詩詞歌者,因為是他們為後世留下不朽的文章。

不管是李太白、杜子美,還是蘇東坡、李易安,之所以能夠銘記他們的名字,無不是因為他們有精美絕倫的詩詞存世。所以說,詩詞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一首精品詩詞存世,那也足以讓一個詩人千古留名。比如,在唐朝詩壇上,就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僅有一首20字的小詩存世,但卻憑藉這首小詩名動天下。

他叫金昌緒,現存資料記載他是唐朝詩人,身世以及生卒年均已不詳。或許金昌緒一生曾寫過不少詩,但留存於世的只有這一首《春怨》,詩中表達的是一位女子懷遠思人的閨怨之情,文字活潑而又十分感人。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那麼,這首小詩到底好在哪裡?為何能夠流傳至今,甚至還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呢?

其實,這首20字的小詩並不簡單。它的高妙之處在於:詩的每一句都設有懸念,引起讀者興趣,讓人跟隨詩中女子的思路,不斷往下閱讀,直至讀到最後一句才能恍然大悟,明白詩中的意思,可謂層層遞進,使全篇渾然一體,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剝洋蔥」,剝開一層,又顯一層。

首句,「打起黃鶯兒」,敲打著樹枝,趕走了黃鶯兒。眾所周知,黃鶯兒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鳥,為何女子卻要趕走它們呢?

接著,「莫教枝上啼」,原來,趕走黃鶯兒的原因,是不想讓它們在枝頭上,不停地啼叫。但是,黃鶯鳥的啼叫聲,從來都是清脆婉轉,十分悅耳的,而詩中的女子卻為何討厭它們的叫聲呢?此處詩人又設了一層懸念。

「啼時驚妾夢」,噢!原來黃鶯兒在啼叫的時候,清脆的聲音會驚醒女子的一場好夢。那麼,又是什麼好夢,竟然讓女子如此沉迷其中,甚至不願醒來?懸念再次出現。

「不得到遼西」,因為在夢中驚醒,就不能讓我在夢鄉裡到達遼西,與戍邊的丈夫相見。最後一句,使人恍然大悟,詩的春怨主題,也就在此時大白。

只有一首詩存世的金昌緒,卻用獨特的筆觸,給我留下一首經典好詩,相比較直接抒發閨怨之情的詩作,這首《春怨》因為層層設置懸念,讓全詩充滿新奇的意味,且又在層層遞進中,更加加深了讀者對女子閨怨之情的印象,可謂匠心獨具,難怪這首僅有20字小詩,會被入選進《唐詩三百首》!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大唐寫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詩,短短40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曾經去山東祭奠孔子,以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尊崇,而唐玄宗李隆基還曾寫過一首關於孔子的詩歌:《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這首詩也成了唯一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的四萬多首詩歌,而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只是選取了唐詩中最家喻戶曉的311 首詩,連詩鬼李賀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沒有入選,那唐玄宗的這首詩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這首詩的作者名為崔塗,是晚唐詩人。史書中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只知他大約在888年前後在世。在唐僖宗年間,他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卻十分坎坷。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外漂泊,足跡遍布巴蜀、吳楚、秦隴等地。
  • 十上不第的羅隱寫一詩,短短28字,成千古絕唱入選《唐詩三百首》
    他用短短的28個字,抒發心中不滿,成為千古絕唱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十上不第"這個典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羅隱,使得羅隱名氣更大。但對羅隱來說"十上不第"卻是他一生的"痛"和遺憾。
  • 許渾很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深刻,但無緣入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作品,那都是唐詩裡面的精華,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雖然收錄的很豐富,各種不同的題材,以及不同的流派,但是很顯然,還是遺落了一些經典之作,例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適的《別董大二首》、許渾的《鹹陽城東樓》等等,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卻是並沒有收錄,
  •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後人就多用玉臺詩指代宮體詩,尤其是言情濃豔的作品。這一類的詩到了唐朝也是很有市場的,唐朝的風氣開放,不論男女都是自信飛揚,寫下這樣尋歡作樂的詩詞也絲毫不覺得有愧,反而是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勇敢追求。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也多有此類作品,只是,在這些同一題材的作品中,有一首詩的作者卻和他人不同,他就是貞元年間的宰相權德輿。
  • 這首五言絕句是首豔詩,居然入選唐詩三百首,俗中含雅,樂而不淫
    詩有俗雅之分,庸俗的作品沒有生命力。同時也有很多作品,由於表達了男女之間的深情厚誼,其中的款款深情頗受讀者喜愛。如果有一首詩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一定是一首高雅的作品,那是經過了編撰者反覆的斟酌和篩選。
  •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逾越不過的一座高峰,那就是唐詩。在唐朝,詩歌達到了頂峰,無數文人墨客為詩歌賦予了無與倫比的魅力,無數大家因為詩歌成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膾炙人口的頂尖詩人,很難說是唐詩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成就了唐詩,但唐詩得因他們而璀璨,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在這個空前絕後的年代,共產生了五萬多首詩篇,和這些詩人生在同一時代是到底不幸還是幸運?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金銅仙人辭漢歌》。2.歷史背景加上唐朝時局,以及李賀自身的遭遇,便有了這首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濃濃的悲憤和哀愁之情,讀來令人淚目。這首詩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前四句為第一層,主要是感嘆人生的短暫和世事的變遷。
  • 舉國皆知的大詩人,《唐詩三百首》卻沒有他的名字
    但是,這樣一個無論人氣還是實力均屬唐朝一線的大詩人,在目前最為流行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卻沒有一席之地——連一首作品都沒有入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一個至今爭議不休的問題:是李賀的水平有問題,還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出了問題?
  • 這首詩被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唐詩,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唐詩三百首,是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明珠;唐詩三百詩的壓卷之作,更是顆顆明珠中最為閃亮的一顆。都說壓軸出場的才是重頭好戲,那麼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會超越其他唐詩出色作品嗎?然而,被一些人譽為唐詩三百首的壓卷之作,卻並非我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 一首唐詩入選課本,作者人品卻極差,但這首詩卻是流傳千年的經典
    然而,在同一盛唐時代,也有一位人品極差的詩人寫了一首「近鄉情怯」詩歌入選課本,後成為流傳千年的經典!此人便是我國唐朝時期著名詩人宋之問。或許初聽他的名字讓我們感到很陌生,但其實在宋之問那個初唐年代(李杜當時還沒有「光焰萬丈長」),他還是真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 李賀水平最高的三首詩,首首都是絕唱,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這首詩歌裡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名句,但是為什麼也沒有選入《唐詩三百首》呢?開篇第一句直呼漢武帝為劉郎,就大有對封建禮教的蔑視意味。漢武帝當年叱吒風雲,最終還是像秋風一樣轉瞬即逝,留下的不過是一個茂陵荒冢。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好喜歡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唐詩選本,是由清代學者孫洙編選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29首五言絕句,隱娘今天想分享10首如畫一般的五言絕句,清麗絕美,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王維在開元末幾年,在藍田居住,曾在遊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時,寫下過一首即景之作,這便是他著名的詩《渭川田家》。
  • 韋應物寫相思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4句卻字字濃情
    這是南北朝謝朓的一首詩,我特別喜歡最後兩句中的人生態度。就不要說你不回來了,就算你回來了,這裡的萬紫千紅也都已經凋謝殆盡,我這裡地小人窮,沒什麼好招待你的。謝朓寫這首詩的動機暫且不論,在我這裡,則確確實實聽出了一絲瀟灑與不屑。我人就在這裡,你愛回來不回來。
  • 《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李白屈居第三,第一名獨佔38首
    答案無疑就是《唐詩三百首》。民間有句著名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便不難看出,《唐詩三百首》的影響之大。那麼,《唐詩三百首》是誰編的?為什麼而編?選錄標準是什麼?收錄誰的詩歌最多?本文,筆者將為大家一一揭曉答案。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那麼,為你打開詩詞世界大門的那首詩,究竟是哪一首呢?相信大家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可以寫在評論裡一起交流,看能不能找到「同學」。在我的印象裡,啟蒙的詩詞是王維的一首五絕,短短20字,在我心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
  • 楊貴妃為何必須死?王和尚解詩:杜甫哀江頭,為何入選唐詩三百首
    公元757年春,被困長安的杜甫寫了一首詩《哀江頭》,這首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並且古人這樣評價這首詩,說它「苦音急調,千古魂消」。 這首詩為何如此出名?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是什麼?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嘎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唐朝。王維的詩基本上都是幾十個字的,裡面的意思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朗讀起來朗朗上口,背起來也更容易。雖然好懂,但是他的詩首首精彩,給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受小學生喜愛的一首作品,這首詩的題目只有一個字,整首詩只有20個字,雖然簡單但是這首詩卻能夠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可見其意境有多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