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2020-12-14 文史天下觀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嘎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唐朝。國風開放的唐朝湧現出了很多文人墨客,浪漫豪邁的詩仙李白,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還有清新淡雅的詩佛王維。他們的佳作在後世廣為流傳,這其中小學生最喜歡的詩人就是王維了。

小學生偏愛王維不是說他的風採比之李白,杜甫稍遜一籌,而是他的作品要更加的簡短,李白是寫意派的詩人,他寄情山水有感而發,他的作品讀起來是很美,但是背起來因為字數太多,小學生很頭疼;杜甫的作品太過現實,和朝代相關,小學生並不了解歷史,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王維的作品字數簡短,意思也不難懂,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了。

王維的詩基本上都是幾十個字的,裡面的意思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朗讀起來朗朗上口,背起來也更容易。雖然好懂,但是他的詩首首精彩,給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受小學生喜愛的一首作品,這首詩的題目只有一個字,整首詩只有20個字,雖然簡單但是這首詩卻能夠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可見其意境有多絕。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畫》,以畫作為題目,就已經讓大家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知道這首詩是描寫畫中景色的。

詩的全文如下:

唐朝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詩的第一句"遠看山有色",意思是從遠處看到山的景致,為何要從遠處看呢?這是為了更加完整地看到山的景色,距離越遠,看到的畫面就越多,也會有"一覽眾山小"的別樣心情。詩的第二句"近聽水無聲",是在一語雙關,水是無時無刻都在流動的,可是走近卻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水的聲音更是詩人心裏面的聲音。此時無聲勝有聲,靜下心來更能體會到草長鶯飛的生機盎然。

詩的第三句"春去花還在",春天雖然過去但是依舊可以諦聽鳥語,細品花香,"人來鳥不驚"看到行人,鳥兒沒有面露怯色,這是一幅多麼美的畫面啊。因為描繪的是畫中的世界,所以春天逝去,花兒依舊芬芳,並未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消散,鳥兒也沒有飛走,畫裡面的美好和世間的美好不同,畫中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永恆的美。

這種美是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是現實不可能存在的。這首五言絕句有聲有色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勃勃生機的山水畫,畫裡面還有花和鳥加以點綴,這如夢如幻的境界讓人怡然自得。王維所表達的是對於人生的追求,他所渴望的是畫中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無法構築的美好天地,在畫裡的一切都是那麼有生機,那麼美麗,不像現實春去秋來,總在不斷變化。

王維是一位詩人,他的觸覺是敏銳的,對於美好之物他無限眷戀。王維希望美好能夠一直留存,跟畫中的世界一樣能夠長久,能夠處亂不驚。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王維美好的期許,他所想要的世界是現實生活沒有辦法做到的,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鬥轉星移,萬物更迭,那些美好的畫面也在慢慢的流逝,我們從滿心期許到期望落空,慢慢地接受了現實,這就是人類的無奈和現實...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概覽》、《唐詩鑑賞》

相關焦點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食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王維最美的詩,標題只有一個字全文僅20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古代中國以詩歌著名,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詩歌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尤其是到了唐代,帝王也開始對詩歌越來越關注,一首好詩不僅承載著詩人的愛恨情仇,也向世人傳遞了一個朝代的繁榮與衰敗。王維在15歲就已經去京城考試,唐玄宗開元十九年中進士,開元二十三年擔任右拾遺一職,在人生的上半個時期,他的詩大多為山水田園類,借景抒情,流露出自己一腔熱血,仿佛在詩中可以看到作者意氣風發的風姿,但在開元二十三年,這一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成為了王維的人生轉折點,奉命出塞、安史之亂、種種的事情降臨到了王維的身上,在這個階段,他的詩大多為邊塞詩,體現出自己對當時封建制度的憤慨以及自己無能為力的悲哀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的大意是:我獨自離開家鄉,在異地成為他鄉之客,平時還沒什麼,可每次到了佳節時就格外思念家中親人。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說起來,我們在小學課本上曾經學過一首詩,也是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儘管這首詩標題只有一個字,全文更是只有二十字,但這首詩的意思卻少有人會細細品味。 一、絕句《畫》 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對這首《畫》印象特別深刻,即便是沒有刻意研讀過的人,想來也不會忘記如此琅琅上口的一首絕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如此簡單一首詩,嵌入了「遠」「近」「去」「來」等字,讓這首詩變得極易背誦。
  • 王維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最後五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同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併合稱「王孟」。因其參禪悟理,並常用禪宗的思想見解去領悟人生和社會動態,所以有著「詩佛」之稱。而禪宗對於王維詩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以禪語入詩,以禪趣入詩,以禪法入詩。如王維的經典詩作《送別》,便是以禪法入詩。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那麼王維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卻是更偏愛《辛夷塢》,這也是他最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怎一個美字了得。這首詩也是寫於後期,當時他正是在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時常一個人去到山中遊玩,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眾不同。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雜詩·其二》,正是一首這樣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組詩作品《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寫的一首思鄉懷人之作。而根據王維的《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我們可以得知王維所懷之人,正是遠在家中的妻子。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題目僅僅一個字,卻唯美至極!
    但有詩家說:唐無李、杜,摩詰便應首推!摩詰,便是王維,還有一種說法: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雖說這些都是一家之言,但王維確實稱得上是唐代最超群的詩人之一。蘇東坡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王維的「紅豆」,詩名叫《相思》。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王維在晚年選擇隱居無疑是正確的選擇,這一時期他又迎來了創作生涯的爆發期,寫下了更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譬如這首《鳥鳴澗》,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很有節奏,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把山中的美景,還有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僅28字,年少時讀不懂,中年時再讀紅了眼眶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從少年到中年不過是眨眼間,年少時讀不懂的詩如今再回頭看看,竟是讓人胸口發熱,淚流滿面,它就是王維的《渭城曲》,別名《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一首「奇」詩,句句別出心裁,僅用20字就寫出不一樣的雪景
    而在眾多的雪詩中,能稱得上「奇文」者並不多,而白居易的一首詩堪稱別具一格的詠雪「奇文」。今天小赫赫就與大家分享這首白居易的奇文佳作——《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是一首白居易詩歌中很高水平的作品,全詩白居易另闢蹊徑,視覺結合觸覺與聽覺為讀者們呈現出一個萬籟俱寂、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首句: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其實王維的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著實是很普通,但是我們只要深入了解,細細品來則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其實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有的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王維最有禪意的一首詩,全詩僅僅20字,卻說出了「道」的真諦
    王維,仿佛成了一種形容詞,像桃花源一樣,神秘而又令人嚮往。行禪道,要的是靜,是集天地之精華,所以王維的一生遊歷過不少地方,也寫出很多令人身臨其境的詩,樸實的文字稍加修飾,在王維的點綴下變得靈動有生氣。所以又有「佛讓王維作,才憐李白狂」的說法。作詩在朝,濯濯不妖;行詩在野,優遊恬淡。王維像是一位下凡歷練的神仙,超然自逸。
  • 唐詩背後的故事:王維一首20字小詩,卻讓強搶民女的王爺良心發現
    上學學習古代詩歌的時候,老師就總是教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首先得了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背後的故事。確實如此,了解其創作背景和故事,方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意所指。而更有趣的是,很多古詩詞背後的故事反而比詩詞本身更吸引人。
  • 王維最豪放的一首詩,鍊字造句堪稱完美,為「唐人五律範本」!
    之前,小編在《王維最不像詩的一首詩,僅20個字,一問一答寫出無數人的心結!》等文章中分享了王維的詩作。透過他純淨平和、充滿禪理的文字,我們看到的王維寧靜如水、纖塵不染。今天這首詩中,我們將看到另一個王維,熱情似火,豪氣幹雲。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王維的詩句,如圖畫一般,每每讀完,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 詩的妙趣,詩的魅力,通過王維《辛夷塢》慢慢感受
    王維寫過一首小詩叫《辛夷塢》,僅看這個詩名,是不是覺得特別浪漫。辛夷是紫色玉蘭花,辛夷塢就是種滿紫玉蘭的小院。王維在輞川有個別墅,辛夷塢應該就是別墅中的一個院落。王維生活在這樣的院落中,一定會對創作有幫助。文人創作要有感而發,王維起筆用了一個典故。「木末芙蓉花」,這一句套用了屈原的詩句,還是運用倒裝的修辭手法。
  • 王維晚年一首詩,當中10字清麗自然,美得不可方物
    以前,一讀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類的句子便想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到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二人作為古代隱士與詩人的結合體,詩中所描繪的精神境界令無數人所憧憬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