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萄牙首都裡斯本旁邊的辛特拉小鎮,第一印象就是漫山遍野的綠,這座小鎮好像是浸在原始森林的綠蔭裡。坐車閒逛時,時不時會發現轉角有一棟仿佛從童話中冒出來的房子。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糅合在一起,使雲霧繚繞、風景宜人的辛特拉象一個童話世界,詩人拜倫把辛特拉喻為伊甸園。
辛特拉小鎮距離裡斯本大約40公裡。從裡斯本出發,坐火車大概40分鐘 。到辛特拉有兩個必須打卡的地點:佩納宮(也有譯成貝納宮)和羅卡角。今天先介紹佩納宮。
辛特拉火車站有公交車到佩納宮,友情提醒:大家從裡斯本出發到辛特拉,一定要早點,在葡萄牙這種人煙稀少的地方,迷路是很無奈的,因為極少人可以問路!很容易錯失美景。我們就是因為坐車不熟悉,以至於沒時間細細品味,造成遺憾。
佩納宮(Palacio da Pena)是葡萄牙國王離宮,灰色為主的又帶些顏色覺得分外搶眼,感覺他是很多種元素加載一起。我查看了資料,與看的感覺一樣,宮殿本身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
Pena宮的歷史始於中世紀,據說是一座獻給Pena夫人的小教堂。後來,曼努埃爾一世將這裡改造成聖哲羅姆派修道院。18世紀的大地震後,修道院幾成廢墟。 1838年,斐迪南二世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決定在此基礎上修建一座宮殿,作為葡萄牙王室的離宮佩納宮。進入佩納宮首先照面的是曾經的主人——費迪南德的半身銅像。
佩納宮位於山頂,宮殿周圍全部為樹林所覆蓋,西邊直至大西洋,儘管在山下的辛特拉宮還感覺天氣炎熱,但在這佩納宮中卻感到涼快無比,如同置身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
鵝黃色的山門,淺灰色的宮牆,突兀在碧翠的山頂上,完全是美輪美奐,象極了童話世界裡的城堡。
宮殿內的房間擺設,幾乎還保持著原樣,都還完好無損的保存著,宮殿內被告知不能拍照,其實我都有點不明白為啥不讓拍照。
皇宮內牆的裝飾特徵與外牆相似,藍花瓷片組成的圖案鑲嵌在多處內廊的牆面上。除了這種很像青花瓷的裝飾,這裡還有「中國廳」,藏有國畫、紅木桌椅等,顯示當時的國王或建造者特別喜歡中國的藝術品,所以好幾間裡的擺設都是明顯的中國風。
在城堡的背後,還能遠眺摩爾人建的長城。總覺得這個和我們的長城有點兒相似,都是用石頭徹成的,一磚一瓦都是人民艱險的歷程。其實它不是長城,更沒有萬裡,而是裡斯本附近辛特拉的摩爾人城堡。由於它很像中國的長城,中國人來到這裡一看,就會聯想到中國的萬裡長城,所以,無論中國人在網絡上發的遊記也好,還是中國旅行社的旅遊行程也好,都把這裡稱為葡萄牙的萬裡長城。
佩納宮對於攝影者,我建議留下來等到最後的日落,黃昏的佩納宮全景在陽光的映照下,變到金黃,遠遠眺望著辛特拉這座小城,感受如童話般的辛特拉。明天繼續辛特拉小鎮的羅卡角,一個歐亞大陸最西端的地方,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