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中國嵊州香榧節杭州行登陸杭州西城廣場。本次嵊州香榧節杭州行活動由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起,聚集嵊州數十家優質榧農,並攜手嵊州越劇等傳統文化活動在杭州西城廣場順利展開。活動吸引了數萬杭州市民到場參與。
嵊州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是種植香榧的天然寶地,也是香榧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之一。嵊州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歷史,現擁有古香榧樹群上百個,其中樹齡百年以上香榧古樹近3萬株,五百年以上的3000株,千年以上的100多株。
2002年12月嵊州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鄉」,以嵊州有古香榧群落上百個的「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嵊州香榧」區域品牌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嵊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香榧產業的發展壯大,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發展香榧的政策,落實財政專項補助資金,鼓勵山區鄉鎮大力發展香榧產業。同時,建設豐產示範基地、建立鄉土專家技術隊伍,培育嵊州香榧品牌等舉措,推動嵊州香榧健康發展。經過20年的培育發展,嵊州市香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現有香榧面積13萬餘畝。2018年香榧乾果產量1800噸,2019年2300噸,2020年已達6000噸以上。
據了解,為確保香榧產業的健康發展,從2016年起,嵊州市財政每年投入400萬元、4年投入1600萬元專項資金,提升香榧基地建設水平,註冊「嵊州香榧」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加快香榧品牌整合,扶持香榧產業發展。為提升香榧產業整體市場競爭力,嵊州採用母子商標的形式,將全市所有的香榧品牌整合成「嵊州香榧」,有效提升了嵊州香榧產業整體市場競爭力。
「在產量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今年香榧不僅沒有出現滯銷,反而暢銷市場,銷售形勢比任何一年都好」。據浙江省香榧產業協會副會長、嵊州香榧產業協會會長黃慶烈介紹,往年在元旦過後到春節期間是香榧銷售旺季,而今年出現了提前熱銷的新狀況。從9月底開始就進入銷售旺季,不到2個月時間,銷售香榧的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量。
電商銷售異軍突起,在拼多多、淘寶等多個平臺上熱銷,也帶動了香榧的銷售量。香榧銷售從原來的江浙一帶,遍及內蒙、新疆、四川等20多個省市。其中谷來鎮2500噸香榧有一半以上以電商銷售為主。
本次香榧杭州行,嵊州香榧的口味和品質獲得了杭州市民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