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超過37.3℃要復檢,「最嚴高速入滬檢查」目擊記

2020-12-26 環球網

1月26日起,上海省際客運站發送與到達所有班車(含外籍班車)、省際包車(含外籍包車)停運。

1月27日,上海防疫查控工作再度升級,查控關口將前移至省界公安檢查站,按照「逢車必檢」的工作要求做好防疫查控工作。

當日14時起,上海市G2京滬(江蘇G2花橋)、G15朱橋、G60滬昆、G15滬浙、S36亭楓、G50滬渝、S26滬常、S32申嘉湖、G40崇啟等9處原高速公路省界公安檢查站主線車道封閉,所有入滬車輛進入主線車道旁側安檢區域,接受檢查。

「最嚴高速入滬檢查」啟動,是否影響通行,司機反應如何?1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兵分多路,直擊上海高速公路入滬通道省界公安檢查站。

G50滬渝高速:晚間擁堵近10公裡

1月27日下午5點50分左右,澎湃新聞記者坐車從汾湖收費站(G50滬渝高速入口)駛入G50滬渝高速,往上海方向,一上匝道便遇到了擁堵。從擁堵點距離入滬檢查站約2公裡的路程,用時約1小時通過。

記者查閱高德地圖的實時信息發現,G50入滬方向的紅色擁堵段近10公裡。此外,記者看到有約10輛車走了應急車道。

下午6點50分左右,在G50滬蘇省界關口,入滬方向共有四條車道亮著綠色通行燈。一根車道分別配備一位醫護人員和一位民警。在原來收費站的位置,靠最右的一根車道上,一位醫護人員正在對一輛京牌車輛的車內人員做體溫檢測。

G50省界查控關口復檢站,民警對鄂牌來滬車輛進行信息登記,醫護人員對體溫偏高者進行再次檢測。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圖在車道旁側設有復檢站,一位在此處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初檢被測量出體溫37.3攝氏度以上的車內人員需要前往復檢站再次檢測體溫,並根據情況採取相應措施。而鄂牌車輛也需前往此地做詳細的信息登記。

一輛車開至復檢站後搖下車窗,醫護人員問道:「誰體溫偏高?」司機指了指後排的一位乘客。醫護人員測量後確認體溫正常:「沒有問題。」「嚇死我了。」被檢乘客長舒一口氣,隨後車輛離開。

另一邊,李先生和同伴正在做信息登記,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實際從安徽而來,只是車牌是湖北的,入滬堵了三個多小時。下車後,醫護人員再次測量了李先生和同伴的體溫,民警詳細登記了其車輛行駛證、出行史、此行出發地和目的地、身份證、常住地址以及手機號等相關信息。「手機拿出來我看看打不打得通。」民警說道。

澎湃新聞記者從青浦警方獲悉,車道開放情況會根據實際車流情況進行調整,民警也會在加強防疫檢查的同時做好排堵保暢工作。警方統計,根據開放五根車道的通行速度,該關口每分鐘可通行約10輛車。

啟東南高速入口至G40滬陝高速滬蘇收費站通行7小時

從1月27日6點後,由江蘇啟東方向進入上海的高東收費站已經前移至位於崇明的滬蘇交界處,高東收費站則全部撤離放開通行。

1月27日晚,崇啟大橋夜間擁堵,車輛排隊進入檢查站。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1月27日晚7時30分,澎湃新聞記者從啟東南高速入口出發走G40滬陝高速向上海方向。一駛入崇啟大橋,就遭遇了擁堵,記者觀察到車輛匯聚而成的紅色光線綿延許久。在擁堵過程中,車輛前進速度約為每小時0.5公裡。

由於車輛停滯過程較久,崇啟大橋上出現了獨特的「風景」。有司機打開車門,在車道上吸菸踱步,而一位女性乘客則在應急車道上遛起了寵物犬。記者發現此舉較為危險,由於部分司機缺乏等待的耐心,經常有車輛試圖走應急車道「後方超車」,至1月28日凌晨2點,應急車道已基本被堵死。

查控關口共分為四條車道,每條車道配有一位民警以及一位身著全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剛看到這些凌晨站在崇啟大橋呼嘯的寒風中駐守的人,一位以前正在抱怨通行速度緩慢的前車駕駛員感嘆道,「警察和醫護人員半夜還做工作,誰也不容易。」

崇啟大橋滬蘇收費站醫護人員為駕駛員測溫。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經警察指引,車輛依次停下,搖下車窗,讓醫護人員探入測量體溫。「麻煩降一下車窗,你們從哪裡來,去往上海哪個區。」醫護人員一邊伸出體溫檢測儀器一邊詢問到。記者發現,儀器大約能在5秒內測量完單人體溫,一輛非重點地區返滬,車載體溫正常三人的車輛通過該關口的時間約為一分鐘。

而在四條檢查道旁,多輛警車和一輛救護車正停在一旁,用於對體溫偏高的人員進行復檢和轉移。

一經過該檢查站,道路立刻恢復通暢,不少車輛加速駛離。一位駕駛員也對前期的通行表示不解,「明明大部分車輛在該關口停留時間並不長,為何會造成長達6個多小時的擁堵。」

對此,有部分乘客向記者反映,可能是受當日的報導以及部分謠傳的「上海封城」影響,部分市民提早了返滬時間,因而造成了部分擁堵。

S26滬常高速晨間通行平穩

1月28日上午9點30分,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於S26滬常高速的澱山湖收費站,當天是晴天,出城車輛略有增加,部分上海市民想出城去澱山湖透透氣。

「昨天下午我們準時開始把主線道路封道,引導到檢測區,在通行方面引導車輛有序排隊,保障流速。」據滬常高速檢查站站長、青浦高速大隊副大隊長黃振坤介紹,晨間車輛較少,下午和晚間較多,每一班共有6個交警、12個輔警和1個負責人,同時3根車道放行。記者觀察到,在站口排隊的車輛也只比往常增多了50米左右。

「我們從無錫來,路上的車很少。」一位駕駛員告訴記者,整個高速通行速度很快,因此在檢查站稍微停留一會兒也沒事,畢竟是出於安全考慮。但同時,也有市民向記者表示擔憂,不知耳溫槍是否有及時消毒。

據檢查站的醫護人員介紹,目前重點監控三類對象,湖北車牌、湖北籍身份證以及感冒發燒人群。在檢查站內,設有醫護人員的休息區域,醫護人員在此換班,每人一天一件防護服,休息站內有足夠醫護人員十天工作的防護設備,餐食則有專人送來,然而大部分工作人員缺乏休息和吃飯的時間,堆積的零食飲料也都沒有開箱,一位醫護人員表示,「目前大家眾志成城,打好這場防疫戰。」

工作儘管辛苦,天氣依然寒冷,檢查站的工作人員還是會遇到暖心的事兒。

「警察叔叔,你們辛苦了!喝杯薑茶,吃塊點心吧!」 1月26日下午,一位年輕的爸爸帶著自己的女兒特意來到S32川南奉公路收費站,為現場執勤的民警和相關工作人員送上暖暖的薑茶和糕點。

小女孩叫「甜甜」,26日上午在和家人回家途中,看到在風雨裡為疫情防控堅守執勤的民警和工作人員時,一家人回到家後,便又專程趕了回來,還特意煮好了薑茶,帶上小糕點。而小女孩遞過薑茶後興高採烈的喜悅,恰巧被現場執勤的浦東公安分局祝橋派出所的民警用執法記錄儀記錄了下來。

機場、火車站、港口多方位防控

上海正在進行一場多角度、全方位的防控部署。

鐵路火車站方面, 1月26日,鐵路上海站發布消息,在上海、上海虹橋、上海南、上海西、安亭北、南翔北站出站口設置測溫點,對到滬的旅客全部進行測溫;在上海、上海虹橋、上海南、上海西、安亭北和南翔北站進站口設置測溫服務點,為需要測溫的旅客提供測溫服務。

對體溫超過37.5攝氏度的旅客免費發放口罩和健康告知書,做好旅客身份、聯繫方式等信息登記,並指導旅客前往就近上海市定點醫院就診。遇列車移交發熱旅客時,車站將組織醫務人員到指定站臺車廂,按要求做好移交旅客的處置。

此外,鐵路每日對客運站候車室、旅客列車加強消毒,加強車站和旅客列車空調通風設施檢查、維修和消毒,做好候車室和旅客列車通風換氣,加強車站和列車動態衛生保潔,為旅客提供安全清潔的候乘環境。

機場方面,上海機場集團積極組織落實,持續加強對上海浦東和虹橋兩場的疫情防控力度。1月22日起兩場啟動對武漢抵滬航班所有旅客的測溫,1月24日起兩場啟動對所有湖北區域始發抵滬航班的旅客進行測溫,1月26日下午起兩場啟動對所有抵滬航班的旅客進行測溫。對於體溫異常且符合相關排查規定的旅客,通知120就近送往指定醫療機構就診。

同時,上海機場方面加強對兩場航站樓、員工工作區等人流密集區域的通風及消毒;加強對兩場醫護人員、安檢人員、服務人員等一線員工的個人防護,為其配備口罩、手套、消毒洗手液等防護用品;加強對旅客的宣傳和告知,通過航站樓廣播、電子屏、提示牌等方式向旅客宣傳衛生防病知識。

海事方面,1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洋山港海事局獲悉,截至目前,洋山港暫未發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船員或旅客。

洋山港海事局政務窗口自1月26日起採取疫情時期臨時便利措施,對於所有政務受理業務,實現最大覆蓋面網上辦理,國際船舶進出口岸查驗採取郵件和電話辦理模式,水上水下工程辦理一律走網上一網通。

針對「武漢籍」以外的所有國內航行船舶船員任解職業務,開通臨時遠程上下船任解職備案,所需材料和流程實現電子化,船員或代理不再到政務窗口辦理。「武漢籍」國內航行船舶船員任解職業務暫不辦理。

為減少船員上下船,洋山港海事局針對船員留船不換班的情況,自1月21日起,在檢查中發現船員適任證書自該日起過期的情況,暫不做違章和滯留缺陷處理。將途經武漢、經停武漢或者始發港武漢的內支線船作為重點管控對象,通過電話、微信群等提前告知防護舉措,禁止船員上下船。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體溫37.3℃以下方可進入高考考點,體溫高了怎麼辦?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高考不同於往年,近日,教育部透露,今年高考,要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37.3℃以下方可進入考點,考點將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等;每天考試結束後,各考點還將對考場做一次預防性消毒。很多考生開始有了疑問,一旦自己體溫過高,會不會影響高考呢?
  • 從無到有日以繼夜,9個入滬道口築成疫情防控「魔都結界」
    近5500名公安民警、交通執法人員、屬地衛生檢疫人員和志願者們,自1月22日以來,累計檢查道口車輛160.85萬輛、人數298.5萬人,送集中隔離觀察點1148人,發現並移交體溫異常人員408人,勸返疫情重點地區來滬車輛800輛,向上海市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在這場持久戰裡,堅守在高速入滬道口每一位「戰士」共同築成了疫情防控的「魔都結界」。
  • 新兵去部隊後復檢比較嚴,但不會輕易退兵
    到部隊的體檢肯定是嚴格的,到了部隊後,一周內會分批組織進行體檢復檢,檢查的內容與參軍來部隊之前的差不多,該檢查的項目都可能需要檢查,檢查有問題的項目,會再次進行復檢,如果經確認檢查結果影響繼續服役的是要進行退兵的。
  • 體溫超過37.2℃?別慌,可能是你的測量姿勢不太對!
    「37.3℃,你發燒了!」——這或許是疫情期間最令人心驚膽戰的話。在抵禦病毒的日子裡,正常的體溫早已成為大家日常出行的「通行證」。無論是小區、超市、公司、地鐵站……都需要「嘀」一下。但即便是「身經百戰」,在測體溫時,心裡還是會不由得「咯噔」一下:「如果發燒怎麼辦?是不是感染新冠病毒?」
  • 北京:體溫不超過37.3℃才能出火車站
    體溫不超過37.3℃才能出火車站  昨日,北京地區到達旅客18.4萬人,春運返京高峰將至,北京所有火車站抵京旅客都要測體溫  春運返京高峰將至,北京各火車站均加強疫情防控工作,乘客都需要測量體溫,只有不超過37.3攝氏度的才能出站。同時,提高日常消毒保潔作業要求,北京站每隔兩個小時對重點區域消毒一次。昨日,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出院。目前,北京市未出現社區間傳播,密切接觸者在逐漸減少,社區防控實現全覆蓋。為防止疫情傳播,2月2日結婚登記辦理工作取消。
  • 體溫升高就需要急診嗎?醫生提醒:超過37.3,建議去就診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體溫究竟超過多少度才有必要緊張。正常人的體溫是36攝氏度之間,相對穩定,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它會在一個恆定的溫度內。但難免有一些特殊情況,有時如果我們穿得多,體溫也有可能偏高。有時,情緒激動,體溫有可能偏高。有時,生氣了,體溫有可能偏高。有時,家裡溫度高,人的體溫也有可能偏高。
  • 從朝陽到落日,在這裡守好入滬第一道安全線
    1月28日上午,街道舉行入滬道口查驗行動動員部署會,下午,我被分配到第四組,通知於2月3日出發。看到一批批志願者分赴前線,在家裡待命的我心急如焚——真想儘快支援一線!
  • 北京部分超市設置臨時隔離區,顧客體溫超過37.3度,暫時不讓進店
    表格中不僅有體溫信息,還包括顧客是否佩戴口罩、是否返京人員等信息。歐尚超市的顧客測溫統計表「目前體溫只要是37度以上,就不讓進了。」胡師傅介紹,近些天前來採買的顧客,體溫多在36度上下,尚未發現有體溫過高的情況。「我們也很小心。如果發現體溫異常,我們會勸導顧客不進入超市。」
  • 不同人群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
    人是恆溫動物,健康的人體溫是相對穩定的,所以人們會通過溫度的變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很多人覺得溫度超過了37攝氏度就是發燒了,這樣並不準確。在醫學上看,不同人群的基礎體溫都是不同的,體溫也會受到測溫部位不同,測溫時間差異和季節影響,並不能單純地認為超過37攝氏度就是發燒了。首先根據測溫的部位不同,將體溫主要分為三種,口腔溫度,肛門溫度和腋下溫度。這三種溫度的測量結果各不相同。
  • 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
    該校副校長尹永志介紹,通過自動測溫門,如體溫正常,相繼進行安全檢測、身份識別,考生摘掉口罩、免洗消殺、更換新口罩,進入候考區。在候考區,該校準備了綠豆湯,供考生解渴。「體溫高於37.3℃,用手持紅外測溫儀再次測溫,仍然異常,將被引領至臨時觀察區,進行水銀溫度計復檢,低於37.3℃,可正常參加考試;仍高於37.3℃,將被引領至臨時觀察室,由防疫副主考綜合研判,考生身體條件適合參加考試,啟用隔離考場。」尹永志說。體溫復檢後,仍高於37.3℃的考生,由防疫副主考綜合研判,啟用隔離考場。
  • 一線面孔 | 12朵鏗鏘玫瑰戰「疫」:檢查3萬餘車輛 體溫檢測登記7.5...
    一線面孔 | 12朵鏗鏘玫瑰戰「疫」:檢查3萬餘車輛 體溫檢測登記7.5萬人次 2020-03-02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生活最前沿最近,你每天進出小區,是不是都要測量體溫;進入公司或廠區大門,是不是也要「中上一槍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奇怪了,一直都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達不到37℃呢?雖說天天量體溫,但我們真的了解「體溫」嗎?人類的正常體溫到底該是多少?體溫高低,和人體免疫力有啥關係?病毒能被高體溫「熱死」嗎?為啥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沒有出現體溫升高?
  • 夏天的熱「練」,揮汗成雨——滬上運動員夏訓目擊記
    新華社上海8月27日電 夏天的熱「練」,揮汗成雨——滬上運動員夏訓目擊記新華社記者許東遠、朱翃「熱愛可抵漫長歲月。」這是一位羽毛球運動員在上海崇明體育訓練基地一塊留言板上寫下的話。每年夏季,都是運動健兒狠抓體能、磨鍊意志的關鍵期。
  • 春運返京高峰將至 體溫不超過37.3℃才能出火車站
    原標題:體溫不超過37.3℃才能出火車站昨日,北京地區到達旅客18.4萬人,春運返京高峰將至,北京所有火車站抵京旅客都要測體溫春運返京高峰將至,北京各火車站均加強疫情防控工作,乘客都需要測量體溫,只有不超過37.3攝氏度的才能出站。同時,提高日常消毒保潔作業要求,北京站每隔兩個小時對重點區域消毒一次。昨日(20日),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出院。目前,北京市未出現社區間傳播,密切接觸者在逐漸減少,社區防控實現全覆蓋。為防止疫情傳播,2月2日結婚登記辦理工作取消。
  • 「槍響」之後...天氣漸熱,測溫超過37.3℃怎麼辦?如何處置?
    京港地鐵相關負責人說,當進站乘客體溫複測結果仍高於37.3攝氏度時,就可以初步認定為體溫異常。而據此前報導,截至4月2日24時,北京地鐵公司也累計排查體溫異常乘客共計47人,經醫院檢查均排除新冠肺炎。在東直門來福士商場各個入口,工作人員也忙著為顧客測量體溫。商場正門入口處,一份「溫馨提示」十分惹眼。
  • |志願前線防疫檢查,嚴把入滬交通大門——上海救助基地黨員周東
    戰「疫」先鋒||志願前線防疫檢查,嚴把入滬交通大門——上海救助基地黨員周東 2020-03-1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溫升高真可以殺滅病毒?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生活最前沿最近,你每天進出小區,是不是都要測量體溫;進入公司或廠區大門,是不是也要「中上一槍」?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體溫到底多少才算正常?●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範圍區間,通常在36.3℃到37.3℃之間●打完遊戲一測發燒了?先別急,身體新陳代謝加快,體溫有一定上升是正常的●為啥有些瘦子不怕冷,胖子反而很怕冷?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最近我也收到不少寶媽寶爸的留言,比如:家長A:"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不是就是發熱了呀"家長B:"給寶寶測量體溫,用哪種體溫計比較好呢?是水銀溫度計,還是電子溫度計..."家長C:「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量口腔溫度了呀,每次量肛溫,寶寶都很痛苦。」
  • 最全!返滬需要什麼證明材料?高速,機場,火車全都有!
    上海高速 市公安局交警總隊說,在G15滬浙檢查站、S36亭楓檢查站、S32申嘉湖檢查站、G50滬渝檢查站、S26滬常檢查站、G60滬昆檢查站、G2花橋檢查站、G15朱橋檢查站、G40崇啟檢查站等入滬防疫一線,無論是小車、大客車的後備箱,還是貨車車廂,均全面實行必查政策!
  • @雲南高考考生 體溫低於37.3℃方可進考點!今年還有這些新變化
    考前考生要積極主動配合做好新冠肺炎風險排查和體溫監測,如實報告本人及同住親屬身體健康狀況,在考試前14天申領「雲南省健康碼」,體溫測量記錄以及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異常情況的要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認真閱讀和籤署《雲南省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安全考試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