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文學】《爆米花的味道》 作者:高建菊 朗讀者:白曉玲

2021-02-08 楊家嶺



爆米花的味道


文 ∕ 高建菊



  小時候鐵鍋裡爆米花,至今記憶猶新。
  爆米花是那個年代少有的零食之一,熱性食品。農戶多在冬季農閒下來,家家戶戶支鍋上陣。
  爆米花要準備的材料是土和攪棍。要四處找尋那鬆散的綿土,把綿土弄碎拿篩子篩一遍留下細土備用,也可用沙子代替。再要準備幾截玉米稈,用它的根莖部分翻攪以免爆焦。這些材料準備好後,在院子裡支一口鐵鍋,把土倒進鍋裡炒熱,然後把玉米埋進土裡煨,待玉米快熟的時候會有聲音發出,這時候就要用玉米稈開始翻炒,邊攪邊炒,一刻也不能停歇。
  火候此時很重要,不能太大,太大會外焦內生;也不能太小,太小玉米不易開花。攪的目的是為了使玉米受熱均勻,外熟內熟。攪到一定程度,玉米在鍋裡噼裡啪啦開了花。只要火候適宜,玉米多半都能開花。否則,玉米就開花的少,沒有爆開的多。
  攪動的過程,土被揚起,撲面而來,操作的人就被土包圍。待結束,操作的人就變得灰頭土腦。



  農村那時沒有自來水,洗衣洗頭不方便,所以很講究防護。頭上要不拿一條毛巾圍起來,要不就是拿圍巾從額頭往後把整個頭包裹起來,是電影電視裡農村婦女典型的模樣:紅圍巾、花襖襖、大襠褲、粗布鞋。
  小孩子圍在鍋邊看,眼巴巴地等著。看見玉米起勁地爆開,歡呼雀躍,手忍不住伸進鍋裡拿幾個燙燙的玉米花,就放進了嘴裡。舌尖在嘴裡攪動幾下,牙齒咬得咯嘣咯嘣響,那醇香就留在了舌尖。

  一家人閒下來的時候,圍坐在炕頭,拿搪瓷盤舀上一盤或者拿升子舀一升,你一把我一把地吃著,家長裡短地閒聊,其樂融融。
  小孩子貪吃,上學出門前,先把玉米花往口袋裡裝,口袋被裝得鼓鼓囊囊。路上、課間甚至課堂上也偷偷地吃,吃到滿嘴都是泡。
  每個冬季,母親都要爆幾次玉米花,每次爆很多,畢竟張羅一次不容易。為防潮,爆好的玉米花多裝在大塑膠袋裡,把袋口緊緊地扎嚴實,筐子裡少量放些,方便隨吃隨拿。
  待兄弟姐妹逐漸長大,母親就把這差事交給孩子們去做。在農村,這些家務活通常是女孩子幹。姐姐作為長女,擔子自然就落在她肩上了。
  爆米花伴我走過了童年。



  到了少年時代,爆米花機器出現了,它屬舶來品。據資料記載:中國老式手搖爆米花機是19世紀後期英國發明的,所以也稱英式爆米花機。20世紀,電氣化時代在中國開始盛行,老式爆米花機進入百姓視野。它加工原料多、範圍廣,玉米、大米、黃豆、蠶豆、黃米等大多數常見穀物都可以加工。
  我的記憶中,村子裡首次出現用機器爆米花的商販應該在70年代末,著實吸引了全村人的眼球。只見爆米花攤位那裡人頭攢動,家家戶戶不是大人就是小孩提溜著玉米,都想看看機器如何爆。大家自覺地遵循先來後到的規則,等待的焦急,輪到的喜悅,一切都寫在臉上。
  爐火上架著黑乎乎的機器,師傅戴著手套,邊拉風箱邊搖動機器。旁邊站著的人個個盯著機器。隨著一聲巨響,一團白煙升騰而起,熱騰騰香噴噴的爆米花便裝滿了口袋,誘人的香氣讓口水隨之而出——這是中國很多60後、70後、80後兒時美好而有趣的記憶。



  愛吃甜食的,在爆米花裡面放糖精。白糖在那時是奢侈物,都不捨得放。
  操作者也有失誤的時候。思想開了小差,時間記錯了,打開鍋的那一剎,黑糊了。這時,爆米花的工錢自然不收了。
  那時交通不發達,煤運不進來,用機器爆米花也是各自從家裡帶著硬柴火,放在爐裡燒。我上小學時,學校取暖都是自己提爐子拿柴,那時好像也沒有燒炭的鐵爐子。
  現在,小區門口偶爾也出現爆米花的,這時多是販子自己拿玉米大米爆好後裝袋出售,少有自己拿玉米去爆的。
  路邊小賣部一年四季都賣爆米花。我跟丈夫散步,看見爆米花就眼亮,時不時五塊錢買一大袋邊走邊吃,這時也不管路上遇不遇見熟人,有沒有人笑話,過嘴癮重要。



  社會發展到如今,自己在家都可以爆米花。超市買好食材,按說明通過微波爐也可爆出一袋鮮美的爆米花。在電影院門口,更有爆米花的機器,只是為了讓口感更誘惑、香氣更濃鬱,製作時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香精、色素等。
  科技的飛速發展真的無法想像,上輩人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現在足不出戶可以買到東西,吃到食物,宅家一年生活都沒有問題。
  許是懷念過去,我還是喜歡吃原味的東西,比如小時候家裡蒸的帶麩皮的饅頭、玉米面饃、紅薯洋芋、小米飯等。一來是小時候的記憶讓人終生難忘,更重要的是小時候的東西健康安全。
  這些自然農耕種植的作物,不上化肥,不打農藥,肥料全是用植物的枯葉、稈灰堆積發酵而成。雖然收益低,價格高,但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我總想,現在高價買放心的東西吃,總比把毒素吃進去,將來進醫院花昂貴的醫療費划算。
  前幾天,遠在農村的表姐給我捎來一大袋東西,打開一看,竟是白花花的玉米花。我忍不住大大地抓了一把,塞進嘴裡,吃起來那麼香那麼香!





 編      輯:劉   婧

  審      核:張吉祥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延安日報》「楊家嶺」文藝副刊公眾號除與紙媒同步刊發各類文學作品,還將不定期開設多個欄目,及時發布文藝信息,不斷推送本地及全國各地精品稿件,敬請關注!

      投稿必須是未在任何公眾號發表過的原創,請附百字內作者簡介和照片,2個月後不見發表可自行處理。

更多精彩,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聲文學】《滄桑安定》作者: 郝隨穗 朗讀者:白曉玲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延安日報》「楊家嶺」文藝副刊公眾號除與紙媒同步刊發各類文學作品,還將不定期開設多個欄目,及時發布文藝信息,不斷推送本地及全國各地精品稿件,敬請關注!      投稿必須是未在任何公眾號發表過的原創,請附百字內作者簡介和照片,2個月後不見發表可自行處理。更多精彩,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 【有聲文學】《龍抬頭》作者:劉江 朗讀者:劉煒
    朗讀者:劉煒陝西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外宣部主任   審       核:趙秉瑜 版面編輯:劉   婧 文字編輯:惠   雁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延安日報》「楊家嶺」文藝副刊公眾號除與紙媒同步刊發各類文學作品,還將不定期開設多個欄目,及時發布文藝信息,不斷推送本地及全國各地精品稿件,敬請關注!
  • 有聲作文《姐姐直播賣柚子》朗讀者:文美懿
    朗讀者:重慶育才小學  文美懿  指導老師:黃怡《姐姐直播賣柚子》萬盛經開區青年小學六年級1班  陸浩玥  指導老師:梁正洪    又是一年金秋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巍巍雲峰山下,又是一派豐收盛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仿佛比往年更忙碌了一些。溱洲,這個千年古鎮,越發年輕了。
  • 有聲作文《「自助餐」——更要講「光碟行動」 》朗讀者:賴俊霖
    朗讀者:重慶潼南區朝陽小學3年級10班  賴俊霖   指導老師:請注意填寫作者、學校、班級、指導老師、老師點評等信息。  (3)中小學生在上遊新聞投稿請在「作文」欄目右上角選擇「個人中心」填寫「個人用戶信息」相關資料,然後按「中學」、「小學」分類投稿。注意一個註冊號只投一位作者作品。
  • 老畢節故事 ︱爆米花的味道
    ,而且生意也特好,大人孩子齊上陣,用鍋盆盛上一些包穀或米,備上一點糖精,就去排隊,等候加工爆米花,往往要用鍋盆排上一、二個小時,再估計好時間去取,並付上一點加工費,拿著加工後的爆米花返回家裡,一家人便當零食吃,如果是米花,還可用開水衝泡加上一些糖,食之,味道也特別。
  • 有聲作文​​《二十年後的家鄉》朗讀者:歐陽嘉悅
    朗讀者:重慶金山小學美利山校區三年級1班  歐陽嘉悅  指導老師:唐豔請注意填寫作者、學校、班級、指導老師、老師點評等信息。  (3)中小學生在上遊新聞投稿請在「作文」欄目右上角選擇「個人中心」填寫「個人用戶信息」相關資料,然後按「中學」、「小學」分類投稿。注意一個註冊號只投一位作者作品。
  • 有聲│汪曾祺:語言的奧秘,說穿了就是長短句搭配
    先生的文字公認極好,他也一直以來都在努力讓中國傳統的味道進入自己的文字中,賈平凹評價汪曾祺,說他「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汪曾祺在諸多談寫作的文字中,透露出一點自己發現的心得和奧秘,其實,這些奧秘,雖然是談寫作,其實同樣是在談誦讀。如果放在有聲語言表達中去借鑑參考,簡直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你有所感悟,不妨留言,與大家分享!
  • 「華豫朗讀者」崔素芳朗誦:詩人礪影的詩歌《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作者 | 礪影 · 朗誦 | 崔素芳 你越來越像熟落的核桃,一張臉版式:YHS平臺聲明:作者、朗讀者授權本公眾號平臺首發版權聲明:文中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大千世界人間萬象:徐志摩雪中老城慢時光【華豫朗讀者】金笛朗誦: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散文《秋天的懷念》【華豫朗讀者】黃曉晨朗誦:民國女神林徽因的詩歌《一首桃花》安陽武林傳說---安陽「曦陽掌」源起舊彰德北漳澗村
  • 「有聲精品訪談錄」人民文學出版社:用聲音賦予經典文學新質感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選工作正在進行中。評選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將獨家呈現「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訪談錄」,對話本次參選的多家出版社代表及主創團隊,共話有聲出版行業未來。本期訪談嘉賓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數字出版與科技部主任趙晨。
  • 翰墨誦宣府 書香潤古城——宣化作協舉辦「朗讀者」散文賞析活動
    翰墨誦宣府 書香潤古城——宣化作家協會散文學會舉辦「朗讀者·散文賞析」活動為了繁榮本土作家散文文學的發展,使本土散文文學再上一個新臺階,以及加強會員間散文作品的交流,經過近兩個多月的精心醞釀和策劃,由宣化作家協會主辦、宣化作家協會散文學會承辦、般若影視傳媒協辦的「朗讀者」散文賞析活動終於2019年6月16日上午與大家見面了。
  • 閩南夜話|石碼五香,家鄉的味道
    石碼五香 家鄉的味道作者 / 雪玲瓏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五香」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製作習慣也不盡相同。論口感和味道,當屬石碼最為地道。「五香」要好吃,選肉很關鍵。石碼五香通常選用肥瘦適中的五花肉,這樣做出來的五香油而不膩,口感好。五香主要分生坯和油炸兩種。先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加上適量的洋蔥、澱粉、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調拌入味後,以豆腐衣為外皮,裹成直徑約2~3釐米的長桶狀,這就是五香生坯。
  • 朗讀者第十一期董卿開場白是什麼 朗讀者第十一期嘉賓都有誰
    ——董卿《朗讀者》­  朗讀者第十一期主題是什麼­  朗讀者第十一期的主題是母親。­  在工作中,她兢兢業業生動塑造著戲裡角色,在家庭裡,她做好了呵護備至一心為子的媽媽。兒子的患病,讓她心痛但堅強面對;但母親的陪伴,讓她溫暖充滿感恩。
  • 董卿《朗讀者》第一季全部12期完整書單
    作者:冰心朗讀者:蔣雯麗朗讀篇目:《百合花開》選自圖書:《氣清景明,繁花盛開》作者:林清玄朗讀者:林兆銘朗讀篇目:《瓦爾登湖》作者:蘇童朗讀者:倪萍朗讀篇目:《姥姥語錄》選自圖書:《姥姥語錄》作者:倪萍朗讀者:單霽翔
  • 【夜讀·詩】《空地》(節選)作者:【法】阿波利奈爾;朗讀:篁竹瑾
    你笑出來的火星照亮你的生活畫面這幅畫張掛在昏暗的博物館有時候你會去仔細端詳……你還沒有意識到謊言和年齡已先做過痛苦而又開心的旅行二十歲三十歲 你有愛情的創傷我活得像個瘋子我浪費了時光你再也不敢看自己的手我時時刻刻想哭泣哭你哭你愛的她 哭讓你害怕的一切東西朗讀者
  • 【藝熠·朗讀者NO.6】你好哇,李銀河
    朗讀者吳溫然 她說:想笑的時候就一定要開懷大笑,所有開心美好的事情都當做是命裡生起來的小幸運,然後倍加珍惜!所有的不愉快挫折也當做是命裡生起來的,讓你經歷讓你感悟,讓你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你最珍貴,你別皺眉。
  • 《朗讀者》誰是朗讀者?漢娜的罪在哪裡?
    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著作《朗讀者》以微妙多義的主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性的深入剖析,贏得了全球一大批讀者的好評。《朗讀者》曾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被德國《明鏡周刊》稱作戰後德國第二代作家表現歷史題材的代表作。人們在關注「我」和漢娜之間戀情的同時,不應該忽略這部小說隱含的意味。
  • 《朗讀者》1-12期完整書單
    :麥家朗讀篇目:《致信兒子》作者:麥家朗讀者:徐靜蕾朗讀篇目:《奶奶的星星》節選選自圖書:《聽史鐵生講生命的故事》作者:史鐵生朗讀者:理察·西爾斯朗讀篇目:《陋室銘》>朗讀者:維和英雄和張國強朗讀篇目:《等著我吧》選自圖書:《西蒙諾夫選集》作者:西蒙諾夫朗讀者:王蒙朗讀篇目:《明年我將衰老》選自圖書:《明年我將衰老》作者:王蒙
  • 塔讀文學IP《國民影帝暗戀我》有聲上線一周,歷經千帆CP喜提9.9分...
    塔讀文學籤約作者十裡酒香的原創小說作品《國民影帝暗戀我》,有聲改編上線喜馬拉雅APP一周,歷經千帆CP粉絲助力衝進暢銷榜第67名,喜提9.9分高評!   據塔讀文學版權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書的有實體出版與有聲版權已售,漫畫與影視版權待售。塔讀文學作為一家集原創文學籤約、分發與IP衍生為一體的十年老牌綜合類網絡文學平臺,沉澱小而美的精品IP是平臺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也將持續加碼籤約作者福利投入,協助作者產出更多的優質IP內容,同時幫助IP在衍生方向產生更多的可能。
  • 有聲語言的魅力,你悟了嗎?
    #我的大學#虎溪校區進行了名為「有聲語言的藝術表達及審美我了解到, 陳力教授在有聲語言方面擁有著豐富的學術研究經驗和實踐經驗,此次講座他不僅介紹了藝術語言能力方面的專業知識,還在與重慶大學同學們的互動交流中提供了藝術語言的日常使用方法。通過他對有聲語言基礎知識的科普,我對漢字的三種朗讀模式有了基本的認識,即現代的朗讀、朗誦與誦讀。
  • 《將夜2》同名有聲小說酷我音樂「超前」熱播 慶餘年作者貓膩又一...
    時隔一年,《慶餘年》作者貓膩又一力作小說改編古裝大劇《將夜2》於1月13日晚上線熱映,王鶴棣、宋伊人、袁冰妍、楊超越、鄭少秋等人氣實力演員的加盟令該劇備受矚目,但每天更新2集還是讓不少劇迷「難以等待」,他們紛紛登陸酷我音樂電臺關注網劇同名有聲小說《將夜》「先聽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