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何有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來歷至今成謎?

2021-01-19 騰訊網

我們上學的時候一定在教科書上見過對「愛斯基摩人」的介紹,他們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耐寒、生活在北極圈內外、總是穿著厚厚的動物皮毛。因此,生活中如果見到誰穿得格外厚實,大家也喜歡開玩笑說「你是愛斯基摩人嗎?」

不過真正的愛斯基摩人並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這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的帶有侮辱取笑性質的名字,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們的自稱是「因紐特人」,雖然族群人數不到10萬,但他們的來歷至今成謎。

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什麼他們的來歷成了不少考古學家探索的謎題呢?愛斯基摩人在格陵蘭島、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羅斯、美洲北部都有分布,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白種人,但實際上他們屬於地地道道的黃種人,而眾所周知,亞洲是黃種人的主要分布地區。

愛斯基摩人的風俗跟生活在現代城市裡的我們不同,他們還會吃生肉,通過捕獵動物獲取主要的食物來源,集體養育孩子......這些在我們看來十分「原始」的習慣,卻是愛斯基摩人的日常。而關於愛斯基摩人的來歷,歷史學家們向來觀點不一。

總的來說,愛斯基摩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代、以及起源於中國浙江地區遠古良渚文明的觀點被認同程度最高。為什麼愛斯基摩人會跟中國的古文明聯繫到一塊呢?這就要提到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了。

上個世紀,考古學家亨利·柯林斯發現愛斯基摩人器皿上刻的動物臉紋很特別,這樣的紋路只在中國商周文化中出現過。但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考古學家卻認為愛斯基摩人源於距今約5250至4150年良渚文明的可能性更大。

原因很簡單,良渚文化的狩獵習俗跟古愛斯基摩人的非常相似,甚至兩者使用的工具都可以找到共同點,比如良渚文化中的木製品,與古愛斯基摩人的象牙狩獵工具噴器從形制上來看極其相像,而且疊壓在良渚文明後的馬橋文化並沒有繼承前者的文化因子。

種種跡象表明,良渚文化很可能是忽然消失的,至於消失的原因,跟自然災害有關,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場洪水使良渚人分散開來,一部分向長江上遊遷徙,一部分向北方遷徙,與北方的龍山文化民族起了衝突後,部分人繼續向北逃亡。

最後他們越過白令海峽到了美洲一帶,形成了最原始的愛斯基摩人,然後因為與印第安人的矛盾,不得已到了寒冷地帶生活,由此形成特殊的「漂流族群」。但這樣的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來佐證,而愛斯基摩人的信仰,又是一個問題。

因為愛斯基摩人的信仰主要有薩滿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再加上他們的身材普遍偏向矮小,住的獸皮帳篷也和蒙古遊牧民族的風俗有相同點,因此也有人認為他們起源於蒙古,到底他們來自哪裡,至今仍然是史學家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北極圈附近生活的人,來歷至今是謎,有人說與中國有關!
    生活在赤道的居民,每天都要忍受熾熱的高溫,而南極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地方,北極相對於南極溫度是比較高一點,也有人生活在北極圈的附近,他們穿著厚厚的動物皮毛,行動非常的笨拙,因此來保護自己。目前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人,當年的印第安人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愛斯基摩人,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喜歡這個稱號,因為這是非常具有侮辱性的,翻譯過來意思是吃生肉的人,現在他們更願意將自己稱為因紐特人。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生活在極寒的地方,用厚厚的冰塊來建造房屋,抵禦寒冷。目前這個族群的數量不到10萬,但是關於這一群人究竟是從何而來,也成為了一大未解之謎。
  • 生活在地球最北邊的居民,一起看看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靜靜,歡迎閱讀我的科學文章,喜歡的可以點個讚哦!北極可是一個寒冷的地方,並且環境惡劣,處處充滿著危險,可是居然有一群神奇的人,可以生活在北極圈以內的地方,這可真讓人們大跌眼鏡,下面就讓靜靜給你介紹一下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吧。
  • 史上最牛逃犯:在北極圈負重80磅卻逃得比瘋狗還快,至今身份成謎
    不過在歷史上,負重80磅逃亡北極圈的逃犯,逃得比瘋狗和雪地犬還快,卻無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以及他的來歷。上世紀30年代,加拿大的一位名叫沃普梅的王牌飛行員接到了一個任務,讓他去理查森山脈找一名在逃的「獵人」,「獵人」自稱是阿爾伯特·詹森,不過他們,沒有狩獵執照,也沒有直接的身份證明。
  • 1922年,無聲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記錄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
    攝於近百年前的《北方的納努克》,再現了愛斯基摩人原始的生活,為人們打開了北極大陸的神秘大門,令觀眾驚訝於所看到的一切。導演弗拉哈迪花16個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本片拍完後,納努克一家因拍攝影片沒時間儲存足夠食物過冬,第二年冬天在飢餓嚴寒中去世,為影片蒙上一層悲劇色彩。而部分搬演的擺拍鏡頭,也令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備受爭議。
  • 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與中國人是什麼關係?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而在地球上,由於不同的氣候以及地形,很多地方都是人跡罕至。除了乾燥炎熱的沙漠之外,南北兩極同樣很少有人長期生存,而因紐特人卻是個例外。根據相關研究,因紐特人生活在北極圈附近,是地球上生活在最北端的一群人。雖然這裡的溫度相對於南極要高一些,但是因紐特人仍然需要穿著厚重的獸皮衣服來禦寒保暖。
  • 北極圈裡的最大城市,冬天銀裝素裹夏季繁花似錦,家家都有海景房
    說起北極圈,大家都會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因為北極給人的印象是終年嚴寒,一片浩瀚無邊的冰封海洋,人煙稀少,草木不生,只有少數耐寒的海洋動物在此生存,只有傳奇般的愛斯基摩人才能在這片冰雪世界中世代繁衍。
  • 《北方的納努克》一百年前的愛斯基摩人,彪悍的生活不是傳說
    看了電影《北方的納努克》,這部由被譽為紀錄片之父的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拍攝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關於愛斯基摩人的紀錄片。他通過對最好的獵手納努克一家人的鏡頭追蹤,基本完整的還原了當時愛斯基摩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讓我對北極重新燃起了嚮往,對納努克一家為了生活而做出的努力和拼搏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 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嗎?
    女真人和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有關係?猛一聽是否有點扯淡?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明史上明確記載女真分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努兒哈赤通過對海西女真的徵討,基本上實現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同化,比如慈禧就出自海西女真的葉赫部。而神出鬼沒的野人女真其實直到清朝滅亡,也沒有完全徵服。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愛斯基摩人過往有哪些奇異之處?某些部族的精神病人地位尊崇
    一萬年來,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極圈一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世人從不知道在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的地球邊緣,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那裡生活。直到18世紀,歐洲人開始向北極擴張,人類主體文明才第一次了解到愛斯基摩人這個神秘種族中的一些真相。
  • 愛斯基摩人是黃種人,基因已適應嚴寒而全球變暖,未來會滅絕嗎?
    他們就是現在的因紐特人(也叫愛斯基摩人),他們是地道的黃種人,跟我們看起來很像,但又有一些差別,這是因為因紐特人為了適應嚴寒,已經進化出了獨有的特徵。例如他們的身材粗壯矮小、皮下脂肪厚、分布更加均勻合理,鼻子臉盤寬大、眼睛細小,這些特徵都是在數千年間,在北極圈進化出來的,是區別於黃種人的特徵。
  • 當愛斯基摩人用上冰櫃,地球麻煩大了
    「我們來不及拿任何東西就跑了出來,有些人甚至連門都來不及關。」一位居民驚魂未定地說,「我們衝到外面,才發現這幢樓已經裂成兩半,一條貫穿性裂縫從屋頂蔓延到地面,有些地方裂縫寬度超過10釐米。」俄羅斯大量油氣田和油氣管網,都建在永凍土地帶,永凍土融化給油氣運輸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 為何從《猩球崛起》到北美印第安人大家都鍾愛骨質武器?
    ▲南太平洋地區使用的鑲嵌鯊魚牙的武器,以及又刺豚製作的頭盔對於很多與世隔絕的地區的民族,諸如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紐西蘭的毛利人,以及南太平洋地區的玻里尼西亞人等來說。他們不僅沒有開採並製造鐵器的技術,甚至可以說基本也沒有使用金屬的條件。因此對於這些民族來說,骨質武器一直是他們長期以來,所使用的一種非常可靠的武器。
  • 因紐特人:北極圈的黃種人,捕獵海獸只吃生肉,人口不超過十萬
    但是不管怎麼樣,在我們的認知裡,無論是亞洲、非洲還是歐洲,這些地方都是適宜人類居住的。然而你是否能相信,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圈裡,也常年生活著一大批人呢?要弄清楚這一別稱的來源,還要從因紐特人的祖先說起。從亞洲大陸遷徙而來關於因紐特人的祖先,有這樣一種說法比較可信,早在一萬兩千年以前,因紐特人的祖先還是跟我們一樣,生活在環境舒適的亞洲大陸上。時至今日他們的長相也和亞洲人很類似,都是黃色的皮膚,黑色頭髮,有研究發現他們和中亞的蒙古族人關係很近。
  • 奇聞:北極圈的「奇葩」部落,孩子歸部落所有,妻子陪客人睡覺
    北極圈的「奇葩」部落,孩子歸部落所有,妻子陪客人睡覺去了荷蘭我們才知道,荷蘭原來是一個「巨人國」,去了德國我們才知道,德國是生活在一個童話裡的國家,去了塞爾維亞我們才知道,其實花很少的錢也可以欣賞到歐洲的風情,去了冰島我們才知道,沒有蚊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去了湯加,我們才明白胖是多麼美的事情。
  • 老農蓋房挖出一頭銅犀牛,專家趕來後勸其上交,文物來歷至今成謎
    很多人也不了解這種動物的來歷,認為犀牛是來自於非洲大草原上的外來物種。實際上,中國古代同樣有犀牛的存在,一直到清朝末期,中國犀牛才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而滅絕。可能有人要問,既然作者你說中國古代有犀牛,那你有什麼證據嗎?在國家博物館裡就收藏著一尊「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這是中國古代有犀牛的最好的證據。
  • 此人是呂布八健將之一,驍勇善戰卻來歷成謎,結局也是個謎
    呂布手下有八名驍將合稱八健將,分別是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八人,我們知道呂布原先是并州丁原屬下,後來殺丁原歸順董卓所以呂布和涼州軍又有了一點聯繫;殺董卓之後又和王允一文一武共掌朝廷大權達數年之久,呂布當時被朝廷封為奮威將軍,假節,基本上長安周邊的軍事力量都歸呂布統領。
  • 線索指向北極愛斯基摩人
    這些問題卻爭議較大,一直難有定論,主要原因在於野人女真處於更加遙遠苦寒之地,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也較低,居住又極其分散,所以史書上有價值的資料非常少。之前毒蛇寫的一篇帶猜想性質的文章《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嗎》引起較大反響,還被一些網站轉載了,說明對野人女真感興趣的人還是蠻多的。所以今天毒蛇再寫一篇。
  •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獲取方法分享 怎麼獲得愛斯基摩人
    導 讀 很多小夥伴不知道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怎麼獲取。
  •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怎麼樣 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測評
    導 讀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是最新活動峽灣間的反擊中登場的新驅逐艦,也是皇家陣營中少有的炮擊型驅逐艦,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