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需要為屏幕後的個人服務付費。比如,如果公司的空調好了,就找人在線維修。例如,你的一個朋友向你介紹了一項業務,需要向其他人支付一些佣金。蔡傑最近發現,很多企業在遇到相似情況時,往往由於對稅務處理和會計處理的認識錯誤而多繳或難繳稅款。為此,金融姐專門為您支付個人勞動報酬可能存在的六小誤區,讓我們來看看吧!
1
誤解1。如果個人無法開具發票,則支付給個人的費用不應開具發票。
這種認識是絕對正確的。個人可以到稅務局代開發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臨時需要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憑購銷商品的書面證明,間接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提供或者接受服務或者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應當先徵稅之後開具發票。稅務機關根據發票管理的需要,可以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委託其他單位代開發票。
2
誤解2。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應該是稅務局代開發票時扣除的。
這也是一個常用的誤解。個人到稅務局開具勞動報酬發票時,稅務機關在發票開具過程之中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而且,在發票備註一欄,會寫上個人所得稅由付款人代扣代繳,即發票開具時只繳納增值稅和其他稅費,個人所得稅由付款人代扣代繳的費用支付。納稅人作為扣繳義務人,不為個人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將受到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扣繳義務人因代扣、應收款而不徵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以數額百分之五十超過三倍下列的罰款未扣除或應收的稅款。
3
誤解3。個人所得稅按個人繳納的稅額代扣代繳。
這是許多新手會計師常犯的錯誤。個人所得稅按不含增值稅的金額計算。
例如:維修師傅大曲去浩後錢公司修電腦,收費10300元,那麼不含稅收入是10300元1.03=10000元。浩前錢公司應預繳10000*(1-20%)*20%=1600元
註: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原適用於3%的自然人銷售收入徵收率降為1%,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代繳代繳的城建稅,並扣除附加費。
4
誤解4。企業在支付個人勞務報酬時代扣對方的個人所得稅時,間接按照20%的預提稅率計算。
這不熟悉勞動報酬的代扣代繳稅率。勞動報酬的代扣代繳稅率分為三級。看下表,最低稅率可達40%。
個人所得稅代扣稅率表(適用於居民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
如浩千公司的空調、電腦、電梯同時好了,維修師傅小曲繼續維修。浩乾公司支付小曲10萬元(不含增值稅)撫養費,代扣個人所得稅為10萬*(1-20%)*40%-7000=25000元
5
誤解5。一個月之內多次支付個人勞務報酬,但每次不超過800元的,對方的個人所得稅不予扣繳。
這種認識也是正確的。在同一個月之內,對同一項目發生的勞務費用,合併徵收個人所得稅。
例如:浩乾公司把公司的所有維修工作交給維修師傅小曲。小曲每月來小曲5次,每次收費800元。如果浩後錢公司每次單獨計算,不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但同月同一項目,應合併預提所得稅:800*5=400040000*(1-20%)*20%=640元。
6
誤解6。勞動報酬不超過800元的,認為不需要申報。
這種認識也是正確的。我們都知道,稅額為0並不意味著不需要申報。即使是0,也需要進行零申報,與增值稅申報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