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之前我有寫過一篇關於學習樂理知識的文章,是關於學音樂為什麼要先學樂理。發表完之後,我看到底下有人評論道:「我不會樂理,照樣作曲編曲」還有一些其他的評論。看到這些留言後,我想再次深度的講一下,關於樂理的作用與它存在的意義。
樂理有什麼作用?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我很久,我和很多人一樣,在第一次接觸樂理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樂理知識,我是如聽天書,毫無頭緒。之後樂理課我再也沒有去過,並且萌生一個想法:專攻專業,只要我專業好,學什麼樂理呀?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那什麼是樂理呢?
音樂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隨著音樂的慢慢發展,人們從中發現了規律,於是慢慢就有了樂理,樂理就是由前輩們從音樂中發現總結出來的。
如:聲音的性質、律制、記譜法、音樂的基本要素、音樂音之間的結合的基本規律等,要知道這些可不是憑空造出來的,是無形的文化財產。
現在的樂理書紛繁複雜,種類頗多,而且每本書中的內容都不盡一樣,內容也很多。但其中的很多技術和觀念早在公元前或幾百年之前就已經被人們認知並熟練地運用了,比如十二平均律,人們開始使用它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而具體理論的出現則是在明代,相差了1600多年;
記譜法,早在中世紀就已經被人們熟知並使用等等。至於是誰最早創造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我也不敢說。不過我個人認為,到現在為止,將來也不會有一套極為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只會是相對的;因為音樂在發展,總會有新的東西加入其中。
樂理有什麼作用呢?
樂理會讓你更容易更深入地去理解音樂、了解音樂。普通人聽音樂,聽到的只是旋律和人聲。而對於我們,要對音樂的節奏、旋律還有和聲等有很明了且形象的了解。
如果是學聲樂的,學習樂理對你的樂感、節奏、音準都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是學習樂器的,那樂理對你來言就是至關重要的!樂器演奏會經常用到和弦、轉換調式等,如果沒有了解過樂理,這些都是一片模糊的概念,彈琴會感覺一片茫然,甚至學到一定程度了就不知道該怎樣去提高自己了,如果學習樂理那就會對這一切看得特別透徹,更容易定製好學習計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到了一定程度還可以自己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當然,如果你不想學得太深入我也不會說什麼,或者是認為自己時間久了會發現音樂的規律,不需要去學習樂理,那也祝你好運吧,目前沒見過一個人這樣成功過。
說回上面的那條評論:「不會樂理,照樣作曲編曲」 這樣出來的作品就自己欣賞欣賞就行了,或是不懂音樂的人來欣賞。不懂樂理,你如何編曲?節拍,音程,和弦,調式,調性這些簡單的問題怎麼解決?
當然,不排除你對音響特別敏感,對聲音很有悟性,對音樂充滿靈性,對各種事物奇思妙想,思維跳躍,閱歷豐富,情感滿溢……
樂理有什麼意義?
毋庸置疑,學好基本樂理是學習一切器樂、聲樂的最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沒有這些,就不要奢談學什麼音樂類的東西(自己瞎玩玩就可以了) 它就是學習音樂的敲門磚,就好像我們學習數學先要學會123345,讀書要先學漢字, 如果你連這些最基本的基礎都沒有,你的格局就只有那麼大,就像是井底之蛙。如何去發掘新的樂理知識?如何能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長遠?
學習音樂基本理論,首先是給專業學習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並為學習其他課程(如和聲學,對位學,配器法,曲式學等)做好準備,學好了它,你以後音樂的道路會變得好走一些!
當然,你如果只是平常的玩玩音樂,拿它當做業餘愛好,那大可不必糾結這些。
在此呢,感謝那些關注我的朋友,和瀏覽此篇文章的你~ 如果你有關於樂理或是音樂的其他問題,可以在底下的評論區留言,只要是我了解的,我都會儘可能的回覆哦~ 如果有想了解關於某個方面的樂理知識,也可留言哦~ 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你想了解的樂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