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死飯甄開,不叫人自來,什麼意思?道盡農村人的淳樸

2021-01-09 芷天歷史

俗語:人死飯甄開,不叫人自來,什麼意思?道盡農村人的淳樸

我們經常說人多力量大,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若是親戚朋友齊幫忙,相信沒有什麼難關過不去。不過有個比較尷尬的事就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沒有兄弟姐妹,所以當父母老去的時候,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一個人處理。但若你生活在農村,就算你是獨生子,你也不用擔心父母的葬禮沒人幫忙。

喪禮在農村屬於很重要的一件大事,而且不僅是某個人家裡的大事,而且是全村的大事,只要一家有老人去世,基本上全村都出動,這就像那句俗語所說的那樣:人死飯甄開,不叫人自來。這俗語雖然沒用採用華麗的修飾詞,但是它卻將農村人的淳樸道得淋漓盡致。

它說的是當誰家裡的老人去世了,村裡的人看到負責夥食的師傅到場後便會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然後到這戶人家中幫忙,他們並不是為了吃而不請自來,這種幫助是發自內心的,是時代延續下來的。

因為農村的葬禮很講究,要忙活的事情太多,所以就需要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相助,而這也是一種互幫互助的過程,日後你家要舉辦喪事,別人也會像當初你幫他一樣,盡心盡力地為你家的喪事而忙活著。而在喪禮結束後,主人也會專門向前來幫忙的人表示感謝。

其實農村和葬禮有關的習俗很多,比如若是家裡有老人家去世,大家都很忌諱使用去世、死這類直白的詞彙,而是會用比較婉轉的「走了」「老去了」來代替。

再比如城市裡很多患病的老人都是直接死在醫院的病床上,但是在農村,人們追求落葉歸根,所以當得知老人家已經無法痊癒、所剩時間不多的時候,子女們都會將老人家轉移回家,讓他在家中度過最後的時光,並且在死之前幫助老人洗得乾乾淨淨,穿上新壽衣。

而誰家有白事的話不用專門去通知親戚街坊,只要在家裡貼上白色的對聯,掛上白布大家自然就心知肚明,然後會一個個傳開,短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人主動到家裡幫忙了。

農村人的淳樸不僅體現在喪事上,說白了只要誰家發生一些需要別人幫忙的大事時,基本上大家都會對其伸出援助之手,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人,這是農村人一直以來的傳統。

這和當前城市裡互不往來的鄰裡關係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很多人忙於工作,連父母親都很少關心,這些人在高節奏、強競爭的社會中漸漸失去了最本真的東西,但這種互幫互助、彼此關心才是這個世界上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若是你想改變,那就先從給父母親先打個問候的電話開始做起吧。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喜事叫,喪事到」,什麼意思?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
    在北方地區有一句俗語「喜事叫,喪事到」,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解釋為,家中有喜事的時候主人會叫上親朋好友,一起感受喜氣洋洋的氣氛。而某個家庭在辦喪事的時候,無論關係親疏遠近即使沒人通知,一般也都會悉數到場幫忙料理後事。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舊時一些農村俗語,從空間上來說,因具有地域習慣的特點,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好理解,「麵條不是飯」就是這樣。還有一些農村俗語,從時間上來說,具有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產生的俗語,也不容易理解,「女人不是人」就是如此。不過,這句農村俗語整體意思還不是字面意思,是傳統俗語中慣用的比喻的手法。
  • 農村有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一輩之中一直盛傳說:遇到七十歲或者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不要讓他在家中過夜,遇到八十歲或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吃飯的時候不要給他準備。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七十不留宿的來歷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
  •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老話有很深的道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後人怎樣做人,而且也告訴我們做事方法,讓我們少有彎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當我們與老人相處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一些老人在上了年齡的時候也被稱為「老小孩」的,而農村老話卻教會我們怎麼和老人相處。比如這句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李子來說一下:俗語「六十不交言」是什麼意思:六十歲被稱為花甲之年,那麼何為花甲之年呢?
  • 農村俗語:「無錢莫入眾,言輕莫勸人」,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我國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民世世代代的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雖然只有隻言片語,卻讓人領悟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對於如今的社會依然有著參考意義。在這些俗語中,有不少是關於人情往來、社會風俗的總結。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臥室不供已逝人臥室即臥房。 宋朝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八中這樣寫道:「蔡京賜第,宏敞過甚。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老輩人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農村人採收養「寵物」的始祖,從古至今農民都有在家裡養家禽的愛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小動物,像在過去比較受歡迎的就有土狗、土雞、鴨子、豬、貓等等。而在飼養的過程中,老一輩農民也總結了很多和這些小動物相關的俗語,您都聽說過哪些呢?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這句老話,村裡的老人常常說起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不少人的生活都變好了,而且有些人還買起了房子或者是開起了小轎車,而且現在很多人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些人那麼封建迷信,以前因為國家落後,讓不少人都非常迷信,相信很多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比如說農村有些俗語就是比較封建。
  • 農村俗語,人財都難存,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中華文化,既有「雅」的方面,也有「俗」的方面。在「俗」的一面,也包含著俗語。鄉間歷來不乏俗語老話,許多俗語到今天,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
  • 農村俗語:「宅現四喜,家出能人」,是什麼意思?四喜指什麼?
    農村俗話:「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四喜指的是什麼?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南北各地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即便同處一個縣域,可能不同鄉鎮的風俗也有差異。老輩人認為,黑狗能闢邪、狗眼能通靈,黑狗在夜黑中具有很強的偽裝性,別東西不易發現它,而它那雙靈犀的眼睛卻發現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將黑狗用來看家護院,能給人踏實的安全感。另外,狗還有「旺財」的寓意,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裹白布」,老輩人認為,若外面的狗來了攆不走,預示著家有旺財不請自來,會家興財旺。二、燕子。
  • 農村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人有福?
    「財不跟無福之人」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的意思也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財富不會跟著沒有福氣的人走。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福氣呢?通常認為有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些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中的「五福」。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古人之所以強調「老洩殘精」的危害,正是因為步入老年後各項生理機能的衰退,如果對自己的精和神不加控制還過度消耗的話,就如同機器一樣老化了還強行使用最終只能散架了。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重點,可惜少為人知!我們來解讀這句話「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盡人亡」,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大家常常聽見老人說一些俗語,相關層面多,有些人為人處事層面,有珍惜青春層面,有氣溫層面,有田裡耕種、鄰裡和睦等。許多 俗語事實上並不庸俗。比如,「早上三光,夜裡醒來三光」告知大家,工作中務必提早充分準備,到最終都來不及了。
  • 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不光留守兒童多,留守老人更多。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兒女長大了,結婚生娃了,外出打工掙錢,又把孫子孫女留給老人帶。饒是這樣,還有農村俗語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您怎麼看?
  • 農村俗語「人窮志不短」,上半句是什麼?很多人都渾然不知
    都說「農村俗語蘊含為人處世之道」,這並非是一句空話,因為俗語大多都是根據人生經歷的形成的,通過簡短的文字來表達出其中的意思,就是為了讓後人在同樣的問題上不要犯錯誤,可惜卻沒有多少人能將其道理領悟,從而在人生路上會遇到許多難題,其實都可以通過學習農村俗語,以到達迎刃而解的效果。
  • 農村俗語和老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俗語的特點都簡單明了,說起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因此它能代代相傳下來。人們現在聽到的許多俗語都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當然,它們也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當中也蘊含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房屋衛居中,家敗有病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遍及農民生活的角角落落!有些俗語講述的人情冷暖,有些講述農田管理,而有些則講述了農村的風土人情,在農村,俗語的傳承者莫過於年過半百的老農,在生活閱歷積澱中,對俗語的認知也更加的透徹,其中有三條俗語,老農很是在意,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
    您好,這裡是軍輝溫馨屋,每天為您推薦新鮮的三農知識,我是小編軍輝說三農,每天帶您領略農村的風俗與民俗習慣。今天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對於婚姻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現代人男女平等、思想開放對於拿結婚證仿佛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那麼在古人的見解下,他們是如何對待婚姻的呢?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人的理解中,生妻和六郎又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男不娶生妻」中的「生妻」是指古代中二次嫁人的女郎們。」男不娶「難道是嫁過人的古代女郎們就無法再次二嫁了嗎?先不要義憤填膺,聽小編慢慢道來。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儘管紅白事同等重要,但是在農村卻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啥呢?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家中辦喜酒,那麼人們在收到請帖以後才會去參加,如果沒有收到請帖的話,就不會前去幫忙或參加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