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並不平靜的1季度正式結束,對於保險業而言,個險渠道受阻、新單保費下滑是各保險機構共同面臨的窘境,而在此背後,為刺激消費需求,也不乏保險機構以疫情為噱頭虛假宣傳。
原本推動持續「強監管」、「嚴監管」的保險業監管在1季度展現其「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強監管依舊,2020年1號罰單即針對人保壽險多項問題開出巨額罰單,各地銀保監局罰單數量同比也有所上升;「變」之所在,是監管機構結合疫情,持續釋放信號,滲透朋友圈等線上渠道加強監管,同時從消費者角度入手,提醒消費者警惕誤區。
1季度人保壽收巨額1號罰單,財壽險各有監管文件落地
首先,從銀保監會層面來看1季度保險業監管的表現。
今年1季度,銀保監會陸續出臺《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精算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財產保險公司產品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分別在人身險、財險領域強化政策引導,細化具體的產品監管要求。
如在人身險領域強化法定責任準備金監管、規範分紅險市場發展、完善非現場檢測機制等。
罰單方面,1月14日,銀保監會同時披露2019年20號、21號罰單,針對泰康人壽與陽光人壽存在的向監管部門報送的報告報表未如實記錄業務事項;內部控制制度不嚴格,風險處置制度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兩家公司分別被罰41萬、31萬元。
2020年1號罰單則落到人保壽險身上,3月18日,銀保監會披露罰單,直指人保壽險存在的電銷、網銷業務欺騙投保人;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提供、編制虛假報告、文件、資料等問題。
問題暴露背後,銀保監會還指出,人保壽險多下級機構存在相關問題,體現其問題的普遍性、持續性,反映總公司對下級機構制度執行及落實情況的不重視、不作為,且在公司整改後仍存在問題,也反映人保壽險整改走形式、效果差。
考量之下,人保壽險及涉事電銷中心合計被罰215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罰123萬元,而這也是保險監管系統少見的大額罰單。
同日發布的兩張面向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的罰單,均涉及保險代理業務,包括在保險代理過程中可回溯制度執行不到位、可回溯視頻未傳遞給保險公司或缺失、質檢不合格業務佔比較高等問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分別被處以罰款80萬、200萬。
開年第一季度,高額罰單、下沉分支機構監管、滲透銀保渠道,銀保監會嚴監管的信號已明確放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疫情之下保險業務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為,銀保監會也提前打好預防針。1月26日,銀保監會出臺《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對銀行保險機構提出對相關設施清潔消毒、強化防疫工作、對感染新冠病毒的出險理賠客戶要優先處理,適當擴展責任範圍的同時,明確不得借疫情渲染炒作金融產品。隨後的文件中,也強調不準保險機構以商業目的跟風炒作,利用疫情事件營銷,利用輿情熱點做廣告;不準用理賠為營銷噱頭。
地方銀保監局、分局下發254張罰單,青島罰單量「領銜」
再來看地方表現,據藍鯨保險統計,2020年1季度,各地銀保監局、銀保分局面向保險機構合計下發254張罰單,同比增長18.7%,處罰約170人次,合計處罰金額約3165萬元,同比縮減3.4%。
按處罰機構分類來看,各地銀保監局、銀保分局的罰單中,面向財險公司的罰單總數為94張,壽險公司78張,保險中介公司則領走76張,此外,還有如杭州凡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蕭山湖商村鎮銀行等非保險機構,因非法從事保險中介業務等原因被罰。
編制和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欺騙投保人仍然是保險公司最為常見的被罰原因,尤其在壽險領域,因疫情線下銷售受阻,朋友圈等線上渠道成為代理人的主要陣地,虛假宣傳等問題暴露得更為明顯。
如華泰人壽隨州支公司營業部經理,因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華泰盛世返還高、拿錢快、快活好養老,司慶獻禮,僅售十天,今天不搶更待何時」,被湖北銀保監局處罰。
「疫情期間,代理人無法線下面拜,朋友圈等線上渠道的營銷行為常見,因為代理人素質的參差不齊,以及對籤單率的焦慮,誤導銷售等現象確實更為易發」,一位人身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表述其行業觀察,「比如簡單宣傳『確診即全額賠付』、以疫情為噱頭宣傳保險產品等」。
虛列費用問題也是保險公司常見被罰原因,而虛列的費用項目則五花八門,如虛列間接理賠費用、虛列會議費用、虛列營銷員佣金、虛列郵電費和工資績效等。
監管部門對於保險中介問題監測的重點問題在於合規性方面。如江蘇徽商保險公估因對不屬於保險標的的貨物進行公估被罰責令改正,平安創展保險銷售服務公司因營業部撤銷未向監管部門書面報告、陝西錦泰永昌汽車保險銷售公司未及時註銷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職業登記、永達理保險經紀未開立獨立的佣金收取帳戶、深圳市正好保險公估營運資金使用不合規等被罰。
從各地銀保監局罰單情況來看,2020年1季度,共有18地銀保監局開出罰單。具體來看,罰單主要集中在青島、內蒙古、安徽等省份,3地銀保監局分別開出29、21、18張罰單,罰款金額分別約為284萬、133.2萬元、172萬元;陝西開出罰單16張,黑龍江、湖北銀保監局均開出11張罰單;此外,寧波、青海等地銀保監局各開出1張罰單。
針對疫情,各地銀保監局也在消費者角度給予指導,如黑龍江銀保監局,在消費提示中指出,目前保險公司是將部分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擴展至「新冠肺炎」,並未開發設計「新冠肺炎專屬產品」。如有保險機構或營銷員銷售所謂的「新冠肺炎專屬產品」,請提高警惕並向監管部門反映。
「保險業嚴監管的趨勢是不會變的,去年至今不少監管細則調整、落地,在各地銀保監局交接完成,政策落實到位後,強監管力度也將持續」,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藍鯨保險強調,「只是確實一季度疫情影響之下,對於地方進行現場核查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影響長期整頓肅清的節奏」。(藍鯨保險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 雷賽蘭 leisailan@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