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2020-12-22 青衫東流水

什麼是活到老學到老?

有句話很貼切地概括:"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

毋庸置疑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是最有效的成長方式。

01、"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

對於尊重學問,堅持學習的人,學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能夠終身學習,並且運用學問的人,往往都會有獨屬於自己的看待世界的獨特方法和習慣

韋爾奇說:"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如果停滯不前,那麼你就危險了。更準確的說,如果停止學習,你就危險了。"

尤其是當下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市場有著巨大價值的人,就意味著,自己是商家,而不是商品,自己可以掌握議價權。

查理·芒格說:"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大多數人去學習,去成長,目的不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麼?現實往往告訴我們的是,只有當自己能處在相對的主導地位,自己才有更多選擇的餘地,去怎麼生活。

沒有人能脫離知識而生存。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對知識有著絕對的重視。不管是學者,還是商人,能走到一定的高度,知識絕對是他們強有力的支撐。

正如《燕山夜話》的作者鄧拓說:"古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儘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

02、"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很多人回首往事,都會覺得自己當初做了很多"糟心"、很不理智的決定,恨不得讓現在的自己回到過去重新再做一次選擇。

正所謂"一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一個人若是每天都有新認識、新進步、新理解,那麼這種日新對於過去認識的否定,恰恰是一個人的進步所在。

根據智聯招聘《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年長白領重視培訓學習,個人自費較普遍疫情期間,44.88%的白領表示參加過學習培訓,年齡分布體現出參加培訓的佔比與年齡成正向相關。具體來說,59.32%的70後職場人進行過培訓,高出95後受訪者23.71個百分點。

越到年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知就更為明確。

但其實,明白學習重要性的人很多,去學習的人也不少,而能夠主動堅持一直學習,保持輸入狀態的人,卻是不多。

偏偏學習之路,最關鍵的兩個字就是"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之所以可貴,就是做到了"堅持",這也是終身學習的魅力之處。

《複合效應》裡有一句:"結果並不是大事件的總和,而是成千上萬的小事將平凡的人與非凡的人區分開來。"

學習就是如此。

對某個想要深入的領域,最開始你並不需要學習多麼厲害的知識,而是先要穩紮穩打,堅持學習,基礎知識越是牢固,就越是為後面的"突變"蓄力。

學習是積少成多,是厚積薄發。有耐心才能堅持,有堅持才有碩果。

正如儒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所說:"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裡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03、"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想起一位集大成者的大師。當年他處於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年邁的他也依然筆耕不輟,沉浸在研究當中。

他就是陳寅恪。

當年他撰述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論述稿》)的時候,身處戰火之中,身體狀況也極其惡劣。

他躺在床上呻吟說:"唉呀,我快死了,我這身體不行啊,我我堅持不住了。但不寫完這兩個稿,我不死。"

之後回到清華園,因為特殊原因,他不再授課。他專於著述,即使那時候他的學問已經不為主流學術所推崇。他仍然浸潤在他所構築的那個純粹的學術世界。

雙目失明,不能夠直接的去閱讀史料,他只能通過自己的記憶,通過助手的幫助,構思處理每一段歷史,14年始終如一。

他說:"研究理科是分秒不差的,我的文史研究,是年、月、日不差的"。

他曾留學海外13年,帶回了東方學。當國難來臨的時候,他開始了第1次學術轉向,並登上了中國中古史研究的高峰。再到廣州5年後,因為生病,他竟開始第2次學術轉向。

對陳寅恪來說,在學問這條路上踽踽獨行,是他艱難歲月裡唯一的慰藉。

對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來說,學習就是他們生存方式。

無時無地,不在學習。永遠學以致用,走向格物致知。

寫在最後

想到前幾天被熱議的郭宇,在28歲的末尾選擇了"退休",實現了財富自由,急流勇退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分析他的成長之路和事業生涯,發現郭宇的每個階段都卡在一個"剛剛好"的點,不少人稱之為"運氣"。

成功的確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成功沒有套路,只有共性。那些共同的品質和思維方式,就是最好的學習資源。

如果真要說成功有什麼容易找到的捷徑的話,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了。

每個人都可以去學會,怎麼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度過一生,去擁抱世界。

也許學習的過程並不那麼輕鬆,還會跌跌撞撞。

但是,"只要我能擁抱世界,那麼擁抱得笨拙又有什麼關係呢?"

相關焦點

  • 「活到老,學到老」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活到老,學到老, 這個短語的含義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A: "I really regret not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A:"我真後悔高中時沒有學第二語言。"
  • 70歲吳明娟:活到老學到老開心到老
    70歲吳明娟:活到老學到老開心到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2.04 星期三 十四年間她一直堅持學習,學過書法、聲樂、太極拳、交誼舞、古箏等,每當接觸到一門新課程她都全力以赴,內心充滿了歡樂。平時,吳明娟還特別熱衷健身,每天早上都要出門晨練,一天都覺得輕鬆。    「活到老學到老,上老年大學不但充實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結交了很多朋友,感覺生活樂無邊。 」吳明娟說,女兒也十分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
  • 連續24年每天打卡圖書館,活到老,學到老。89歲老人的人生堅持
    但可惜那時的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入學時機,再後來結婚了,家庭的擔子讓我沒了看書的時間,只能買一些書在家看,但我還是更喜歡圖書館的氛圍。」老爺子告訴我說,姑娘你喜歡去圖書館是對的,人就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有些知識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幫你度過難關。
  • 活到老學到老!七旬大媽隔了51年重修英語
    活到老學到老她說當年由於工作中斷了英語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外孫馬上也要學英語了,自己不能落在後面。
  • 《一堂好課》,這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世界
    工作比較好的人,步入社會的人生可能是一帆風順;但對於工作不太好的人來說,步入社會之後卻發現,也許當初有好好的學習,也許未來就是不同的模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未來的樣子,也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做出的選擇會有什麼結局。但是,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
  • 我的母上大人,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時尚女人
    就像很多人口中說的,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因為年齡的限制,而退而求其次,或者乾脆選擇放棄。我的母上大人,也就是我的婆婆。是個非常好學的女人。她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夢想。但都因為家裡貧窮的緣故,而受到限制。小的時候,她有個夢想。那就是和其她女孩子一樣。
  • 老兵王石祥: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做不落後的「八零後」■王石祥我叫王石祥1999年12月退休以來,我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揮灑餘熱,貢獻力量。文藝工作者搞創作、出精品,離不開黨的創新理論指引我出生在河北省清河縣一個靠天吃飯、半年糠菜的赤貧家庭,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關懷培養,教會了我知識,塑造了我的靈魂,把我培養成一名光榮的部隊文藝戰士。
  • 社區學院讓居民樂享「活到老,學到老」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薇)9日一大早,61歲的周豔萍就來到了位於湖東社區的蒲公英社區學院,跟著街坊鄰居一起學唱歌曲。 記者跟隨著周豔萍來到了蒲公英學院。當天,湖東社區的蒲公英社區學院內,8名聲樂組的學員正在學唱歌曲《陽光路上》,教室另一頭,舞蹈組的學員們正對著鏡子練習舞蹈,互相糾正動作。中午,蒲公英學院裡還進行了「憲法就在身邊」主題宣講,引導居民學習憲法、尊崇憲法。 「我年輕時候是文藝愛好者,但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學習。沒想到退休了,專業老師到身邊來上課,讓我們真正活到老學到老。」
  • 蒙卦,人生來蒙昧,要啟蒙教育,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要靠自己
    一個人越老越固執,那也是童蒙。各種不同的蒙,所以我們才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是說啟蒙一段時間,蒙開了,就完全把智慧透出來了,這是不可能的。蒙卦上面是山,山有止的意思,就是要一輩子學習,不可以停止。因為爬了一山後面還有山,山外有山。得到一些啟發覺得很滿足,但是還是會碰到很多事情不懂。終身學習,山才不會停止在那裡。下面是水,水源是不斷的,要好好利用,不要浪費。
  • 活到老學到老!C羅曬照在飛機上讀書照:閱讀時間
    活到老學到老!」,C羅手中的書名為《溝通的力量》。北京時間,下周一凌晨2:45,意甲第二輪尤文將客場挑戰羅馬,C羅入選了球隊大名單。(編輯:姚凡)
  • 103歲爺爺會說英語日語還自學俄語,活到老學到老
    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如果可以在比較大的年紀裡學到很多,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對有的人來說,哪怕年紀已經很大了,他們仍然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活得非常精彩,並且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和強大。
  • 活到老學到老 看到這個老爺爺,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浙江103歲學霸...
    而老爺爺說英語的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後,網友不僅誇他說得好,「帶點方言口音,特別喜感」,更多的是點讚其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還有網友說「看到這個老爺爺,好慚愧」「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從小就是個學霸因為才學出眾被老丈人看上縱觀沈祖約的一生,那就是妥妥的學霸。 1918年,沈祖約出生於麗水的一個山村。在他出生的那個年代,上學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
  • 對於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我只有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字都有它獨特的表達形式,用在不同的字詞組合上又會表現出另一種意思,這就是漢字文化無窮的魅力,漢字文化博大精深要活到老學到老。字謎中別看只有四句話,每句只有三個字,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能傳達很多思想,這也成為我對解析字謎痴迷的原因。
  • 活到老,學到老!70歲老奶奶3個月瘦身28斤
    初入健身房陳奶奶也曾沒有方向為了快速熟悉一屋子的器械她請了私人教練站舉壺鈴、熱浪戰繩、直腿硬拉  ……一項項專業訓練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2019年,整整一年陳奶奶沒有一天缺席健身房」剛到健身房果然三個月後,奶奶已經減脂28斤再去檢查時,奶奶的脂肪肝消失了身體各個指標基本恢復正常這個成效讓奶奶振奮不已「人要活到老
  • 女友跟你說「晚安」時,這樣回復會甜到齁嗓子,活到老學到老
    女友跟你說「晚安」時,這樣回復會甜到齁嗓子,活到老學到老 男性和女性的思維不同,所以在一段甜蜜的愛情當中,雙方都必須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只有願意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這樣兩人才能夠長久的走下去。熱戀中的遷就都是荷爾蒙在作祟,退去熱戀的激情之後,雙方的性格和溝通技巧才是非常重要的。
  • 人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哲理和建議!
    一個百家號新手小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個人收集的人生哲理,如果哪裡不對,請大家多多指教!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人都存在兩面性,請收起你的善良!2.毅力和自控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品質,如果你具備這種品質,你會比別人強很多!
  • 演員|顏丙燕:活到老,演到老
    她起點頗高,從《紅十字方隊》、《愛情的牙齒》獲、《盛先生的花兒》到《萬箭穿心》,顏丙燕憑著過硬的演技獲獎無數。近年來,顏丙燕的作品數量不增反減,她透露,自己是個受到表揚就會更加謹慎的人,雖然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自己喜歡的," 每部作品都是良心之作,這是最基本的。"《愛之初》也是自己喜歡的作品,正因為喜歡,才能準確傳達出角色的魅力," 演員是個騙不了人的工作,你心裡的花開了,觀眾才能聞到香味兒。"
  • 活到老學到老!河南7旬大媽51年後重修英語,只為和外孫交流
    她現在從基礎學起,從朗讀到抄寫作業都很認真。 活到老學到老,周大媽的心態值得稱讚。像她這樣做的老人還有很多,新華社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已經有7萬多所教育機構開設了老年課程,有800萬老人正在學習。以上海老年大學為例,該校始建於1985年,開設有外語、繪畫、書法、計算機等40個專業,計算機、英語和音樂是最受歡迎的。
  • 活到老學到老 81歲銀髮族自學寫App
    活到老學到老,日本一位81歲的奶奶,因退休後發現市面上沒有適合「銀髮族」的智慧型手機遊戲App,60歲才開始接觸電腦的她決定自己學習程式語言
  • 專訪顏丙燕:無懼年齡焦慮,夢想「活到老、演到老」
    她就是顏丙燕,8次獲得影后大獎,倪萍稱呼其為「中國最好的女演員」。在江蘇衛視熱播劇《愛之初》中,她飾演積極樂觀、執著追愛的端木亭亭,與俞飛鴻、姜武聯手上演一齣好戲。無懼年齡焦慮 俞飛鴻就是「神仙姐姐」有一種愛情叫暗戀,有一種暗戀叫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