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這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世界

2020-12-18 Mo視界

步入社會,我們才會發現校園生活是最幸福的人生時刻。在校園裡的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可以不為生活而奔波,我們只需要學好課堂上的知識,便能夠自由的支配自己的剩餘時間。有人愛學習,有人不學無術,不同的人獲得的結局也是完全不同的。

工作比較好的人,步入社會的人生可能是一帆風順;但對於工作不太好的人來說,步入社會之後卻發現,也許當初有好好的學習,也許未來就是不同的模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未來的樣子,也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做出的選擇會有什麼結局。

但是,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處處遇名師。不論是在學堂之上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不同的人生道理。

《一堂好課》,十二堂課

與《一堂好課》相遇有點晚,因為它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時候我並沒有看。作為一個不怎麼看電視的人來說,由此錯過了很多的比較好的節目,《一堂好課》便是其中的一個。雖然我錯過了電視節目裡的《一堂好課》,但是網絡發達的今天,重溫《一堂好課》的方式有很多種。

選擇看回放是比較直觀的一種方式,因為視覺帶給我們的衝擊感永遠大於其他的感官,記憶也會顯得更深刻一些。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接觸文字,因為文字會讓我感覺更有力量,和文字相處的時間,對於我來說也更安逸一些。

翻開《一堂好課》這本書,可以看到這本書一共有十二節課。我尋思了一下上學時候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看一看《一堂好課》裡的不同課程,忽然覺得學習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一堂好課》,它的課程並不只有一堂課,而是十二堂課。這十二堂課又分別是:文學課、思政課、電影課、文博課、音樂課、美育課、體育課、外交課、戲曲課、舞蹈課、表演課以及航天課。仔細看,這些課和我們學生時代好像沒有區別,但是細細研究,發現區別還是有的。

學生時代的我們的課程,更注重於學習知識,所以是文學、思政、音樂、美育和體育這幾門課為主。上了大學之後,我們的選擇更多了,於是便有了電影、外交、戲曲、舞蹈以及表演課程。總的來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課程,我們學習的主要途徑卻不一定就是在校園之中。

少年不知愁滋味,所以對於已經過去的學院時光,我們也只能夠在回憶裡再一次重溫曾經的過去。生活繼續,我們不能夠丟失的是學習的態度,因此踏上了社會的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自我提升的方式,來學習一堂又一堂的好課,而《一堂好課》的目的,在我看來在於此。

我們在這課程裡解讀為何文學是對青春的挽留;我們在這課程裡明白中國製造是如何崛起的;我們在這課程裡探究為何文化追求是電影中永不缺席的思考;我們在這課程裡感悟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傳承文明;我們在這課程裡懂得人類的嘴竟然是樂器的老祖宗……

這個世界需要自導自演的生活家

《一堂好課》裡面,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門課程是——表演課。說到表演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什麼,我想到的便是現在鋪天蓋地的各種電影電視劇以及各種綜藝節目。這些綜藝節目裡,《演員請就位》就比較考驗表演的能力。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表演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等到我們仔細觀察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論何時何地都在賣力的表演著。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觀眾的表演者。

當我們是學生的時候,我們把學習表演給父母和老師看;當我們步入社會之後,我們把努力工作表演給領導看;當我們結婚生子之後,我們把生活表演給家人看……有人在表演之中順風得水,有的人卻在表演之中失去了自我。

由此看來,生活中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表演著,所以當我看到徐帆老師在表演課中說出「回過頭來看看以前演過的那些人物,其實是缺乏生活歷練的」的時候,我沉默了。好的演員,不是在表演的時候瞪眼鼓嘴拼命的用力,而是把生活感悟融入自己的生活,然後表現出來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模樣。

曾經以為,表演只是演給大家看的一個動作,行雲流水即可。看完徐帆老師講解的「表演課」之後我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一門課程,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學習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義的。

我喜歡徐帆老師「表演七問」的講課方法,她給自己提了七個問題,提出問題之後大家都可以去思考對應的答案。徐帆老師所有的問題,既是問給大家的,也是提問給自己的,所以徐帆老師也加入了給出答案的回答者的列隊。

這七問,問了老師自己對於94年出演的話劇裡的角色的不同感受;問了老師為什麼鍾愛表演,表演對生活的有什麼幫助;問了老師對於舞臺、電影的表演的感受;問了老師演員如何做到演什麼像什麼;問了老師表演是否需要學習,技巧對於演員來說有沒有必要;問了老師自己在表演的過程之中有沒有遇到過瓶頸;還問了老師追求的表演狀態如何!

這七問,換一種方式,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20年的時光裡,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生活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我們對於自己喜歡的生活有沒有堅持;我們是否需要堅持學習;我們是否在生活中遇到過瓶頸不知道如何繼續;我們追求的未來是不是一直還在……

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也需要扮演角色,也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間來回切換,一幕一幕不停地演下去。我們手裡可能沒有劇本,但是通過學習表演、了解生活,就可以做好自編自導表演者,演出一部無悔的人生大戲。——康輝

活到老學到老,人生不止一堂好課

生活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就像我們的祖國一樣。小時候的我,玩的是泥巴,住的是平房,上的是公廁,洗澡要去大眾澡堂。現在的世界,玩的是各種電子產品,住的是高樓大廈,公廁或者大眾澡堂,早已經成為了出門在外應急的存在。

社會是在發展的,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的努力學習和刻苦鑽研。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也是一種讓自己永遠不落後這個時代最簡單的方法。

《一堂好課》,這個世界上的好課又如何僅僅只有一堂呢?只不過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每一堂好課,都需要我們去參與,唯有參與了我們才能夠獲得對應的結果。好課不一定天天有,但《一堂好課》必定可以在這個網絡時代裡時時刻刻的陪伴著我們。

與大師對話,啟人生智慧,與一堂好課相遇,思想的光芒終將照入每個人的心間並永遠閃耀。無論是懷揣夢想的個人,還是蓄勢待發的團隊,在前進的道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課。不論是一言興邦,還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這都是一堂好課的意義。人生永遠不止一堂好課!

相關焦點

  • 「活到老,學到老」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活到老,學到老, 這個短語的含義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A: "I really regret not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A:"我真後悔高中時沒有學第二語言。"
  • 活到老學到老,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什麼是活到老學到老?有句話很貼切地概括:"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毋庸置疑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是最有效的成長方式。
  • 70歲吳明娟:活到老學到老開心到老
    70歲吳明娟:活到老學到老開心到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2.04 星期三 十四年間她一直堅持學習,學過書法、聲樂、太極拳、交誼舞、古箏等,每當接觸到一門新課程她都全力以赴,內心充滿了歡樂。平時,吳明娟還特別熱衷健身,每天早上都要出門晨練,一天都覺得輕鬆。    「活到老學到老,上老年大學不但充實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結交了很多朋友,感覺生活樂無邊。 」吳明娟說,女兒也十分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
  • 《一堂好課》:好的作品,會讓人熱淚盈眶
    這種感覺,多年以後,我在《一堂好課》上也深有體會。那時《一堂好課》剛剛播出,陪兒子一起看,竟然被深深吸引,尤其是金一南教授的那堂課,聽下來,竟和兒子一樣熱淚盈眶。我常常想《一堂好課》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我們深受感觸?
  • 《一堂好課》:越是平凡,越是需要知道人生的其他活法
    於是盼望著休息日,盼望著節假日,能好好的吸收一些適合自己的課程顯得格外奢侈,我就在這樣的心情下碰到了《一堂好課》,我以為這本書一定是曾經校園裡流傳的德智體美勞的混合體,誰知一打開書,好像誤進了一個美麗新世界。
  • 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課堂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場所,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師都力求能將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高效,這就涉及到一堂好課。如何才能上好一節課,它的標準又是什麼?很多老師都希望用標準化的方式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接近優秀課,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大大提高。
  • 人人都不可錯過的一堂好課
    有一次,接到一個死亡名單,名單上的人是自己的同學,所以這件事需要去處理。怎麼處理呢?在科威特天氣很熱,金將軍的這位戰友帶了桶汽油去燒同學的屍體。但因為沒燒過人,燒到最後仍然不乾淨,只能取了幾塊骨頭放在石頭上砸,砸碎了,包一小包骨灰帶回祖國。
  • 我的母上大人,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時尚女人
    只要一有時間,她還是一樣去拾夢。就像很多人口中說的,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因為年齡的限制,而退而求其次,或者乾脆選擇放棄。我的母上大人,也就是我的婆婆。是個非常好學的女人。她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夢想。但都因為家裡貧窮的緣故,而受到限制。小的時候,她有個夢想。
  • 老兵王石祥: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做不落後的「八零後」■王石祥我叫王石祥1999年12月退休以來,我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揮灑餘熱,貢獻力量。文藝工作者搞創作、出精品,離不開黨的創新理論指引我出生在河北省清河縣一個靠天吃飯、半年糠菜的赤貧家庭,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關懷培養,教會了我知識,塑造了我的靈魂,把我培養成一名光榮的部隊文藝戰士。
  • 活到老學到老!七旬大媽隔了51年重修英語
    活到老學到老她說當年由於工作中斷了英語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外孫馬上也要學英語了,自己不能落在後面。
  • 用十二節《一堂好課》為我們解讀:教育是民族振興的搖籃
    人才,與一個國家各行各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有了人才,才能更快地推動政治、經濟發展的進程。改革開放後,經濟飛速發展,我國需要的是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並且有一技之長同時又掌握多種技能的「1+X」的複合型人才。如何獲得這類人才呢?答案是:教育。
  • 《一堂好課》:聆聽名家故事,感悟非凡人生,照亮人生之路!
    無論是懷揣夢想的個人,還是蓄勢待發的團隊,在前進的路上都需要一堂好課。不論是一言定邦,還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這都是一堂好課的意義。同時,他們也在大觀園裡開展了一場「青年聯歡節」,這是大觀園的「文學節」,在吟詩作對中,讓生活充滿著青春的朝氣、活力與歡樂!在一堂好課中,名師王蒙不光引經據典,還談及自己的青春故事。在19歲那年,王蒙有感於彼時美好的生活經歷,執筆寫下處女作《青春萬歲》。
  • 《一堂好課》:文有王蒙、武有金一南,眾大咖為我們點亮思想之光
    我已記不太清楚,也許是因為老師是我第一個接觸到的職業,也許是因為老師在三尺講臺上侃侃而談的形象吸引了我。說到做老師,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一堂好課》。這是一堂思想教育課,也是集德、智、體、美、勞於一體的好課,這堂課,不僅適合正在校園中努力學習的青少年,也適合步入社會的中年人,還適合即將或已退出社會的老年人,因為課堂上不僅有回憶往昔的故事,也有著眼時下的例子,更有放眼未來的期待。《一堂好課》能讓我們學到什麼呢?
  • 《一堂好課》「神舟總師」戚發軔帶你走進航空
    2月23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第十二期將走進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由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先生擔任主講人,以「我的太空」為主題,為大家帶來一堂航天課。此外,航天員劉洋、陳冬也將作為助教,與現場同學一起走進航空,走進太空。
  • 《一堂好課》激發向上好學之風 點亮思想之光
    經廣電總局組織評選,確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堂好課》、《故事裡的中國》等13檔電視節目,以及《共和國聲音日曆》、《共和國記憶》2檔廣播節目入選為2019年第四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是繼《朗讀者》、《國家寶藏》後又一次全民思想狂歡。
  • 社區學院讓居民樂享「活到老,學到老」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薇)9日一大早,61歲的周豔萍就來到了位於湖東社區的蒲公英社區學院,跟著街坊鄰居一起學唱歌曲。 記者跟隨著周豔萍來到了蒲公英學院。當天,湖東社區的蒲公英社區學院內,8名聲樂組的學員正在學唱歌曲《陽光路上》,教室另一頭,舞蹈組的學員們正對著鏡子練習舞蹈,互相糾正動作。中午,蒲公英學院裡還進行了「憲法就在身邊」主題宣講,引導居民學習憲法、尊崇憲法。 「我年輕時候是文藝愛好者,但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學習。沒想到退休了,專業老師到身邊來上課,讓我們真正活到老學到老。」
  • 「神舟總師」戚發軔主講,《一堂好課》航天課精彩預告!
    今晚20點30分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航天課隆重推出這堂課以航天為主題錄製時間為2019年12月錄製地點選在了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北京航空學院)這堂課的主講人是也以雲出鏡的方式與錄製現場的青年學生、小朋友互動分享奇妙太空生活今晚20點30分鎖定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
  • 活到老學到老!C羅曬照在飛機上讀書照:閱讀時間
    活到老學到老!」,C羅手中的書名為《溝通的力量》。北京時間,下周一凌晨2:45,意甲第二輪尤文將客場挑戰羅馬,C羅入選了球隊大名單。(編輯:姚凡)
  • 103歲爺爺會說英語日語還自學俄語,活到老學到老
    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如果可以在比較大的年紀裡學到很多,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對有的人來說,哪怕年紀已經很大了,他們仍然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活得非常精彩,並且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和強大。
  • 《開學第一課》VS《一堂好課》,教育必須細水長流,方見實效
    所以,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比如說,一本好書。最近,我看到康輝在強力推薦一本《一堂好課》。我對這些書,一向沒什麼好態度,最多也就是些拼湊在一起的大道理罷了,而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大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