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大雁塔導遊詞

2021-02-17 揭哥開講

                       本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各位遊客:

  到西安遊覽時,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距市中心約4公裡,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敕賜「慈恩」。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慈恩寺和大雁塔遊覽一番。

  【慈恩寺—石獅子—鐘鼓樓—大雄寶殿—藏經樓】

  各位遊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的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這座寺院當年由13座庭院組成,面積達34O畝,是現在寺院面積的7倍。其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華麗富貴。慈恩寺現有面積32314平方米,約合48.5畝。

  我們先來看寺院山門前這對威武的石獅子。說來也怪,一般外域傳入我國的東西,總是先傳入實物,而後才有根據實物創作的藝術品。而獅子落戶我國,卻例外地先傳人獅子石刻藝術品,而後才有真獅子的出現。大家知道獅子是在東漢年間由波斯引入我國的,石獅子則是與佛教同時在兩漢之際已自印度傳入我國。獅子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臺前常刻有獅子,稱護法獅子。慈恩寺大門口,有4尊石獅對稱地雄踞左右,裡邊靠近大門的兩尊,不清楚雕造於何年何時。東側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繡球。西側是雌獅,腳邊有一對小獅,稱為母子獅。看來這些獅子也按照人們的習慣,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擺放了。靠外邊的兩尊獅子,東側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側一尊是民國19年(公元1930年)雕造。這兩對石獅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這兩尊八面威風石制實心的龐然大物,即使用手輕輕地拍打,也會發出似銅非鋼的金屬聲,清脆悅耳,十分動聽。各位遊客,您能猜出這是什麼原因嗎?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裡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裡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眾所周知,一般寺廟都有大雄寶殿,慈恩寺也一樣。它的大雄寶殿位於寺院中心高臺上,初建於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釋迎牟尼三身像。中間的叫法身像,西邊的叫報身像,東邊的叫應身像。釋迎牟尼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羅衛國的王子,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三身佛東側立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葉;西側立有其堂弟阿難,他待從釋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兩側是十八羅漢和玄奘塑像。

  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說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高1米多。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的佛座一件,還有唐代青響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塊。此石為藍田玉山所產青石,敲之鏘鏘有聲,清脆悅耳。

  【大雁塔得名來歷—玄奘與寺塔—大雁塔建築及文物】

  各位遊客,我們走出藏經樓,就能看到壯觀雄偉的大雁塔。看到這座唐代建築,你們一定會又感嘆又好奇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此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著雁群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著雁群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

  各位遊客,大家一定看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及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那麼《西遊記》裡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師俗姓陳,13歲在洛陽出家為增,勤奮好學,在國內各地訪師問學後,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蘊。玄奘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從長安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穿越上天飛鳥、下無走獸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學成後返回長安,歷時17年,行程5萬公裡,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回佛經657部,並在印度獲得極高地位,備受尊崇。回國後,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學高僧,組成規模空前的佛經譯物場,並親自任譯主。翻譯的佛經無論從質量或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人,開創了我國翻譯史上的新時期,共譯著佛經75部1335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應該說《西遊記》是以唐代玄類西出取經為背景而寫成的,但故事裡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個經過藝術化的文學作品裡的人物。

  各位遊客,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5層,磚表土心,光碟梯。後塔心磚縫草木叢生,漸趨頹廢。經武則天長安年間、唐玄宗天寶年間、後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築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後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說,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

  遊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贊語,岑參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好了,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一下!

相關焦點

  • 西安大雁塔:堪稱唐代「摩天樓」1500多年仍傲然屹立
    大雁塔聳立在西安和平門外4公裡處大慈恩寺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裡最大的佛寺。創建於隋代,原名無漏寺。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當時身為太子的高宗李治為紀念他的亡母文德皇后(即長孫皇后),用以報答慈母「昊天罔極」的養育恩德,將無漏寺改建更名為「慈恩寺」。
  • 西安必去景點之三: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 西安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景點,就在大雁塔附近,人少景色美
    去西安大雁塔旅遊的人除了遊覽大雁塔南北廣場、大慈恩寺和大唐不夜城外,往往忽視大雁塔旅遊區東西兩側的旅遊景點。唐代慈恩寺遺址公園與兩側民俗文化名勝相比,遊客很多,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高宗請願在公司內建立大雁塔。現場傳來的佛教教派是法上有食種,又被稱為「慈恩宗法上種」,因此,慈恩寺成為法上有食種的祖先情結,當時為黃家廟和國立翻譯慶院,位於長安城南的陳昌邦、南望宗南、北大明宮鹹核電站、東南和煙美麗的曲江上網、西南、風景。
  • 問道華山|¥1550/人~『陝西西安+華山雙高4日•華清宮+兵馬俑+大慈恩寺+大雁塔+回民街』觀看秦始皇和他的地下王國
    問道華山|¥1550/人~『陝西西安+華山雙高4日•華清宮+兵馬俑+大慈恩寺+大雁塔+回民街』觀看秦始皇和他的地下王國
  • 讀書西安遊大雁塔
    那是少年得志的白居易,我特意找了找刻在大雁塔上的名字,可惜的是大雁塔渾然一片,沒有刻字的痕跡。唐朝距今已經一千多年,大雁塔也許是經過不知多少次修復。詩人的名字早已經不在,但那少年的意氣風發卻留在了讀書人的心裡。
  • 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 |大雁塔文化
    回答錯誤 ✕解析:玄奘法師於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希望於慈恩寺外修建佛塔。由於玄奘所規劃浮屠(佛塔)總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為由,恩準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回答錯誤 ✕解析:人家明明是小雁塔的建造者!
  • 窺基大師與大慈恩寺
    在傳承思想、創造理論、創立宗派、踵事增華的過程中,展現了窺基大師卓越的智慧和不凡的個人魅力,其宗祖地形象像慈恩寺、大雁塔一樣,歷經千年依然聳立在人們心中,歷久彌新,肅穆巍峨。窺基大師,生於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俗性尉遲,字洪道,或弘道,唐代京兆長安人,為家世顯赫的將門之子。
  • 別只看大雁塔了,大慈恩寺沒供奉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天王殿是為何
    從陝西歷史博物館走到大雁塔北廣場很快且不累,但是從北廣場走到大慈恩寺南門,卻感覺好長,好累,因為一抬頭就能看見大雁塔,但卻不能立刻靠近它,折磨人。懷著熱切的心情走在北廣場臺階上好似膜拜,因為北廣場南北高差9米,分為9級,由北往南拾級而上,每個踏步為5階,組合為「九五之尊」。
  • 什麼是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看起來樸素卻享有鼎鼎大名幾乎每個到西安旅遊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但是西安本地人卻說「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大雁塔究竟有啥看的?大雁塔從最初建造至今至少有過4個不同的版本[1]每個版本的外形風格迥異在內部格局和層數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這裡我們將對今天仍然屹立在西安市南部翻新於明代的大雁塔進行剖視解讀 (大雁塔解剖演示圖,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 【紅色戀歌·古都西安888元起】西安兵馬俑明、壺口瀑布、延安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廣場、大唐不夜城五天遊
    覽【大雁塔北廣場】(慈恩寺45元/人及大雁塔登塔30元/人費用自理),以著名的唐代名塔大雁塔為背景,是西安標誌性建築和象徵 。後打卡大唐不夜城。不夜城的中軸景觀大道是一條橫貫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其上分布著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等九組主題群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崇高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晚餐可以在不夜城自理。
  • 許毅斌:大西安的名片——大雁塔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長孫氏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因大雁塔坐落在寺內,故又名"慈恩寺佛塔"。  大慈恩寺佛塔為什麼又叫大雁塔呢?據《大慈恩寺藏法師傳》記載,古印度摩揭陀國曾有眾僧掩埋墜雁並建靈塔的事情,所以,塔之名或即源於此。
  • 大雁塔的日日夜夜,玄奘將「萬法唯識」哲學理念發展成了法相宗
    又因為它是玄奘和其弟子窺基在慈恩寺的大雁塔中創立而得,所以又叫慈恩宗。之所以說是獨樹一幟,是因為其他宗派在形成和傳法的過程中都把外來佛法一點一滴的中國化了,像禪宗,還寫出了屬於咱們中國人自己的經書(六祖壇經)。而法相宗,卻是原汁原味的「天竺佛法」。
  • 拆開大雁塔,你會看到什麼?
    大雁塔看起來樸素卻享有鼎鼎大名幾乎每個到西安旅遊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但是西安本地人卻說「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大雁塔究竟有啥看的,歡迎讀者探討交流。大雁塔從最初建造至今至少有過4個不同的版本[1]每個版本的外形風格迥異在內部格局和層數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這裡我們將對今天仍然屹立在西安市南部翻新於明代的大雁塔進行剖視解讀 (大雁塔解剖演示圖,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 西安大雁塔廣場​:夜晚的音樂噴泉
    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標建築大雁塔廣場音樂噴泉是網紅大雁塔廣場樹上掛滿了紅燈籠大雁塔金銀珠寶小情侶們在大雁塔下拍照留念大雁塔廣場音樂噴泉
  • 說說你所知道的,大雁塔
    進入新世紀,大雁塔的保護工作被西安市政府作為重點工作來做。無論是塔身的加固還是周圍的綠化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今的大雁塔久經歷史和歲月的考驗,見證者西安的發展。圖中拍攝的是2015年的大雁塔。如今的大雁塔已成為了全國各地遊客打卡的必備網紅聖地,真真切切的感受了這麼多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