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逐步建立,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他們是無法分辨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家長與老師的正確引導,向他們講述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我們現在談兒童教育,會經常提到親子教育,親子陪伴,所注重的就是家人與孩子的進一步溝通交流。在當下社會,年輕父母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很少有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麼,而只是單純地給孩子他們以為好的東西,比如錢、昂貴的禮物玩具、報各種的培訓班等。但這些東西是孩子真心想要的嗎?這不得而知。
沒有家長陪伴,沒有父母的言傳身教,沒有正確是非觀的確立,孩子本來就是一張白紙,那麼在現在這麼的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孩子又該去何去何從?這也不得而知。
我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安徽懷遠縣一小學副班長兼語文科代表,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他多次以檢查別人作業,學習進度為由,逼迫學生吃屎喝尿,收受其他學生「賄賂」幾萬元。他上網上學,有專門的孩子騎車接送(自行車),他要來的錢,有專門的孩子替他保管……
無論是新聞中所說的班幹部,還是普通的小學生,你期望的我們的孩子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很忙,忙的不知道我們孩子在經歷什麼:我們掙錢為孩子的未來拼搏,卻不知道我們的孩子現在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境地:我們把孩子放心地交給了其他人選擇相信,卻又如何知道孩子如今真的如何?需要交流,需要溝通,需要了解。只有這樣才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去這樣的新聞裡走一遭。
我們就新聞中的以下問題來講一下
受了這麼多委屈,這些孩子們心中為什麼沒有正義,只有nuxing?
這句話的問得很犀利,借用一下文中孩子的話「沒有告訴,怕小賜打。」 這已經屬於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了。為什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我們來看一下,一般學校出現打架情況,並告之老師的步驟:
學生被打,告訴老師,老師通知雙方家長,協商解決處理問題。解決
事後被打孩子家長一般會說:
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嗎?看你這樣,真丟人。
以後離他遠這點,別跟他玩。
而打人家長的心態:小孩子打打鬧鬧不是正常的嗎?我回家教訓教訓他,讓他爸爸打他一頓。孩子還小,你們多見諒?你以後不能這樣做了知道嗎?面上的話基本就這些,但具體如何處理回家後,不可而知,即使真的打了一頓,效果大嗎?能真的起到教育作用嗎?
被打孩子,除了委屈,害怕,我想不起其他心態。
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解決方式是校園打架事件的常態。在老師心中這是小事,在家長心中也有時只是一件小事,很少有人關心後續事件的發生。
比如:打人孩子應該被叫家長或者回家被打了一頓,他自己不敢報復父母和老師,那他只能把怒火報復到被打的孩子身上,甚至在打人的過程中或事後,恐嚇到說:誰讓你告訴老師?再告訴老師我打死你。你要是敢告訴你父母,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反正我最多挨罰。你想死嗎?竟然敢告訴老師。等一些話,這次打肯定比上次更狠,被打孩子的心理傷痛更深,或者被打孩子告訴老師,不過老師的步驟再走一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孩子們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時候,他們感覺告訴老師或者家長,會遭到更大痛苦的時候,他們還應該怎麼選擇?趨吉避兇,躲避痛苦的是人的天性。孩子在某些時候他們的認知告訴他們,他們沒有那麼多選擇。不是缺少正義,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正義。不是奴性,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抗?
家長為什麼最後才知道?
這個問題,很刺痛人心,你的孩子,你親生的孩子,你孩子在遭受虐待,遭受不公,遭受欺凌的時候,你為什麼會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說我愛我的孩子,我關心他,我愛護他。但在真正事實面前,你看你了解你的孩子多少?「事情真相大白,家長們開始自責。這些年來,孩子老是偷錢,被發現後就對孩子毒打,孩子卻只是咬定錢掉了。小靜被媽媽打得太兇狠,奶奶還報警過。所有的孩子,都變得沉默,不敢說話,也不敢直視父母的目光。」我們有時候選擇相信別人,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我們有時候不明真相,卻一味使用暴力手段,孩子們變得沉默。問為什麼最後才知道?但我們何時才真正走到過孩子的內心?親子陪伴,親子教育不是一句空話,孩子所需要的快樂成長也不是一句空話。平時多跟孩子聊聊天,多觀察一下孩子的身心狀態,不要試試都聽別人說,去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關心愛護。
今天就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多多關注,以後會有更好的文字分享給大家。
關注孩子,關注教育,讓我們一起把文章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家長看到,讓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遠離校園暴力!
點讚收藏轉發,讓愛傳播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