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帶祖傳「官帽」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忙問:祖上是何人?

2020-12-23 騰訊網

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左丘明《臧哀伯諫納郜鼎》

自從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就開始了動蕩與不安。19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肆意攫取財寶,大量珍寶文物流失海外,加之國內戰爭不斷,清廷內部腐敗,珍貴的古建築和許多極具考古價值的文物和書籍被毀壞。多少考古學家與文化愛好者為此痛心疾首,對無法挽救的悲劇無可奈何。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頒布了大量的文物保護法令。一大批博物館相繼建立,各類考古工程也陸續開展,文物修復工作也得到重視。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經濟的騰飛,人民日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文物的漸漸地進入大眾視野。博物館的每年增多的人流量可見文物在大眾心中佔有的一席之地。文物鑑寶類的節目也因此應運而生,火爆的收視率,一時間激起了廣大觀眾的興趣,各路「大神」都想要把自己家裡的寶貝拿上節目讓專家鑑定,估一下市值。就有一男子帶祖傳「官帽」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忙問:祖上是何人?

清朝官帽

這頂官帽是一頂屬於清朝的官帽,這也不奇怪,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連接古代與近代,留下來的文物確實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要更加豐富和多元一些,也為我們當代人了解清朝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生活,提供了大量的可觀證物。男子把官帽交給專家,耐心的等待專家的鑑定結果。

清朝的禮帽,上有頂珠,下有翔管。根據清代的官場等級劃分,官一品頂珠為紅寶石,官二品頂珠為珊瑚,官三品頂珠為藍寶石,四品鑲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而這頂官帽,上面鑲的是藍寶石,可以推斷這頂帽子的主人是個三品的官階。而如何判斷這藍寶石的真偽,需要拿出紫外線燈照射寶石,大多數工業仿製品或合成品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螢光,而大多數天然的藍寶石是無螢光的。頂珠在專家拿著紫外線燈的照射下,果然沒有發出螢光,故可以斷定這個頂珠的貨真價實。

代代相傳

家中有這樣一頂官帽,專家必然要問一下這位男子的祖上的情況。男子穿著普通,即使放在人群裡面也不起眼,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市民。男子講,這頂官帽是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人了。他雖然並不了解這頂官帽所代表的意義具體是什麼,但既然是祖上傳下來的,自然是要保管好的。這也可以理解,古代好多出身書香門第的文人,大都是很看重祖上的大人物,並且引以為傲的。這也引起了一股社會風氣,只要貧寒子弟家中有個當官的,都算是光宗耀祖,故非常重視這位「大人物」的遺物,並且代代相傳,教化後世子孫要向祖上學習。並不批判這種風氣,一方面確確實實的保護了文物,另一方面也算是勸解後人奮發圖強,這兩種結果於情於理都是好的。在當代當然也會有這樣的家庭,不論是勸解後人要努力創業當商人也好,還是努力學習當奮鬥在研發第一線的高知分子也罷,這種對於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勸解,到什麼時候也不過時。

除去代表官階的頂珠,關於官帽上面的翔管也有諸多的規定。翔管是用來安插代表地位的翔枝,翔枝分為花翎和藍翎。對一般的底層官員來說,想要攀上花翎的位置,是很難的。在花翎裡面,等級又會根據單眼,兩眼,三眼來劃分。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可享用單眼的待遇,而外任文臣沒有資格享用花翎。而所謂的內大臣必須是滿洲人的身份,才會有資格戴單眼花翎。不論怎樣,這位男子的祖上出了一個三品官階的人,已經很了不起了。專家鑑定完結果後,男子面露喜色。同時專家也勸改男子,不要把這頂官帽賣掉,要好好珍藏。從市值方面來說,文物這種東西放的時間越久越值錢,況且,這官帽也是一種家族榮譽,不僅是時代的記憶,也是家族的記憶。

文物

這裡要科普一下「文物」的範疇,什麼樣的物件才算是文物?而什麼樣的物件算是古玩?「文物」一詞最早出現在《左轉》裡,不過當時的含義與現在的含義不盡相同。到了唐代,杜牧的詩:「六朝文物草連天,天淡雲閒今古同」。這裡的「文物」已經和當代的文物意思趨於相同,不過這裡指的是前朝的遺物。到十一世紀,北宋中葉,把古代器物稱之為「古器物」或者「古物」。到十八世紀,乾隆年間,文物被稱為「古玩」,直到現在北京天津一帶也還保留著「古玩」這一稱呼。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代對於「文物」和「古玩」的定義不同,文物是在文化發展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見證著文明的進化與發展;古玩則不一定有這樣的價值。

結語

泱泱中華,五千年璀璨的歷史文化,傳承下來的文化不僅僅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更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傳承。常常有人說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活著的文明。是的,世界四大古國,古巴比倫文明在前1595年覆滅,古印度在前1500年成為歷史,古埃及文明在公園639年化為文明史璀璨星河裡的一個耀眼的塵埃,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一直繼承到了現在。它還發展成為獨特的東亞文化圈——即儒家文化圈。韓國、日本、越南,還有華人建立的國家新加坡,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將不止於此。

古有大唐受萬國朝拜,長安城裡外國人無數,今有正在復興的中華民族慢慢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心,回歸「大唐」的位置。不過這次,我們將帶動全世界發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類文明向更加高級的狀態演化。

參考資料:《臧哀伯諫納郜鼎》

文/阿爾法

相關焦點

  • 小夥拿祖傳「官帽」去鑑定,專家拿手電筒一照,連忙問:祖上何人?
    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來了一位小夥子,這位小夥子所帶來鑑定的物件是一頂帽子,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於是這個小夥子便將自己所帶來鑑定的物件給拿了出來,看起來是一頂特別普通的古時候的官帽,而且在古時候的官帽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物件,所以觀眾們並不在乎,甚至觀眾們開始表現的不耐煩。雖然觀眾們已經不耐煩,但是專家們卻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隨後這位小夥子就將這頂帽子拿給專家進行鑑定。
  • 小夥帶祖傳「帽子」鑑寶,觀眾笑了,看到東西後:是我有眼無珠!
    小夥帶祖傳「帽子」鑑寶,觀眾笑了,看到東西後:是我有眼無珠!現如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藏品,雖然大家很多人並不是專業的收藏家,但是大家卻都對古玩有興趣。伴隨著鑑寶節目的興起,很多對古董並不是很了解的人,也開始慢慢關注這一塊。
  • 女子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皮草的價格是非常高的,甚至有些百姓家裡,都保存著祖傳下來的皮草,在曾經的一次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大學生來到了節目現場,她所帶來的寶貝是一張祖傳的狼皮,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專家看了結果臉色大片,甚至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少女拿把「殺羊刀」鑑寶,稱瞞著家人上節目,專家忙問:你母親姓啥
    總之大家興趣不同愛好不一,在選擇的時候也經常發生爭執,不過當下最火熱也是老少皆宜的一類節目就是鑑寶節目。 01 鑑寶類節目存在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上到國家級的電視臺,下到省市級電視臺基本上都有類似的節目。每一期節目中各路嘉賓都拿出自己的「傳家寶」,試圖得到專家的肯定,從此可以改變命運一飛沖天。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是等專家看到她的寶貝「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02 節目中,上一位鑑定嘉賓剛下臺,緊接著從後臺上來一位大學生,這位女學生抱著一張狼皮,緩緩的走上了觀眾席,臺下的觀眾也被吸引住了目光,最後專家開始詢問她,她才告訴了大家,這張狼皮是她們家的祖傳寶貝,家裡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次來鑑寶節目,也是想讓專家們看一看這張寶貝的價值。
  • 男子帶乾隆的帽子去鑑寶,稱祖上傳下來的,專家:膽子真大
    不知不覺現在有很多收藏類的節目也是非常受歡迎,跟著這些節目也能夠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但是關於收藏這些文物的真假人們也不得而知,有的人只管收藏根本不懂真假,所以也造成了一些損失。在前幾年就有了鑑寶之類的節目,帶著收藏的東西來到節目現場,讓專家給你鑑定真假,其實專家也鑑定的並沒有那麼準確,這個節目也是非常受歡迎。
  • 女子帶祖傳古董參上節目,專家看到後卻眉頭緊鎖,不願鑑寶?
    在前段時間鑑寶節目非常的火熱,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紅火是為了發現在民間遺失的一些曠世珍寶,而很多人也是為了能夠通過這個節目來鑑別自己手中所有的寶貝到底是不是價值連城,其實不管是節目還是參加鑑寶的人員來說的話,都是有目的的,而這個鑑寶節目中更具有意義的就是在能夠通過節目來讓全民對文物的認識能夠更高一籌
  • 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看後直呼: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吸引了不少的收藏愛好者前來,拿出自己收藏的寶貝,讓專家們幫忙鑑定其價值。當然,大部分拿的都是些珍寶玉器、古玩字畫等。但就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大學生攜帶自己家的祖傳「狼皮」鑑寶,專家當場失控,看後直呼:拒絕估價、拒絕鑑定!這是為何呢?這可真是少見,要鑑寶的不是常見的瓷器、玉石、書畫,而是一張狼皮。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近年來,鑑寶節目一度火熱,就是因為這類節目中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故事,加上人們對文物藏品的價值總是感到好奇,所以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對收藏文物的人來說,鑑寶節目也是一個鑑定文物價值的平臺,讓參加節目的嘉賓更加了解自己的藏品。鑑寶節目讓人們增長了文化知識,也開了眼界,十分有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 女子拿祖傳「狼皮」去鑑寶,稱是祖上年終獎,專家卻拒絕估價
    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收藏文物,所以許多文物也都是真真假假難分辨的,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電視臺便出現了許多鑑寶類的節目,因此許多在民間的收藏家便拿著自己珍藏已久的寶貝來到節目現場找專家進行鑑定,在鑑寶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所被鑑定,有一些文物是真的,但是有一些文物卻是贗品。
  • 女大學生攜家傳「狼皮」參加鑑寶,專家拒絕鑑寶估價,是何原因?
    現代社會,人們愈加意識到了文物的價值,也希望祖傳的或個人收藏的古物能被確定是否真的為價值千金的寶物,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鑑寶節目,節目中受邀專家會對古物進行全面細緻的鑑別與估價
  • 大哥帶祖傳的「不動佛」鑑寶,專家看後大怒:這是大不敬
    大哥帶祖傳的「不動佛」鑑寶,專家看後大怒:這是大不敬跟著小編了解歷史了解收藏我是你們的朋友解讀歷史的小客棧,希望大家能夠在這間小小的虛擬客棧得到大家想得到的知識,我們中國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因為剛剛能吃飽飯,所以大家對於文物的理解不是很強,這期間有很多的文物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毀壞了,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一位大哥帶祖傳的佛像鑑寶專家看後卻大怒稱
  • 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並拒絕鑑定,這是為何
    在一個鑑寶欄目中,一名女大學生帶祖傳的「狼皮」鑑寶,專家突然情緒失控,當場表示拒絕鑑寶。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寶物竟然是狼皮 在鑑寶欄目當中,一般都是有著古玩和字畫的鑑定,很少有其他的一些東西拿來。因為只有古代留下來的寶物鑑定起來的話,也很好的可以判定其價值。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寶藏外洩,鑑寶節目掀起熱潮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鑑寶大師,他的名字叫做劉巖,不誠信的故事。在當年,劉巖花費巨資,最終以17萬「騙得了一幅畫」,一轉眼的功夫就賣了8700萬人民幣。▲文玩大概也是正因如此,電視節目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特別節目,邀請非常權威的鑑寶專家進行現場鑑定文物的真假並且進行電視錄播,此類節目在當時的古玩界掀起一陣狂潮,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 女大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遭拒,專家的話令女學生羞愧不已
    但是,一般人拿到節目上的傳家寶都是金銀武器,書法繪畫之類的東西,但是一個女大學生拿上臺的卻是一整張狼皮,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專家在看了她的狼皮之後,直接拒絕了評測和估價。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張狼皮有何特殊之處,能讓鑑寶專家如此失態?
  • 女大學生拿祖傳「狼皮」鑑寶,專家看後失控,並拒絕對其鑑定
    曾經在鑑寶節目中來了一位女大學生,她所帶來要進行鑑定的東西是祖傳的「狼皮」,專家在看後直接失控,並且還直接拒絕了鑑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那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一探究竟吧。女大學生在無聊的時候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發現了有鑑寶類的影視節,於是這位女子便想起了自己家中有著祖傳的寶貝,於是便帶著自己家中祖傳的寶貝來到了節目現場,想讓專家進行仔細的鑑定。
  • 奇聞:大爺帶著「金龜」鑑寶,自稱價值上千萬,專家:必須上交!
    在一期的鑑寶節目中,一位老伯帶著一隻「金龜」來到了鑑寶的節目中,這位老伯在介紹的時候表明自己帶來的是金霸王龜,表示這是自己的家中的祖傳寶物,並且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大爺自己估計這個金龜要價值至少六千萬,所以在家人支持下就來了鑑寶節目。專家只是做好本職工作,仔細的鑑定這個金龜。
  • 女學生攜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目前市場上仍然大量存在皮草的買賣,大部分都是養殖動物的皮毛,但是也有一些是祖傳下來的皮草,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學生攜帶著祖傳「狼皮」鑑定,專家卻當場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一、 特殊的文物在一個鑑寶節目的一期節目裡,一位女學生攜自己的祖傳寶物,找專家鑑定,可是文物鑑定專家第一次拒絕了寶主的鑑定請求,原因就是寶主帶來的寶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寶物,而是一張完整的狼皮,這讓鑑定專家難以接受,拒絕了寶主的鑑定請求。
  • 最坑的鑑寶專家:設圈套以17萬騙走他人祖傳古畫,轉手賣了8700萬
    最坑的鑑寶專家:設圈套以17萬騙走他人祖傳古畫,轉手賣了8700萬他帶一幅祖傳古畫去鑑寶,結果被專家17萬騙走,轉手賣了8700萬觀賞一幅古畫,我們可以從中一窺歷史的當年面貌,直觀地遙想過去的千年歲月,因此,古畫也往往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線索。而在拍賣市場上,古畫的身價被無限抬高還因為真跡僅此一幅,複製品無論再怎麼相似,都不過是不值一文的贗品。對於買賣雙方而言,古畫的真假鑑別尤為重要。許多藝術珍寶散落民間已然不是新鮮事,可惜普通人因不懂鑑別古畫真假鬧出糾紛也屢見不鮮,更有黑心鑑寶專家顛倒黑白,憑藉信息差欺騙古畫主人,令人氣憤。
  • 她拿祖傳「狼皮」上臺鑑定,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曾經在一檔鑑寶節目上,一女大學生卻拿著祖傳「狼皮」找專家鑑定,也證明了她祖上的威猛,與那張狼皮傳了幾代人的歷史。不想專家看到後情緒激動,不願給她鑑定與估價,這是為何?為此,一些鑑寶節目誕生了,只要秉承著良心去做這件事,不僅能幫助一些收藏家進行寶物鑑定,還能傳播文物的化,喚醒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在鑑寶節目上,不同的收藏家都會帶來他們不同的寶貝,有些是常見的寶貝品類,有些是稀世珍寶,讓人大開眼界。